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霞
目的:探析宫颈癌选择HPV分型联合TCT诊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5日至2017年5月31日该院宫颈癌患者245例,根据患者接受诊断的方法分成对照组接受HPV分型诊断,观察组接受HPV分型联合TCT诊断,比较两组诊断情况.结果:观察组诊断宫颈癌的阳性率为65.57%,对照组诊断宫颈癌的阳性率为89.43%;病变程度越高,HPV阳性感染率越高,同时HPV感染者高危型比重越高.结论:选择HPV分型联合TCT诊断宫颈癌,具有无创性,能够提升诊断准确率,漏诊率低,适用于宫颈癌前病变的常规筛查.
作者:刘贵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产妇分娩中引入责任助产士制度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产科收治的初产妇100例,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 =50)与引入责任助产士制度护理(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总产程用时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第二、第三产程用时无差异(P>0.05).观察组孕产妇顺产率经统计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采用产钳助产率、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居较低水平,观察组经统计新生儿窒息率、胎儿窘迫率相较对照组居较低水平,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中引入责任助产士制度,可改善分娩结局,提高护理水平,对保障产科护理工作质量价值显著.
作者:王凤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职业女性工作及家庭负荷量大,长期不合理膳食及不健康生活方式会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影响身心健康.本文主要从职业女性工作角度出发,分析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介绍了单位环境内切实可行的营养健康教育方法及健康行为干预措施,旨在为促进职业女性身心健康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陈星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基础护理学实验室开放过程中的有效管理模式.方法:选取该校护理专业二年级的两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将一个班级作为观察班(学生人数45),一个班级作为对照班(学生人数49),两个班级的基础护理学均为相同教师授课,对观察班采取开放式实验室管理模式,对对照班采取常规实验室管理模式,一个学期后对两个班的教学效果进行考核和比较,并对两个班学生对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和比较.结果:观察班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考核成绩、问题分析解决能力考核成绩、沟通与应变能力考核成绩、职业素养与行为规范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班(P<0.05).观察班学生对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开放形式、开放时间、实验项目安排等的满意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班(P<0.05).结论:通过开放式实验室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效果,并且学生也更加满意这种管理模式.
作者:柯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使用早期康复治疗对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及效果.方法:收集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共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将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自我效能量表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更高;在自我效能量表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使其肢体功能得到显著恢复,从而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杰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讨论优质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5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优质护理),每组分别为26例.对比两组治疗后的Harris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Harris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赵伟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评价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6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为综合组(n=34)与常规组(n=34).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综合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临床疗效.结果:综合组,19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1.1%(31/34),常规组,11例显效,16例有效,7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9.4%(27/34),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秀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滑膜骨软骨瘤病X线和CT影像诊断.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医院收治的滑膜骨软骨瘤病患者72例,分别采用X线和CT影像进行诊断.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X线诊断和CT诊断结果.结果:X线诊断结果为:患侧关节周围增白环浓密,中心区域相对较浅.骨化或钙化影像呈不同形状存在且大小不一,形状主要包括鸡蛋状、斑点状、石榴子状、卵圆状,部分为堆积聚集状态,部分为分散状态.CT诊断结果为:存在结节性骨化或钙化情况,位置在关节周围及关节内侧,大小、数量均存在差异.在关节面,未发生显著的骨质破坏,在膝关节中,游离体通常在髌上囊中,在肘关节中,则主要在肘关节屈曲中.结论:在滑膜骨软骨瘤病的诊断中,采用X线和CT影像诊断,对于骨化及钙化的有立体、悬垂体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在临床上应将其与其它检查方法相结合,从而得到更为准确的诊断结果.
