江建华
我国为确保临床医疗机构用血的安全和质量,同时保证献血者和受血者的身体健康,因此献血者每次献血前进行体格检查和血液检测是十分必要的[1].根据中国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年颁布的《血站技术操作规范(2015版)》规定,献血者在献血前要采集血液标本的检测[2],文件《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也规定献血前,要检查无偿献血者的血液血红蛋白(Hb)含量,男性Hb≥120 g/L,或血液比重≥1.052,女性Hb≥115 g/L,或血液比重≥1.050,才能适合献血.硫酸铜比重法检测Hb,因为操作简单,价格经济.一直是常用的Hb检测方法.在本研究中,通过用硫酸铜比重法检测3 500份无偿献血者Hb水平,对硫酸铜比重法检测无偿献血者Hb的临床使用价值进行分析,为今后的采血前筛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任红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诊留观室危重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疗效.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110例急诊留观室危重患者作为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分组,各有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预见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病情救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急诊留观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分值;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预见组病情救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预见组护理满意度高于时照组,急诊留观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分值相近(P>0.05);干预后预见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预见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留观室危重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疗效确切,可减轻患者不良心理,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缩短留观时间,提升满意度.
作者:郑红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咯血昰肺结核患者常见急疹之一.其发病率占20%~90%.咯血分为小,中,大量咯血.中小量咯血引不起重视,大咯血可造成窒息,失血性休克,感染或病灶扩散.肺结核大咯血可发生在病程进展恶化中,也可发生在吸收好转期,极少数也发生在病灶已钙化的患者.秋季多见,春季次之.当动脉出血或空洞内动脉瘤破裂时,大咯血来势凶猛,血液经口鼻腔一起涌出,极易窒息死亡.及时发现咯血先兆是治疗肺结核咯血的关键.在临床中应合理医治,加强护理管理.本文总结2006~ 2012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305例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扁桃体肥大伴腺样体肥大患儿分别采用常规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以及低温等离子刀辅助内镜下儿童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48例扁桃体肥大伴腺样体肥大患儿按照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采用低温等离子刀辅助内镜下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和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剥离法以及刮匙法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咽鼓管圆枕损伤、咽干异物感、术后出血、鼻腔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4.2%)显著低于对照组(29.2%),组间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扁桃体肥大伴腺样体肥大患儿采用低温等离子刀辅助内镜下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剥离法以及刮匙法治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帮助患儿尽早出院,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张连火;吴涛;鲍永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总结护理质量评价在中彝医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实施价值,以提高中彝医护理管理水平.方法:总结工作经验,根据《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中医护理方案》以及中医医院等级评审要求制定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并对比护理质量评价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态度的评分、技术操作的评分、病房环境评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实施前后各项实验指标数据结果对比,实施后均明显优于实施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质量评价应用于中彝医护理管理中可以提高护理工作人员自身工作能力、业务能力以及护理服务质量,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
作者:李晓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儿童急性白血病凝血变化及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选4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急淋组,39例非急性淋巴白血病为非急淋组,选取30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组,分析三种凝血检查结果.结果:急淋组患儿的APTT、FIB及PLT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非急淋组的PT、APTT、FIB及PLT和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急淋组和非急淋组的PT、FIB及PLT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通过凝血指标变化检测可为儿童急性白血病分型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魏玉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在治疗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过程中国,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干预对患者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所具有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60例大面积烧伤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有40例,对照组有20例.对观察组采取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心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并分析和评估两组患者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价干预前、后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的差异.结果:经过心理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的评分,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心理干预效果与患者有、无配偶存在紧密的联系.结论: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心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大面积烧伤老年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相对来说,对于无配偶患者,具有更加显著的效果,在临床中可以大面积推广.
作者:赵霞;王淑霞;杜英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增加了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普遍下降明显,生活质量,自我感觉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恰当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增加药物治疗效果,提高身体素质,减少并发症及不良后果的发生.
作者:李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该院2016年1月至9月有9例患者施行诊断性刮宫手术(对照组),2016年加月至2017年6月有25例患者施行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手术(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6.7%和96.0%;观察组月经量正常、异常出血分别占96.0%和4.0%,对照组分别占55.6%和3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出血量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优于诊断性刮宫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秀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112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舒适度为93.6%,对照组为83.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8%,对照组为51.2%.观察组的舒适度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良好.
