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试析卫生检验的规范化及质量控制问题

李玉京;王颖

关键词:卫生检验, 规范化, 质量控制
摘要:本文分析了卫生检验规范化的必要性,我们提出了要完善质量监督体系,要制定质量保证程序,树立“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等卫生检验加强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输液室儿童输液中应用个体化服务的价值评估

    目的:探讨输液室儿童输液中个体化服务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输液室收治的8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40例采用个体化护理服务.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97.5% VS 82.5%,P<0.05);且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高于常规组(95.00% VS 80.00%,P<0.05).结论:为输液患儿提供个体化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提升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这对于减少医疗纠纷,融洽护患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夏云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特点、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探究ICU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特点、危险因素与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2月至2017年3月ICU收治的316例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医院感染多为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为主;危险因素有原有肺部感染、气管切开、住院时间.结论:ICU患者医院感染主要表现为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为主,和多种因素有关,需要制定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使感染率有效降低.

    作者:段雪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枸橼酸局部抗凝在高危出血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枸橼酸局部抗凝在高危出血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高危出血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中抽取40例,数表法分成两组:枸橼酸局部抗凝观察组20例,无肝素对照组20例,统计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平均治疗时间为(22.65±8.96)h,对照组平均治疗时间为(9.85±3.78)h,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BE、Na+、iCa2+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30.0%,差异明显(P<0.05).结论:高危出血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中给予枸橼酸局部抗凝,能改善血气指标,预防并发症,值得借鉴.

    作者:龙大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分析中药师对肿瘤患者应用中药药学服务的效果

    目的:文章旨在观察分析中药师对肿瘤患者应用中药药学服务的效果.方法:择取该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均分为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中药药学服务),将两组患者的医疗费用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并评估中药药学服务的应用效果.结果: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较,观察组的96.00%显著比对照组的82.67%要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将两组患者的医疗费用相较,对照组的(3643.9±275.4)元显著高于观察组的(2851.6±223.7)元,两组数据差异极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常规护理+中药药学服务)能够较好的增强治疗依从性,确保用药品质,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鲁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延续护理在PICC带管患者应用效果、自我管理能力及并发症分析

    目的:分析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延续护理在PICC带管患者应用效果、自我管理能力及并发症.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58例PICC带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9,行常规护理)和研究组(n=79,行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延续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研究组自我管理能力相关评分及PICC相关知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带管患者应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延续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和大力推广.

    作者:裴晓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硫酸铜比重法对无偿献血者血红蛋白浓度的初筛分析

    我国为确保临床医疗机构用血的安全和质量,同时保证献血者和受血者的身体健康,因此献血者每次献血前进行体格检查和血液检测是十分必要的[1].根据中国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年颁布的《血站技术操作规范(2015版)》规定,献血者在献血前要采集血液标本的检测[2],文件《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也规定献血前,要检查无偿献血者的血液血红蛋白(Hb)含量,男性Hb≥120 g/L,或血液比重≥1.052,女性Hb≥115 g/L,或血液比重≥1.050,才能适合献血.硫酸铜比重法检测Hb,因为操作简单,价格经济.一直是常用的Hb检测方法.在本研究中,通过用硫酸铜比重法检测3 500份无偿献血者Hb水平,对硫酸铜比重法检测无偿献血者Hb的临床使用价值进行分析,为今后的采血前筛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任红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门诊老年输液病人焦虑心理的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并分析门诊老年输液病人焦虑心理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在该院门诊输液的116例老年患者,纳入到本组研究中,分为心理干预组与常规对照组,每组58例,后者采用传统护理措施,前者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焦虑评分.结果:在输液前,心理干预组与常规对照组焦虑评分无显著差异,输液结束后10 min,心理干预组焦虑评分显著优于常规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门诊静脉输液中,对于老年患者,要重点关注,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胡贵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小儿肺吸虫病伴多浆膜腔积液的护理4例

