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妮娜
目的:评价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6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为综合组(n=34)与常规组(n=34).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综合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临床疗效.结果:综合组,19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1.1%(31/34),常规组,11例显效,16例有效,7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9.4%(27/34),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秀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复方甘露醇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综合性治疗的方式,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250ml复方甘露醇,而观察组患者采用125 ml复方甘露醇,对比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血肌酐水平、血肿体积、治疗效果等情况.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血肌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肿体积小于对照组,而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采用不同剂量的复方甘露醇时,小剂量的复方甘露醇安全有效,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龚丽;刘红萍;王莉;赵乐琴;杜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解析ICU创伤后感染患者并发脓毒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5~2016年该院收诊的创伤且合并感染的35例患者,分为脓毒症组(24例)与非脓毒症组(11例),对两组患者损伤程度、感染状况、病理生理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创伤后感染脓毒症发生率为68.57%,和非脓毒症组相比较,脓毒症组患者入住ICU后1d内有创机械通气或外科手术等位置感染概率相对较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有创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入院SOFA(新增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葡萄球菌属感染、外伤创面或外科手术位置感染,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入住ICU中的患者1d中外科手术位置感染情况进行周密性观察,合理降低有创机械通气持续时长等,在降低脓毒症并发症与致死率等方面发挥一定作用.
作者:杨国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咯血昰肺结核患者常见急疹之一.其发病率占20%~90%.咯血分为小,中,大量咯血.中小量咯血引不起重视,大咯血可造成窒息,失血性休克,感染或病灶扩散.肺结核大咯血可发生在病程进展恶化中,也可发生在吸收好转期,极少数也发生在病灶已钙化的患者.秋季多见,春季次之.当动脉出血或空洞内动脉瘤破裂时,大咯血来势凶猛,血液经口鼻腔一起涌出,极易窒息死亡.及时发现咯血先兆是治疗肺结核咯血的关键.在临床中应合理医治,加强护理管理.本文总结2006~ 2012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305例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在术后的早期下床活动之中行护理干预所取得的护理成效,了解早期下床活动护理对临床疗效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08月16日至2017年08月19日间于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4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42例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病患纳入第一组,其他的42例接受早期下床活动护理干预的病人纳入第二组,对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展开分析.结果:第二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第一组,第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第一组,组间数据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在治疗时行早期下床活动护理,护理效果佳,能够缩短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李念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中非甲状腺病态综合征(NTIS)的发生率以及FT3水平与远期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关系.方法:选取102例心力衰竭的患者,按FT3水平三分位数分为T1、T2、T3组,随访两年,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比较FT3水平和心力衰竭患者远期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关系.结果:102例患者中23例存在NTIS,远期随访结果显示,随着FT3水平降低,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死亡率均逐渐增加.结论:NTIS存在于心力衰竭患者中,FT3降低为影响心力衰竭患者远期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朱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中国社会进入老龄化阶段,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其中心力衰竭作为大多数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终末阶段,一旦确诊明确,5年和10年病死率分别为76.5%和87.6%,是心血管疾病的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的主要原因.尽管心力衰竭的治疗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现有的治疗仍不能大程度的控制心力衰竭病死率.因此有效预防,控制和治疗心力衰竭的发生是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本研究就心力衰竭能量代谢的相关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赵珊;金圣宇;金春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总结分析云县实施艾滋病PITC工作模式的效果.方法:收集云县2012 ~2016年艾滋病PITC检测数据,利用统计软件统计分析数据.结果:云县已建立艾滋病快速检测点16个,艾滋病初筛实验室1个,2012 ~2016年云县医务人员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服务166 456人,其中174例栓出HIV抗体阳性.2012年的艾滋病总就诊人数中0.79%为PITC检测,2016年为2.46%,变化差异显著.结论:医务人员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服务,扩大了检测咨询的覆盖面,对于提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检出率效果明显.
