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晶
目的:总结分析云县实施艾滋病PITC工作模式的效果.方法:收集云县2012 ~2016年艾滋病PITC检测数据,利用统计软件统计分析数据.结果:云县已建立艾滋病快速检测点16个,艾滋病初筛实验室1个,2012 ~2016年云县医务人员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服务166 456人,其中174例栓出HIV抗体阳性.2012年的艾滋病总就诊人数中0.79%为PITC检测,2016年为2.46%,变化差异显著.结论:医务人员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服务,扩大了检测咨询的覆盖面,对于提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检出率效果明显.
作者:杨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滑膜骨软骨瘤病X线和CT影像诊断.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医院收治的滑膜骨软骨瘤病患者72例,分别采用X线和CT影像进行诊断.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X线诊断和CT诊断结果.结果:X线诊断结果为:患侧关节周围增白环浓密,中心区域相对较浅.骨化或钙化影像呈不同形状存在且大小不一,形状主要包括鸡蛋状、斑点状、石榴子状、卵圆状,部分为堆积聚集状态,部分为分散状态.CT诊断结果为:存在结节性骨化或钙化情况,位置在关节周围及关节内侧,大小、数量均存在差异.在关节面,未发生显著的骨质破坏,在膝关节中,游离体通常在髌上囊中,在肘关节中,则主要在肘关节屈曲中.结论:在滑膜骨软骨瘤病的诊断中,采用X线和CT影像诊断,对于骨化及钙化的有立体、悬垂体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在临床上应将其与其它检查方法相结合,从而得到更为准确的诊断结果.
作者:姜津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普米克令舒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7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06例毛细支气管炎恶儿作为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为研究组(n=53)与对照组(n=53).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联合普米克令舒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27例显效,22例有效,4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2.4%(49/53),对照组,19例显效,24例有效,10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1.1% (43/53),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关金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入该院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应用随机数表法分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均为43例,两组患者均进行一般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增用人文关怀,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 <0.05.结论: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应推荐采纳.
作者:李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在人工流产术后,为患者提供计划生育服务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单位接诊人工流产术患者12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组患者62例,对照组行常规指导,观察组行计划生育服务干预,对比两组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对照组知识掌握优良率为62.90%(39/62),观察组知识掌握优良率为85.48%(53/62),(P<0.05).结论:在人工流产术后给予计划生育服务干预可更好的提升患者的知识掌握率.
作者:孙兴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急危重症护理学中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进行教学的效果.方法:选取96例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排列表法分为PBL组48例和传统组48例,分别采用PBL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对比两组护生的考核分值、护生满意度及被护理患者的满意度.结果:PBL组与传统组在考核分值、实习护生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危重症护理学中,采用PBL教学法教学效果明显更佳,有效提高护理实习生理论、笔试以及病历书写能力,提高护生及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张伟红;陈春娟;赵丹;吴丽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牙隐裂采取不同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该院经诊断确诊为牙隐裂的患者99例纳为本次参研的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49例)与试验组(50例),其中参照组采取调模填充治疗,试验组则实施全冠修复治疗.治疗后统计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8%,明显高于参照组的69.6%,P<0.05,构成统计学意义;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3%显著高于试验组的(4%,P<0.05).结论:在牙隐裂临床治疗中采取全冠修复治疗的安全性较高,效果确切.
作者:徐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职业女性工作及家庭负荷量大,长期不合理膳食及不健康生活方式会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影响身心健康.本文主要从职业女性工作角度出发,分析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介绍了单位环境内切实可行的营养健康教育方法及健康行为干预措施,旨在为促进职业女性身心健康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陈星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门诊老年输液病人焦虑心理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在该院门诊输液的116例老年患者,纳入到本组研究中,分为心理干预组与常规对照组,每组58例,后者采用传统护理措施,前者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焦虑评分.结果:在输液前,心理干预组与常规对照组焦虑评分无显著差异,输液结束后10 min,心理干预组焦虑评分显著优于常规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门诊静脉输液中,对于老年患者,要重点关注,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胡贵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对梅毒诊断以及分期判断价值.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传染病防治中心确诊的梅毒对象入组,诊断梅毒患者167例,一期50例、二期65例、三期25例、隐性27例,另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50例,参照《梅毒诊断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273-2007》中推荐的标准操作,进行ELISA与TRUST试验.进行.结果:两种方法特异度均为100.0%,ELISA梅毒病、一期梅毒、三期梅毒敏感性高于TRU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都可用于梅毒的筛查、分期,ELISA法对一期梅毒、三期梅毒敏感性相对更高.
