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向珊
目的:探究分析护理干预对于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临床上选取324例医护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把这324例医护人员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个162例,其中对照组的162例医护人员给予常规的手卫生知识的介绍、提供基本手卫生消毒物品等,干预组的162例医护人员在对照组常规手卫生方面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基础上,还调查分析了医护人员手卫生消毒的现状,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3个月后,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本次研究的324例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知晓率和手卫生执行率的评分,并结合统计学上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的162例医护人员手卫生知晓率的平均得分为81.94分,干预组162例医护人员手卫生知晓率的评分为96.41分,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1);对照组的162例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的平均得分为78.86分,干预组162例医护人员手卫生知晓率的评分为93.75分,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能帮助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赵溢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使用有创机械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150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资料,其中男69人,女81人,两组患者年龄均在50以上,因心脏或者肺部功能损伤引起的呼吸系统衰竭.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成功出院患者为96人(占总人数的64%),其中8人在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时需要经过两次以上的插管和机械通气,给治疗救助过程带来了难度.因患者本身年龄比较大且身体机能衰退,有42(28%)名患者因抢救无效未脱机死亡;有12(8%)名患者在脱机后2~8d内死亡.结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虽然对老年呼吸衰竭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衰退、患者耐受能力差发生了一些抢救无效的现象.具体治疗办法还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和改进.
作者:赵宏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在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症中使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于2014年9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2例,将选取的对象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51例.常规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以常规组为基础实施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方法,观察常规组及治疗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心绞痛持续时间在治疗后显著减少,较之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症中使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方法,能够取得较高的治疗成效,显著的减少了患者的心绞痛持续时间,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刘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采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价值.方法:选取该院80例观察对象(收取时间在2016年1月20日至2017年1月20日之间),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产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各40例,将两组观察对象血糖基本情况实施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而1h血糖、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对照组存在高度的差异性,P值<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采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具有重要价值,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研究.
作者:王鸿雁;杨燕;刘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应用延续护理对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和生理社会适应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在医院治疗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45例患者给予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后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生理社会的适应能力.结果:研究组的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高于对照组,且两项指标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应用延续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加强生理社会的适应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贾雪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妇科手术患者术后腹胀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该病区自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妇科手术患者92例,分为中医组(n=46)和常规组(n=46).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中医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比较护理满意度、症候积分、护理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中医组的较高;与常规组的证候积分比较,中医组的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妇科手术患者术后进行中医护理,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腹胀症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徐国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20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在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患者在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与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7.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满意度为97.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临床护理效果,宜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作者:杨红莲;马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优质护理服务要点及效果.方法:将100例该院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慢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将应用常规护理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5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结果:和对照组相比,护理后实验组的SD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降低(P<0.05),SF-36评分显著增加(P<0.05).结论:为慢性胃溃疡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能让其心态保持积极和平稳,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钟慧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厄洛替尼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进展期胰腺癌患者,将58例患者按照收治时间分为2组,将单一实施厄洛替尼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厄洛替尼联合化疗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29例/组.对比两组进展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进展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68.97%)以及腹泻(10.34%)、中性粒细胞减少(6.90%)以及血小板减少(6.90%)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进展期胰腺癌患者联合使用厄洛替尼和化疗进行治疗取得的效果可观,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袁本超;王晓青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痛风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风湿科收治的45例痛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干预前45例痛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接受健康教育及康复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对痛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率91.11%,饮食知识掌握率88.89%,药物知识掌握率95.56%,运动知识掌握率95.56%;对照组则依次为71.11%,60.00%,64.44%,75.56%,x2检验显示观察组患者对痛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更优,且差异明显(P<0.05).结论:健康教育及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痛风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积极性,效果显著.
作者:焦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延续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维护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延续护理的形式、内容和效果评价进行综述,为老年高血压病患的延续护理提供参考.
