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跟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疼痛护理满意度及患者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

牛鑫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跟骨骨折患者, 术后依从性
摘要: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跟骨骨折患者围术期疼痛、疼痛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该院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间的60例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分组,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疼痛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康复训练的依从性.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与疼痛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合格率为82.5%,远高于对照组的51.9%,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跟骨骨折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情况,提高患者术后的依从性,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细化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认知状态的影响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细化教育后对认知状况的影响.采取细化健康教育后可明显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改善患者疾病状况和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作者:王阿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中的手术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中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30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予以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予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开腹阑尾切除术来说,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采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价值分析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采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价值.方法:选取该院80例观察对象(收取时间在2016年1月20日至2017年1月20日之间),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产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各40例,将两组观察对象血糖基本情况实施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而1h血糖、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对照组存在高度的差异性,P值<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采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具有重要价值,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研究.

    作者:王鸿雁;杨燕;刘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双轨道护理对膀胱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治疗肾结石患儿的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双轨道护理对膀胱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治疗肾结石患儿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共计80例在该院治疗肾结石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双轨道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时间、并发症以及异常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时间、并发症和异常事件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结石患儿膀胱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治疗对使用双轨道护理,可明显的减少患儿治疗时间,在并发症和异常事件发生率上都可得到有效的降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吴媛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基层药房药师调剂发药用药交待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基层药房药师调剂发药用药交待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该院60例门诊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在进行调剂发药时药师未对患者进行用药交待,观察组患者则由药师进行相关内容交待.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情况与满意度.结果:对患者进行交待后,其不良情况的发生率明显较低,同时其满意度为96.67%,相比于未进行交待患者的满意度36.67%有较大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若药房药师调剂发药用药时对患者进行相关内容的交待,则可有效的降低患者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曹月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全面二胎后300例孕产妇优生优育知识认知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全面二胎后本区域孕产妇对优生优育知识的认知情况及优生知识的需求情况,为更好地开展优生优育知识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300名我院初次产检孕产妇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问卷,向被调查者发放调查表,现场填写,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即时收回.结果:只有50%的调查对象掌握了优生的概念;仅有3%的调查对象清楚婚前检查的目的;97%的调查对象知道近亲结婚的危害;83%的调查对象认为有必要进行优生优育知识的教育.经产妇与初产妇优生知识的掌握情况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产妇对优生优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全面,对部分基础性的知识概念模糊,且存在不少错误之处.绝大多数孕产妇都有获得优生知识的需求.

    作者:兰叶;曾帅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输液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及防范研究

    目的:探讨输液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总结并分析该院门诊输液室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间所发生的不良护理事件.结果:经统计分析,总共发生15例不良护理事件,包括医嘱执行出错、用药量错误、用药对象错误、接药出错、拔针出错等.结论:针对输液室所发生的不良护理事件,医院需对输液室护理人员加强培训,提升其护理操作技能,增强职责新与医德教育,构建完善的护理管理体系,并予以严格落实.

    作者:徐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晚间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影响的分析

    目的:探究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晚间护理干预后对病情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自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96例,依据奇偶数的原则,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予以常规护理的48例患者为对照组,予以晚间护理干预的48例患者为实验组,将两组临床护理满意度、并发症情况以及各项恢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观察选入我院的48例患者,两组满意度分别为:对照组83.33%,实验组97.91%;实验组综合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的实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晚间护理干预,可提升综合恢复效果,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美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细节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细节管理应用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效果与价值.方法:将2016.06.01日至2017.06.01日在本院普外科病房接受治疗的1200例患者按照时间先后原则分成两个研究小组,每个研究小组有600例患者.分别予以常规管理(对照组)和细节管理(观察组).将两个研究小组的感染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为2.00%,抗生素使用率为42.00%,均比对照组数据更低(P<0.05).结论:细节管理应用在医院感染管理中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崔红珍;梁燕桃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疲溃感与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进展

    本文希望通过对手术室护士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分析,以期调动手术室护士的积极性,提高其工作效率及满意度,同时以利于医院管理者适当的利用各层级的护理人员.1.手术室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现状1.1职业生涯

