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硝普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研究

杨吉珍

关键词:高血压急症, 硝普钠, 硝酸甘油, 联合治疗, 安全性分析
摘要:目的:总结硝普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72例高血压急症患者,分为接受硝普钠治疗的对照组以及联合硝酸甘油治疗的实验组,每组36例.对比两组高血压急症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期间血压、呼吸、心率指标变化情况以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高血压急症患者的血压、呼吸、心率指标水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计算P <0.05.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成年高血压急症患者来说,相对于硝普钠单一治疗,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整体效果更具优势,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ERAS理念在肾囊肿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对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168例肾囊肿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ERAS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情况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ERAS理念能促进肾囊肿去顶术患者的康复.

    作者:刘静;马明;宋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控制水平对患者近期预后的改善作用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控制水平对患者近期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6月在该院接受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患者66例,将其随机的分为实验一组、实验二组和对照组,每组为22例患者.对实验一组患者的血压控制在120/80 mmHg;实验二组患者的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对照组的患者血压不进行控制,观察和对比患者近期预后的改善情况.结果:在治疗三天、一周和两周时实验一组和二组的患者的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评分比对照组少很多(P<0.05),实验一组和二组的NIHSS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实验一组、二组和对照组三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86.4%;63.6%.实验一组和二组之间的差异不明显;但是均明显的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可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强化治疗的效果.

    作者:顾建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Ling分型对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手术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Ling分型对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手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的影响.方法:分析47例行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AC)患者的临床资料,讨论Ling分型对AC患者POEM术后疗效的影响.结果:Ling Ⅰ型患者的治疗效果佳,其次为Ⅱ型及Ⅲ型结论不同的Ling分型POEM的手术疗效存在差异.其中,Ling Ⅰ型疗效好.LingⅢ差,另外LingⅡc型患者可能更适宜采用短隧道POEM术.

    作者:周宇;邱凤娇;刘飞燕;王婧雅;张红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分期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分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1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的方式,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分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4%和9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3%和83.6%,两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肾功能衰竭中采用分期护理的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增强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申旭英;赵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比较分析额叶癫痫与颞叶癫痫的临床与电生理特征

    目的:对额叶癫痫和颞叶癫痫进行探讨,对比分析二者的临床和电生理特征.方法:回首选择2013年4月至2017年4月在该市某医院进行治疗的患有额叶癫痫病人以及颞叶癫癎病人各40例来作为观察分析对象,对两组病人的临床和电生理特征展开分析.结果:调查分析数据显示,患不同叶癫痫的两组并在年纪、发病表现症状及频率、发作时放电情况(多脑叶放电、双侧放电、同步化放电、睡眠间放电)进行比较得出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别.结论:额叶癫痫和颞叶癫痫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症状及电生理症状,可以根据其差异进行准确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

    作者:张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预防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感染之围手术期管理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新型起搏器不断问世,使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已从治疗单纯缓慢性心律失常扩展到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肥厚性心肌病、扩张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领域,随着接受起搏治疗的人数不断增加,起搏器术后感染亦呈上升趋势,而加强起搏器植入术围手术期的管理对预防起搏器感染非常重要.

    作者:于小丽;王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应用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112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舒适度为93.6%,对照组为83.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8%,对照组为51.2%.观察组的舒适度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良好.

    作者:张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盐酸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研究盐酸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5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50例研究对象均不采取分组治疗,全部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药物治疗.比较50例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的头痛评分、血压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通过治疗,50例研究对象的头痛频率、头痛程度、头痛持续时间评分均有所降低,且治疗前后的对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症状,不影响治疗;本次实验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8%,其中23例患者完全治愈.结论:盐酸氟桂利嗪能够有效防治偏头痛,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微创松解术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膝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在治疗膝关节功能障碍中应用微创松解术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康复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该院从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48例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24)与实验组(n=24),将予以常规护理患者作为参照组,将予以康复训练患者作为实验组,对两组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引流量、膝关节功能评分等指标变化情况与参照组对比P<0.05且差异显著,统计学具有分析意义.结论:将微创松解术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应用于膝关节功能障碍中效果显著,具有广泛应用的价值.

