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论如何加强对医院消毒供应室进行细节管理

胡文芳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 细节管理, 物品管理, 环境管理, 人员管理
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加强对医院消毒供应室进行细节管理.方法:从环境管理、物品管理、人员管理及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的细节管理策略.结果:总结归纳消毒供应室细节管理的具体措施.结论:细节管理有利于提升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管理质量,有利于减少工作错误的发生以及工作效率的降低.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治疗脑梗塞后遗症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中医治疗脑梗塞后遗症临床效果探究.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中医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5%,观察组的9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NIHS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中医疗法能够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有助于加速患者康复进程,可广泛应用.

    作者:陈恒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有效性探讨

    目的:对心律失常展开治疗时应用胺碘酮的有效性进行探讨.方法:依据用药方式,分200例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为两组,均以胺碘酮展开治疗,100例经静脉推注给药为静推组,100例经口服给药为口服组,对比两组治疗有效性.结果:静推组总有效率为97.00%,与口服组的78.00%对比较高,P<0.05;治疗后,静推组HR是(68±6)次/min,LVEF是(62.3±4.5)%,分别与口服组的HR(74±5)次/min、LVEF(53.6±5.1)%对比较优越,P<0.05;静推组、口服组分别有4.00%、3.00%发生不良反应,组间对比P>0.05.结论:对于心律失常,经静脉推注予以胺碘酮治疗效果优越、安全性理想.

    作者:陆庆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早期中央型肺癌MSCT诊断及漏误诊的分析

    目的:探究利用MSCT诊断早期中央型肺癌的效果并分析出现漏误诊的原因与解决办法.方法:研究样本为病理诊断确诊的早期中央型肺癌患者35例,总结患者MSCT图像特点、诊断准确性及漏误诊发生原因与解决办法.结果:患者MSCT扫描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发现,采用CT诊断的检出率与准确率为91.12%,与病例诊断结果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结中央型肺癌的主要CT影像特点发现患者出现支气管内腔可检测结节,管壁变厚,管腔狭窄以及肺不张等特点.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技术对患者早期中央型肺癌进行诊断,对患者形成的创伤较小,疾病检出准确率高,对于中央型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刘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中的手术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中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30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予以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予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开腹阑尾切除术来说,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风险管理在耳鼻喉科疾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耳鼻喉科疾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该院耳鼻喉科病房收治的12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风险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护患纠纷投诉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风险事件2例(3.3%),对照组中风险事件8例(13.3%);观察组中护患纠纷投诉事件1例(1.7%),对照组中护患纠纷投诉事件7例(11.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6.7%.两组比较,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及护患纠纷投诉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应用于耳鼻喉科疾病护理中,不仅可以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及护患纠纷投诉事件的发生率,还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郑振兰;连美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健康体检者丙肝抗体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针对接受健康体检的人员进行丙肝抗体筛查的结果予以分析.方法:随机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该地区接受健康体检的人员12152人,进行抗HCV检查,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在12 152名受检人员当中,抗HCV呈现阳性结果的患者当中有男性135名(概率2.29%),女性79名(概率1.26%).结论:本地区一般人群当中抗-HCV检测出阳性结果的概率和全国基本情况较为一致.

    作者:黄利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6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为综合组(n=34)与常规组(n=34).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综合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临床疗效.结果:综合组,19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1.1%(31/34),常规组,11例显效,16例有效,7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9.4%(27/34),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秀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院前急救模式对急性左心衰竭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院前急救模式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患者56例,将患者按照院前急救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A组(医护人员先救治后转运)患者和B组(医护人员先转运后救治)患者各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及预后身体指标.结果:A组患者的总院前救治时间明显短于B组患者,A组患者经院前急救后心率及呼吸状况明显优于B组患者,在随后的统一入院治疗中A组55例生存患者共发生治疗并发症2例(3.6%),B组存活的49例患者共发生治疗并发症8例(16.3%),对A、B两组患者的院前急救指标作统计学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救治急性左心衰竭发作患者时,务必要采用医务人员先救治后转运的院前急救模式.

    作者:赵桂将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微创松解术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膝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在治疗膝关节功能障碍中应用微创松解术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康复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该院从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48例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24)与实验组(n=24),将予以常规护理患者作为参照组,将予以康复训练患者作为实验组,对两组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引流量、膝关节功能评分等指标变化情况与参照组对比P<0.05且差异显著,统计学具有分析意义.结论:将微创松解术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应用于膝关节功能障碍中效果显著,具有广泛应用的价值.

    作者:李斌;孙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脂肪乳在急性中毒中的临床运用分析

    目的:分析在急性中毒中应用脂肪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间所收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共40例作为分析对象,选取计算机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之上运用脂肪乳进行治疗,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达到阿托品化的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阿托品应用剂量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少,予以统计学检验,P<0.05差异明显,统计学分析意义形成.结论:将脂肪乳应用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抢救治疗之中,能够令患者快速达至阿托品化的目标,将阿托品的应用剂量减少,对病情转归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胡小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对梅毒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分析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对梅毒诊断以及分期判断价值.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传染病防治中心确诊的梅毒对象入组,诊断梅毒患者167例,一期50例、二期65例、三期25例、隐性27例,另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50例,参照《梅毒诊断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273-2007》中推荐的标准操作,进行ELISA与TRUST试验.进行.结果:两种方法特异度均为100.0%,ELISA梅毒病、一期梅毒、三期梅毒敏感性高于TRU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都可用于梅毒的筛查、分期,ELISA法对一期梅毒、三期梅毒敏感性相对更高.

