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肿瘤患者的护理体会

周霞

关键词:肿瘤护理, 挑战, 生存质量
摘要:目的:通过对肿瘤科患者的护理发展趋势的思考以及长期肿瘤科护理工作经验的总结进一步加强对肿瘤患者的护理以减轻肿瘤患者身体、心理上的痛苦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需求并对自己的临床工作经验进行总结,终从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症状护理以及肿瘤护理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这几方面进行阐述.结果: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对生存质量要求的提高,肿瘤护理将逐渐成为一门专科护理,需要将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属性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制定出一套个体化的护理方案,肿瘤患者的护理工作也会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质量评价在中彝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总结护理质量评价在中彝医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实施价值,以提高中彝医护理管理水平.方法:总结工作经验,根据《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中医护理方案》以及中医医院等级评审要求制定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并对比护理质量评价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态度的评分、技术操作的评分、病房环境评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实施前后各项实验指标数据结果对比,实施后均明显优于实施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质量评价应用于中彝医护理管理中可以提高护理工作人员自身工作能力、业务能力以及护理服务质量,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

    作者:李晓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107例小儿烧伤的临床护理及体会

    目的:探讨对小儿烧伤患者有效护理措施达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小儿烧伤患者107例,依据不同年龄、烧伤面积和特点的分析,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儿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治愈率100%.结论:文章中护理措施对预防并发症和减轻患者痛苦等方面能起到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实践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仙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胰激肽原酶治疗暂时性视网膜缺血

    目的:探讨胰激肽原酶治疗暂时性视网膜缺血的效果.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在上海市杨浦区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眼科门诊暂时性视网膜缺血患者58例,分成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口服治疗,对照组未进行相关治疗,半年内每月复诊一次,评价两组患者暂时性视网膜缺血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9.31%,对照组为37.9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胰激肽原酶可治疗暂时性视网膜缺血.

    作者:路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呼吸衰竭的临床探析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使用有创机械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150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资料,其中男69人,女81人,两组患者年龄均在50以上,因心脏或者肺部功能损伤引起的呼吸系统衰竭.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成功出院患者为96人(占总人数的64%),其中8人在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时需要经过两次以上的插管和机械通气,给治疗救助过程带来了难度.因患者本身年龄比较大且身体机能衰退,有42(28%)名患者因抢救无效未脱机死亡;有12(8%)名患者在脱机后2~8d内死亡.结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虽然对老年呼吸衰竭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衰退、患者耐受能力差发生了一些抢救无效的现象.具体治疗办法还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和改进.

    作者:赵宏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儿童龋病治疗的护理配合方法与心得探析

    目的:探讨儿童龋病治疗中的护理配合和心得体会.方法:选择该院2016.1~ 2017.6期间接收的120例儿童龋病患儿,对其进行研究资料的分析和回顾.所有患者在治疗中采取相应护理配合措施,观察患儿治疗效果.结果:120例儿童龋病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期间无并发症的发生,均康复出院.结论:有效的护理配合提高患儿在治疗中的依从性,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儿健康恢复.

    作者:蒋媛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与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研究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与病原菌耐药性.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该院检验科进行微生物检测的48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将480份标本不同菌株的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标本采集和保存、实验室人员素质、检测方法等是影响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的主要因素;检验报告准确率为81.67%,与误差率存在差异(P<0.05);分离出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所占比例高(52.08%);大肠埃希菌对头孢类药物耐药率及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红霉素类及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较高.结论:根据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对应的干预措施能够使检验质量提高,促进临床治疗药物的合理选择.

    作者:杨燕;刘慧;王鸿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方法.方法:将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孕妇作为实验组,将我院同期收治的100例首次剖宫产非瘢痕子宫孕妇作为对照组,对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在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时,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几率较高,临床中应加强护理干预,进而来对并发症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

    作者:王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浅谈社区健康教育可预防老年痴呆

    加强社区老年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通过有效预防和干预措施能够延缓疾病发展.预防老年痴呆干预措施的方法和途径,提高社区老年人建立预防老年痴呆健康生活方式的依从性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林玉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清洗后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等工作是在消毒供应中心完成的,此科室的工作质量关系着手术器械的安全,影响着手术效果,间接反映医院的整体水平.彻底清洗是灭菌的前提,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在对手术器械进行清洗后有多种异常情况,如有机物、二氧化铬残留在金属器械表面,金属器械存在蚀损斑、钙物质点状物等,由多种物理或化学因素造成.在此种状况下为顺利进行手术,将术后感染率减少,并为患者的生命安全负责,需采用积极的措施应对手术器械清洗后存在的问题.

