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保健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干预

董丽萍

关键词:儿童保健, 婴儿, 生长发育, 干预措施
摘要:目的:观察儿童保健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和相关干预措施.方法:随机将该院体检健康的180例婴儿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儿童保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儿童保健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身长、体重、营养性疾病发病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保健干预措施有利于婴儿体格、智力等方面的快速发育,值得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肺吸虫病伴多浆膜腔积液的护理4例

    目的:对小儿肺吸虫病伴发多浆膜腔积液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以该院收治的4例肺吸虫病伴发多浆膜腔积液患儿为例,给予其口服吡喹酮与心包穿刺引流治疗,并展开一般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及心包穿刺引流护理等护理操作.结果:本组4例惠儿经B超与心超复查,显示多浆膜腔积液均完全消失,病情好转后出院,住院时间8 ~17 d,平均12.5 d.患儿家属满意度为100%.结论:在给予肺吸虫病伴多浆膜腔积液患儿治疗的同时,对其展开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加快其身体的康复,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常丽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模式在小儿内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在小儿内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内科曾接受的患儿116例,分别将这些患儿记作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儿在治疗中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惠儿给予其优质护理模式.结果:观察两组患儿临床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中并发症人数为2例,对照组中惠儿并发症人数为8例;观察两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中护理满意率可达到93.1%,对照组患儿护理满意率为77.6%.结论:在小儿内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可取得较好效果,可使患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有利于疾病治疗及康复,从而可临床护理满意率提升,应加强重视.

    作者:卢先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舒适护理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该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所收治的86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治疗,给予观察组舒适护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焦虑情绪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况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舒适护理,可使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到明显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大幅度提升,提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普及应用.

    作者:杨王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医院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控制管理

    目的:探讨分析医院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控制管理.方法:该院自2014年开始在消毒供应室中对医疗器械实施清洗质量控制管理,一应复用医疗器械,均在使用完毕后送至消毒供应室统一清洗及消毒处理,随机抽检3个月内的150件医疗器械进行清洗质量情况测评,并将之与未实施清洗质量控制管理之前的3个月内的150件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施清洗质量控制管理后清洗质量迭标的医疗器械共有145件,清洗质量迭标率为96.7%;实施清洗质量控制管理前清洗质量达标的医疗器械共有121件,清洗质量达标率为80.7%;实施清洗质量控制管理后的医疗器械清洗质量达标率显著高于实施清洗质量控制管理前(P<0.05).结论:通过清洗质量控制管理可有效提高医院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达标率,因此应当继续保持及进一步加强医院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控制管理.

    作者:陈红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该院进行分娩的9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产妇.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的产科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实施产房助产士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的平均总出血量为(623.74±154.45)ml,新生儿的窒息等不良情况的发生率为6.52% (3/46),产妇们的护理满意度为95.65% (44/46),以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显著,能够明显减少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出血量,提高新生儿的出生质量和产妇们的护理满意度,保障了母亲和婴儿的健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罗向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关于儿童安全用药的现状与建议

    我国儿童人口数量接近3亿,而目前适合儿童使用的药品剂型、规格以及品种较少,导致目前儿童的用药逐渐成人化.目前临床上大部分儿童用药的规格和品种和成人一样,只是相应的减少了服用剂量.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各个器官功能和组织均处于发育阶段,用药风险和隐患相比于成人来说较高.因此,儿童用药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关注,指导儿童合理用药,降低儿童用药风险,提高儿童的用药安全性.

    作者:潘璐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行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间于该院诊治的高血压并冠心痛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行硝苯地平药物治疗,观察组行吲迭帕胺联合氨氯地平药物进行治疗,评价记录参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比分析.结果:参照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采取吲达帕胺、氨氯地平药物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能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有效进行疾病治疗,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赵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该院在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对其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0例.将采取静脉滴注炎琥宁治疗的患儿作为实验组,将采取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治疗的患儿作为参照组.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儿用药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实验组明显短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采取炎琥宁进行治疗,明显改善了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作者:赵孟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试析卫生检验的规范化及质量控制问题

    本文分析了卫生检验规范化的必要性,我们提出了要完善质量监督体系,要制定质量保证程序,树立“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等卫生检验加强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

    作者:李玉京;王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品管圈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方法:科室成立11人的QCC小组,通过主题选定、制定活动计划、现状把握、原因分析、目标设定、对策拟定与实施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总结等九大步骤,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我科2013年4~5月32例髋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疼痛可控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对策,对2013年6月至7月35例髋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疼痛进行对策实施.结果:髋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12 h重度疼痛发生率由活动前的84.4%下降到应用后的28.6%,我们制作了《骨科疼痛护理记录单》并制定了《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护理流程》,此外,圈员综合能力明显提升.

