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吴凯
目的:探究单纯内固定与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参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单纯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行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脊柱后凸角度和脊柱前后缘高度.结果:对比两组良好率,研究组明显优于参照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脊柱后凸角度和脊柱前后缘高度,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纯内固定术,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孙楠;李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门诊老年输液病人焦虑心理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在该院门诊输液的116例老年患者,纳入到本组研究中,分为心理干预组与常规对照组,每组58例,后者采用传统护理措施,前者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焦虑评分.结果:在输液前,心理干预组与常规对照组焦虑评分无显著差异,输液结束后10 min,心理干预组焦虑评分显著优于常规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门诊静脉输液中,对于老年患者,要重点关注,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胡贵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研究针刺治疗联合中药治疗面部神经麻痹对预后效果的影响,仅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收治的60例患有面部神经麻痹的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针刺治疗,而观察组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配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预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给予面部神经麻痹患者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应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自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112例老年病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病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患者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有效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亢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输液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总结并分析该院门诊输液室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间所发生的不良护理事件.结果:经统计分析,总共发生15例不良护理事件,包括医嘱执行出错、用药量错误、用药对象错误、接药出错、拔针出错等.结论:针对输液室所发生的不良护理事件,医院需对输液室护理人员加强培训,提升其护理操作技能,增强职责新与医德教育,构建完善的护理管理体系,并予以严格落实.
作者:徐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使用早期康复治疗对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及效果.方法:收集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共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将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自我效能量表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更高;在自我效能量表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使其肢体功能得到显著恢复,从而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杰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乳糖酸阿奇霉素在小儿支气管炎、肺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 2016年期间收治的100例小儿支气管炎、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将10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使用红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0%、78.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0%、20.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低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肺炎具有更好的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林森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该中心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148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硬币法随机分成对比组、研究组,每组各74例,分别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和氨氯地平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的治疗方法,比较血压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整体有效率94.6%要显著高于对比组的78.4%(P<0.05);研究组患者血压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对比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帮助患者维持良好的血压水平.
作者:杨汝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老年人常患多种疾病,需长期反复用药,针对老年住院患者自备口服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科设计了口服药物盒及标示牌一体装置,通过应用在临床工作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作者:祁生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如何加强对医院消毒供应室进行细节管理.方法:从环境管理、物品管理、人员管理及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的细节管理策略.结果:总结归纳消毒供应室细节管理的具体措施.结论:细节管理有利于提升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管理质量,有利于减少工作错误的发生以及工作效率的降低.
作者:胡文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与丙种球蛋白治疗麻疹并发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麻疹并发重症肺炎患者(78例),选取时间-2012年10月20日至2016年2月7日,将麻疹并发重症肺炎患者(78例)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39例患者实施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39例患者实施糖皮质激素与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结果:观察组麻疹并发重症肺炎患者的咳嗽缓解时间(5.45±1.27)d、气促缓解时间(6.11±1.28)d、退热时间(3.24±0.11)d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麻疹并发重症肺炎患者实施糖皮质激素与丙种球蛋白治疗,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能促进患者较快康复,值得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杨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将急性胰腺炎(AP)超声和CT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患有急性胰腺炎的60例病人的超声和CT的检查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结果:轻型的急性胰腺炎对于超声的敏感性是85%(39/45),CT的敏感性为86.3% (41/45),两者的结果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重症的急性胰腺炎对超声的敏感性是35%(4/15),CT的敏感性是85% (13/15),两者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的水肿型胰腺炎两者的敏感性相似,重症的急性胰腺炎对于超声的敏感性明显低于CT,这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补充,提升胰腺炎的诊断水平.
作者:韦红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新型起搏器不断问世,使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已从治疗单纯缓慢性心律失常扩展到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肥厚性心肌病、扩张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领域,随着接受起搏治疗的人数不断增加,起搏器术后感染亦呈上升趋势,而加强起搏器植入术围手术期的管理对预防起搏器感染非常重要.
作者:于小丽;王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我国儿童人口数量接近3亿,而目前适合儿童使用的药品剂型、规格以及品种较少,导致目前儿童的用药逐渐成人化.目前临床上大部分儿童用药的规格和品种和成人一样,只是相应的减少了服用剂量.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各个器官功能和组织均处于发育阶段,用药风险和隐患相比于成人来说较高.因此,儿童用药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关注,指导儿童合理用药,降低儿童用药风险,提高儿童的用药安全性.
作者:潘璐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舌形皮瓣修复治疗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37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对33例患者实施舌形皮瓣修复治疗,术后对37例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评价本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7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移植皮瓣均成活,无血供障碍,色泽红润、质地与正常皮肤相似.本组患者对舌形皮瓣修复治疗效果的满意度为91.89%.结论:舌形皮瓣修复治疗烧伤,皮瓣成活率高,外观自然,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作者:赵旭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输液室儿童输液中个体化服务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输液室收治的8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40例采用个体化护理服务.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97.5% VS 82.5%,P<0.05);且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高于常规组(95.00% VS 80.00%,P<0.05).结论:为输液患儿提供个体化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提升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这对于减少医疗纠纷,融洽护患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夏云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和探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分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1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的方式,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分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4%和9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3%和83.6%,两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肾功能衰竭中采用分期护理的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增强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申旭英;赵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公共场所作为城市、社会、国家的代言人.象征着文明,但由于各地的文化环境的不同,导致各地对于公共场所卫生的重视程度的差别.基本卫生的监督情况影响了人们对于当地的认可度,所以应针对现有的文明行为,采取必要的措施改善现有的不文明现象.
作者:张向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与病原菌耐药性.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该院检验科进行微生物检测的48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将480份标本不同菌株的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标本采集和保存、实验室人员素质、检测方法等是影响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的主要因素;检验报告准确率为81.67%,与误差率存在差异(P<0.05);分离出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所占比例高(52.08%);大肠埃希菌对头孢类药物耐药率及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红霉素类及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较高.结论:根据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对应的干预措施能够使检验质量提高,促进临床治疗药物的合理选择.
作者:杨燕;刘慧;王鸿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研究个性化护理措施在甲状腺手术护理中的运用体会.方法:将于该院行甲状腺手术治疗患者中抽出78例,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选取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选择运用个性化护理措施选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应值(96.30%>70.37%);观察组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对应值低,且P<0.05.结论:针对行甲状腺手术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同时改善其心理状况,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王惠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