作者:姜津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的问题与对策.方法:随机选取70株细菌鉴定的菌株作为质量评估对象,时间范围为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本院微生物实验室检验得出,依据标准检验方法及鉴定方法进行,以此分析菌株及药物过敏检验.结果:本次研究的70株菌株,准确鉴定63例,7例为鉴定错误;而革兰阴性菌均准确鉴定.结论:经过对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以及不断改善,能做到失误率大程度降低,提高菌株鉴定准确率,其价值在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玻璃纤维桩在残根残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0月13日至2017年06月10日诊治的50例(患牙100颗)残根残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利用金属烤瓷全冠技术修复;分为两组,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金属铸造桩和玻璃纤维桩植入.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其修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观察组患者经随访3个月后,其修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在残根残冠中的效果显著,不仅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等优势,并且还能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就诊次数,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沈春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该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接收的88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对照组患者采取的是常规性护理模式,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术后早期阶段展开康复护理.对照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 w、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半年的Harris髋关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阶段展开康复护理措施,对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具有显著的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欢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对患者危害大的并发症是血栓栓塞[¨,其中脑卒中常见.因此,脑卒中预防是房颤治疗的主要目标.临床研究发现,对于非瓣膜病的房颤90%的血栓源自左心耳[2].而在预防心房颤动血栓栓塞的治疗中,华法林是基本的治疗用药,但是,目前临床中使用率低,患者依从性差,且有出血风险增加等弊端.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介入医生通过特质的封堵器封堵左心耳,从而达到预防左心耳内血栓形成的目的,这项技术也可作为不能坚持长期服用任何类型口服抗凝药物同时具有卒中高危风险的房颤患者的治疗措施.
作者:严佳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剖析品管圈在预防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12月该院未开展品管圈活动时接诊的100例手术病患为对照组,另择2016年1月至12月本院开始品管圈活动时接诊的100例手术病患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比较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手术室医院感染率为2.0%,明显比对照组的11.0%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6.0%,明显比对照组的81.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应用品管圈活动,可有效减少手术室医院感染风险,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王顺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乳糖酸阿奇霉素在小儿支气管炎、肺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 2016年期间收治的100例小儿支气管炎、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将10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使用红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0%、78.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0%、20.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低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肺炎具有更好的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林森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营养菜谱法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湘西地区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0名糖尿病患者,根据病情、身体状况、体重、生活习惯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进行营养菜谱法干预.结果:干预前后糖尿病患者对一般均衡营养知识和糖尿病知识的掌握,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通过营养菜谱干预法对糖尿病患者的一般均衡营养常识与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均有明显提高作用.
作者:张星;楚婷;杜建林;钟典;彭玲英;廖江山;汪校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对梅毒诊断以及分期判断价值.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传染病防治中心确诊的梅毒对象入组,诊断梅毒患者167例,一期50例、二期65例、三期25例、隐性27例,另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50例,参照《梅毒诊断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273-2007》中推荐的标准操作,进行ELISA与TRUST试验.进行.结果:两种方法特异度均为100.0%,ELISA梅毒病、一期梅毒、三期梅毒敏感性高于TRU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都可用于梅毒的筛查、分期,ELISA法对一期梅毒、三期梅毒敏感性相对更高.
作者:彭永亮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晚期血吸虫患者病情复发的影响.方法:对晚期血吸虫患者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观察75例患者病情复发情况,与上年进行比较,分析病情复发率下降比例.结果: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后,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病情复发次数明显减少,病情复发率下降超过50%.结论:针对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不同病情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能有效的降低其病情复发率.
作者:谢军;廖国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采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价值.方法:选取该院80例观察对象(收取时间在2016年1月20日至2017年1月20日之间),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产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各40例,将两组观察对象血糖基本情况实施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而1h血糖、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对照组存在高度的差异性,P值<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采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具有重要价值,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研究.
作者:王鸿雁;杨燕;刘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药补脾益肾方治疗慢性肾脏病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予盐酸赖诺普利、阿魏酸钠等西药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药补脾益肾方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脾益肾方治疗慢性肾脏病降低尿蛋白,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速度.
作者:陶红琴;史志勇;安伟华;刘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环扎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术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该院64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术产后出血患者,在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间入该院并接受治疗,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2例.常规组通过宫腔填纱的方式进行止血处理,研究组通过子宫下段环扎术进行止血处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术中总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总输血量等均少于常规组,组间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通过子宫下段环扎术进行治疗,止血效果显著,值得临床重视及进一步应用.
作者:黄敏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