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质量评价在中彝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李晓倩

关键词:护理质量评价, 中医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工作技能, 满意度
摘要:目的:总结护理质量评价在中彝医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实施价值,以提高中彝医护理管理水平.方法:总结工作经验,根据《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中医护理方案》以及中医医院等级评审要求制定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并对比护理质量评价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态度的评分、技术操作的评分、病房环境评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实施前后各项实验指标数据结果对比,实施后均明显优于实施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质量评价应用于中彝医护理管理中可以提高护理工作人员自身工作能力、业务能力以及护理服务质量,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玻璃纤维桩在残根残冠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玻璃纤维桩在残根残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0月13日至2017年06月10日诊治的50例(患牙100颗)残根残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利用金属烤瓷全冠技术修复;分为两组,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金属铸造桩和玻璃纤维桩植入.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其修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观察组患者经随访3个月后,其修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在残根残冠中的效果显著,不仅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等优势,并且还能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就诊次数,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沈春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动态心电图应用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应用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方法:将该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6例,48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48例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先进行常规心电图观察,再使用动态心电图观察.结果:经过动态心电图检查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出现414阵次ST段缺血性变化.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T段降低幅度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ST段降低幅度对比,差异不显著无意义(P>0.05);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持续时间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持续时间对比,差异显著有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应用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诊断中,能有效的检测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的情况,为临床工作提供了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孙林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探讨血栓通治疗亚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采用血栓通对亚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在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12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60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的62例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5.2%,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73.3%,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采用血栓通对亚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显著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而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临床护理效果与观察

    目的:观察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20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在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患者在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与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7.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满意度为97.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临床护理效果,宜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作者:杨红莲;马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儿童急性白血病凝血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对儿童急性白血病凝血变化及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选4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急淋组,39例非急性淋巴白血病为非急淋组,选取30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组,分析三种凝血检查结果.结果:急淋组患儿的APTT、FIB及PLT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非急淋组的PT、APTT、FIB及PLT和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急淋组和非急淋组的PT、FIB及PLT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通过凝血指标变化检测可为儿童急性白血病分型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魏玉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PBL教学护理查房模式在精神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PBL护理教学查房模式在精神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8名参加工作3年以下的精神科低年资护士进行为期10个月的PBL护理教学查房培训.在培训前后分别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对其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价,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护理查房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并通过理论考核的方式对专科知识掌握的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培训后精神科低年资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培训前(P<0.01).精神科低年资护士对PBL护理教学查房模式的满意度高于传统护理教学查房模式(P<0.01).理论考核成绩明显较培训前提高.结论:PBL护理教学查房培训能够提高精神科低年资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和专科知识水平是一种较理想的在职培训法.

    作者:王荣;赵婧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病房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对母婴床旁的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当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该院在2014年8~ 10月接收的140对母婴作为研究的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产妇在新生儿护理技能的得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产妇,并且在沐浴、抚触、脐部和臀部的护理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母婴床旁的护理模式能够提升产妇对于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加深对新生儿护理的理解和印象,大限度内避免由于护理不当对婴儿造成的负面影响,应该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作者:魏丽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不同放射诊断方法在乳腺增生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不同放射诊断方法对乳腺增生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取该院150例乳腺增生疾病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2月11日直至2017年1月25日,并将乳腺增生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钼靶X线进行检查,观察组患者实施MRI进行诊断.结果:经过检查后,观察组乳腺增生疾病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乳腺囊性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囊肿)93.33%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RI在乳腺增生疾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其与钼靶X线检查方式相比,具有对人体无放射伤害、检出率高等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作者:樊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整体服务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整体服务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该科接诊的54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患进行随机分组:甲组和乙组各27例.予以甲组整体护理,予以乙组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后血压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甲组的血糖水平明显比乙组降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利用整体服务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施护,可显著提高其血糖控制的效果.

    作者:鲍洁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早期联合穴位按摩预防胸、腰椎骨折患者腹胀

    目的:观察早期联合穴位按摩预防胸、腰椎骨折患者腹胀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8例作为样本,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结果:观察组患者腹胀发生几率8.82%、发生时间为伤后(4.12±0.01)d、5.88%的患者伴随恶心呕吐症状,2.94%的患者自述存在胃灼烧感,无患者存在呼吸困难症状,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应将早期联合穴位按摩应用到胸、腰椎骨折患者腹胀的预防中,降低腹胀的发病率,缓解患者恶心呕吐等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石晓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吞咽功能训练对患者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观察吞咽功能训练对患者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96例,入选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以随机抽样法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训练,观察组48例给予吞咽功能训练,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护理疗效.结果:在康复护理疗效指标上,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3.75%,明显要比对照组的72.92%高(P<0.05).结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取吞咽功能训练具备显著效果,值得采取及使用.

