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纯内固定与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

孙楠;李斌

关键词:脊柱骨折, 单纯内固定, 椎体成形术
摘要:目的:探究单纯内固定与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参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单纯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行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脊柱后凸角度和脊柱前后缘高度.结果:对比两组良好率,研究组明显优于参照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脊柱后凸角度和脊柱前后缘高度,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纯内固定术,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产后阴道松弛应用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产后阴道松弛患者应用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产后阴道松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及电刺激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盆底肌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Ⅰ类肌和Ⅱ类肌中Ⅳ~V级患者各18例,22.50%;15例,18.75%;治疗后Ⅰ类肌和Ⅱ类肌中Ⅳ~V级患者均31例,38.75%,统计学分析的结果显示,治疗后Ⅰ类肌和Ⅱ类肌中Ⅳ~V级构成比明显提高,且差异明显(P<0.05).结论:盆底功能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产后阴道松弛患者的盆底肌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巧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细化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认知状态的影响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细化教育后对认知状况的影响.采取细化健康教育后可明显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改善患者疾病状况和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作者:王阿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其服药依从性产生的影响

    目的: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病患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在精神科中选择110例精神分裂病患进行护理干预分析,根据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将病患分成干预组(55例)和健康教育组(55例),前者采取普通疾病护理干预,后者在前者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比较这两组病患的用药依从性以及对精神分裂知识了解情况.结果:健康教育组病患的用药依从性以及对精神分裂知识了解情况都高于干预组.结论:对精神分裂病态实施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可提升病患对于精神分裂知识的理解,强化病患的用药依从性.

    作者:顾敏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

    目的:探讨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作用,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孕周在24~28周的初产妇糖筛查试验异常,进一步行OGTT试验,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58例.观察组30人,由营养师指导饮食控制,专科护士指导运动疗法.对照组28人,通过健康教育自行控制饮食.观察两组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孕妇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并且对妊娠结局影响小.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分娩方式上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早期就进行合理的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并发症、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李俊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其对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以及对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该院接诊的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22例体检健康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48周,治疗前后取外周血,采用RT-PCR法检测HBVDNA,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AST的关系.对照组取外周血仅检测CD4+CD25+Treg、Treg.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清ALT、AST、HBV DNA均低于治疗前(P<0.01),恩替卡韦治疗48周后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Tre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潘华将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探讨血栓通治疗亚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采用血栓通对亚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在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12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60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的62例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5.2%,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73.3%,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采用血栓通对亚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显著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而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PBL法在急危重症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急危重症护理学中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进行教学的效果.方法:选取96例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排列表法分为PBL组48例和传统组48例,分别采用PBL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对比两组护生的考核分值、护生满意度及被护理患者的满意度.结果:PBL组与传统组在考核分值、实习护生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危重症护理学中,采用PBL教学法教学效果明显更佳,有效提高护理实习生理论、笔试以及病历书写能力,提高护生及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张伟红;陈春娟;赵丹;吴丽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锁定钢板在四肢骨折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和探究在四肢骨折中应用锁定钢板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了该院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20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钢板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了锁定钢板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愈合情况(95.0%)明显好于对照组(71.67%),而钢板断裂情况(3.33%)、感染情况(1.67%)及并发症发生情况(3.33%)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21.67%)、(11.67%)、(15.0%),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四肢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锁定钢板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还能降低钢板断裂、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郑兆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小儿秋季腹泻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小儿秋季腹泻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小儿秋季腹泻患儿104例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将所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52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喜炎平注射液对其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采取喜炎平注射液对其进行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的比对照组的要好,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也相对比较少,两组间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秋季腹泻,使用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可以在今后小儿秋季腹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作者:江建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医院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控制管理

    目的:探讨分析医院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控制管理.方法:该院自2014年开始在消毒供应室中对医疗器械实施清洗质量控制管理,一应复用医疗器械,均在使用完毕后送至消毒供应室统一清洗及消毒处理,随机抽检3个月内的150件医疗器械进行清洗质量情况测评,并将之与未实施清洗质量控制管理之前的3个月内的150件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施清洗质量控制管理后清洗质量迭标的医疗器械共有145件,清洗质量迭标率为96.7%;实施清洗质量控制管理前清洗质量达标的医疗器械共有121件,清洗质量达标率为80.7%;实施清洗质量控制管理后的医疗器械清洗质量达标率显著高于实施清洗质量控制管理前(P<0.05).结论:通过清洗质量控制管理可有效提高医院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达标率,因此应当继续保持及进一步加强医院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控制管理.

