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放射诊断方法在乳腺增生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樊琦

关键词:对比, 放射诊断方法, 乳腺增生疾病
摘要:目的:对比不同放射诊断方法对乳腺增生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取该院150例乳腺增生疾病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2月11日直至2017年1月25日,并将乳腺增生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钼靶X线进行检查,观察组患者实施MRI进行诊断.结果:经过检查后,观察组乳腺增生疾病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乳腺囊性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囊肿)93.33%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RI在乳腺增生疾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其与钼靶X线检查方式相比,具有对人体无放射伤害、检出率高等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内感染的防治

    针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刘小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早期中央型肺癌MSCT诊断及漏误诊的分析

    目的:探究利用MSCT诊断早期中央型肺癌的效果并分析出现漏误诊的原因与解决办法.方法:研究样本为病理诊断确诊的早期中央型肺癌患者35例,总结患者MSCT图像特点、诊断准确性及漏误诊发生原因与解决办法.结果:患者MSCT扫描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发现,采用CT诊断的检出率与准确率为91.12%,与病例诊断结果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结中央型肺癌的主要CT影像特点发现患者出现支气管内腔可检测结节,管壁变厚,管腔狭窄以及肺不张等特点.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技术对患者早期中央型肺癌进行诊断,对患者形成的创伤较小,疾病检出准确率高,对于中央型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刘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宫、腹腔镜改进手术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宫、腹腔镜治疗输卵管不孕症中改进手术的治疗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宫、腹腔镜传统手术及改进手术治疗输卵管梗阻和/或输卵管积水导致的原发或继发性不孕的患者48例和56例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输卵管通常情况及随访1年后的妊娠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输卵管通畅程度较对照组好(P<0.05),1年后观察组的妊娠结局较对照组良好(P<0.05).结论:宫、腹腔镜改进手术能有效地改善输卵管性不孕症的妊娠结局,是治疗不孕症的有效手段.

    作者:刘红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渭南市2012~2016年学生肺结核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渭南市学生结核病疫情状况,为开展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2~2016年“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数据,对渭南市学生结核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2012~2016年渭南市结核病防治机构共报告学生肺结核360例,其中涂阳肺结核41例;发病以高中生为主,占学生发病数的47.22%.结论:渭南市学生结核病发病率有升高趋势.

    作者:刘龙珠;程琳;赵险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小儿秋季腹泻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小儿秋季腹泻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小儿秋季腹泻患儿104例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将所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52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喜炎平注射液对其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采取喜炎平注射液对其进行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的比对照组的要好,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也相对比较少,两组间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秋季腹泻,使用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可以在今后小儿秋季腹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作者:江建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孟鲁司特钠片与硫酸镁注射液联合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的疗效

    目的:剖析孟鲁司特钠片与硫酸镁注射液在老年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该院接诊的86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之按照奇偶数字分组原理随机分成甲、乙两组(n=43).两组都于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治疗,甲组同时加用孟鲁司特钠片和硫酸镁注射液.观察两组用药后病情的缓解情况,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甲组的胸闷、咳嗽与喘息症状的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乙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比乙组的83.72%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施以孟鲁司特钠片与硫酸镁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抑制其病情进展,促进临床症状缓解.

    作者:冉颖;陈旭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及其临床用药研究

    目的:分析当前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及其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择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该院840份抗感冒药物处方为研究样本.对用药合理性加以分析,探究药物成分和药理特点,探究各类药物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840例药方内,不合理用药196例,占23.33%;其中,不对症76例、重复处方120例.上述两者相比,P<0.05.使用率高为双扑伪麻分散片,为426例;复方锌布颗粒244例;愈酚甲麻那敏分散片108例,酚麻美敏32例,复方氨酚烷胺28例,酚氨咖敏2例.有效成分药理作用为:收缩血管、解热镇痛、抗病毒、抗组胺、镇咳以及其他.结论:医务人员在对病患选择使用抗感冒药物过程中,必须全面掌握以及了解相关制剂药理特点,结合具体临床症状对症下药,以全面降低临床不合理用药发生率.

    作者:裴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医治疗脑梗塞后遗症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中医治疗脑梗塞后遗症临床效果探究.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中医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5%,观察组的9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NIHS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中医疗法能够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有助于加速患者康复进程,可广泛应用.

    作者:陈恒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并制定其解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接收的600例生化检验资料.结果:通过对临床生化试验复检可得出,影响其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有血液采集方式不当、实验室因素导致标本被污染、机械性损伤或者放置样品过久出现溶血现象.P<0.05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分析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发现影响其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有血液标本被污染、抽取患者测血液检测等现象.