    作者:徐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两种手术治疗方式的研究观察

    目的:探究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两种手术治疗方式的疗效.方法:以该院收治的6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开腹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实验组(30例)采用米非司酮联合B超监护下清宫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月经恢复时间与β-HCG水平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中采用米非司酮联合B超监护下清宫术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其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迅速、操作简便等优势,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涪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会阴侧切率的应用

    目的: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会阴侧切率.方法:由产房全体成员共11人组成一个品管圈,针对目前我科会阴侧切率较高的现状,按品管圈活动的十大步骤逐渐开展活动.结果:会阴侧切率有明显的下降,活动成功.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会阴侧切率的应用有效.

    作者:陈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晚间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影响的分析

    目的:探究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晚间护理干预后对病情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自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96例,依据奇偶数的原则,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予以常规护理的48例患者为对照组,予以晚间护理干预的48例患者为实验组,将两组临床护理满意度、并发症情况以及各项恢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观察选入我院的48例患者,两组满意度分别为:对照组83.33%,实验组97.91%;实验组综合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的实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晚间护理干预,可提升综合恢复效果,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美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关于血液透析工作的总结及展望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识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对流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输到人体内.透析疗法的产生是肾脏疾病的一个重大进展.由于透析疗法的应用,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死亡率由50%下降到10%左右;使慢性肾衰患者延长了生存时间,有的恢复了工作能力;同时透析疗法也为肾移植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作者:张静;张梅芬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营养指导在围生期孕妇保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观察营养指导在围生期孕妇保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作分析.方法:选择200例进行产前检查的围生期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常规护理结合营养指导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而围生期母婴健康状况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营养指导护理干预措施给予围生期孕妇保健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浅析放射技术在诊断肺部肿瘤方面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放射技术在诊断肺部肿瘤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主要选取2016年3月份至2017年5月份来该院进行诊断的疑似肺部肿瘤患者75例,分别使用X线结合CT扫描检查及(镜检病理)金标准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效果及图像特点.结果:X线结合CT扫描检查及(镜检病理)金标准检查在肺部良性肿瘤的诊断正确率为100%,两种检查方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放射技术在诊断肺部肿瘤方面的应用具有准确率高、医疗成本低、方便快捷、可重复使用及患者痛苦小等特点,实现了对良性肿瘤的确诊,提升了疾病救治率,展现出了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应在肺部肿瘤诊断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郑海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以整体护理观为指导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护理

    目的:分析整体观护理为指导的护理方法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66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整体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现护理为指导的护理方法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姚丽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营养菜谱法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营养菜谱法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湘西地区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0名糖尿病患者,根据病情、身体状况、体重、生活习惯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进行营养菜谱法干预.结果:干预前后糖尿病患者对一般均衡营养知识和糖尿病知识的掌握,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通过营养菜谱干预法对糖尿病患者的一般均衡营养常识与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均有明显提高作用.

    作者:张星;楚婷;杜建林;钟典;彭玲英;廖江山;汪校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应用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112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舒适度为93.6%,对照组为83.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8%,对照组为51.2%.观察组的舒适度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良好.

    作者:张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不同孕周胎儿畸形诊断的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不同孕周胎儿畸形的价值.方法:在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在该院产检的孕妇中选出1 5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的孕周不同分成孕早期组(11~ 17 w)、孕中期组(18~27 w)、孕晚期组(28 ~40 w);对全部孕妇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对于疑似胎儿畸形的孕妇再次行四维超声检查,统计三组孕妇的检查结果.结果:二维、四维超声联合检查对胎儿畸形检出率96.61%明显高于二维超声检查的82.20%,P<0.01;对于孕早期组、孕中期组、孕晚期组,二维、四维超声联合检查的确诊率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检查(P<0.05).结论:二维超声和四维超声联合检查诊断不同孕周胎儿畸形的准确率高,可以及早发现胎儿畸形,提高检出率,为产前筛查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乔磊;谢丽娜;杨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浅谈神经内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与解决措施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常见安全隐患,并且提出相关解决措施.方法:选择该院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未实施安全隐患管理措施前与管理措施之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比较多,在实施安全隐患管理措施之前,神经内科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2.5%,在实施安全隐患管理措施之后,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中需对常见安全隐患加强注意,并且选择有效对策将其解决,以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左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