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振林
目的:探讨在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事故时,整体护理措施发挥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7年1月初~7月底46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并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分析,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整体护理,终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整体护理后总有效率(95.65%)较对照组(82.61%)更高(P<0.05),同时实验组满意度(91.30%)较对照组(69.57%)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4.35%)和并发症发生率(8.70%)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为17.39%,并发症发生率为26.09%),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周全的整体护理措施有效地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救治成功率,同时改善患者临床病况,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金健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采取心脏彩超及心电图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经临床综合检查诊断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临床资料完整,愿意配合本研究,均接受心电图与心脏彩超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式下影像学结果情况.结果:心脏彩超诊断左心房增大、左心室肥厚、左心室扩大、升主动脉扩张等方面的百分比要明显高于心电图诊断,两种诊断方式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采取心脏彩超诊断与心电图诊断比较后证实心脏彩超诊断准确率更高,能更好地显示病变影像学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值得借鉴.
作者:李春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ICU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并发症应用的效果.方法:选该院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ICU气管切开手术患者112例,依据手术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对照不同护理操作对患者并发症产生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76.8%,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4.6%,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发生例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ICU患者实行气管切开手术后,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并发症产生具有显著的效果,有助于缓解患者病情,可推广应用.
作者:袁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在并病理诊断过程中HE染色技术在临床应用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50例石蜡切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HE染色.对比在HE染色进行改进前和改进后病理诊断率的变化.结果:改进后HE染色病理诊断的准确率较高,诊断结果优于改进前的HE染色.结论:临床病理检查中HE染色技术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HE染色的技术水平,是提高临床诊断的诊断率的一大关键.
作者:韦丽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在术后的早期下床活动之中行护理干预所取得的护理成效,了解早期下床活动护理对临床疗效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08月16日至2017年08月19日间于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4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42例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病患纳入第一组,其他的42例接受早期下床活动护理干预的病人纳入第二组,对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展开分析.结果:第二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第一组,第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第一组,组间数据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在治疗时行早期下床活动护理,护理效果佳,能够缩短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李念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对于妊娠患者的结局分析.方法:对于该院自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相关病例患者进行抽样,从中选取符合对比实验的28名患者与28名正常妊娠患者进行对比实验,详细记录临床资料和相关数据.结果:28名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患者中,非选择性妊娠患者一共有12人,其中病情恶化患者为7人,选择性妊娠患者共有16人,其中病情恶化的患者为4人.本次实验过程中,正常组28人,选择性妊娠组16人,非选择性妊娠组12人,三组患者在早产、胎膜破裂过早、羊水过低或者FCR以及胎儿窒息等病症的发生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正常组别的患者与选择性妊娠组的患者的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非选择性妊娠组的患者与另外两组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可以互相影响,如果能够在这个时候能够很好的进行控制,确认合适的时期进行妊娠的开始和终止,可以有效的提高良性妊娠结局的占比.
作者:杨俊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析左侧膈疝误诊的原因,并进行案例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07年10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4例左侧膈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其误诊原因.结果:由于患者只出现腹部疼痛、胃肠道症状,缺乏明显的左侧膈疝症状,在临床检查及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忽略掉体格、X线等对症检查,将四例患者误诊为肠梗阻,但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均有加重现象.再次行胸部CT检查及胸外科医生会诊后,考虑为左侧膈疝,经手术探查后证明为此病症,并行相应的修补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结论:左侧膈疝大多数均由创伤所致,发生膈肌破裂后,容易被胸腹部的穿透性器质性损伤所掩盖,从而极易发生误诊情况.在临床诊治中应结合患者病史,采用有效的检查方法进行鉴别诊断,提供有效的治疗依据.
作者:江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了解渭南市学生结核病疫情状况,为开展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2~2016年“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数据,对渭南市学生结核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2012~2016年渭南市结核病防治机构共报告学生肺结核360例,其中涂阳肺结核41例;发病以高中生为主,占学生发病数的47.22%.结论:渭南市学生结核病发病率有升高趋势.
