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特点、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

段雪丽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特点, 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措施
摘要:目的:探究ICU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特点、危险因素与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2月至2017年3月ICU收治的316例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医院感染多为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为主;危险因素有原有肺部感染、气管切开、住院时间.结论:ICU患者医院感染主要表现为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为主,和多种因素有关,需要制定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使感染率有效降低.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纵膈肿瘤经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在胸腔镜辅助下进行小切口纵膈肿瘤切除术对于纵膈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该院确诊的50例纵膈肿瘤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利用传统的开胸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纵膈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切口长度、患者切口疼痛评分、引流管放置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6%)也要显著低于对照组(18%),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价值(P<0.05).结论: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对于纵膈肿瘤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能够减小术中的创伤,降低患者的痛楚,促进术后的恢复,在纵膈肿瘤的治疗中的价值比较高.

    作者:陈春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单纯内固定与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单纯内固定与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参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单纯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行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脊柱后凸角度和脊柱前后缘高度.结果:对比两组良好率,研究组明显优于参照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脊柱后凸角度和脊柱前后缘高度,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纯内固定术,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孙楠;李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特点、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探究ICU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特点、危险因素与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2月至2017年3月ICU收治的316例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医院感染多为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为主;危险因素有原有肺部感染、气管切开、住院时间.结论:ICU患者医院感染主要表现为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为主,和多种因素有关,需要制定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使感染率有效降低.

    作者:段雪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浅谈神经内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与解决措施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常见安全隐患,并且提出相关解决措施.方法:选择该院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未实施安全隐患管理措施前与管理措施之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比较多,在实施安全隐患管理措施之前,神经内科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2.5%,在实施安全隐患管理措施之后,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中需对常见安全隐患加强注意,并且选择有效对策将其解决,以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左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该院2016年1月至9月有9例患者施行诊断性刮宫手术(对照组),2016年加月至2017年6月有25例患者施行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手术(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6.7%和96.0%;观察组月经量正常、异常出血分别占96.0%和4.0%,对照组分别占55.6%和3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出血量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优于诊断性刮宫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秀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麻疹疫苗高覆盖背景下麻疹控制策略探究

    目的:探究麻疹疫苗高覆盖背景下的麻疹控制策略.方法:将该市2010~2016年的人口数据统计治疗,以及痰病防控中心提供的这5年的疫情汇编资料纳入研究,统计麻疹病例及其基本资料,记录麻疹发病人数、抗体阳性人数及麻疹病例中的免疫患者人数,计算百分比,计算不同年龄段的麻疹发病率.结果:从2010年至2016年,平均疫苗接种率为97.84%,接种麻疹疫苗后抗体阳性率为95.18%,小于8个月的患儿占比18.18%,15岁以上的患者占比33.72%.结论:在麻疹疫苗高覆盖背景下,为了有效控制麻疹,应充分贯彻落实儿童基础免疫和强化免疫工作,研发新型麻疹疫苗和接种方式.

    作者:杨冬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比较分析额叶癫痫与颞叶癫痫的临床与电生理特征

    目的:对额叶癫痫和颞叶癫痫进行探讨,对比分析二者的临床和电生理特征.方法:回首选择2013年4月至2017年4月在该市某医院进行治疗的患有额叶癫痫病人以及颞叶癫癎病人各40例来作为观察分析对象,对两组病人的临床和电生理特征展开分析.结果:调查分析数据显示,患不同叶癫痫的两组并在年纪、发病表现症状及频率、发作时放电情况(多脑叶放电、双侧放电、同步化放电、睡眠间放电)进行比较得出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别.结论:额叶癫痫和颞叶癫痫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症状及电生理症状,可以根据其差异进行准确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

    作者:张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厄洛替尼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厄洛替尼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进展期胰腺癌患者,将58例患者按照收治时间分为2组,将单一实施厄洛替尼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厄洛替尼联合化疗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29例/组.对比两组进展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进展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68.97%)以及腹泻(10.34%)、中性粒细胞减少(6.90%)以及血小板减少(6.90%)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进展期胰腺癌患者联合使用厄洛替尼和化疗进行治疗取得的效果可观,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袁本超;王晓青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以整体护理观为指导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护理

    目的:分析整体观护理为指导的护理方法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66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整体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现护理为指导的护理方法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姚丽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总结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整体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125例妇产科手术患者,分为采取术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62例)、术后综合护理的实验组(63例).对比两组两组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组间疼痛缓解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以明显改善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手术恢复.

