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效果评价

王秀英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干预, 慢性支气管炎, 影响
摘要:目的:评价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6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为综合组(n=34)与常规组(n=34).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综合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临床疗效.结果:综合组,19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1.1%(31/34),常规组,11例显效,16例有效,7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9.4%(27/34),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3~10岁儿童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情况分析

    目的:对3~10岁的儿童中水痘减毒活疫苗的具体接种情况进行分析.方法:研究以2016年01月0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间在本辖区登记在册的居民66602例作对象,并选取其中年龄处于3~10岁的儿童共8066例,对其接种水痘疫苗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结果:8 066例辖区儿童中,有3036例儿童接受疫苗接种,其接种率37.64%,且10岁儿童群体中的接种率(52.41%)比其他年龄高(P<0.05);女性儿童整体接种率36.62%,男性是38..54% (P >0.05).结论:辖区卫生工作中,水痘防疫工作已引起重视,且其疫苗接种同样已获得一定成效,在3~10岁的儿童群体中尤其明显,而在后期工作中,建议加大疫苗接种宣传力度,确保更多儿童主动接种疫苗,以防止水痘疫情爆发.

    作者:姜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欣母沛在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佳时机探讨

    目的:探究欣母沛对于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过程中的佳应用时机.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前来我院就诊的剖宫宫产产妇具有出血倾向患者4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20例实施应用缩宫素后按摩子宫5 min,若效果不佳再使用欣母沛;治疗组患者实施用缩宫素后马上使用欣母沛,然后按摩子宫.之后对比两组患者在术中,术后2h,产后24 h出血量.结果:治疗组产妇在术中的出血量为(277.3±20.3)ml,术后2h的出血量为(70.5±5.93)ml以及产后24h的出血量为(57.95±6.2)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治疗组产妇发生大出血1例,发生率为5%,对照组产妇大出血7例,发生率为35%.治疗组产妇的大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相比应用缩宫素后按摩子宫5 min,若效果不佳再使用欣母沛,在胎儿分娩完成时候实施缩宫素和欣母沛的立即注射可以更有效地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秦晓怡;王牧;黄小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该院进行分娩的9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产妇.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的产科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实施产房助产士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的平均总出血量为(623.74±154.45)ml,新生儿的窒息等不良情况的发生率为6.52% (3/46),产妇们的护理满意度为95.65% (44/46),以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显著,能够明显减少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出血量,提高新生儿的出生质量和产妇们的护理满意度,保障了母亲和婴儿的健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罗向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并探讨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有效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遵循随机抽样的原则,选取该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CT增强扫描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对70例CT增强扫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将7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2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碘造影剂不良反应预防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CT增强扫描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碘造影剂不良反应,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李秋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多发性硬化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临床影响

    目的:探析多发性硬化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多发性硬化84例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数字列表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42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方法护理,在此基础上,予以研究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研究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的情绪状况和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及总体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均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对多发性硬化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使其生活质量有效提升,使患者病情得以改善.

    作者:白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于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分析护理干预对于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临床上选取324例医护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把这324例医护人员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个162例,其中对照组的162例医护人员给予常规的手卫生知识的介绍、提供基本手卫生消毒物品等,干预组的162例医护人员在对照组常规手卫生方面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基础上,还调查分析了医护人员手卫生消毒的现状,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3个月后,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本次研究的324例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知晓率和手卫生执行率的评分,并结合统计学上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的162例医护人员手卫生知晓率的平均得分为81.94分,干预组162例医护人员手卫生知晓率的评分为96.41分,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1);对照组的162例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的平均得分为78.86分,干预组162例医护人员手卫生知晓率的评分为93.75分,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能帮助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赵溢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PDCA循环方法在医院感染消毒隔离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在医院感染消毒隔离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方法,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对比分析PDCA循环方法在医院感染消毒隔离管理中应用前和应用后的感染发病率情况和消毒灭菌用品的检验合格率.结果:在应用PDCA循环方法后,消毒灭菌用品的检验合格率明显上升,而在感染发病率方面,在应用PDCA循环方法后要明显低于应用PDCA循环方法前,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院感染消毒隔离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方法.可以达到提升消毒灭菌用品的检验合格率,降低感染发病率.

    作者:庄永芬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与外科手术方法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体外冲击波碎石与外科手术方法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效果,为此类病状诊治提供实际案例参考.方法:85例泌尿系结石病患,随机分组为观察和对照,其中观察组42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通过常规的外科手术诊治、观察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方式,对比分析两组病例临床治疗情况.结果: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方法的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外科常规手术治疗的对照组,结合两组病患术后复发率和其他并发症发生机率数据.结论:相较于外科常规手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方式在治疗泌尿结石病效果更优,且复发率、并发症发生机率较小,具有更高使用价值.

