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适护理在老年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亢克

关键词:舒适护理, 老年病, 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自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112例老年病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病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患者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有效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宫、腹腔镜改进手术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宫、腹腔镜治疗输卵管不孕症中改进手术的治疗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宫、腹腔镜传统手术及改进手术治疗输卵管梗阻和/或输卵管积水导致的原发或继发性不孕的患者48例和56例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输卵管通常情况及随访1年后的妊娠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输卵管通畅程度较对照组好(P<0.05),1年后观察组的妊娠结局较对照组良好(P<0.05).结论:宫、腹腔镜改进手术能有效地改善输卵管性不孕症的妊娠结局,是治疗不孕症的有效手段.

    作者:刘红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非甲状腺病态综合征与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中非甲状腺病态综合征(NTIS)的发生率以及FT3水平与远期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关系.方法:选取102例心力衰竭的患者,按FT3水平三分位数分为T1、T2、T3组,随访两年,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比较FT3水平和心力衰竭患者远期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关系.结果:102例患者中23例存在NTIS,远期随访结果显示,随着FT3水平降低,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死亡率均逐渐增加.结论:NTIS存在于心力衰竭患者中,FT3降低为影响心力衰竭患者远期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朱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呼吸内科重症病人的安全护理工作探析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护服务工作正在向高水平、人性化、科学化方向发展,时代的进步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而言,由于病人病情较为严重,护理工作面临着很高的难度.护理工作是整体医疗服务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其工作效果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形象,也直接影响到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优质的护理工作能够更好地促进病人的康复效果,反之,护理工作不到位有时还会引起护患纠纷.本文针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安全隐患问题,结合护理实践中的常见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探索了进一步做好临床护理工作的一些方法.

    作者:董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经中医诊断为脾胃气虚证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纽予以四君子汤治疗,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复发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复发率较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洪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两种手术治疗方式的研究观察

    目的:探究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两种手术治疗方式的疗效.方法:以该院收治的6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开腹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实验组(30例)采用米非司酮联合B超监护下清宫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月经恢复时间与β-HCG水平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中采用米非司酮联合B超监护下清宫术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其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迅速、操作简便等优势,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涪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欣母沛在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佳时机探讨

    目的:探究欣母沛对于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过程中的佳应用时机.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前来我院就诊的剖宫宫产产妇具有出血倾向患者4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20例实施应用缩宫素后按摩子宫5 min,若效果不佳再使用欣母沛;治疗组患者实施用缩宫素后马上使用欣母沛,然后按摩子宫.之后对比两组患者在术中,术后2h,产后24 h出血量.结果:治疗组产妇在术中的出血量为(277.3±20.3)ml,术后2h的出血量为(70.5±5.93)ml以及产后24h的出血量为(57.95±6.2)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治疗组产妇发生大出血1例,发生率为5%,对照组产妇大出血7例,发生率为35%.治疗组产妇的大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相比应用缩宫素后按摩子宫5 min,若效果不佳再使用欣母沛,在胎儿分娩完成时候实施缩宫素和欣母沛的立即注射可以更有效地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秦晓怡;王牧;黄小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增强门诊药房药学服务水平对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研究

    目的:研究在门诊药房中推进全程化、人性化的优质药学服务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该院门诊药房于2017年1~6月间开展了改进的药学服务模式与传统服务模式作为对照的研究,通过随机问卷调查反馈患者的评价.结果:药学服务水平提高后,患者总体满意度评分为(4.62±0.90)分,对照组为(3.94±0.7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药房工作中提高药房服务质量对于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医患矛盾以及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上都具有积极效应.

    作者:张成;李三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不同放射诊断方法在乳腺增生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不同放射诊断方法对乳腺增生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取该院150例乳腺增生疾病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2月11日直至2017年1月25日,并将乳腺增生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钼靶X线进行检查,观察组患者实施MRI进行诊断.结果:经过检查后,观察组乳腺增生疾病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乳腺囊性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囊肿)93.33%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RI在乳腺增生疾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其与钼靶X线检查方式相比,具有对人体无放射伤害、检出率高等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作者:樊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药辨证换药法在Ⅲ期压疮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对Ⅲ期压疮患者护理中中药辨证换药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医院收治的Ⅲ期压疮患者24例,护理均给予中药辨证换药法,观察所有患者压疮创面愈合情况.结果:24例患者,12例住院14 d创面完全愈合,8例患者住院28 d创面完全愈合,2例患者住院36 d创面完全愈合,另外2例住院36 d,仍有小面积创口,因经济压力自行出院.结论:Ⅲ期压疮患者护理中中药辨证换药法应用下,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徐小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PDCA循环法用于体检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价值观察

    目的:探究将PDCA循环法用于体检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于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期间来该院体检中心进行常规化体检的患者184例,将其随机分成甲、乙两组,每组患者均为92例,甲组受检者接受常规法实施管理,乙组受检者接受PDCA循环法管理,对比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乙组受检者的满意度为96.7%,明显优于甲组的87.0%,P<0.05,且乙组管理模式的服务水平评分较高,P<0.05.结论:将PDCA循环法用于体检中心护理质量管理有较高的价值,不仅使质量管理效果获得提升,而且受检者较为认可,因此,该方法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涂锡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心静脉导管持续胸腔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护理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持续胸腔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64例行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的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引流时间(10.3±0.76)d,对照组为(13.9±0.64)d;观察组积液消失时间(8.5±0.54)d,对照组为(11.2±0.78)d;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25%(2/32),对照组为18.75%(6/32).P均<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改善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因素不容忽视.

