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辉
目的:对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42例,将全部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各21例,遵循随机分配的分组原则,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治疗,为观察组患者提供欣母沛肌肉注射或宫体注射,对比两组患者在出血量减少幅度方面的差异.结果:纳入本次实验研究的21例观察组患者在出血量控制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提供欣母沛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产后出血症状,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潘虹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总结急诊应激条件下不同静脉穿刺置管的护理情况,为急诊救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例(2015 ~2017年)急诊应激条件下的高危患者,静脉穿刺包括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锁骨下静脉穿刺、颈内静脉穿刺、股骨脉穿刺.针对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不同静脉穿刺置管技术以及临床救治方法,200例患者均成功得到救治.结果:急诊内死亡15例,急诊留院1~3d后出院的患者62例,住院观察与治疗123例.首次穿刺失败患者6例,置管后退关患者3例,管腔堵塞患者2例.颈内静脉穿刺时间均值(202.50±4.60)s,股静脉穿刺时间均值(161.50±4.50)s.结论:急诊应激条件下不同静脉穿刺置管紧急救治中,股静脉穿刺置管更具优势,可以优先选择.
作者:石丽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中药止咳散治疗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患者为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感染后咳嗽病例88例,将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西药治疗,给与患者口服富马酸酮替芬,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止嗽散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天.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感染后咳嗽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重要了止嗽散临床疗效显著,可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率,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袁祝芬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3~10岁的儿童中水痘减毒活疫苗的具体接种情况进行分析.方法:研究以2016年01月0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间在本辖区登记在册的居民66602例作对象,并选取其中年龄处于3~10岁的儿童共8066例,对其接种水痘疫苗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结果:8 066例辖区儿童中,有3036例儿童接受疫苗接种,其接种率37.64%,且10岁儿童群体中的接种率(52.41%)比其他年龄高(P<0.05);女性儿童整体接种率36.62%,男性是38..54% (P >0.05).结论:辖区卫生工作中,水痘防疫工作已引起重视,且其疫苗接种同样已获得一定成效,在3~10岁的儿童群体中尤其明显,而在后期工作中,建议加大疫苗接种宣传力度,确保更多儿童主动接种疫苗,以防止水痘疫情爆发.
作者:姜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探讨小儿秋季腹泻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小儿秋季腹泻患儿104例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将所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52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喜炎平注射液对其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采取喜炎平注射液对其进行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的比对照组的要好,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也相对比较少,两组间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秋季腹泻,使用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可以在今后小儿秋季腹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作者:江建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析宫颈癌选择HPV分型联合TCT诊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5日至2017年5月31日该院宫颈癌患者245例,根据患者接受诊断的方法分成对照组接受HPV分型诊断,观察组接受HPV分型联合TCT诊断,比较两组诊断情况.结果:观察组诊断宫颈癌的阳性率为65.57%,对照组诊断宫颈癌的阳性率为89.43%;病变程度越高,HPV阳性感染率越高,同时HPV感染者高危型比重越高.结论:选择HPV分型联合TCT诊断宫颈癌,具有无创性,能够提升诊断准确率,漏诊率低,适用于宫颈癌前病变的常规筛查.
作者:刘贵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总结硝普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72例高血压急症患者,分为接受硝普钠治疗的对照组以及联合硝酸甘油治疗的实验组,每组36例.对比两组高血压急症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期间血压、呼吸、心率指标变化情况以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高血压急症患者的血压、呼吸、心率指标水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计算P <0.05.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成年高血压急症患者来说,相对于硝普钠单一治疗,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整体效果更具优势,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吉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手术后腹胀的相关影响因素及临床护理要点.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进行剖宫产分娩后腹胀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后进行优质护理干预.结果:在术后1~5天内所有患者腹胀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排气排便功能恢复.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给予正确、及时的护理对产妇饮食、活动、腹部按摩、止痛等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腹胀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冯妮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自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112例老年病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病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患者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有效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亢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手术患者护理中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其手术部位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5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模式基础上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4.44%)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12.00%),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显著,可以大程度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萍萍;朱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管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医院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恶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纳入3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为(4.82±0.45) mmol/L,早餐后血糖水平为(6.58±0.22)mmol/L,午餐后血糖水平为(6.37±0.34)mmol/L,晚餐后血糖水平为(6.28±0.44) mmol/L,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管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海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手术效率受到精细化管理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某院在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治疗的110例手术普外科患者作为本次主要研究的对象,将本次研究的110例手术普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对常规手术室管理方法进行使用,观察组在常规手术室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对精细化管理的方法进行使用.结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间要明显高于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满意度是80%,观察组满意度是94.5%,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要低于观察组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在手术室中使用精细化管理的方式,可以将手术的效率、患者的满意程度和护理质量大大提升,所以应该将其推广力度不断加大.
作者:舒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20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在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患者在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与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7.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满意度为97.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临床护理效果,宜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作者:杨红莲;马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快乐护理模式提高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100例哮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对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快乐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8%,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68% (P <0.05),两者差异明显,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远远大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6%,相比之下,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快乐护理模式在哮喘患者护理中对其病情的缓解和康复有明显效果,通过快乐护理模式有利于改善医患之间沟通交流和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值得进一步研究发展.
作者:李健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黄褐斑病人治疗中实施水光针方案及长脉冲1 064 nm激光方案治疗的效果客观分析.方法:研究以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进入该院接受治疗的黄褐斑病人作对象,从中选取出120例,对其随机分组,其中常规组的60例实施左旋维C联合微针导入方案治疗,治疗组60例实施水光针方案、1064 nmND∶YAD激光方案并且配合左旋Vitc方案治疗,再观察2组病人效果.结果:常规组的60例病人有效率65.00%,治疗组60例达到95.00%(P<0.05).结论:当黄褐斑病人治疗时,选择水光针方案、1 064 nmND∶YAD激光方案并且配合左旋Vitc方案治疗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高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咯血昰肺结核患者常见急疹之一.其发病率占20%~90%.咯血分为小,中,大量咯血.中小量咯血引不起重视,大咯血可造成窒息,失血性休克,感染或病灶扩散.肺结核大咯血可发生在病程进展恶化中,也可发生在吸收好转期,极少数也发生在病灶已钙化的患者.秋季多见,春季次之.当动脉出血或空洞内动脉瘤破裂时,大咯血来势凶猛,血液经口鼻腔一起涌出,极易窒息死亡.及时发现咯血先兆是治疗肺结核咯血的关键.在临床中应合理医治,加强护理管理.本文总结2006~ 2012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305例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及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院后健康指导.方法:抽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8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4例,观察组病人给予强化临床护理及加强出院健康指导,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病人治疗有效率为90.90%,对照组病人治疗有效率为77.27%,观察组的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干预护理后病人治疗效果显著提高,规范合理的出院康复指导能让病人快速恢复,规范合理的出院康复指导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路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儿童保健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和相关干预措施.方法:随机将该院体检健康的180例婴儿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儿童保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儿童保健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身长、体重、营养性疾病发病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保健干预措施有利于婴儿体格、智力等方面的快速发育,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丽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研究针刺治疗联合中药治疗面部神经麻痹对预后效果的影响,仅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收治的60例患有面部神经麻痹的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针刺治疗,而观察组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配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预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给予面部神经麻痹患者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应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析多发性硬化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多发性硬化84例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数字列表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42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方法护理,在此基础上,予以研究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研究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的情绪状况和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及总体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均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对多发性硬化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使其生活质量有效提升,使患者病情得以改善.
作者:白晶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