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萍
目的:分析研究针刺治疗联合中药治疗面部神经麻痹对预后效果的影响,仅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收治的60例患有面部神经麻痹的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针刺治疗,而观察组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配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预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给予面部神经麻痹患者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应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西帕依固龈液治疗牙龈炎所致牙龈出血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牙龈炎所致牙龈出血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甲硝唑冲洗液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西帕依固龈液治疗..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记录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牙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牙龈沟出血指数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发生率为17.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帕依固龈液治疗牙龈炎所致牙龈出血患者可以提高临床效果,而且安全性高,可更高地改善牙龈沟出血指数与牙龈指数,值得借鉴.
作者:苏秋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该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接收的88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对照组患者采取的是常规性护理模式,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术后早期阶段展开康复护理.对照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 w、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半年的Harris髋关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阶段展开康复护理措施,对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具有显著的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欢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中非甲状腺病态综合征(NTIS)的发生率以及FT3水平与远期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关系.方法:选取102例心力衰竭的患者,按FT3水平三分位数分为T1、T2、T3组,随访两年,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比较FT3水平和心力衰竭患者远期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关系.结果:102例患者中23例存在NTIS,远期随访结果显示,随着FT3水平降低,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死亡率均逐渐增加.结论:NTIS存在于心力衰竭患者中,FT3降低为影响心力衰竭患者远期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朱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急诊治疗急性胃出血的方法,观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接收的急性胃出血患者63例,依照治疗方法,分为保守组(n=25)与手术组(n=38),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保守组与手术组治疗总有效率相近,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诊治疗急性胃出血患者时,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适当选择,以提升治疗效果,促使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费燕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3~10岁的儿童中水痘减毒活疫苗的具体接种情况进行分析.方法:研究以2016年01月0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间在本辖区登记在册的居民66602例作对象,并选取其中年龄处于3~10岁的儿童共8066例,对其接种水痘疫苗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结果:8 066例辖区儿童中,有3036例儿童接受疫苗接种,其接种率37.64%,且10岁儿童群体中的接种率(52.41%)比其他年龄高(P<0.05);女性儿童整体接种率36.62%,男性是38..54% (P >0.05).结论:辖区卫生工作中,水痘防疫工作已引起重视,且其疫苗接种同样已获得一定成效,在3~10岁的儿童群体中尤其明显,而在后期工作中,建议加大疫苗接种宣传力度,确保更多儿童主动接种疫苗,以防止水痘疫情爆发.
作者:姜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6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行常规护理,实验组(30例)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躯体功能(53.61±3.40)分等更高;实验组术后7d、1 mI-PSS评分(3.08±1.02)分与(2.81±0.89)分更低(P<0.05).结论:于患者围手术期行护理干预可取得满意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杨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对于妊娠患者的结局分析.方法:对于该院自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相关病例患者进行抽样,从中选取符合对比实验的28名患者与28名正常妊娠患者进行对比实验,详细记录临床资料和相关数据.结果:28名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患者中,非选择性妊娠患者一共有12人,其中病情恶化患者为7人,选择性妊娠患者共有16人,其中病情恶化的患者为4人.本次实验过程中,正常组28人,选择性妊娠组16人,非选择性妊娠组12人,三组患者在早产、胎膜破裂过早、羊水过低或者FCR以及胎儿窒息等病症的发生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正常组别的患者与选择性妊娠组的患者的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非选择性妊娠组的患者与另外两组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可以互相影响,如果能够在这个时候能够很好的进行控制,确认合适的时期进行妊娠的开始和终止,可以有效的提高良性妊娠结局的占比.
作者:杨俊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对梅毒诊断以及分期判断价值.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传染病防治中心确诊的梅毒对象入组,诊断梅毒患者167例,一期50例、二期65例、三期25例、隐性27例,另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50例,参照《梅毒诊断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273-2007》中推荐的标准操作,进行ELISA与TRUST试验.进行.结果:两种方法特异度均为100.0%,ELISA梅毒病、一期梅毒、三期梅毒敏感性高于TRU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都可用于梅毒的筛查、分期,ELISA法对一期梅毒、三期梅毒敏感性相对更高.
