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建民
目的:分析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效果,分析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医院进行义齿修复治疗286例,根据患者的疗效进行分为良好组、对照组,调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因素分析.结果:226例对象纳入良好组,60例对象纳入对照组,种植体维护34例、口臭等口腔问题20例、种植体周围异常4例、修复失败2例.良好组年龄、牙齿缺失个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牙周病[OR =1.246,95%CI(1.155~1.613)]、吸烟[OR=1.237,95%CI(1.215~ 1.614)]、夜磨牙[OR=1.156,95%CI(1.215 ~ 1.715)]、相邻牙状态不佳[OR =1.246,95% CI(1.258~1.816)]成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院内疗效肯定,失败率较低,但出院后容易出现松动等问题,需要维护.选择磁性附着体时,若见基台、口腔健康状况欠佳的对象需慎重,合理的设计义齿、附着体.
作者:黄建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细节管理应用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效果与价值.方法:将2016.06.01日至2017.06.01日在本院普外科病房接受治疗的1200例患者按照时间先后原则分成两个研究小组,每个研究小组有600例患者.分别予以常规管理(对照组)和细节管理(观察组).将两个研究小组的感染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为2.00%,抗生素使用率为42.00%,均比对照组数据更低(P<0.05).结论:细节管理应用在医院感染管理中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崔红珍;梁燕桃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皮肤病是现代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类疾病,并且在发病率仍表现出不断增高趋势,已经逐渐成为医学界的重点疾病类型.相比于皮肤病治疗而言,该疾病防治更加重要,通过有效防治可有效避免皮肤病发生,从而使人们身体健康得到保证.中医理论中的“治未病”理论便是疾病防治的典型代表,在目前皮肤病防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并且表现出重要临床意义及价值.
作者:蒋琪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输液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总结并分析该院门诊输液室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间所发生的不良护理事件.结果:经统计分析,总共发生15例不良护理事件,包括医嘱执行出错、用药量错误、用药对象错误、接药出错、拔针出错等.结论:针对输液室所发生的不良护理事件,医院需对输液室护理人员加强培训,提升其护理操作技能,增强职责新与医德教育,构建完善的护理管理体系,并予以严格落实.
作者:徐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黄褐斑病人治疗中实施水光针方案及长脉冲1 064 nm激光方案治疗的效果客观分析.方法:研究以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进入该院接受治疗的黄褐斑病人作对象,从中选取出120例,对其随机分组,其中常规组的60例实施左旋维C联合微针导入方案治疗,治疗组60例实施水光针方案、1064 nmND∶YAD激光方案并且配合左旋Vitc方案治疗,再观察2组病人效果.结果:常规组的60例病人有效率65.00%,治疗组60例达到95.00%(P<0.05).结论:当黄褐斑病人治疗时,选择水光针方案、1 064 nmND∶YAD激光方案并且配合左旋Vitc方案治疗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高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析在脾胃气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应用参苓白术散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于2015年03月至2017年03月该院接收的58例脾胃气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并将研究对象分为28例对照组与30例实验组.对照组予以美沙拉嗪药物治疗,实验组予以参苓白术散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对脾胃气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医学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王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额叶癫痫和颞叶癫痫进行探讨,对比分析二者的临床和电生理特征.方法:回首选择2013年4月至2017年4月在该市某医院进行治疗的患有额叶癫痫病人以及颞叶癫癎病人各40例来作为观察分析对象,对两组病人的临床和电生理特征展开分析.结果:调查分析数据显示,患不同叶癫痫的两组并在年纪、发病表现症状及频率、发作时放电情况(多脑叶放电、双侧放电、同步化放电、睡眠间放电)进行比较得出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别.结论:额叶癫痫和颞叶癫痫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症状及电生理症状,可以根据其差异进行准确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
作者:张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该院收治的130例肺炎患儿,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75例和优质组75例),常规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服务,优质组患儿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并比较不同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上,优质组患儿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优质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优质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3%,常规组惠儿并发症发生率为9.3%,优质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儿(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对肺炎患儿护理效果明显,不仅能有效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还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其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康建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快速康复护理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100例在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间与我院接受治疗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给予观察组患者快速康复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引流管拔管时间以及排气、住院所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6.00% (P <0.05).结论:给予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快速康复护理,可有效缩短患者治疗时间、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安全性.