作者:杨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研究低温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在该院接收治疗的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5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采用低温射频消融手术治疗,观察分析临床效果.结果:经过低温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后,52例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4.23%;治疗前患儿的Calgary生活质量评分为(3.5±0.7)分,Epworth嗜睡评分结果为(9.4±3.1)分,术后6个月患儿的Calgary生活质量评分和Epworth嗜睡评分结果分别为(5.1±1.5)分以及(4.3±1.3)分,与治疗前相比,术后患儿的Calgary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增高,Epworth嗜睡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温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效果良好,能够改善患儿的嗜睡情况,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良春;蹇华;苏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跟骨骨折患者围术期疼痛、疼痛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该院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间的60例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分组,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疼痛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康复训练的依从性.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与疼痛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合格率为82.5%,远高于对照组的51.9%,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跟骨骨折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情况,提高患者术后的依从性,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牛鑫 刊期: 2017年第11期
CCU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劳动能力不同程度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同时也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因此我们应该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倩;于小丽;欧阳槿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采用血栓通对亚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在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12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60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的62例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5.2%,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73.3%,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采用血栓通对亚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显著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而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42例,将全部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各21例,遵循随机分配的分组原则,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治疗,为观察组患者提供欣母沛肌肉注射或宫体注射,对比两组患者在出血量减少幅度方面的差异.结果:纳入本次实验研究的21例观察组患者在出血量控制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提供欣母沛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产后出血症状,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潘虹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老年人常患多种疾病,需长期反复用药,针对老年住院患者自备口服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科设计了口服药物盒及标示牌一体装置,通过应用在临床工作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作者:祁生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万古霉素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例临床药师参与治疗的脑出血后颅内感染患者,对其中万古霉素个体化治疗过程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药师参与该患者万古霉素个体化治疗过程,依据患者实际情况与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结果,制定万古霉素个体化治疗方案,减轻了不良反应造成的影响.结论:临床药师能在万古霉素个体化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马庆阳;周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滑膜骨软骨瘤病X线和CT影像诊断.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医院收治的滑膜骨软骨瘤病患者72例,分别采用X线和CT影像进行诊断.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X线诊断和CT诊断结果.结果:X线诊断结果为:患侧关节周围增白环浓密,中心区域相对较浅.骨化或钙化影像呈不同形状存在且大小不一,形状主要包括鸡蛋状、斑点状、石榴子状、卵圆状,部分为堆积聚集状态,部分为分散状态.CT诊断结果为:存在结节性骨化或钙化情况,位置在关节周围及关节内侧,大小、数量均存在差异.在关节面,未发生显著的骨质破坏,在膝关节中,游离体通常在髌上囊中,在肘关节中,则主要在肘关节屈曲中.结论:在滑膜骨软骨瘤病的诊断中,采用X线和CT影像诊断,对于骨化及钙化的有立体、悬垂体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在临床上应将其与其它检查方法相结合,从而得到更为准确的诊断结果.
作者:姜津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文章旨在观察分析中药师对肿瘤患者应用中药药学服务的效果.方法:择取该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均分为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中药药学服务),将两组患者的医疗费用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并评估中药药学服务的应用效果.结果: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较,观察组的96.00%显著比对照组的82.67%要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将两组患者的医疗费用相较,对照组的(3643.9±275.4)元显著高于观察组的(2851.6±223.7)元,两组数据差异极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常规护理+中药药学服务)能够较好的增强治疗依从性,确保用药品质,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鲁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针对接受健康体检的人员进行丙肝抗体筛查的结果予以分析.方法:随机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该地区接受健康体检的人员12152人,进行抗HCV检查,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在12 152名受检人员当中,抗HCV呈现阳性结果的患者当中有男性135名(概率2.29%),女性79名(概率1.26%).结论:本地区一般人群当中抗-HCV检测出阳性结果的概率和全国基本情况较为一致.
作者:黄利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入该院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应用随机数表法分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均为43例,两组患者均进行一般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增用人文关怀,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 <0.05.结论: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应推荐采纳.
作者:李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对患者危害大的并发症是血栓栓塞[¨,其中脑卒中常见.因此,脑卒中预防是房颤治疗的主要目标.临床研究发现,对于非瓣膜病的房颤90%的血栓源自左心耳[2].而在预防心房颤动血栓栓塞的治疗中,华法林是基本的治疗用药,但是,目前临床中使用率低,患者依从性差,且有出血风险增加等弊端.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介入医生通过特质的封堵器封堵左心耳,从而达到预防左心耳内血栓形成的目的,这项技术也可作为不能坚持长期服用任何类型口服抗凝药物同时具有卒中高危风险的房颤患者的治疗措施.
作者:严佳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