作者:袁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晚期血吸虫患者病情复发的影响.方法:对晚期血吸虫患者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观察75例患者病情复发情况,与上年进行比较,分析病情复发率下降比例.结果: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后,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病情复发次数明显减少,病情复发率下降超过50%.结论:针对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不同病情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能有效的降低其病情复发率.
作者:谢军;廖国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与病原菌耐药性.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该院检验科进行微生物检测的48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将480份标本不同菌株的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标本采集和保存、实验室人员素质、检测方法等是影响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的主要因素;检验报告准确率为81.67%,与误差率存在差异(P<0.05);分离出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所占比例高(52.08%);大肠埃希菌对头孢类药物耐药率及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红霉素类及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较高.结论:根据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对应的干预措施能够使检验质量提高,促进临床治疗药物的合理选择.
作者:杨燕;刘慧;王鸿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自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94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宫颈癌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健康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晨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儿童急性白血病凝血变化及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选4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急淋组,39例非急性淋巴白血病为非急淋组,选取30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组,分析三种凝血检查结果.结果:急淋组患儿的APTT、FIB及PLT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非急淋组的PT、APTT、FIB及PLT和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急淋组和非急淋组的PT、FIB及PLT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通过凝血指标变化检测可为儿童急性白血病分型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魏玉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剖析孟鲁司特钠片与硫酸镁注射液在老年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该院接诊的86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之按照奇偶数字分组原理随机分成甲、乙两组(n=43).两组都于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治疗,甲组同时加用孟鲁司特钠片和硫酸镁注射液.观察两组用药后病情的缓解情况,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甲组的胸闷、咳嗽与喘息症状的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乙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比乙组的83.72%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施以孟鲁司特钠片与硫酸镁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抑制其病情进展,促进临床症状缓解.
作者:冉颖;陈旭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整体服务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该科接诊的54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患进行随机分组:甲组和乙组各27例.予以甲组整体护理,予以乙组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后血压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甲组的血糖水平明显比乙组降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利用整体服务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施护,可显著提高其血糖控制的效果.
作者:鲍洁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讨论心理护理对白癜风患者治疗的辅助影响.方法:对我院2016 ~2017年收治的白癜风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的分析.结果:对六例白癜风患者的病程控制有良好的辅助效果.结论:系统的心理护理对大学生白癜风患者病情转归有积极影响.
作者:关英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在门诊药房中推进全程化、人性化的优质药学服务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该院门诊药房于2017年1~6月间开展了改进的药学服务模式与传统服务模式作为对照的研究,通过随机问卷调查反馈患者的评价.结果:药学服务水平提高后,患者总体满意度评分为(4.62±0.90)分,对照组为(3.94±0.7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药房工作中提高药房服务质量对于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医患矛盾以及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上都具有积极效应.
作者:张成;李三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口腔内科就诊患者的疗效影响因素.方法:2017年1~6个月,口腔内科门诊就诊并有完整的疗效评价资料的对象487例.门诊根据主诉进行分诊,在口腔内科获得详细的诊断,依据包括主诉、口腔检查、特殊检查,实验室检查、×线检查等,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意愿决定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牙体牙髓病治疗、粘膜病治疗、牙周序列治疗等,以卫生宣教、抗炎、镇痛、充填、随访为主.结果:牙疼38.19%、口腔粘膜病33.68%、牙龈出血8.62%、口臭8.42%,患者口腔问题1-4个,常见的口腔问题为牙龈炎23.41%、牙髓炎与根尖炎17.86%等,绝大多数患者还检出不同程度的牙石、牙垢、菌斑.病程1 d~ 11年,平均(2.6±1.2)周.治愈对象口腔黏膜病变率、病程≥1周、有自行治疗史、复发、多种口腔问题、吸烟、老年人比重低于未治愈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内科疾病就诊对象,往往症状较明显、病程长,治愈率并不理想,疗效影响因素较多,需要全面的诊断,同时重视医嘱.
作者:陈竹筠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