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人,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1].但置管时也可发生一系列的并发症,如导管推进困难、局部渗血、导管移位、误穿动脉、损伤神经、少见晕厥、心律失常.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本科室共置PICC 793例.于2017年6月28日在为一位左乳腺癌术后12+年伴骨、脑、肺转移1月患者置入PICC时首例发生了短暂意识丧失、心律失常.经过积极抢救护理,成功为患者安置PICC,病人病情稳定,现将该病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许颖;蔡生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治疗阑尾炎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将发病后3d内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的42例患者设为观察1组,将发病超过3d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的39例患者设为观察2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1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观察2组低(P<0.05),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较观察2组早(P<0.05),住院时间较观察2组短(P<0.05).结论:阑尾炎发病后,越早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越好,安全性越高.
作者:钟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放射技术在诊断肺部肿瘤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主要选取2016年3月份至2017年5月份来该院进行诊断的疑似肺部肿瘤患者75例,分别使用X线结合CT扫描检查及(镜检病理)金标准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效果及图像特点.结果:X线结合CT扫描检查及(镜检病理)金标准检查在肺部良性肿瘤的诊断正确率为100%,两种检查方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放射技术在诊断肺部肿瘤方面的应用具有准确率高、医疗成本低、方便快捷、可重复使用及患者痛苦小等特点,实现了对良性肿瘤的确诊,提升了疾病救治率,展现出了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应在肺部肿瘤诊断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郑海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应用舒适护理对于进行胰十二指肠术切除后的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时段内60例在我院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的围术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在舒适度,满意度,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较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显示出显著良好的效果,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舒适护理的方式对采取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同时显著降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朱红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剖析开腹取石保胆术与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中的应用价值.选择该专业门诊在2013年9月至2017年6月间接诊的急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病患100例,并将之按照电脑随机双盲法的分组原则进行分组:研究组(n=50)采用开腹取石保胆术治疗方案,对照组(n=50)采用胆囊切除术治疗方案.观察并比较两组的肛门排气时间与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明显比对照组的18.0%低,P<0.05.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为(50.71±6.83)ml,明显比对照组的(93.62±24.15)ml少,P<0.05.研究组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手术时间和下床时间都明显比对照组短,P <0.05.结论:对急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病患施以开腹取石保胆术治疗,并发症少,疗效显著,术后恢复快.
作者:张国保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在门诊药房中推进全程化、人性化的优质药学服务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该院门诊药房于2017年1~6月间开展了改进的药学服务模式与传统服务模式作为对照的研究,通过随机问卷调查反馈患者的评价.结果:药学服务水平提高后,患者总体满意度评分为(4.62±0.90)分,对照组为(3.94±0.7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药房工作中提高药房服务质量对于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医患矛盾以及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上都具有积极效应.
作者:张成;李三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总结急诊应激条件下不同静脉穿刺置管的护理情况,为急诊救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例(2015 ~2017年)急诊应激条件下的高危患者,静脉穿刺包括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锁骨下静脉穿刺、颈内静脉穿刺、股骨脉穿刺.针对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不同静脉穿刺置管技术以及临床救治方法,200例患者均成功得到救治.结果:急诊内死亡15例,急诊留院1~3d后出院的患者62例,住院观察与治疗123例.首次穿刺失败患者6例,置管后退关患者3例,管腔堵塞患者2例.颈内静脉穿刺时间均值(202.50±4.60)s,股静脉穿刺时间均值(161.50±4.50)s.结论:急诊应激条件下不同静脉穿刺置管紧急救治中,股静脉穿刺置管更具优势,可以优先选择.
作者:石丽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等工作是在消毒供应中心完成的,此科室的工作质量关系着手术器械的安全,影响着手术效果,间接反映医院的整体水平.彻底清洗是灭菌的前提,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在对手术器械进行清洗后有多种异常情况,如有机物、二氧化铬残留在金属器械表面,金属器械存在蚀损斑、钙物质点状物等,由多种物理或化学因素造成.在此种状况下为顺利进行手术,将术后感染率减少,并为患者的生命安全负责,需采用积极的措施应对手术器械清洗后存在的问题.