作者:黎邦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作用效果.方法:挑选60例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入院的脑出血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给予两组脑出血患者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30 mg/次,2次/日),持续治疗14日.结果:研究结束后,对照组患者中基本痊愈有9例,显著进步有6例,进步有8例,无效有7例;研究组患者中基本痊愈有20例,显著进步有5例,进步有4例,无效有1例;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改善,而且研究组改善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依这拉奉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作用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韩建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探讨小儿秋季腹泻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小儿秋季腹泻患儿104例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将所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52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喜炎平注射液对其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采取喜炎平注射液对其进行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的比对照组的要好,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也相对比较少,两组间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秋季腹泻,使用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可以在今后小儿秋季腹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作者:江建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儿童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应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36例接种后发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儿童进行研究,对出现的异常反应进行分析比较,并进行相应的处理.结果:36例患者主要为接种麻疹疫苗13.3%、无细胞百白破疫苗27.1%、乙脑减毒疫苗10%,其中异常多以过敏性皮疹为主要表现,过敏性皮疹出现的概率显著高于热性惊厥、无菌性脓肿和晕厥所占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的预防接种对于家庭和社会都存在着重大的意义,接种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接种的规范流程,采取积极有效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预防措施,尽可能的避免其的发生.
作者:殷炳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延续护理在PICC带管患者应用效果、自我管理能力及并发症.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58例PICC带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9,行常规护理)和研究组(n=79,行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延续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研究组自我管理能力相关评分及PICC相关知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带管患者应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延续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和大力推广.
作者:裴晓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孕期补铁对妊娠缺铁性贫血产妇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80例妊娠缺铁性贫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分别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饮食指导,铁剂补充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糖铁复合物服用.比较两组妊娠缺铁性贫血缓解率;母婴并发症情况;干预前后产妇血清铁蛋白相关指标.结果:铁剂补充组妊娠缺铁性贫血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铁剂补充组母婴并发症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清铁蛋白相关指标相近(P>0.05);干预后铁剂补充组血清铁蛋白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期补铁对妊娠缺铁性贫血产妇的价值高,可有效补充血清铁,缓解缺铁症状,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狄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结核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及作用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诊治的85例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均在常规对症治疗同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干预前后病情控制情况和患者依从性.结果:通过干预后,患者的涂片转阴率达到90.2%,高于干预前的67.1%,且干预后患者治疗依从性大幅提升,优于干预前,均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结核病患者治疗中进行系统、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依从性.
作者:于芳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有效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遵循随机抽样的原则,选取该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CT增强扫描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对70例CT增强扫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将7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2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碘造影剂不良反应预防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CT增强扫描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碘造影剂不良反应,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李秋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接受髋部手术后患者中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方法:选76例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间在该院接受髋部手术的患者为对象,对其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过程进行回顾,对预防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76例患者,5.26%出现DVT,出现DVT的患者经处理后血栓(4.2±1.1)天消失,恢复良好.结论:对于接受髋部手术治疗的患者,展开全面的预防与护理可使深静脉血栓得到有效预防.
作者:孙雅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在作业于长江航道整治工程的农民工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评价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整群抽取3个工地的农民工作为干预对象.通过现场发放干预材料及同伴教育等形式进行集中宣传教育,教育前后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农民工经过健康教育干预后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得到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农民工中可采取集中教育、同伴教育等多种健康教育宣传形式,以提高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
作者:胡晶;胡悦君;吴春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方法.方法:将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孕妇作为实验组,将我院同期收治的100例首次剖宫产非瘢痕子宫孕妇作为对照组,对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在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时,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几率较高,临床中应加强护理干预,进而来对并发症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
作者:王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采用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该院2016年06月至2017年06月收治的78例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抗宫炎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36/39)、74.36%(29/39);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4.523,P<0.05).结论: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英娥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