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璐琳
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方法:科室成立11人的QCC小组,通过主题选定、制定活动计划、现状把握、原因分析、目标设定、对策拟定与实施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总结等九大步骤,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我科2013年4~5月32例髋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疼痛可控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对策,对2013年6月至7月35例髋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疼痛进行对策实施.结果:髋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12 h重度疼痛发生率由活动前的84.4%下降到应用后的28.6%,我们制作了《骨科疼痛护理记录单》并制定了《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护理流程》,此外,圈员综合能力明显提升.
作者:宋振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分析在新医改形势下医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找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旨在为临床诊疗活动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
作者:陈天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研究急诊护理风险出现的原因以及管理成效是各大医院进行研究的课题.该院2016年进行急诊风险管理计划,制定相应的风险预案,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提升院方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加对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力度,提升患者满意度,弥补以往护理工作中的缺陷,实现急诊护理风险的合理化.
作者:章盈盈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胰激肽原酶治疗暂时性视网膜缺血的效果.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在上海市杨浦区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眼科门诊暂时性视网膜缺血患者58例,分成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口服治疗,对照组未进行相关治疗,半年内每月复诊一次,评价两组患者暂时性视网膜缺血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9.31%,对照组为37.9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胰激肽原酶可治疗暂时性视网膜缺血.
作者:路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母婴床旁的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当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该院在2014年8~ 10月接收的140对母婴作为研究的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产妇在新生儿护理技能的得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产妇,并且在沐浴、抚触、脐部和臀部的护理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母婴床旁的护理模式能够提升产妇对于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加深对新生儿护理的理解和印象,大限度内避免由于护理不当对婴儿造成的负面影响,应该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作者:魏丽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不良反应进行研究,讨论其预防方法.方法:选择该院中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合患者具体病例讨论其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患者的性别、饮食习惯、是否为过敏体质、是否有过敏史以及患者的情绪因素,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就有密切关系.300例患者中有234例为过敏反应,占总比例的78%;有42例患者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占比例为14%;其他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主要包括泌尿系统反应、神经系统反应等,占总比例的8%,有24例患者.结论:根据头孢类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在用药前对患者进行初步的风险判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在治疗前准备合理的应急措施,也能使患者的不良反应影响降低.
作者:王风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在小儿重症肺炎中应用经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56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参照组(n =28例)与实验组(n=28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予以经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分析对比两组重症肺炎患儿经不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重症肺炎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42%、气促消失时间(1.21±0.21)、发绀消失时间(0.82±0.11)、肺部哆音消失时间(5.32±0.36)与参照组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经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应用于小儿重症肺炎中效果显著,可以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具有广泛应用的价值.
作者:陈菊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比分析舒适护理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该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所收治的86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治疗,给予观察组舒适护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焦虑情绪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况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舒适护理,可使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到明显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大幅度提升,提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普及应用.
作者:杨王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心血管护理中使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方法:随机选择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时间范围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心血管病患者(50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进行舒适护理干预.以此对比两组护理前后,患者情绪心理状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通过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不良心理情绪与护理前明显好转,且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血管病患者通过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情绪,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其价值在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茆生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20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在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患者在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与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7.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满意度为97.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临床护理效果,宜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作者:杨红莲;马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有效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遵循随机抽样的原则,选取该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CT增强扫描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对70例CT增强扫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将7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2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碘造影剂不良反应预防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CT增强扫描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碘造影剂不良反应,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李秋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该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接收的88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对照组患者采取的是常规性护理模式,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术后早期阶段展开康复护理.对照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 w、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半年的Harris髋关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阶段展开康复护理措施,对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具有显著的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欢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CT和MRI检查对食管癌术前TN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8月该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为食管癌,回顾相关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CT和MRI检查,并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比分析本组术前TN分期检查准确率、有无区域性淋巴结转移评判,并与金标准进行对照.结果:30例患者于术前行CT检查食管癌术前TN分期诊断准确率93.3%(28/30),30例患者于术前行磁共振成像检查食管癌术前TN分期诊断准确率90%(27/30),两种检查准确率与金标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在有无区域性淋巴结转移诊断中,CT检查准确率70%(21/30)、磁共振成像检查准确率66.7%(20/30),两组检查与金标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在食管癌术前TN分期患者的临床检查中,应针对患者病情给予相应的检查诊断,CT和MRI检查都具有显著的诊断效果,均可为临床提供有利的治疗依据,但CT检查价格较低,操作简单,应用性较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建设;濮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采用血栓通对亚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在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12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60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的62例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5.2%,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73.3%,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采用血栓通对亚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显著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而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三氧大自血治疗患者局部涂抹仿恩纳(复方利多卡因乳膏)静脉穿刺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住院和门诊大自血治疗的患者240例次,按门诊及收入院秩序随机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次,对照组常规消毒后直接进行静脉穿刺,药物组使用仿恩纳局部麻醉后,常规消毒皮肤并穿刺,应用VAS疼痛评分法进行疼痛评估,并分析两组疼痛评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药物组的无痛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仿恩纳在三氧大自血静脉穿刺治疗中的应用,疗效确切,安全、可行.其有效性与安全性较高,可行性相对较高.
作者:段斌武;郭锦;钱黎;吴荣;张雪;贾妮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儿童保健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和相关干预措施.方法:随机将该院体检健康的180例婴儿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儿童保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儿童保健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身长、体重、营养性疾病发病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保健干预措施有利于婴儿体格、智力等方面的快速发育,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丽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手术后腹胀的相关影响因素及临床护理要点.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进行剖宫产分娩后腹胀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后进行优质护理干预.结果:在术后1~5天内所有患者腹胀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排气排便功能恢复.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给予正确、及时的护理对产妇饮食、活动、腹部按摩、止痛等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腹胀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冯妮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经中医诊断为脾胃气虚证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纽予以四君子汤治疗,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复发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复发率较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洪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在术后的早期下床活动之中行护理干预所取得的护理成效,了解早期下床活动护理对临床疗效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08月16日至2017年08月19日间于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4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42例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病患纳入第一组,其他的42例接受早期下床活动护理干预的病人纳入第二组,对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展开分析.结果:第二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第一组,第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第一组,组间数据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在治疗时行早期下床活动护理,护理效果佳,能够缩短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李念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给予偏头痛患者中医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前来该院就诊的70例偏头痛患者,按照住院号尾号的奇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选用中医综合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对医治偏头痛患者有着极好的疗效,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病痛,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敏敏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