    目的:对小儿肺吸虫病伴发多浆膜腔积液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以该院收治的4例肺吸虫病伴发多浆膜腔积液患儿为例,给予其口服吡喹酮与心包穿刺引流治疗,并展开一般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及心包穿刺引流护理等护理操作.结果:本组4例惠儿经B超与心超复查,显示多浆膜腔积液均完全消失,病情好转后出院,住院时间8 ~17 d,平均12.5 d.患儿家属满意度为100%.结论:在给予肺吸虫病伴多浆膜腔积液患儿治疗的同时,对其展开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加快其身体的康复,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常丽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临床护理效果与观察

    目的:观察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20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在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患者在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与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7.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满意度为97.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临床护理效果,宜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作者:杨红莲;马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经中医诊断为脾胃气虚证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纽予以四君子汤治疗,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复发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复发率较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洪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全面化护理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全面化护理对重症手足口病惠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患儿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予以患者全面化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以及护理满意度(92.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实施全面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促进临床疗效的改善,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史淑平;李晓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的分阶段式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的分阶段式健康教育.方法:选择该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7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则实施分阶段式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健康教育效果.结果:经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组对先天性心脏病的了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分阶段式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患儿及其家属对该病的认知,消除其恐惧心理,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江文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内感染的防治

    针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刘小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儿童急性白血病凝血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对儿童急性白血病凝血变化及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选4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急淋组,39例非急性淋巴白血病为非急淋组,选取30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组,分析三种凝血检查结果.结果:急淋组患儿的APTT、FIB及PLT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非急淋组的PT、APTT、FIB及PLT和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急淋组和非急淋组的PT、FIB及PLT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通过凝血指标变化检测可为儿童急性白血病分型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魏玉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产前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产前超声诊断检查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该院经产前超声检查被确诊的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78例、前置胎盘未合并胎盘植入60例和胎盘植入未合并前置胎盘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产前超声诊断检出率差异及特点.结果:胎盘植入合并前置胎盘或合并凶险型前置胎盘的检出率明显较高,且差异明显(P<0.05);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30例产妇中,年龄≥35岁者12例,占40.0%,宫腔操作次数≥2次者14例,占46.7%;与同期未合并胎盘植入者相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超声诊断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年龄≥35岁、宫腔操作次数较多者,更应该提高警惕,及时进行产前检查.

    作者:费华昆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不同放射诊断方法在乳腺增生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不同放射诊断方法对乳腺增生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取该院150例乳腺增生疾病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2月11日直至2017年1月25日,并将乳腺增生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钼靶X线进行检查,观察组患者实施MRI进行诊断.结果:经过检查后,观察组乳腺增生疾病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乳腺囊性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囊肿)93.33%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RI在乳腺增生疾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其与钼靶X线检查方式相比,具有对人体无放射伤害、检出率高等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作者:樊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房助产士心理压力相关因素及对策分析

    目的:掌握产房助产士心理压力产生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减轻压力的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职产房助产士9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心理压力现状进行调查问卷与分析.结果:产房助产士心理压力相关因素主要包括工作性质、工作量、时间、专业及产房环境.结论:为减轻产房助产士心理压力,医院应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加强对助产士的培训指导,营造安全、良好的工作环境,引导助产士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工作中减轻精神负担.

    作者:杨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舌形皮瓣修复

    目的:探讨舌形皮瓣修复治疗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37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对33例患者实施舌形皮瓣修复治疗,术后对37例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评价本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7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移植皮瓣均成活,无血供障碍,色泽红润、质地与正常皮肤相似.本组患者对舌形皮瓣修复治疗效果的满意度为91.89%.结论:舌形皮瓣修复治疗烧伤,皮瓣成活率高,外观自然,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作者:赵旭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方法.方法:将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孕妇作为实验组,将我院同期收治的100例首次剖宫产非瘢痕子宫孕妇作为对照组,对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在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时,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几率较高,临床中应加强护理干预,进而来对并发症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

    作者:王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责任助产士制度应用于产妇分娩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产妇分娩中引入责任助产士制度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产科收治的初产妇100例,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 =50)与引入责任助产士制度护理(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总产程用时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第二、第三产程用时无差异(P>0.05).观察组孕产妇顺产率经统计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采用产钳助产率、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居较低水平,观察组经统计新生儿窒息率、胎儿窘迫率相较对照组居较低水平,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中引入责任助产士制度,可改善分娩结局,提高护理水平,对保障产科护理工作质量价值显著.

    作者:王凤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