    作者:安美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究应用舒适护理对于进行胰十二指肠术切除后的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时段内60例在我院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的围术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在舒适度,满意度,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较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显示出显著良好的效果,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舒适护理的方式对采取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同时显著降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朱红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该院收治的130例肺炎患儿,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75例和优质组75例),常规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服务,优质组患儿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并比较不同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上,优质组患儿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优质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优质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3%,常规组惠儿并发症发生率为9.3%,优质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儿(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对肺炎患儿护理效果明显,不仅能有效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还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其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康建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血清β2微球蛋白检验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血清β2微球蛋白检验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研究抽取的糖尿病肾病患者35例,其入选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将其作为实验组,随后选择同期入院的健康体检人员35例,将其作为参照组,所有受检人员入院后均接受血清β2微球蛋白检验,后对检验结果进行总结和统计.结果:经检验后可知,实验组患者的血清32微球蛋白参数较比参照组更高,数据结果经检验后,组间呈<0.05.另外,从血清β2微球蛋白阳性比例来看,实验组阳性率较比参照组更高,组间呈<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予以血清β2微球蛋白检验,可以有效诊断其病情,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作者:陈丽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碘氧疗法治疗在瘘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对瘘型慢性根尖周炎疾病患者使用碘氧疗法进行治疗的具体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5例瘘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纳入研究,使用碘氧疗法为患者进行治疗.治疗一周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复查结果显示,本次治疗总有效率为95.38% (62/65),其中包括治疗显效70.77%(46/65)、治疗有效24.61% (16/65)、治疗无效4.62% (3/65).结论:碘氧疗法治疗瘘型慢性根尖周炎可获得较高的治愈率,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刘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分析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增加了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普遍下降明显,生活质量,自我感觉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恰当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增加药物治疗效果,提高身体素质,减少并发症及不良后果的发生.

    作者:李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全面化护理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全面化护理对重症手足口病惠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患儿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予以患者全面化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以及护理满意度(92.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实施全面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促进临床疗效的改善,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史淑平;李晓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究肱骨近端骨折应用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3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根据钢板固定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3.29±3.77)w,骨折愈合优良率为86.67%,骨折愈合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有钢板断裂、螺钉松动、肱骨头坏死各为1例,共有3例发生,发生率为20.0%;观察组患者仅一例患者存在肩关节活动受限,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在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疗效确切,有效帮助患者构建肩关节部位稳定的生物力学结构,更符合人体生理学特征,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束晖;王树金;王遥伟;吴树华;周立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剖宫产术后腹胀的影响因素与临床护理要点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手术后腹胀的相关影响因素及临床护理要点.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进行剖宫产分娩后腹胀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后进行优质护理干预.结果:在术后1~5天内所有患者腹胀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排气排便功能恢复.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给予正确、及时的护理对产妇饮食、活动、腹部按摩、止痛等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腹胀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冯妮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效果,分析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医院进行义齿修复治疗286例,根据患者的疗效进行分为良好组、对照组,调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因素分析.结果:226例对象纳入良好组,60例对象纳入对照组,种植体维护34例、口臭等口腔问题20例、种植体周围异常4例、修复失败2例.良好组年龄、牙齿缺失个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牙周病[OR =1.246,95%CI(1.155~1.613)]、吸烟[OR=1.237,95%CI(1.215~ 1.614)]、夜磨牙[OR=1.156,95%CI(1.215 ~ 1.715)]、相邻牙状态不佳[OR =1.246,95% CI(1.258~1.816)]成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院内疗效肯定,失败率较低,但出院后容易出现松动等问题,需要维护.选择磁性附着体时,若见基台、口腔健康状况欠佳的对象需慎重,合理的设计义齿、附着体.

    作者:黄建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PAP无创呼吸机的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PAP无创呼吸机的护理方法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0例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观察组(n=10),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BiPAP无创呼吸机进行辅助治疗,并对两组患者实施相关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变化、呼吸频率、心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气变化、呼吸频率和心率变化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BiPAP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衰竭症状,还易于患者接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咏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