    作者:李凌;张燕萍;陈慧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整体护理措施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事故时,整体护理措施发挥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7年1月初~7月底46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并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分析,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整体护理,终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整体护理后总有效率(95.65%)较对照组(82.61%)更高(P<0.05),同时实验组满意度(91.30%)较对照组(69.57%)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4.35%)和并发症发生率(8.70%)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为17.39%,并发症发生率为26.09%),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周全的整体护理措施有效地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救治成功率,同时改善患者临床病况,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金健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舌形皮瓣修复

    目的:探讨舌形皮瓣修复治疗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37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对33例患者实施舌形皮瓣修复治疗,术后对37例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评价本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7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移植皮瓣均成活,无血供障碍,色泽红润、质地与正常皮肤相似.本组患者对舌形皮瓣修复治疗效果的满意度为91.89%.结论:舌形皮瓣修复治疗烧伤,皮瓣成活率高,外观自然,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作者:赵旭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用不同方法治疗牙隐裂的效果对比

    目的:探究牙隐裂采取不同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该院经诊断确诊为牙隐裂的患者99例纳为本次参研的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49例)与试验组(50例),其中参照组采取调模填充治疗,试验组则实施全冠修复治疗.治疗后统计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8%,明显高于参照组的69.6%,P<0.05,构成统计学意义;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3%显著高于试验组的(4%,P<0.05).结论:在牙隐裂临床治疗中采取全冠修复治疗的安全性较高,效果确切.

    作者:徐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与护理策略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总结有效的护理策略.方法:收集重症监护室患者共92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多元化护理,将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8.7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61%,x2 =8.026,P =0.005.结论:在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多元化护理能够降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连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乳腺癌调强放疗技术分析

    目的:观察及分析乳腺癌调强放疗技术.方法:本研究对象为60例被临床明确诊断为乳腺癌患者.将患者分成各具备30例的调强放疗组、普通放疗组.对于普通放疗组的乳腺癌患者仅实施常规的放疗方案,而调强放疗组的乳腺癌患者实施调强放疗技术.对于获得到的结果情况展开分析并统计.结果:采取调强放疗技术,可以明显的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并且改善生存质量.其中,调强放疗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0.00%;调强放疗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的优势于普通放疗组;应用调强放疗技术,让照射范围、切肺情况具有更清晰的了解,并且安全可靠.结论:针对乳腺癌患者实施调强放疗的方案,一方面可以将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提升,另一方面也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推广实践治疗的意义巨大.

    作者:周红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头孢菌素类药物各种不良反应表现与预防措施研究

    目的:对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不良反应进行研究,讨论其预防方法.方法:选择该院中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合患者具体病例讨论其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患者的性别、饮食习惯、是否为过敏体质、是否有过敏史以及患者的情绪因素,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就有密切关系.300例患者中有234例为过敏反应,占总比例的78%;有42例患者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占比例为14%;其他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主要包括泌尿系统反应、神经系统反应等,占总比例的8%,有24例患者.结论:根据头孢类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在用药前对患者进行初步的风险判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在治疗前准备合理的应急措施,也能使患者的不良反应影响降低.

    作者:王风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该院在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对其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0例.将采取静脉滴注炎琥宁治疗的患儿作为实验组,将采取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治疗的患儿作为参照组.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儿用药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实验组明显短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采取炎琥宁进行治疗,明显改善了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作者:赵孟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全面化护理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全面化护理对重症手足口病惠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患儿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予以患者全面化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以及护理满意度(92.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实施全面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促进临床疗效的改善,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史淑平;李晓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后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8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康复组,各44例.常规组行一般护理干预,康复组行早期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的Barthel评分和FMA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康复组的Barthel评分和FMA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康复组的护理满意度42例(95.45%)显著高于常规组34例(77.27%),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黎雯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有创一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之后,观察分析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选自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该院接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治疗的46例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者,为对照组患者采取有创机械通气(持续性)的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取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的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机械通气与住院时间都比观察组长,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观察组高(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之后,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具有推广的价值.

    作者:胡义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