    作者:彭永亮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效果,分析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医院进行义齿修复治疗286例,根据患者的疗效进行分为良好组、对照组,调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因素分析.结果:226例对象纳入良好组,60例对象纳入对照组,种植体维护34例、口臭等口腔问题20例、种植体周围异常4例、修复失败2例.良好组年龄、牙齿缺失个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牙周病[OR =1.246,95%CI(1.155~1.613)]、吸烟[OR=1.237,95%CI(1.215~ 1.614)]、夜磨牙[OR=1.156,95%CI(1.215 ~ 1.715)]、相邻牙状态不佳[OR =1.246,95% CI(1.258~1.816)]成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院内疗效肯定,失败率较低,但出院后容易出现松动等问题,需要维护.选择磁性附着体时,若见基台、口腔健康状况欠佳的对象需慎重,合理的设计义齿、附着体.

    作者:黄建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复杂型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析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复杂型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研究对象:74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各37例,均给予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TEVAR),参照组为非复杂型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治疗组则为复杂型,对比其临床转归及动脉重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动脉扩张率、病死率、Ⅰ型内漏、支架远端再发夹层以及逆行性A型夹层发生率等相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应用T1EVAR治疗复杂型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显著,与非复杂型比较在并发症及病死率等方面无差异,安全性及可行性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君;王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儿童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应原因分析及处理

    目的:研究儿童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应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36例接种后发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儿童进行研究,对出现的异常反应进行分析比较,并进行相应的处理.结果:36例患者主要为接种麻疹疫苗13.3%、无细胞百白破疫苗27.1%、乙脑减毒疫苗10%,其中异常多以过敏性皮疹为主要表现,过敏性皮疹出现的概率显著高于热性惊厥、无菌性脓肿和晕厥所占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的预防接种对于家庭和社会都存在着重大的意义,接种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接种的规范流程,采取积极有效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预防措施,尽可能的避免其的发生.

    作者:殷炳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医护理对妇科手术患者术后腹胀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妇科手术患者术后腹胀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该病区自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妇科手术患者92例,分为中医组(n=46)和常规组(n=46).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中医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比较护理满意度、症候积分、护理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中医组的较高;与常规组的证候积分比较,中医组的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妇科手术患者术后进行中医护理,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腹胀症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徐国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晚期血吸虫患者病情复发的影响

    目的:分析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晚期血吸虫患者病情复发的影响.方法:对晚期血吸虫患者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观察75例患者病情复发情况,与上年进行比较,分析病情复发率下降比例.结果: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后,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病情复发次数明显减少,病情复发率下降超过50%.结论:针对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不同病情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能有效的降低其病情复发率.

    作者:谢军;廖国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快乐护理模式提高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快乐护理模式提高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100例哮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对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快乐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8%,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68% (P <0.05),两者差异明显,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远远大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6%,相比之下,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快乐护理模式在哮喘患者护理中对其病情的缓解和康复有明显效果,通过快乐护理模式有利于改善医患之间沟通交流和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值得进一步研究发展.

    作者:李健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玻璃纤维桩在残根残冠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玻璃纤维桩在残根残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0月13日至2017年06月10日诊治的50例(患牙100颗)残根残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利用金属烤瓷全冠技术修复;分为两组,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金属铸造桩和玻璃纤维桩植入.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其修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观察组患者经随访3个月后,其修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在残根残冠中的效果显著,不仅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等优势,并且还能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就诊次数,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沈春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细菌性食物中毒出现的原因与微生物检验分析

    目的:探究细菌性食物中毒出现的原因与微生物检验分析.方法: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明确检测出细菌性食物中毒30起,对8起事件中销售者、厨师进行手拭子,对24起事件中的食品,所有患者肛拭子、呕吐物、粪便进行检查.采集涂抹样检查的是对13处食品操作间.结果:依据检出样品分类:检出率低的是厨具,其次是手拭子、食品、呕吐物,再次是肛拭子,而检出率高的是粪便.依据检出病原菌分类,检出率低的是蜡样芽孢杆菌,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志贺菌、非01群霍乱弧菌,再次是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之后是变形杆菌,而检出率高的便是副溶血性孤菌;分离到副溶血性孤菌66株,血清学鉴定结果显示:04:K8其他16株,血清型9株;03:K6血清型41株.结论:进行的微生物检验,关于细菌性食物中毒,可为治疗提供依据,有助于明确血清类型、菌属、菌种,可控制病因,寻找污染源.

    作者:王建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云县2012~2016年PITC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云县实施艾滋病PITC工作模式的效果.方法:收集云县2012 ~2016年艾滋病PITC检测数据,利用统计软件统计分析数据.结果:云县已建立艾滋病快速检测点16个,艾滋病初筛实验室1个,2012 ~2016年云县医务人员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服务166 456人,其中174例栓出HIV抗体阳性.2012年的艾滋病总就诊人数中0.79%为PITC检测,2016年为2.46%,变化差异显著.结论:医务人员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服务,扩大了检测咨询的覆盖面,对于提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检出率效果明显.

    作者:杨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