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芝;张海侠
目的:探讨在小儿内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内科曾接受的患儿116例,分别将这些患儿记作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儿在治疗中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惠儿给予其优质护理模式.结果:观察两组患儿临床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中并发症人数为2例,对照组中惠儿并发症人数为8例;观察两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中护理满意率可达到93.1%,对照组患儿护理满意率为77.6%.结论:在小儿内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可取得较好效果,可使患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有利于疾病治疗及康复,从而可临床护理满意率提升,应加强重视.
作者:卢先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桡动脉穿刺采血的方法,并总结相应体会.方法:选取132例该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所收治的需采集血液标本新生儿,依采血方法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股静脉穿刺采血,观察组行桡动脉穿刺采血,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为90.91%,较对照组的78.79%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采血时间为(4.12±1.02) min,较对照组的(6.43±1.24) min明显更短,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7.58%,较对照组的37.88%明显更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采取桡动脉穿刺方式采血可提高穿刺率,缩短采血时间,同时不良事件的发生少,是一种简单、安全且有效的采血方式,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冠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与丙种球蛋白治疗麻疹并发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麻疹并发重症肺炎患者(78例),选取时间-2012年10月20日至2016年2月7日,将麻疹并发重症肺炎患者(78例)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39例患者实施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39例患者实施糖皮质激素与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结果:观察组麻疹并发重症肺炎患者的咳嗽缓解时间(5.45±1.27)d、气促缓解时间(6.11±1.28)d、退热时间(3.24±0.11)d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麻疹并发重症肺炎患者实施糖皮质激素与丙种球蛋白治疗,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能促进患者较快康复,值得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杨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妇科手术患者术后腹胀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该病区自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妇科手术患者92例,分为中医组(n=46)和常规组(n=46).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中医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比较护理满意度、症候积分、护理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中医组的较高;与常规组的证候积分比较,中医组的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妇科手术患者术后进行中医护理,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腹胀症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徐国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给予偏头痛患者中医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前来该院就诊的70例偏头痛患者,按照住院号尾号的奇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选用中医综合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对医治偏头痛患者有着极好的疗效,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病痛,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敏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西帕依固龈液治疗牙龈炎所致牙龈出血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牙龈炎所致牙龈出血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甲硝唑冲洗液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西帕依固龈液治疗..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记录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牙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牙龈沟出血指数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发生率为17.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帕依固龈液治疗牙龈炎所致牙龈出血患者可以提高临床效果,而且安全性高,可更高地改善牙龈沟出血指数与牙龈指数,值得借鉴.
作者:苏秋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对小儿烧伤患者有效护理措施达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小儿烧伤患者107例,依据不同年龄、烧伤面积和特点的分析,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儿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治愈率100%.结论:文章中护理措施对预防并发症和减轻患者痛苦等方面能起到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实践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仙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该院2016年1月至9月有9例患者施行诊断性刮宫手术(对照组),2016年加月至2017年6月有25例患者施行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手术(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6.7%和96.0%;观察组月经量正常、异常出血分别占96.0%和4.0%,对照组分别占55.6%和3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出血量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优于诊断性刮宫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秀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3~10岁的儿童中水痘减毒活疫苗的具体接种情况进行分析.方法:研究以2016年01月0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间在本辖区登记在册的居民66602例作对象,并选取其中年龄处于3~10岁的儿童共8066例,对其接种水痘疫苗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结果:8 066例辖区儿童中,有3036例儿童接受疫苗接种,其接种率37.64%,且10岁儿童群体中的接种率(52.41%)比其他年龄高(P<0.05);女性儿童整体接种率36.62%,男性是38..54% (P >0.05).结论:辖区卫生工作中,水痘防疫工作已引起重视,且其疫苗接种同样已获得一定成效,在3~10岁的儿童群体中尤其明显,而在后期工作中,建议加大疫苗接种宣传力度,确保更多儿童主动接种疫苗,以防止水痘疫情爆发.