作者:彭永亮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对比两种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0.00%,两组进行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肾病综合症患者,在其治疗期间给予包含心理护理、基础护理、运动指导的护理措施的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运用乳腺钼靶检查诊断乳腺微小钙化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临床收治的疑似为乳腺微小钙化的患者90例纳为本组参研的样本,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并给予乳腺钼靶检查,将检查的结果同手术病理作对比.结果:经乳腺钼靶检查后得知确诊为乳腺微小钙化的患者有88例(97.8%),其中37例(41.1%)乳腺良性病变,51例(56.7%)乳腺恶性病变,良性病理改变2例漏诊,漏诊率为2.2%.良性与恶性乳腺疾病均可出现微小钙化,但两者表现特点各不相同.结论:将乳腺钼靶检查应用于乳腺微小钙化临床诊断中影像检查的确诊率较高,对乳腺疾病良、恶性病变进行有效鉴别.
作者:代文懿;曾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分析护理干预对于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临床上选取324例医护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把这324例医护人员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个162例,其中对照组的162例医护人员给予常规的手卫生知识的介绍、提供基本手卫生消毒物品等,干预组的162例医护人员在对照组常规手卫生方面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基础上,还调查分析了医护人员手卫生消毒的现状,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3个月后,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本次研究的324例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知晓率和手卫生执行率的评分,并结合统计学上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的162例医护人员手卫生知晓率的平均得分为81.94分,干预组162例医护人员手卫生知晓率的评分为96.41分,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1);对照组的162例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的平均得分为78.86分,干预组162例医护人员手卫生知晓率的评分为93.75分,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能帮助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赵溢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及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院后健康指导.方法:抽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8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4例,观察组病人给予强化临床护理及加强出院健康指导,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病人治疗有效率为90.90%,对照组病人治疗有效率为77.27%,观察组的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干预护理后病人治疗效果显著提高,规范合理的出院康复指导能让病人快速恢复,规范合理的出院康复指导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路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皮肤病是现代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类疾病,并且在发病率仍表现出不断增高趋势,已经逐渐成为医学界的重点疾病类型.相比于皮肤病治疗而言,该疾病防治更加重要,通过有效防治可有效避免皮肤病发生,从而使人们身体健康得到保证.中医理论中的“治未病”理论便是疾病防治的典型代表,在目前皮肤病防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并且表现出重要临床意义及价值.
作者:蒋琪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ICU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特点、危险因素与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2月至2017年3月ICU收治的316例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医院感染多为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为主;危险因素有原有肺部感染、气管切开、住院时间.结论:ICU患者医院感染主要表现为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为主,和多种因素有关,需要制定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使感染率有效降低.
作者:段雪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病患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在精神科中选择110例精神分裂病患进行护理干预分析,根据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将病患分成干预组(55例)和健康教育组(55例),前者采取普通疾病护理干预,后者在前者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比较这两组病患的用药依从性以及对精神分裂知识了解情况.结果:健康教育组病患的用药依从性以及对精神分裂知识了解情况都高于干预组.结论:对精神分裂病态实施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可提升病患对于精神分裂知识的理解,强化病患的用药依从性.
作者:顾敏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母婴床旁的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当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该院在2014年8~ 10月接收的140对母婴作为研究的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产妇在新生儿护理技能的得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产妇,并且在沐浴、抚触、脐部和臀部的护理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母婴床旁的护理模式能够提升产妇对于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加深对新生儿护理的理解和印象,大限度内避免由于护理不当对婴儿造成的负面影响,应该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作者:魏丽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在小儿重症肺炎中应用经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56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参照组(n =28例)与实验组(n=28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予以经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分析对比两组重症肺炎患儿经不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重症肺炎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42%、气促消失时间(1.21±0.21)、发绀消失时间(0.82±0.11)、肺部哆音消失时间(5.32±0.36)与参照组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经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应用于小儿重症肺炎中效果显著,可以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具有广泛应用的价值.
作者:陈菊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肿瘤科患者的护理发展趋势的思考以及长期肿瘤科护理工作经验的总结进一步加强对肿瘤患者的护理以减轻肿瘤患者身体、心理上的痛苦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需求并对自己的临床工作经验进行总结,终从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症状护理以及肿瘤护理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这几方面进行阐述.结果: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对生存质量要求的提高,肿瘤护理将逐渐成为一门专科护理,需要将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属性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制定出一套个体化的护理方案,肿瘤患者的护理工作也会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作者:周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