    作者:李斌;孙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经中医诊断为脾胃气虚证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纽予以四君子汤治疗,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复发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复发率较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洪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锁定钢板在四肢骨折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和探究在四肢骨折中应用锁定钢板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了该院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20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钢板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了锁定钢板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愈合情况(95.0%)明显好于对照组(71.67%),而钢板断裂情况(3.33%)、感染情况(1.67%)及并发症发生情况(3.33%)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21.67%)、(11.67%)、(15.0%),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四肢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锁定钢板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还能降低钢板断裂、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郑兆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航道整治工程农民工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在作业于长江航道整治工程的农民工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评价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整群抽取3个工地的农民工作为干预对象.通过现场发放干预材料及同伴教育等形式进行集中宣传教育,教育前后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农民工经过健康教育干预后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得到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农民工中可采取集中教育、同伴教育等多种健康教育宣传形式,以提高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

    作者:胡晶;胡悦君;吴春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小儿特应性皮炎的原因分析及治疗对策

    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特应性皮炎患儿的致病原因与治疗方案.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4月至2017年8月在院治疗的特应性皮炎患儿56例与健康儿童56例,分别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分析其过敏原、疗效、血清总IgE含量和血清特异性IgE阳性比例.结果:试验组特应性皮炎患儿血清总IgE含量和血清特异性IgE阳性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其过敏原主要是尘螨、动物毛屑、花粉、牛奶、霉菌、海鲜、衣物等,总有效率为96.43%.结论:应及时测定特应性皮炎患儿血清总IgE含量和血清特异性IgE阳性比例,查出其致病因素与过敏原,积极开展局部治疗和系统性治疗,促进患儿身心健康.

    作者:王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补脾益肾方治疗慢性肾脏病5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补脾益肾方治疗慢性肾脏病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予盐酸赖诺普利、阿魏酸钠等西药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药补脾益肾方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脾益肾方治疗慢性肾脏病降低尿蛋白,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速度.

    作者:陶红琴;史志勇;安伟华;刘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口腔内科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口腔内科就诊患者的疗效影响因素.方法:2017年1~6个月,口腔内科门诊就诊并有完整的疗效评价资料的对象487例.门诊根据主诉进行分诊,在口腔内科获得详细的诊断,依据包括主诉、口腔检查、特殊检查,实验室检查、×线检查等,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意愿决定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牙体牙髓病治疗、粘膜病治疗、牙周序列治疗等,以卫生宣教、抗炎、镇痛、充填、随访为主.结果:牙疼38.19%、口腔粘膜病33.68%、牙龈出血8.62%、口臭8.42%,患者口腔问题1-4个,常见的口腔问题为牙龈炎23.41%、牙髓炎与根尖炎17.86%等,绝大多数患者还检出不同程度的牙石、牙垢、菌斑.病程1 d~ 11年,平均(2.6±1.2)周.治愈对象口腔黏膜病变率、病程≥1周、有自行治疗史、复发、多种口腔问题、吸烟、老年人比重低于未治愈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内科疾病就诊对象,往往症状较明显、病程长,治愈率并不理想,疗效影响因素较多,需要全面的诊断,同时重视医嘱.

    作者:陈竹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二甲双胍治疗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二甲双弧治疗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24例该社区于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所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患者瑞格列标,给予研究组患者二甲双胍,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所下降,研究组治疗后空腹及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4%,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利用二甲双胍治疗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具疗效好、安全性较高等优势,值得在临床当中广泛推广.

    作者:张小元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氯雷他定与布地奈德鼻喷剂联合治疗过敏性鼻炎36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实施氯雷他定与布地奈德鼻喷剂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36例过敏性鼻炎的患者作为治疗组,同期选取36例过敏性鼻炎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治疗组给予氯雷他定与布地奈德鼻喷剂联合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效果和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过敏性鼻炎对患者的影响较大,给予氯雷他定与布地奈德鼻喷剂联合治疗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柳红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髋部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接受髋部手术后患者中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方法:选76例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间在该院接受髋部手术的患者为对象,对其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过程进行回顾,对预防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76例患者,5.26%出现DVT,出现DVT的患者经处理后血栓(4.2±1.1)天消失,恢复良好.结论:对于接受髋部手术治疗的患者,展开全面的预防与护理可使深静脉血栓得到有效预防.

    作者:孙雅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目的:研究与分析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90例为对象急性研究,利用电脑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取胺碘酮治疗,对照组采取利多卡因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56% (43/45),显著高于对照组80.0% (36/45),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3/45),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 (12/45),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显著,且能显著减少不良反应,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聂俊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动态心电图应用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应用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方法:将该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6例,48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48例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先进行常规心电图观察,再使用动态心电图观察.结果:经过动态心电图检查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出现414阵次ST段缺血性变化.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T段降低幅度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ST段降低幅度对比,差异不显著无意义(P>0.05);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持续时间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持续时间对比,差异显著有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应用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诊断中,能有效的检测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的情况,为临床工作提供了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孙林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