作者:彭永亮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皮肤病是现代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类疾病,并且在发病率仍表现出不断增高趋势,已经逐渐成为医学界的重点疾病类型.相比于皮肤病治疗而言,该疾病防治更加重要,通过有效防治可有效避免皮肤病发生,从而使人们身体健康得到保证.中医理论中的“治未病”理论便是疾病防治的典型代表,在目前皮肤病防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并且表现出重要临床意义及价值.
作者:蒋琪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延续护理在PICC带管患者应用效果、自我管理能力及并发症.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58例PICC带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9,行常规护理)和研究组(n=79,行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延续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研究组自我管理能力相关评分及PICC相关知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带管患者应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延续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和大力推广.
作者:裴晓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取该院在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脑栓塞患者,对其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30例.将采取血塞通治疗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依达拉奉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组间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栓塞患者予以依达拉奉治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了治疗总有效率,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作者:罗育川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剖析孟鲁司特钠片与硫酸镁注射液在老年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该院接诊的86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之按照奇偶数字分组原理随机分成甲、乙两组(n=43).两组都于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治疗,甲组同时加用孟鲁司特钠片和硫酸镁注射液.观察两组用药后病情的缓解情况,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甲组的胸闷、咳嗽与喘息症状的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乙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比乙组的83.72%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施以孟鲁司特钠片与硫酸镁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抑制其病情进展,促进临床症状缓解.
作者:冉颖;陈旭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管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医院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恶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纳入3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为(4.82±0.45) mmol/L,早餐后血糖水平为(6.58±0.22)mmol/L,午餐后血糖水平为(6.37±0.34)mmol/L,晚餐后血糖水平为(6.28±0.44) mmol/L,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管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海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输液室护理干预中护患沟通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该院门诊输液室收治的80例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06月至2017年06月,按照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即常规组40例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0例常规护理干预过程中,加强护患沟通.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92.50% VS 80.00%),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液室护理干预中,加强护患沟通,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融洽护患关系,以避免医疗纠纷,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汤圆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到该院接受诊治的7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2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采取集束化护理方案.观察并比较2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85.71% (30/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2.86%(22/35)],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管理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干预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亚楠;刘后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我国儿童人口数量接近3亿,而目前适合儿童使用的药品剂型、规格以及品种较少,导致目前儿童的用药逐渐成人化.目前临床上大部分儿童用药的规格和品种和成人一样,只是相应的减少了服用剂量.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各个器官功能和组织均处于发育阶段,用药风险和隐患相比于成人来说较高.因此,儿童用药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关注,指导儿童合理用药,降低儿童用药风险,提高儿童的用药安全性.
作者:潘璐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放射技术在诊断肺部肿瘤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主要选取2016年3月份至2017年5月份来该院进行诊断的疑似肺部肿瘤患者75例,分别使用X线结合CT扫描检查及(镜检病理)金标准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效果及图像特点.结果:X线结合CT扫描检查及(镜检病理)金标准检查在肺部良性肿瘤的诊断正确率为100%,两种检查方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放射技术在诊断肺部肿瘤方面的应用具有准确率高、医疗成本低、方便快捷、可重复使用及患者痛苦小等特点,实现了对良性肿瘤的确诊,提升了疾病救治率,展现出了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应在肺部肿瘤诊断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郑海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该院收治的130例肺炎患儿,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75例和优质组75例),常规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服务,优质组患儿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并比较不同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上,优质组患儿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优质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优质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3%,常规组惠儿并发症发生率为9.3%,优质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儿(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对肺炎患儿护理效果明显,不仅能有效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还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其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康建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采用血栓通对亚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在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12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60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的62例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5.2%,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73.3%,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采用血栓通对亚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显著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而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非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