    作者:陈东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方法.方法:将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孕妇作为实验组,将我院同期收治的100例首次剖宫产非瘢痕子宫孕妇作为对照组,对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在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时,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几率较高,临床中应加强护理干预,进而来对并发症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

    作者:王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优质护理服务要点分析及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探讨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优质护理服务要点及效果.方法:将100例该院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慢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将应用常规护理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5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结果:和对照组相比,护理后实验组的SD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降低(P<0.05),SF-36评分显著增加(P<0.05).结论:为慢性胃溃疡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能让其心态保持积极和平稳,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钟慧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3~10岁儿童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情况分析

    目的:对3~10岁的儿童中水痘减毒活疫苗的具体接种情况进行分析.方法:研究以2016年01月0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间在本辖区登记在册的居民66602例作对象,并选取其中年龄处于3~10岁的儿童共8066例,对其接种水痘疫苗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结果:8 066例辖区儿童中,有3036例儿童接受疫苗接种,其接种率37.64%,且10岁儿童群体中的接种率(52.41%)比其他年龄高(P<0.05);女性儿童整体接种率36.62%,男性是38..54% (P >0.05).结论:辖区卫生工作中,水痘防疫工作已引起重视,且其疫苗接种同样已获得一定成效,在3~10岁的儿童群体中尤其明显,而在后期工作中,建议加大疫苗接种宣传力度,确保更多儿童主动接种疫苗,以防止水痘疫情爆发.

    作者:姜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产后阴道松弛应用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产后阴道松弛患者应用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产后阴道松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及电刺激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盆底肌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Ⅰ类肌和Ⅱ类肌中Ⅳ~V级患者各18例,22.50%;15例,18.75%;治疗后Ⅰ类肌和Ⅱ类肌中Ⅳ~V级患者均31例,38.75%,统计学分析的结果显示,治疗后Ⅰ类肌和Ⅱ类肌中Ⅳ~V级构成比明显提高,且差异明显(P<0.05).结论:盆底功能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产后阴道松弛患者的盆底肌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巧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滑膜骨软骨瘤病X线和CT影像诊断分析

    目的:研究滑膜骨软骨瘤病X线和CT影像诊断.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医院收治的滑膜骨软骨瘤病患者72例,分别采用X线和CT影像进行诊断.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X线诊断和CT诊断结果.结果:X线诊断结果为:患侧关节周围增白环浓密,中心区域相对较浅.骨化或钙化影像呈不同形状存在且大小不一,形状主要包括鸡蛋状、斑点状、石榴子状、卵圆状,部分为堆积聚集状态,部分为分散状态.CT诊断结果为:存在结节性骨化或钙化情况,位置在关节周围及关节内侧,大小、数量均存在差异.在关节面,未发生显著的骨质破坏,在膝关节中,游离体通常在髌上囊中,在肘关节中,则主要在肘关节屈曲中.结论:在滑膜骨软骨瘤病的诊断中,采用X线和CT影像诊断,对于骨化及钙化的有立体、悬垂体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在临床上应将其与其它检查方法相结合,从而得到更为准确的诊断结果.

    作者:姜津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首次不同剖宫产切口对腹壁、腹腔粘连性的影响

    目的:探究首次不同剖宫产切口对腹壁、腹腔粘连性的影响.方法:以该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第一次剖宫产切口的不同分成: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40例(对照组)、新式剖宫产术32例(实验组),比较两组产妇术后腹壁与腹腔粘连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术后腹壁和腹腔粘连的发生率都要低于对照组,数据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首次采用新式剖宫产手术可有效减少产妇腹壁、腹腔粘连,能保证母婴健康,在临床上可做积极的推广、应用.

    作者:程凤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MOOCs背景下脑科学系列课程在护理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文章首先论述了脑科学的基本概念以及脑科学系列课程在医疗教育领域的重要意义.随着脑科学的快速发展,一些新的理念与技术进入了医学教育领域,为高等医学的教育课程内容设置提供了依据.然后从脑科学系列课程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医学教育中通过MOOCs方式传播医学知识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其中着重阐释了MOOCs背景下,脑科学领域通过视听教育、多元智能理论、社会情绪能力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同时在教学设计方面存在密切联系,后提出有关脑科学指导并促进教育技术与交流互动的建议.医学教育应充分考虑培养医学生脑的多元智力理论,关注社会情绪对护理学习、记忆的影响,发挥脑功能作用,在快速发展的脑科学指导下促进实践改进和教学创新[1]为适应快速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求,教学实践也将注重并加强应用脑科学研究成果,使其成为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作者:吉继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健脾扶正汤对晚期胃癌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分析在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中,总结并阐述健脾扶正汤对晚期胃癌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特选取该院接收的晚期胃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案化疗路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融入健脾扶正汤治疗路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与患者生活质量状况.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改善率为90.0%,对照组为70.0%,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的中医证候积分、KPS评分相比于治疗前均有所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相比于治疗前有所升高,KPS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中,健脾扶正汤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徐佳丽;夏卫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总结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整体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125例妇产科手术患者,分为采取术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62例)、术后综合护理的实验组(63例).对比两组两组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组间疼痛缓解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以明显改善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手术恢复.

    作者:安美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偏头痛给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给予偏头痛患者中医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前来该院就诊的70例偏头痛患者,按照住院号尾号的奇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选用中医综合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对医治偏头痛患者有着极好的疗效,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病痛,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敏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痛风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康复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分析痛风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风湿科收治的45例痛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干预前45例痛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接受健康教育及康复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对痛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率91.11%,饮食知识掌握率88.89%,药物知识掌握率95.56%,运动知识掌握率95.56%;对照组则依次为71.11%,60.00%,64.44%,75.56%,x2检验显示观察组患者对痛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更优,且差异明显(P<0.05).结论:健康教育及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痛风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积极性,效果显著.

    作者:焦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