作者:张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结核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及作用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诊治的85例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均在常规对症治疗同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干预前后病情控制情况和患者依从性.结果:通过干预后,患者的涂片转阴率达到90.2%,高于干预前的67.1%,且干预后患者治疗依从性大幅提升,优于干预前,均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结核病患者治疗中进行系统、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依从性.
作者:于芳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护服务工作正在向高水平、人性化、科学化方向发展,时代的进步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而言,由于病人病情较为严重,护理工作面临着很高的难度.护理工作是整体医疗服务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其工作效果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形象,也直接影响到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优质的护理工作能够更好地促进病人的康复效果,反之,护理工作不到位有时还会引起护患纠纷.本文针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安全隐患问题,结合护理实践中的常见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探索了进一步做好临床护理工作的一些方法.
作者:董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整体服务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该科接诊的54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患进行随机分组:甲组和乙组各27例.予以甲组整体护理,予以乙组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后血压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甲组的血糖水平明显比乙组降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利用整体服务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施护,可显著提高其血糖控制的效果.
作者:鲍洁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使用早期康复治疗对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及效果.方法:收集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共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将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自我效能量表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更高;在自我效能量表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使其肢体功能得到显著恢复,从而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杰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索分析单纯性、复杂性、马蹄形肛瘘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随机的选取该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之间接受治疗的120例肛瘘患者,随机地将其分为单纯组,复杂组,马蹄形组三组,平均每组为40例.单纯组采取单纯性的肛瘘手术治疗方法,复杂组采取复杂性的肛瘘手术治疗方法,马蹄形组采取马蹄形肛瘘手术治疗方法.并且将三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马蹄形组的肛瘘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单纯组和复杂组(P<0.05),表示三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单纯性、复杂性、马蹄形肛瘘不同手术治疗方法之中,马蹄形的手术方法治疗效果比较好.只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才能获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家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当前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及其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择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该院840份抗感冒药物处方为研究样本.对用药合理性加以分析,探究药物成分和药理特点,探究各类药物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840例药方内,不合理用药196例,占23.33%;其中,不对症76例、重复处方120例.上述两者相比,P<0.05.使用率高为双扑伪麻分散片,为426例;复方锌布颗粒244例;愈酚甲麻那敏分散片108例,酚麻美敏32例,复方氨酚烷胺28例,酚氨咖敏2例.有效成分药理作用为:收缩血管、解热镇痛、抗病毒、抗组胺、镇咳以及其他.结论:医务人员在对病患选择使用抗感冒药物过程中,必须全面掌握以及了解相关制剂药理特点,结合具体临床症状对症下药,以全面降低临床不合理用药发生率.
作者:裴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人,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1].但置管时也可发生一系列的并发症,如导管推进困难、局部渗血、导管移位、误穿动脉、损伤神经、少见晕厥、心律失常.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本科室共置PICC 793例.于2017年6月28日在为一位左乳腺癌术后12+年伴骨、脑、肺转移1月患者置入PICC时首例发生了短暂意识丧失、心律失常.经过积极抢救护理,成功为患者安置PICC,病人病情稳定,现将该病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许颖;蔡生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血栓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血栓患者86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先入院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并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后入院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39%,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高血压脑血栓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维生素D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接受检查治疗,并于导管室接受冠脉造影检查明确冠心病70例,分为CHD合并T2DM(A1组)38例;CHD不合并T2DM(A2组)32例;正常对照者32例(A3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构成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及其他指标,比较各组间所测指标的差异性.结果:A1组和A2组血清25-OH-D显著低于A3组(P<0.05);A1组和A2组总胆固醇(TC)、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显著高于A3组(P<0.05);血清25-OH-D与TC、TG、LDL-C、UA、HCY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25-OH-D水平降低是冠心病合并T2DM的危险因素.
作者:吴娇;李敬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在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事故时,整体护理措施发挥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7年1月初~7月底46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并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分析,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整体护理,终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整体护理后总有效率(95.65%)较对照组(82.61%)更高(P<0.05),同时实验组满意度(91.30%)较对照组(69.57%)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4.35%)和并发症发生率(8.70%)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为17.39%,并发症发生率为26.09%),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周全的整体护理措施有效地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救治成功率,同时改善患者临床病况,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金健花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