    作者:陈红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的分阶段式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的分阶段式健康教育.方法:选择该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7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则实施分阶段式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健康教育效果.结果:经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组对先天性心脏病的了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分阶段式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患儿及其家属对该病的认知,消除其恐惧心理,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江文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不同孕周胎儿畸形诊断的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不同孕周胎儿畸形的价值.方法:在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在该院产检的孕妇中选出1 5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的孕周不同分成孕早期组(11~ 17 w)、孕中期组(18~27 w)、孕晚期组(28 ~40 w);对全部孕妇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对于疑似胎儿畸形的孕妇再次行四维超声检查,统计三组孕妇的检查结果.结果:二维、四维超声联合检查对胎儿畸形检出率96.61%明显高于二维超声检查的82.20%,P<0.01;对于孕早期组、孕中期组、孕晚期组,二维、四维超声联合检查的确诊率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检查(P<0.05).结论:二维超声和四维超声联合检查诊断不同孕周胎儿畸形的准确率高,可以及早发现胎儿畸形,提高检出率,为产前筛查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乔磊;谢丽娜;杨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创面的应用及效果评定

    目的:研究分析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 ~2016年收治的90例烧伤患者,随机对惠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45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美宝湿润烧伤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黄嘧啶银霜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止痛总有效率为88.9%显著高于对照组26.7%,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泌物较多在Ⅱ度烧伤创面中较常见.对照组患者初期分泌物较多,但在3~5天后分泌物量则明显减少,创面新鲜炎性反应会逐渐消退,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治疗组(P<0.05).结论:烧伤创面应用美宝湿润烧伤膏进行治疗,操作方便,减轻患者痛苦,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杨书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诊预防性护理对并发症降低作用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诊预防性护理对并发症降低作用,为临床护理总结经验.方法:选取近几年来该院收治的86例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并根据对患者的救治措施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组各43例患者,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急诊护理联合并发症预防干预护理,分别记录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前后休克程度恢复差异,并统计急诊抢救情况、相关并发症发生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休克程度都有所好转,观察组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更好.观察组在急诊救治方法中的救治成功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救活时间缩短,并且降低了并发症,观察组对护理结果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结论: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诊预防性护理对并发症降低作用明显,治疗效果明显,该护理方法在提升治疗的成功率的同时还减少了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孙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护理进展

    随着髋关节置换术的广泛应用,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和护理起到重要的作用,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预防深静脉栓塞.

    作者:毛希虹;金丽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乳腺癌调强放疗技术分析

    目的:观察及分析乳腺癌调强放疗技术.方法:本研究对象为60例被临床明确诊断为乳腺癌患者.将患者分成各具备30例的调强放疗组、普通放疗组.对于普通放疗组的乳腺癌患者仅实施常规的放疗方案,而调强放疗组的乳腺癌患者实施调强放疗技术.对于获得到的结果情况展开分析并统计.结果:采取调强放疗技术,可以明显的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并且改善生存质量.其中,调强放疗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0.00%;调强放疗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的优势于普通放疗组;应用调强放疗技术,让照射范围、切肺情况具有更清晰的了解,并且安全可靠.结论:针对乳腺癌患者实施调强放疗的方案,一方面可以将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提升,另一方面也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推广实践治疗的意义巨大.

    作者:周红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子宫下段环扎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环扎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术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该院64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术产后出血患者,在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间入该院并接受治疗,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2例.常规组通过宫腔填纱的方式进行止血处理,研究组通过子宫下段环扎术进行止血处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术中总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总输血量等均少于常规组,组间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通过子宫下段环扎术进行治疗,止血效果显著,值得临床重视及进一步应用.

    作者:黄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麻疹疫苗高覆盖背景下麻疹控制策略探究

    目的:探究麻疹疫苗高覆盖背景下的麻疹控制策略.方法:将该市2010~2016年的人口数据统计治疗,以及痰病防控中心提供的这5年的疫情汇编资料纳入研究,统计麻疹病例及其基本资料,记录麻疹发病人数、抗体阳性人数及麻疹病例中的免疫患者人数,计算百分比,计算不同年龄段的麻疹发病率.结果:从2010年至2016年,平均疫苗接种率为97.84%,接种麻疹疫苗后抗体阳性率为95.18%,小于8个月的患儿占比18.18%,15岁以上的患者占比33.72%.结论:在麻疹疫苗高覆盖背景下,为了有效控制麻疹,应充分贯彻落实儿童基础免疫和强化免疫工作,研发新型麻疹疫苗和接种方式.

    作者:杨冬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普外科于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8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普外科常规护理模式进行管理干预,观察组44例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44例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97.72%,高于对照组82.23%,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使患者对普外科护理管理的护理满意度大幅度提升,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作者:曾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品管圈对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效果分析

    目的:剖析品管圈在预防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12月该院未开展品管圈活动时接诊的100例手术病患为对照组,另择2016年1月至12月本院开始品管圈活动时接诊的100例手术病患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比较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手术室医院感染率为2.0%,明显比对照组的11.0%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6.0%,明显比对照组的81.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应用品管圈活动,可有效减少手术室医院感染风险,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王顺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