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欢欢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内分泌疾病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40例内分泌疾病患者,根据患者病症不同,给予不同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患者治疗情况、复发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比治疗前病情有所改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共发生2例复发,但持续用药后再无复发.结论:对于不同类型的内分泌疾病患者,采用不同种类的糖皮质激素进行对症治疗,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李佳联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剖析孟鲁司特钠片与硫酸镁注射液在老年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该院接诊的86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之按照奇偶数字分组原理随机分成甲、乙两组(n=43).两组都于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治疗,甲组同时加用孟鲁司特钠片和硫酸镁注射液.观察两组用药后病情的缓解情况,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甲组的胸闷、咳嗽与喘息症状的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乙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比乙组的83.72%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施以孟鲁司特钠片与硫酸镁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抑制其病情进展,促进临床症状缓解.
作者:冉颖;陈旭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麻疹疫苗高覆盖背景下的麻疹控制策略.方法:将该市2010~2016年的人口数据统计治疗,以及痰病防控中心提供的这5年的疫情汇编资料纳入研究,统计麻疹病例及其基本资料,记录麻疹发病人数、抗体阳性人数及麻疹病例中的免疫患者人数,计算百分比,计算不同年龄段的麻疹发病率.结果:从2010年至2016年,平均疫苗接种率为97.84%,接种麻疹疫苗后抗体阳性率为95.18%,小于8个月的患儿占比18.18%,15岁以上的患者占比33.72%.结论:在麻疹疫苗高覆盖背景下,为了有效控制麻疹,应充分贯彻落实儿童基础免疫和强化免疫工作,研发新型麻疹疫苗和接种方式.
作者:杨冬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手术患者护理中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其手术部位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5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模式基础上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4.44%)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12.00%),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显著,可以大程度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萍萍;朱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控制水平对患者近期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6月在该院接受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患者66例,将其随机的分为实验一组、实验二组和对照组,每组为22例患者.对实验一组患者的血压控制在120/80 mmHg;实验二组患者的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对照组的患者血压不进行控制,观察和对比患者近期预后的改善情况.结果:在治疗三天、一周和两周时实验一组和二组的患者的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评分比对照组少很多(P<0.05),实验一组和二组的NIHSS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实验一组、二组和对照组三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86.4%;63.6%.实验一组和二组之间的差异不明显;但是均明显的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可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强化治疗的效果.
作者:顾建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应急预案在CO中毒患儿抢救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CO中毒患儿48例,所有患儿在急诊抢救中,均采用临床护理应急预案.对所有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儿的抢救结局,同时总结相关的护理经验.结果:48例患儿中,45例患儿完全康复出院(93.73%),2例患儿转为CO中毒迟发性脑病(4.17%),1例患儿抢救无效死亡(2.08%).结论:CO中毒患儿通常病情危重,入院后需要紧急采取措施抢救,采用临床护理应急预案,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效率,减少患儿死亡,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馥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延续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维护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延续护理的形式、内容和效果评价进行综述,为老年高血压病患的延续护理提供参考.
作者:袁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文章首先论述了脑科学的基本概念以及脑科学系列课程在医疗教育领域的重要意义.随着脑科学的快速发展,一些新的理念与技术进入了医学教育领域,为高等医学的教育课程内容设置提供了依据.然后从脑科学系列课程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医学教育中通过MOOCs方式传播医学知识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其中着重阐释了MOOCs背景下,脑科学领域通过视听教育、多元智能理论、社会情绪能力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同时在教学设计方面存在密切联系,后提出有关脑科学指导并促进教育技术与交流互动的建议.医学教育应充分考虑培养医学生脑的多元智力理论,关注社会情绪对护理学习、记忆的影响,发挥脑功能作用,在快速发展的脑科学指导下促进实践改进和教学创新[1]为适应快速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求,教学实践也将注重并加强应用脑科学研究成果,使其成为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作者:吉继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探讨在肝胆外科护理中应用细节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研究对象是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患者58例.随机的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实施重视细节管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10.34%)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的(0%),其差异明显,P <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55%)则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68.96%),差异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肝胆外科的护理工作中,重视并应用细节管理,能够有效的提升肝胆外科患者的护理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应该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程克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药补脾益肾方治疗慢性肾脏病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予盐酸赖诺普利、阿魏酸钠等西药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药补脾益肾方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脾益肾方治疗慢性肾脏病降低尿蛋白,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速度.
