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美慧
心肺复苏技术的起源很早,差不多上世纪六十年代.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医学技术变得越来越高明,心肺复苏技术也越来越完善.在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心肺复苏技术的施救的措施开始多元化,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美国心肺病学会于2012年将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症救治指南面世成功.心肺骤停者恢复自主循环的概率已经达到了40% ~ 60%,相比较之前的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现如今目前的技术能够大比例的抢救心肺骤停患者,但还不能保证所有的患者全部被有效救治,该技术的发展任重而道远.这类康复患者在早期伴有各种并发症的危险,所以心肺复苏患者的彻底康复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本文作者根据以往的临床经验,加上本身救治了很多成功的心肺复苏患者,主要分析了心血管急症复苏的临床过程,对心血管生命支持的变化,特别是在完成心肺复苏临床程序之后的改变.随后详细阐述能够引起其心血管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因为心肺复苏患者康复后在早期容易出现反弹的情况,后提出几点建议,针对避免心肺复苏患者早期发生心血管衰竭,希望对此类疾病有参考价值.
作者:王红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母婴床旁的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当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该院在2014年8~ 10月接收的140对母婴作为研究的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产妇在新生儿护理技能的得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产妇,并且在沐浴、抚触、脐部和臀部的护理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母婴床旁的护理模式能够提升产妇对于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加深对新生儿护理的理解和印象,大限度内避免由于护理不当对婴儿造成的负面影响,应该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作者:魏丽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探讨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诊预防性护理对并发症降低作用,为临床护理总结经验.方法:选取近几年来该院收治的86例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并根据对患者的救治措施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组各43例患者,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急诊护理联合并发症预防干预护理,分别记录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前后休克程度恢复差异,并统计急诊抢救情况、相关并发症发生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休克程度都有所好转,观察组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更好.观察组在急诊救治方法中的救治成功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救活时间缩短,并且降低了并发症,观察组对护理结果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结论: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诊预防性护理对并发症降低作用明显,治疗效果明显,该护理方法在提升治疗的成功率的同时还减少了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孙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管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医院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恶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纳入3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为(4.82±0.45) mmol/L,早餐后血糖水平为(6.58±0.22)mmol/L,午餐后血糖水平为(6.37±0.34)mmol/L,晚餐后血糖水平为(6.28±0.44) mmol/L,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管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海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分析在新医改形势下医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找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旨在为临床诊疗活动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
作者:陈天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经中医诊断为脾胃气虚证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纽予以四君子汤治疗,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复发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复发率较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洪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剖析孟鲁司特钠片与硫酸镁注射液在老年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该院接诊的86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之按照奇偶数字分组原理随机分成甲、乙两组(n=43).两组都于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治疗,甲组同时加用孟鲁司特钠片和硫酸镁注射液.观察两组用药后病情的缓解情况,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甲组的胸闷、咳嗽与喘息症状的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乙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比乙组的83.72%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施以孟鲁司特钠片与硫酸镁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抑制其病情进展,促进临床症状缓解.
作者:冉颖;陈旭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讨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在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体会.方法:对该院近两年收治且符合标准的90例肺结核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接受常规基础护理者归入Ⅰ组,接受全程优质护理服务者归入Ⅱ组,对比评估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服药依从性及疾病转归情况.结果:Ⅱ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78%,服药依从性为93.33%,疾病转归(好转+病灶吸收)率为93.33%,与Ⅰ组相应数据(82.22%、73.33%和77.78%)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施行全程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明显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及服药依从性,并促进疾病良好转归,值得推荐.