作者:姜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采用血栓通对亚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在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12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60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的62例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5.2%,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73.3%,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采用血栓通对亚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显著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而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微量吸允在早产儿早期喂养中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该院出生的6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方式对早产儿进行喂养,干预组30例,采用早期微量吸允方式对早产儿进行喂养.观察两种喂养方式在早产儿早期喂养中的作用.结果:干预组早产儿的住院时间、达到肠内全营养时间、恢复出生体重的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干预组早产儿中,喂养耐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NEC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产儿出生后24 h内给予微量吸允的方式喂养,能够较好的控制奶量和加奶速度,减轻早产儿的胃肠道负担,提高喂养耐受性,防止NEC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顾言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分析在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中,总结并阐述健脾扶正汤对晚期胃癌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特选取该院接收的晚期胃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案化疗路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融入健脾扶正汤治疗路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与患者生活质量状况.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改善率为90.0%,对照组为70.0%,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的中医证候积分、KPS评分相比于治疗前均有所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相比于治疗前有所升高,KPS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中,健脾扶正汤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徐佳丽;夏卫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两种手术治疗方式的疗效.方法:以该院收治的6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开腹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实验组(30例)采用米非司酮联合B超监护下清宫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月经恢复时间与β-HCG水平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中采用米非司酮联合B超监护下清宫术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其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迅速、操作简便等优势,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涪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在作业于长江航道整治工程的农民工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评价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整群抽取3个工地的农民工作为干预对象.通过现场发放干预材料及同伴教育等形式进行集中宣传教育,教育前后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农民工经过健康教育干预后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得到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农民工中可采取集中教育、同伴教育等多种健康教育宣传形式,以提高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
作者:胡晶;胡悦君;吴春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本次买验课题主要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系统护理对其心理状况、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该院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6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焦虑心理、抑郁心理)、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焦虑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抑郁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系统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徐梦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体外冲击波碎石与外科手术方法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效果,为此类病状诊治提供实际案例参考.方法:85例泌尿系结石病患,随机分组为观察和对照,其中观察组42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通过常规的外科手术诊治、观察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方式,对比分析两组病例临床治疗情况.结果: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方法的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外科常规手术治疗的对照组,结合两组病患术后复发率和其他并发症发生机率数据.结论:相较于外科常规手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方式在治疗泌尿结石病效果更优,且复发率、并发症发生机率较小,具有更高使用价值.
作者:马聪;付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总结硝普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72例高血压急症患者,分为接受硝普钠治疗的对照组以及联合硝酸甘油治疗的实验组,每组36例.对比两组高血压急症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期间血压、呼吸、心率指标变化情况以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高血压急症患者的血压、呼吸、心率指标水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计算P <0.05.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成年高血压急症患者来说,相对于硝普钠单一治疗,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整体效果更具优势,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吉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环扎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术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该院64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术产后出血患者,在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间入该院并接受治疗,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2例.常规组通过宫腔填纱的方式进行止血处理,研究组通过子宫下段环扎术进行止血处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术中总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总输血量等均少于常规组,组间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通过子宫下段环扎术进行治疗,止血效果显著,值得临床重视及进一步应用.
作者:黄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研究急诊护理风险出现的原因以及管理成效是各大医院进行研究的课题.该院2016年进行急诊风险管理计划,制定相应的风险预案,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提升院方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加对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力度,提升患者满意度,弥补以往护理工作中的缺陷,实现急诊护理风险的合理化.
作者:章盈盈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循证检验医学具有系统、科学、积极的优势,但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不同争议,比如研究未进行Mata-分析和临床研究实验,无汝满足临床提出的需求,且偏重于统计学.但近年来,随着对检验医学的深入研究,可发现其科学性、有效性能够促进治疗方案的设计和研究,为医疗决策提供重要信息,指导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且能够加大检验与沟通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作者:刘慧;杨燕;王鸿雁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