作者:刘龙珠;程琳;赵险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行吞咽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康复组和常规组,各48例.常规组行常规康复护理干预,康复组行吞咽康复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吞咽功能恢复优良率以及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分.结果:康复组吞咽功能恢复优良率42例(87.50%)显著高于常规组32例(66.67%),两组护理前的VFSS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康复组的VFSS评分(5.62±2.88)分显著高于常规组(3.47±2.18)分,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行吞咽康复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同时,还能够促进患者的病情康复.
作者:赵正维;杨光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结核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居家服药管理的肺结核病人50例,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结核病防治健康知识了解率以及满意度调查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使用提高了患者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了解,确保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提高了满意度.
作者:万玉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社区护理对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疗效.方法:选取某社区长期卧床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电脑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社区护理.对比两组压疮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5.0%(2/40)、护理满意度为97.5% (39/40),明显优于对照组17.5% (7/40)、77.5% (31/40),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护理对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疗效显著,即能显著减少压疮发生率,并能促使患者则达到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胡金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PCS)的新研究及进展.方法:以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60例因单纯胆囊切除术后发生PC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研究对象予以常规西医诊断和治疗方式,观察组研究对象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医疏肝健脾法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比较可知,观察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中医疏肝健脾法对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观察营养指导在围生期孕妇保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作分析.方法:选择200例进行产前检查的围生期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常规护理结合营养指导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而围生期母婴健康状况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营养指导护理干预措施给予围生期孕妇保健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析多发性硬化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多发性硬化84例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数字列表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42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方法护理,在此基础上,予以研究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研究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的情绪状况和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及总体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均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对多发性硬化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使其生活质量有效提升,使患者病情得以改善.
作者:白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额叶癫痫和颞叶癫痫进行探讨,对比分析二者的临床和电生理特征.方法:回首选择2013年4月至2017年4月在该市某医院进行治疗的患有额叶癫痫病人以及颞叶癫癎病人各40例来作为观察分析对象,对两组病人的临床和电生理特征展开分析.结果:调查分析数据显示,患不同叶癫痫的两组并在年纪、发病表现症状及频率、发作时放电情况(多脑叶放电、双侧放电、同步化放电、睡眠间放电)进行比较得出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别.结论:额叶癫痫和颞叶癫痫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症状及电生理症状,可以根据其差异进行准确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
作者:张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分析护理干预对于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临床上选取324例医护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把这324例医护人员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个162例,其中对照组的162例医护人员给予常规的手卫生知识的介绍、提供基本手卫生消毒物品等,干预组的162例医护人员在对照组常规手卫生方面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基础上,还调查分析了医护人员手卫生消毒的现状,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3个月后,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本次研究的324例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知晓率和手卫生执行率的评分,并结合统计学上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的162例医护人员手卫生知晓率的平均得分为81.94分,干预组162例医护人员手卫生知晓率的评分为96.41分,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1);对照组的162例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的平均得分为78.86分,干预组162例医护人员手卫生知晓率的评分为93.75分,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能帮助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赵溢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延续护理在PICC带管患者应用效果、自我管理能力及并发症.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58例PICC带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9,行常规护理)和研究组(n=79,行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延续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研究组自我管理能力相关评分及PICC相关知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带管患者应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延续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和大力推广.
作者:裴晓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桡动脉穿刺采血的方法,并总结相应体会.方法:选取132例该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所收治的需采集血液标本新生儿,依采血方法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股静脉穿刺采血,观察组行桡动脉穿刺采血,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为90.91%,较对照组的78.79%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采血时间为(4.12±1.02) min,较对照组的(6.43±1.24) min明显更短,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7.58%,较对照组的37.88%明显更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采取桡动脉穿刺方式采血可提高穿刺率,缩短采血时间,同时不良事件的发生少,是一种简单、安全且有效的采血方式,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冠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血栓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血栓患者86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先入院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并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后入院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39%,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高血压脑血栓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复方甘露醇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综合性治疗的方式,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250ml复方甘露醇,而观察组患者采用125 ml复方甘露醇,对比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血肌酐水平、血肿体积、治疗效果等情况.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血肌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肿体积小于对照组,而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采用不同剂量的复方甘露醇时,小剂量的复方甘露醇安全有效,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龚丽;刘红萍;王莉;赵乐琴;杜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