作者:吴迎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与丙种球蛋白治疗麻疹并发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麻疹并发重症肺炎患者(78例),选取时间-2012年10月20日至2016年2月7日,将麻疹并发重症肺炎患者(78例)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39例患者实施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39例患者实施糖皮质激素与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结果:观察组麻疹并发重症肺炎患者的咳嗽缓解时间(5.45±1.27)d、气促缓解时间(6.11±1.28)d、退热时间(3.24±0.11)d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麻疹并发重症肺炎患者实施糖皮质激素与丙种球蛋白治疗,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能促进患者较快康复,值得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杨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白血病患者化疗间歇期留置PICC护理模式.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97例PICC置管出院白血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返院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家庭自我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置管并发生发生率为14.58%,对照组为16.33%.P>0.05.结论: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规范化培训之后,在其治疗期间采用家庭自我护理模式的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倩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手术后腹胀的相关影响因素及临床护理要点.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进行剖宫产分娩后腹胀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后进行优质护理干预.结果:在术后1~5天内所有患者腹胀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排气排便功能恢复.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给予正确、及时的护理对产妇饮食、活动、腹部按摩、止痛等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腹胀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冯妮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老年骨折患者术后精神障碍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探究.方法:选取该院2014~ 2016年收治的132例老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出现精神障碍的研究组、未出现精神障碍的对照组,对比分析术后精神障碍相关因素.结果:老年骨折患者术后精神障碍相关因素包括出血、疼痛、睡眠以及心理等,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结论:老年骨折患者术后精神障碍产生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需要加大护理力度,实施相应护理措施.
作者:肖祥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和探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分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1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的方式,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分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4%和9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3%和83.6%,两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肾功能衰竭中采用分期护理的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增强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申旭英;赵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在小儿内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内科曾接受的患儿116例,分别将这些患儿记作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儿在治疗中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惠儿给予其优质护理模式.结果:观察两组患儿临床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中并发症人数为2例,对照组中惠儿并发症人数为8例;观察两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中护理满意率可达到93.1%,对照组患儿护理满意率为77.6%.结论:在小儿内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可取得较好效果,可使患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有利于疾病治疗及康复,从而可临床护理满意率提升,应加强重视.
作者:卢先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及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院后健康指导.方法:抽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8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4例,观察组病人给予强化临床护理及加强出院健康指导,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病人治疗有效率为90.90%,对照组病人治疗有效率为77.27%,观察组的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干预护理后病人治疗效果显著提高,规范合理的出院康复指导能让病人快速恢复,规范合理的出院康复指导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路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门诊口腔科护理质量管理中五常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门诊口腔科收治的患者84例,采用随机划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五常法”,观察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管理评分,无菌操作、仪器与急救物品完好、就诊环境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满意率观察组95.24%(40/42)高于对照组78.57% (33/42),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五常法应用于门诊口腔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对提高护理质量、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护理管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吴蓓蓓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6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行常规护理,实验组(30例)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躯体功能(53.61±3.40)分等更高;实验组术后7d、1 mI-PSS评分(3.08±1.02)分与(2.81±0.89)分更低(P<0.05).结论:于患者围手术期行护理干预可取得满意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杨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计划生育中实施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价值.方法:本次选择该院2016年1月12日至2017年3月12日收治的已婚女性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对照组---100例(不给予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并对两组女性的满意度、计划外妊娠率、再次妊娠率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观察组女性的满意度98.0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女性的计划外妊娠率1.00%、再次妊娠率1.0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计划生育中实施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的提高广大女性的认知度,从而更好的保护自己,并且还能降低计划外妊娠率以及再次妊娠率,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春芝;张海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对患者危害大的并发症是血栓栓塞[¨,其中脑卒中常见.因此,脑卒中预防是房颤治疗的主要目标.临床研究发现,对于非瓣膜病的房颤90%的血栓源自左心耳[2].而在预防心房颤动血栓栓塞的治疗中,华法林是基本的治疗用药,但是,目前临床中使用率低,患者依从性差,且有出血风险增加等弊端.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介入医生通过特质的封堵器封堵左心耳,从而达到预防左心耳内血栓形成的目的,这项技术也可作为不能坚持长期服用任何类型口服抗凝药物同时具有卒中高危风险的房颤患者的治疗措施.
作者:严佳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总结硝普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72例高血压急症患者,分为接受硝普钠治疗的对照组以及联合硝酸甘油治疗的实验组,每组36例.对比两组高血压急症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期间血压、呼吸、心率指标变化情况以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高血压急症患者的血压、呼吸、心率指标水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计算P <0.05.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成年高血压急症患者来说,相对于硝普钠单一治疗,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整体效果更具优势,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吉珍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