    作者:利少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浅谈神经内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与解决措施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常见安全隐患,并且提出相关解决措施.方法:选择该院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未实施安全隐患管理措施前与管理措施之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比较多,在实施安全隐患管理措施之前,神经内科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2.5%,在实施安全隐患管理措施之后,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中需对常见安全隐患加强注意,并且选择有效对策将其解决,以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左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企业年轻员工职业健康心理探析

    时代的变迁,带来的不仅是经济社会的变革,也是思想的变革.90后作为新时代的企业年轻员工,与70、80年代的人们有着很大的不同,与此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当下阶段90后员工的工作情况以及职业心理进行分析,接着主要针对企业如何对新时代员工进行健康管理进行了详细分析,进而促进企业更好的向前发展.

    作者:刘雅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医院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控制管理

    目的:探讨分析医院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控制管理.方法:该院自2014年开始在消毒供应室中对医疗器械实施清洗质量控制管理,一应复用医疗器械,均在使用完毕后送至消毒供应室统一清洗及消毒处理,随机抽检3个月内的150件医疗器械进行清洗质量情况测评,并将之与未实施清洗质量控制管理之前的3个月内的150件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施清洗质量控制管理后清洗质量迭标的医疗器械共有145件,清洗质量迭标率为96.7%;实施清洗质量控制管理前清洗质量达标的医疗器械共有121件,清洗质量达标率为80.7%;实施清洗质量控制管理后的医疗器械清洗质量达标率显著高于实施清洗质量控制管理前(P<0.05).结论:通过清洗质量控制管理可有效提高医院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达标率,因此应当继续保持及进一步加强医院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控制管理.

    作者:陈红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开腹阑尾手术时机的把握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治疗阑尾炎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将发病后3d内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的42例患者设为观察1组,将发病超过3d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的39例患者设为观察2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1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观察2组低(P<0.05),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较观察2组早(P<0.05),住院时间较观察2组短(P<0.05).结论:阑尾炎发病后,越早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越好,安全性越高.

    作者:钟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留置胃管患者的置管情况调查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留置胃管患者的置管情况与护理效果.方法:抽取至该院就诊的安置留置胃管的患者96例(2015年8月17日至2016年9月17日),其中一组采用一般护理,另外一组采用舒适护理,对比两组安置胃管情况、自行拔管率.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自行拔管率分别为2.08%与18.75%,P<0.05;实验组舒适无痛苦、误入气管、恶心呕吐、一次插管成功发生率分别为89.58%、0.00%、10.42%、91.67%,相比常规组均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留置胃管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便于一次插管成功率的提高,减轻身心痛苦,值得采纳.

    作者:李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低温等离子刀辅助内镜下儿童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临床效果探究

    目的:研究分析扁桃体肥大伴腺样体肥大患儿分别采用常规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以及低温等离子刀辅助内镜下儿童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48例扁桃体肥大伴腺样体肥大患儿按照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采用低温等离子刀辅助内镜下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和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剥离法以及刮匙法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咽鼓管圆枕损伤、咽干异物感、术后出血、鼻腔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4.2%)显著低于对照组(29.2%),组间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扁桃体肥大伴腺样体肥大患儿采用低温等离子刀辅助内镜下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剥离法以及刮匙法治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帮助患儿尽早出院,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张连火;吴涛;鲍永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行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间于该院诊治的高血压并冠心痛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行硝苯地平药物治疗,观察组行吲迭帕胺联合氨氯地平药物进行治疗,评价记录参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比分析.结果:参照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采取吲达帕胺、氨氯地平药物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能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有效进行疾病治疗,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赵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小儿烧伤对家属的影响及其心理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对小儿烧伤患儿家属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该院收治的64例小儿烧伤患儿家属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家属的自身意愿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32例.常规组给予基础护理干预,护理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心理情绪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前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护理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常规组,有满足P <0.05时,才可认为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结论:对小儿烧伤患儿家属行心理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同时,还能够改善患儿家属的负性心理情绪.

    作者:黄小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人工流产(人流)后对患者进行计划生育服务干预所产生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在人工流产术后,为患者提供计划生育服务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单位接诊人工流产术患者12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组患者62例,对照组行常规指导,观察组行计划生育服务干预,对比两组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对照组知识掌握优良率为62.90%(39/62),观察组知识掌握优良率为85.48%(53/62),(P<0.05).结论:在人工流产术后给予计划生育服务干预可更好的提升患者的知识掌握率.

    作者:孙兴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