    作者:宋振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人工流产(人流)后对患者进行计划生育服务干预所产生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在人工流产术后,为患者提供计划生育服务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单位接诊人工流产术患者12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组患者62例,对照组行常规指导,观察组行计划生育服务干预,对比两组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对照组知识掌握优良率为62.90%(39/62),观察组知识掌握优良率为85.48%(53/62),(P<0.05).结论:在人工流产术后给予计划生育服务干预可更好的提升患者的知识掌握率.

    作者:孙兴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两种手术治疗方式的研究观察

    目的:探究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两种手术治疗方式的疗效.方法:以该院收治的6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开腹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实验组(30例)采用米非司酮联合B超监护下清宫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月经恢复时间与β-HCG水平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中采用米非司酮联合B超监护下清宫术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其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迅速、操作简便等优势,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涪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加强医疗耗材库房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从当前医疗耗材库房管理的整体情况来看,尽管与过去相比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按照控制医院感染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站在控制医院感染的角度,就如何加强医疗耗材库房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对医疗耗材库房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解决对策,旨在为更好的促进医疗耗材库房管理科学化水平提供参考.

    作者:季爱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效果,分析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医院进行义齿修复治疗286例,根据患者的疗效进行分为良好组、对照组,调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因素分析.结果:226例对象纳入良好组,60例对象纳入对照组,种植体维护34例、口臭等口腔问题20例、种植体周围异常4例、修复失败2例.良好组年龄、牙齿缺失个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牙周病[OR =1.246,95%CI(1.155~1.613)]、吸烟[OR=1.237,95%CI(1.215~ 1.614)]、夜磨牙[OR=1.156,95%CI(1.215 ~ 1.715)]、相邻牙状态不佳[OR =1.246,95% CI(1.258~1.816)]成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院内疗效肯定,失败率较低,但出院后容易出现松动等问题,需要维护.选择磁性附着体时,若见基台、口腔健康状况欠佳的对象需慎重,合理的设计义齿、附着体.

    作者:黄建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ICU创伤后感染患者并发脓毒症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解析ICU创伤后感染患者并发脓毒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5~2016年该院收诊的创伤且合并感染的35例患者,分为脓毒症组(24例)与非脓毒症组(11例),对两组患者损伤程度、感染状况、病理生理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创伤后感染脓毒症发生率为68.57%,和非脓毒症组相比较,脓毒症组患者入住ICU后1d内有创机械通气或外科手术等位置感染概率相对较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有创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入院SOFA(新增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葡萄球菌属感染、外伤创面或外科手术位置感染,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入住ICU中的患者1d中外科手术位置感染情况进行周密性观察,合理降低有创机械通气持续时长等,在降低脓毒症并发症与致死率等方面发挥一定作用.

    作者:杨国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晚期血吸虫患者病情复发的影响

    目的:分析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晚期血吸虫患者病情复发的影响.方法:对晚期血吸虫患者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观察75例患者病情复发情况,与上年进行比较,分析病情复发率下降比例.结果: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后,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病情复发次数明显减少,病情复发率下降超过50%.结论:针对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不同病情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能有效的降低其病情复发率.

    作者:谢军;廖国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动态心电图应用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应用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方法:将该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6例,48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48例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先进行常规心电图观察,再使用动态心电图观察.结果:经过动态心电图检查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出现414阵次ST段缺血性变化.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T段降低幅度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ST段降低幅度对比,差异不显著无意义(P>0.05);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持续时间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持续时间对比,差异显著有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应用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诊断中,能有效的检测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的情况,为临床工作提供了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孙林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究应用舒适护理对于进行胰十二指肠术切除后的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时段内60例在我院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的围术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在舒适度,满意度,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较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显示出显著良好的效果,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舒适护理的方式对采取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同时显著降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朱红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急诊留观室危重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留观室危重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疗效.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110例急诊留观室危重患者作为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分组,各有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预见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病情救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急诊留观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分值;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预见组病情救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预见组护理满意度高于时照组,急诊留观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分值相近(P>0.05);干预后预见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预见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留观室危重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疗效确切,可减轻患者不良心理,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缩短留观时间,提升满意度.

    作者:郑红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二甲双胍治疗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二甲双弧治疗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24例该社区于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所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患者瑞格列标,给予研究组患者二甲双胍,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所下降,研究组治疗后空腹及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4%,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利用二甲双胍治疗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具疗效好、安全性较高等优势,值得在临床当中广泛推广.

    作者:张小元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