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门诊输液室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陆淼

关键词:优质护理, 儿科门诊, 输液满意度
摘要:目的:评价儿科门诊输液室实施优质护理对提升患者满意度的作用.方法: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儿科门诊输液室收治的12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进行满意度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优质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6.67%(58/60),对照组患儿及家属对常规护理的满意度为71.67%(43/6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门诊输液室有必要实施优质护理以提高患儿和家属的满意度,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有创一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之后,观察分析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选自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该院接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治疗的46例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者,为对照组患者采取有创机械通气(持续性)的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取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的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机械通气与住院时间都比观察组长,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观察组高(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之后,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具有推广的价值.

    作者:胡义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输液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及防范研究

    目的:探讨输液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总结并分析该院门诊输液室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间所发生的不良护理事件.结果:经统计分析,总共发生15例不良护理事件,包括医嘱执行出错、用药量错误、用药对象错误、接药出错、拔针出错等.结论:针对输液室所发生的不良护理事件,医院需对输液室护理人员加强培训,提升其护理操作技能,增强职责新与医德教育,构建完善的护理管理体系,并予以严格落实.

    作者:徐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入该院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应用随机数表法分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均为43例,两组患者均进行一般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增用人文关怀,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 <0.05.结论: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应推荐采纳.

    作者:李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微创外科治疗乳腺良性疾病的应用价值与并发症情况研究

    目的:探讨微创外科治疗乳腺良性疾病的应用价值与并发症情况.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9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作为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分组,各有45例.传统外科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进行治疗,微创外科组采用微创外科治疗.比较两组乳腺良性疾病治疗效果;瘢痕长度、手术完成时间、收集血量和愈合时间;乳房变形、局部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微创外科组乳腺良性疾病治疗效果高于传统外科组(P<0.05);微创外科组瘢痕长度、手术完成时间、收集血量和愈合时间低于传统外科组(P<0.05);微创外科组乳房变形、局部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外科组(P<0.05).结论:微创外科治疗乳腺良性疾病的应用价值高,可缩短操作时间,减少出血,减少并发症发生,加速切口愈合,缩小瘢痕,值得推广.

    作者:白浪蛟;汪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院前急救模式对急性左心衰竭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院前急救模式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患者56例,将患者按照院前急救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A组(医护人员先救治后转运)患者和B组(医护人员先转运后救治)患者各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及预后身体指标.结果:A组患者的总院前救治时间明显短于B组患者,A组患者经院前急救后心率及呼吸状况明显优于B组患者,在随后的统一入院治疗中A组55例生存患者共发生治疗并发症2例(3.6%),B组存活的49例患者共发生治疗并发症8例(16.3%),对A、B两组患者的院前急救指标作统计学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救治急性左心衰竭发作患者时,务必要采用医务人员先救治后转运的院前急救模式.

    作者:赵桂将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药物治疗对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采用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该院2016年06月至2017年06月收治的78例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抗宫炎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36/39)、74.36%(29/39);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4.523,P<0.05).结论: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英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该院收治的130例肺炎患儿,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75例和优质组75例),常规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服务,优质组患儿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并比较不同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上,优质组患儿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优质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优质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3%,常规组惠儿并发症发生率为9.3%,优质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儿(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对肺炎患儿护理效果明显,不仅能有效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还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其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康建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糖皮质激素与丙种球蛋白治疗麻疹并发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与丙种球蛋白治疗麻疹并发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麻疹并发重症肺炎患者(78例),选取时间-2012年10月20日至2016年2月7日,将麻疹并发重症肺炎患者(78例)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39例患者实施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39例患者实施糖皮质激素与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结果:观察组麻疹并发重症肺炎患者的咳嗽缓解时间(5.45±1.27)d、气促缓解时间(6.11±1.28)d、退热时间(3.24±0.11)d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麻疹并发重症肺炎患者实施糖皮质激素与丙种球蛋白治疗,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能促进患者较快康复,值得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杨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新生儿桡动脉穿刺采血的方法及体会

    目的:探讨新生儿桡动脉穿刺采血的方法,并总结相应体会.方法:选取132例该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所收治的需采集血液标本新生儿,依采血方法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股静脉穿刺采血,观察组行桡动脉穿刺采血,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为90.91%,较对照组的78.79%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采血时间为(4.12±1.02) min,较对照组的(6.43±1.24) min明显更短,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7.58%,较对照组的37.88%明显更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采取桡动脉穿刺方式采血可提高穿刺率,缩短采血时间,同时不良事件的发生少,是一种简单、安全且有效的采血方式,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冠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品管圈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方法:科室成立11人的QCC小组,通过主题选定、制定活动计划、现状把握、原因分析、目标设定、对策拟定与实施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总结等九大步骤,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我科2013年4~5月32例髋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疼痛可控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对策,对2013年6月至7月35例髋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疼痛进行对策实施.结果:髋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12 h重度疼痛发生率由活动前的84.4%下降到应用后的28.6%,我们制作了《骨科疼痛护理记录单》并制定了《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护理流程》,此外,圈员综合能力明显提升.