作者:陶红琴;史志勇;安伟华;刘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心肺复苏技术的起源很早,差不多上世纪六十年代.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医学技术变得越来越高明,心肺复苏技术也越来越完善.在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心肺复苏技术的施救的措施开始多元化,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美国心肺病学会于2012年将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症救治指南面世成功.心肺骤停者恢复自主循环的概率已经达到了40% ~ 60%,相比较之前的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现如今目前的技术能够大比例的抢救心肺骤停患者,但还不能保证所有的患者全部被有效救治,该技术的发展任重而道远.这类康复患者在早期伴有各种并发症的危险,所以心肺复苏患者的彻底康复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本文作者根据以往的临床经验,加上本身救治了很多成功的心肺复苏患者,主要分析了心血管急症复苏的临床过程,对心血管生命支持的变化,特别是在完成心肺复苏临床程序之后的改变.随后详细阐述能够引起其心血管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因为心肺复苏患者康复后在早期容易出现反弹的情况,后提出几点建议,针对避免心肺复苏患者早期发生心血管衰竭,希望对此类疾病有参考价值.
作者:王红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112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舒适度为93.6%,对照组为83.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8%,对照组为51.2%.观察组的舒适度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良好.
作者:张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于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行以不同剂量的黄体酮进行治疗,探究合适的剂量.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141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三组,都采用黄体酮进行治疗,Ⅰ组47例用药剂量为100 mg/d,Ⅱ组47例用药剂量为200 mg/d,Ⅲ组47例用药剂量为300 mg/d.连续用药10天,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流血持续时间、流血量、子宫内膜厚度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流血持续时间、流血量对比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对比差异显著(P<0.05),Ⅰ组、Ⅲ组对比差异没有意义(P>0.05);Ⅰ组、Ⅱ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Ⅲ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应用黄体酮治疗的效果显著,剂量定为200 mg/d,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效果更显著,建议临床应用.
作者:郑莉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方式将入选的5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清除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肌酐、β2-微球蛋白、血磷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β2-微球蛋白、血磷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尿毒症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能够更好降低患者体内的血肌酐、β2-微球蛋白、血磷水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段松堂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总结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整体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125例妇产科手术患者,分为采取术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62例)、术后综合护理的实验组(63例).对比两组两组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组间疼痛缓解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以明显改善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手术恢复.
作者:安美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研究个性化护理措施在甲状腺手术护理中的运用体会.方法:将于该院行甲状腺手术治疗患者中抽出78例,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选取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选择运用个性化护理措施选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应值(96.30%>70.37%);观察组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对应值低,且P<0.05.结论:针对行甲状腺手术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同时改善其心理状况,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王惠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早期联合穴位按摩预防胸、腰椎骨折患者腹胀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8例作为样本,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结果:观察组患者腹胀发生几率8.82%、发生时间为伤后(4.12±0.01)d、5.88%的患者伴随恶心呕吐症状,2.94%的患者自述存在胃灼烧感,无患者存在呼吸困难症状,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应将早期联合穴位按摩应用到胸、腰椎骨折患者腹胀的预防中,降低腹胀的发病率,缓解患者恶心呕吐等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石晓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Ⅲ期压疮患者护理中中药辨证换药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医院收治的Ⅲ期压疮患者24例,护理均给予中药辨证换药法,观察所有患者压疮创面愈合情况.结果:24例患者,12例住院14 d创面完全愈合,8例患者住院28 d创面完全愈合,2例患者住院36 d创面完全愈合,另外2例住院36 d,仍有小面积创口,因经济压力自行出院.结论:Ⅲ期压疮患者护理中中药辨证换药法应用下,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徐小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水疗配合抚触在机构婴幼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 ~2015年收治到机构2~3月龄婴幼儿4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水疗配合抚触,观察两组婴幼儿体重、身高、头围、神经行为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疗配合抚触能够有效促进婴幼儿的身体发育,方法简单在福利机构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肖向红;保丽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并制定其解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接收的600例生化检验资料.结果:通过对临床生化试验复检可得出,影响其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有血液采集方式不当、实验室因素导致标本被污染、机械性损伤或者放置样品过久出现溶血现象.P<0.05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分析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发现影响其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有血液标本被污染、抽取患者测血液检测等现象.
作者:陈东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