    作者:马聪;付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集束化管理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到该院接受诊治的7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2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采取集束化护理方案.观察并比较2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85.71% (30/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2.86%(22/35)],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管理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干预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亚楠;刘后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的临床特征及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7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6例,A组采用阿奇霉素、红霉素、万托林治疗,B组采用阿奇霉素、红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另选择同时间段收治的非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哮喘患儿40例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复发率为8.3%,抗体阳性率均为8.3%明显低于B组30.5%、27.8%,P<0.05;A组咳嗽消失时间显著低于B组,复发时间显著长于B组(P<0.05);观察组高热比例及持续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喘息持续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发热、喘息等症状较为严重,采用药物综合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作者:王国胜;周菲菲;董海丽;宋南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辅助内分泌治疗对乳腺癌患者血脂及肝功能水平的影响

    目的: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内分泌辅助治疗后的血脂及肝功能水平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患者在术后实行辅助内分泌治疗,观察分析患者的血脂和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经两年的治疗后,观察分析患者的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谷草转氨酶以及总胆红数方面,患者的甘油三酯上升,和实行内分泌治疗之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患者的肝功能前后对比没有明显变化,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辅助内分泌治疗会导致乳腺癌患者甘油三酯升高,因而增加了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作者:张晓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试析卫生检验的规范化及质量控制问题

    本文分析了卫生检验规范化的必要性,我们提出了要完善质量监督体系,要制定质量保证程序,树立“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等卫生检验加强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

    作者:李玉京;王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低温射频消融治疗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低温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在该院接收治疗的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5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采用低温射频消融手术治疗,观察分析临床效果.结果:经过低温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后,52例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4.23%;治疗前患儿的Calgary生活质量评分为(3.5±0.7)分,Epworth嗜睡评分结果为(9.4±3.1)分,术后6个月患儿的Calgary生活质量评分和Epworth嗜睡评分结果分别为(5.1±1.5)分以及(4.3±1.3)分,与治疗前相比,术后患儿的Calgary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增高,Epworth嗜睡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温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效果良好,能够改善患儿的嗜睡情况,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良春;蹇华;苏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浅析放射技术在诊断肺部肿瘤方面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放射技术在诊断肺部肿瘤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主要选取2016年3月份至2017年5月份来该院进行诊断的疑似肺部肿瘤患者75例,分别使用X线结合CT扫描检查及(镜检病理)金标准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效果及图像特点.结果:X线结合CT扫描检查及(镜检病理)金标准检查在肺部良性肿瘤的诊断正确率为100%,两种检查方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放射技术在诊断肺部肿瘤方面的应用具有准确率高、医疗成本低、方便快捷、可重复使用及患者痛苦小等特点,实现了对良性肿瘤的确诊,提升了疾病救治率,展现出了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应在肺部肿瘤诊断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郑海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综合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自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94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宫颈癌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健康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晨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整体服务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整体服务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该科接诊的54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患进行随机分组:甲组和乙组各27例.予以甲组整体护理,予以乙组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后血压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甲组的血糖水平明显比乙组降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利用整体服务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施护,可显著提高其血糖控制的效果.

    作者:鲍洁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乳腺癌调强放疗技术分析

    目的:观察及分析乳腺癌调强放疗技术.方法:本研究对象为60例被临床明确诊断为乳腺癌患者.将患者分成各具备30例的调强放疗组、普通放疗组.对于普通放疗组的乳腺癌患者仅实施常规的放疗方案,而调强放疗组的乳腺癌患者实施调强放疗技术.对于获得到的结果情况展开分析并统计.结果:采取调强放疗技术,可以明显的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并且改善生存质量.其中,调强放疗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0.00%;调强放疗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的优势于普通放疗组;应用调强放疗技术,让照射范围、切肺情况具有更清晰的了解,并且安全可靠.结论:针对乳腺癌患者实施调强放疗的方案,一方面可以将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提升,另一方面也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推广实践治疗的意义巨大.

    作者:周红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胃气虚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析在脾胃气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应用参苓白术散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于2015年03月至2017年03月该院接收的58例脾胃气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并将研究对象分为28例对照组与30例实验组.对照组予以美沙拉嗪药物治疗,实验组予以参苓白术散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对脾胃气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医学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王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宫、腹腔镜改进手术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宫、腹腔镜治疗输卵管不孕症中改进手术的治疗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宫、腹腔镜传统手术及改进手术治疗输卵管梗阻和/或输卵管积水导致的原发或继发性不孕的患者48例和56例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输卵管通常情况及随访1年后的妊娠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输卵管通畅程度较对照组好(P<0.05),1年后观察组的妊娠结局较对照组良好(P<0.05).结论:宫、腹腔镜改进手术能有效地改善输卵管性不孕症的妊娠结局,是治疗不孕症的有效手段.

    作者:刘红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服药装置在老年患者口服自备药护理中的应用

    老年人常患多种疾病,需长期反复用药,针对老年住院患者自备口服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科设计了口服药物盒及标示牌一体装置,通过应用在临床工作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作者:祁生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