作者:徐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皮肤病是现代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类疾病,并且在发病率仍表现出不断增高趋势,已经逐渐成为医学界的重点疾病类型.相比于皮肤病治疗而言,该疾病防治更加重要,通过有效防治可有效避免皮肤病发生,从而使人们身体健康得到保证.中医理论中的“治未病”理论便是疾病防治的典型代表,在目前皮肤病防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并且表现出重要临床意义及价值.
作者:蒋琪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的分阶段式健康教育.方法:选择该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7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则实施分阶段式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健康教育效果.结果:经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组对先天性心脏病的了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分阶段式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患儿及其家属对该病的认知,消除其恐惧心理,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江文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会阴侧切率.方法:由产房全体成员共11人组成一个品管圈,针对目前我科会阴侧切率较高的现状,按品管圈活动的十大步骤逐渐开展活动.结果:会阴侧切率有明显的下降,活动成功.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会阴侧切率的应用有效.
作者:陈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析左侧膈疝误诊的原因,并进行案例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07年10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4例左侧膈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其误诊原因.结果:由于患者只出现腹部疼痛、胃肠道症状,缺乏明显的左侧膈疝症状,在临床检查及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忽略掉体格、X线等对症检查,将四例患者误诊为肠梗阻,但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均有加重现象.再次行胸部CT检查及胸外科医生会诊后,考虑为左侧膈疝,经手术探查后证明为此病症,并行相应的修补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结论:左侧膈疝大多数均由创伤所致,发生膈肌破裂后,容易被胸腹部的穿透性器质性损伤所掩盖,从而极易发生误诊情况.在临床诊治中应结合患者病史,采用有效的检查方法进行鉴别诊断,提供有效的治疗依据.
作者:江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采用血栓通对亚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在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12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60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的62例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5.2%,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73.3%,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采用血栓通对亚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显著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而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接受髋部手术后患者中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方法:选76例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间在该院接受髋部手术的患者为对象,对其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过程进行回顾,对预防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76例患者,5.26%出现DVT,出现DVT的患者经处理后血栓(4.2±1.1)天消失,恢复良好.结论:对于接受髋部手术治疗的患者,展开全面的预防与护理可使深静脉血栓得到有效预防.
作者:孙雅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索分析单纯性、复杂性、马蹄形肛瘘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随机的选取该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之间接受治疗的120例肛瘘患者,随机地将其分为单纯组,复杂组,马蹄形组三组,平均每组为40例.单纯组采取单纯性的肛瘘手术治疗方法,复杂组采取复杂性的肛瘘手术治疗方法,马蹄形组采取马蹄形肛瘘手术治疗方法.并且将三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马蹄形组的肛瘘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单纯组和复杂组(P<0.05),表示三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单纯性、复杂性、马蹄形肛瘘不同手术治疗方法之中,马蹄形的手术方法治疗效果比较好.只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才能获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家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手术患者护理中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其手术部位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5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模式基础上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4.44%)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12.00%),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显著,可以大程度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萍萍;朱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在治疗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过程中国,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干预对患者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所具有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60例大面积烧伤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有40例,对照组有20例.对观察组采取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心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并分析和评估两组患者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价干预前、后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的差异.结果:经过心理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的评分,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心理干预效果与患者有、无配偶存在紧密的联系.结论: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心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大面积烧伤老年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相对来说,对于无配偶患者,具有更加显著的效果,在临床中可以大面积推广.
作者:赵霞;王淑霞;杜英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氨磺必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5月23日至2016年5月23日收治的9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其中对常规组采取阿立哌唑治疗,对实验组采取氨磺必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65%与80.43%,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Barthel与ADL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氨磺必利的疗效显著,便于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作者:周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内分泌疾病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40例内分泌疾病患者,根据患者病症不同,给予不同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患者治疗情况、复发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比治疗前病情有所改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共发生2例复发,但持续用药后再无复发.结论:对于不同类型的内分泌疾病患者,采用不同种类的糖皮质激素进行对症治疗,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李佳联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方式将入选的5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清除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肌酐、β2-微球蛋白、血磷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β2-微球蛋白、血磷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尿毒症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能够更好降低患者体内的血肌酐、β2-微球蛋白、血磷水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段松堂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