    作者:严春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ICU创伤后感染患者并发脓毒症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解析ICU创伤后感染患者并发脓毒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5~2016年该院收诊的创伤且合并感染的35例患者,分为脓毒症组(24例)与非脓毒症组(11例),对两组患者损伤程度、感染状况、病理生理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创伤后感染脓毒症发生率为68.57%,和非脓毒症组相比较,脓毒症组患者入住ICU后1d内有创机械通气或外科手术等位置感染概率相对较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有创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入院SOFA(新增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葡萄球菌属感染、外伤创面或外科手术位置感染,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入住ICU中的患者1d中外科手术位置感染情况进行周密性观察,合理降低有创机械通气持续时长等,在降低脓毒症并发症与致死率等方面发挥一定作用.

    作者:杨国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责任助产士制度应用于产妇分娩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产妇分娩中引入责任助产士制度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产科收治的初产妇100例,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 =50)与引入责任助产士制度护理(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总产程用时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第二、第三产程用时无差异(P>0.05).观察组孕产妇顺产率经统计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采用产钳助产率、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居较低水平,观察组经统计新生儿窒息率、胎儿窘迫率相较对照组居较低水平,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中引入责任助产士制度,可改善分娩结局,提高护理水平,对保障产科护理工作质量价值显著.

    作者:王凤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开腹阑尾手术时机的把握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治疗阑尾炎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将发病后3d内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的42例患者设为观察1组,将发病超过3d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的39例患者设为观察2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1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观察2组低(P<0.05),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较观察2组早(P<0.05),住院时间较观察2组短(P<0.05).结论:阑尾炎发病后,越早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越好,安全性越高.

    作者:钟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3~10岁儿童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情况分析

    目的:对3~10岁的儿童中水痘减毒活疫苗的具体接种情况进行分析.方法:研究以2016年01月0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间在本辖区登记在册的居民66602例作对象,并选取其中年龄处于3~10岁的儿童共8066例,对其接种水痘疫苗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结果:8 066例辖区儿童中,有3036例儿童接受疫苗接种,其接种率37.64%,且10岁儿童群体中的接种率(52.41%)比其他年龄高(P<0.05);女性儿童整体接种率36.62%,男性是38..54% (P >0.05).结论:辖区卫生工作中,水痘防疫工作已引起重视,且其疫苗接种同样已获得一定成效,在3~10岁的儿童群体中尤其明显,而在后期工作中,建议加大疫苗接种宣传力度,确保更多儿童主动接种疫苗,以防止水痘疫情爆发.

    作者:姜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医院药房管理浅析

    分析在新医改形势下医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找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旨在为临床诊疗活动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

    作者:陈天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经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研究在小儿重症肺炎中应用经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56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参照组(n =28例)与实验组(n=28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予以经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分析对比两组重症肺炎患儿经不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重症肺炎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42%、气促消失时间(1.21±0.21)、发绀消失时间(0.82±0.11)、肺部哆音消失时间(5.32±0.36)与参照组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经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应用于小儿重症肺炎中效果显著,可以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具有广泛应用的价值.

    作者:陈菊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肿瘤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对肿瘤科患者的护理发展趋势的思考以及长期肿瘤科护理工作经验的总结进一步加强对肿瘤患者的护理以减轻肿瘤患者身体、心理上的痛苦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需求并对自己的临床工作经验进行总结,终从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症状护理以及肿瘤护理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这几方面进行阐述.结果: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对生存质量要求的提高,肿瘤护理将逐渐成为一门专科护理,需要将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属性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制定出一套个体化的护理方案,肿瘤患者的护理工作也会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作者:周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低温等离子刀辅助内镜下儿童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临床效果探究

    目的:研究分析扁桃体肥大伴腺样体肥大患儿分别采用常规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以及低温等离子刀辅助内镜下儿童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48例扁桃体肥大伴腺样体肥大患儿按照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采用低温等离子刀辅助内镜下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和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剥离法以及刮匙法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咽鼓管圆枕损伤、咽干异物感、术后出血、鼻腔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4.2%)显著低于对照组(29.2%),组间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扁桃体肥大伴腺样体肥大患儿采用低温等离子刀辅助内镜下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剥离法以及刮匙法治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帮助患儿尽早出院,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张连火;吴涛;鲍永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健脾扶正汤对晚期胃癌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分析在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中,总结并阐述健脾扶正汤对晚期胃癌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特选取该院接收的晚期胃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案化疗路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融入健脾扶正汤治疗路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与患者生活质量状况.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改善率为90.0%,对照组为70.0%,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的中医证候积分、KPS评分相比于治疗前均有所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相比于治疗前有所升高,KPS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中,健脾扶正汤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徐佳丽;夏卫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