    作者:宋振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关节镜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及手术处理要点分析

    目的:探讨关节镜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及手术处理要点.方法:收集该院股骨头坏死患者,给予关节镜手术治疗,分析手术前后患者临床指标、髋关节疼痛程度及手术疗效.结果:患者关节镜手术前及关节镜手术后Harris评分及VAS疼痛评分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根据尼莫地平评分法,结果显示关节镜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有效率为90%.结论:关节镜手术可以明显改善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

    作者:苏良波;熊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恰当旅游,促进中老年人身心健康

    随着我国迈入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问题日益突显.退休失落感;机体器官功能衰退,慢性疾病困扰;子女就业、婚姻、工作,以及带孙子等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使中老年人身心疲惫、爱莫能助.极易患上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等疾病.严重影响中老年人身心健康.怎样才能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促进身心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事实证明,恰当旅游,能缓解更年期综合征症状,改善睡眠,促进中老年人身心健康.

    作者:邓少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研究慢性荨麻疹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关系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 12月在该院就诊的8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间段在我院体检的9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予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测,并比较不同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对慢性荨麻疹患者中检测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采取抗组胺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未检测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予以抗组胺治疗,并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测阳性率为83.0%,对照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测阳性率为25.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慢性荨麻疹未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慢性荨麻疹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具有一定相关性,加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治疗有助于促进慢性荨麻疹患者恢复.

    作者:马东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探讨经阴道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在先天性子宫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在先天性子宫畸形诊断中,经阴道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该院共接诊25例经核磁共振或宫腔镜联合腹腔镜确诊为先天性子宫畸形的患者,分别安排其接受阴道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与二维超声诊断,对比诊断结果.结果: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畸形检出率达到了100%,二维超声子宫畸形检出率为60.00%.结论:在先天性子宫畸形诊断中,经阴道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可实现三维图像的重建,更利于观察子宫情况,实现诊断准确率的提升.

    作者:孙宇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输液室护理干预中护患沟通的价值研究与分析

    目的:探讨输液室护理干预中护患沟通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该院门诊输液室收治的80例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06月至2017年06月,按照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即常规组40例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0例常规护理干预过程中,加强护患沟通.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92.50% VS 80.00%),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液室护理干预中,加强护患沟通,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融洽护患关系,以避免医疗纠纷,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汤圆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预见性护理与应用意义探析

    目的:探析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预见性护理与应用意义.方法:以该院急诊科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76例危重患者为观察对象,按护理方案不同对其进行分组,Ⅰ组在院内转运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Ⅱ组接受预见性护理,对比评估两组的院内转运情况.结果:与Ⅰ组相比,Ⅱ纽患者的院内转运时间显著缩短,意外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家属满意度显著提高,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急诊危重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缩短患者的院内转运时间,减少转运过程中意外事件的发生,提升家属满意度,值得推荐.

    作者:张林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厄洛替尼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厄洛替尼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进展期胰腺癌患者,将58例患者按照收治时间分为2组,将单一实施厄洛替尼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厄洛替尼联合化疗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29例/组.对比两组进展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进展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68.97%)以及腹泻(10.34%)、中性粒细胞减少(6.90%)以及血小板减少(6.90%)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进展期胰腺癌患者联合使用厄洛替尼和化疗进行治疗取得的效果可观,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袁本超;王晓青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低温射频消融治疗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低温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在该院接收治疗的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5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采用低温射频消融手术治疗,观察分析临床效果.结果:经过低温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后,52例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4.23%;治疗前患儿的Calgary生活质量评分为(3.5±0.7)分,Epworth嗜睡评分结果为(9.4±3.1)分,术后6个月患儿的Calgary生活质量评分和Epworth嗜睡评分结果分别为(5.1±1.5)分以及(4.3±1.3)分,与治疗前相比,术后患儿的Calgary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增高,Epworth嗜睡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温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效果良好,能够改善患儿的嗜睡情况,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良春;蹇华;苏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一例淡水淹溺后心跳骤停患者的护理体会

    报告一例淡水淹溺后心跳骤停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心肺复苏(CPR)后护理;淹溺后护理:预防并发症;重视患者家属的心理支持等.经过11天的ICU治疗护理,患者病情稳定,应家属要求转上海后期治疗.

    作者:黄侠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的分阶段式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的分阶段式健康教育.方法:选择该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7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则实施分阶段式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健康教育效果.结果:经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组对先天性心脏病的了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分阶段式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患儿及其家属对该病的认知,消除其恐惧心理,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江文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