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

李俊林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 饮食控制, 运动疗法, 血糖
摘要:目的:探讨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作用,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孕周在24~28周的初产妇糖筛查试验异常,进一步行OGTT试验,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58例.观察组30人,由营养师指导饮食控制,专科护士指导运动疗法.对照组28人,通过健康教育自行控制饮食.观察两组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孕妇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并且对妊娠结局影响小.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分娩方式上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早期就进行合理的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并发症、保证母婴安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调强放疗技术分析

    目的:观察及分析乳腺癌调强放疗技术.方法:本研究对象为60例被临床明确诊断为乳腺癌患者.将患者分成各具备30例的调强放疗组、普通放疗组.对于普通放疗组的乳腺癌患者仅实施常规的放疗方案,而调强放疗组的乳腺癌患者实施调强放疗技术.对于获得到的结果情况展开分析并统计.结果:采取调强放疗技术,可以明显的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并且改善生存质量.其中,调强放疗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0.00%;调强放疗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的优势于普通放疗组;应用调强放疗技术,让照射范围、切肺情况具有更清晰的了解,并且安全可靠.结论:针对乳腺癌患者实施调强放疗的方案,一方面可以将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提升,另一方面也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推广实践治疗的意义巨大.

    作者:周红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清洗后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等工作是在消毒供应中心完成的,此科室的工作质量关系着手术器械的安全,影响着手术效果,间接反映医院的整体水平.彻底清洗是灭菌的前提,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在对手术器械进行清洗后有多种异常情况,如有机物、二氧化铬残留在金属器械表面,金属器械存在蚀损斑、钙物质点状物等,由多种物理或化学因素造成.在此种状况下为顺利进行手术,将术后感染率减少,并为患者的生命安全负责,需采用积极的措施应对手术器械清洗后存在的问题.

    作者:徐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微量吸允在早产儿早期喂养中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和分析微量吸允在早产儿早期喂养中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该院出生的6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方式对早产儿进行喂养,干预组30例,采用早期微量吸允方式对早产儿进行喂养.观察两种喂养方式在早产儿早期喂养中的作用.结果:干预组早产儿的住院时间、达到肠内全营养时间、恢复出生体重的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干预组早产儿中,喂养耐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NEC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产儿出生后24 h内给予微量吸允的方式喂养,能够较好的控制奶量和加奶速度,减轻早产儿的胃肠道负担,提高喂养耐受性,防止NEC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顾言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血清β2微球蛋白检验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血清β2微球蛋白检验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研究抽取的糖尿病肾病患者35例,其入选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将其作为实验组,随后选择同期入院的健康体检人员35例,将其作为参照组,所有受检人员入院后均接受血清β2微球蛋白检验,后对检验结果进行总结和统计.结果:经检验后可知,实验组患者的血清32微球蛋白参数较比参照组更高,数据结果经检验后,组间呈<0.05.另外,从血清β2微球蛋白阳性比例来看,实验组阳性率较比参照组更高,组间呈<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予以血清β2微球蛋白检验,可以有效诊断其病情,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作者:陈丽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延续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院后独立生活能力和心理社会适应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应用延续护理对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和生理社会适应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在医院治疗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45例患者给予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后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生理社会的适应能力.结果:研究组的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高于对照组,且两项指标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应用延续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加强生理社会的适应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贾雪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对普胸外科手术病人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对普胸外科手术病人肺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2015年06月至2016年05月该院普胸外科接收且治疗的手术患者60例,依据术前予以不同护理方法为依据分组:护理组(30例予以综合呼吸功能锻炼),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护理),同时观察、比对2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护理纽术后住院时长(3.5±0.2)d、胸管留置时长(2.5±0.4)d,均短于对照组(7.5±1.5)d、(5.5±1.2)d,(P<0.05);2组肺功能各指标(指脉氧饱和度、大通气量、动脉血氧分压、第1秒时间肺活量)改善情况比对,有差异性(P<0.05);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6.67%,比对照组26.67%低(P<0.05).结论:对普胸外科手术患者展开专业护理工作时,术前予以综合呼吸功能锻炼,可在改善患者肺功能的基础上,缩减住院时长,有效防治并发症,可推广.

    作者:聂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营养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对职业女性健康的影响

    职业女性工作及家庭负荷量大,长期不合理膳食及不健康生活方式会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影响身心健康.本文主要从职业女性工作角度出发,分析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介绍了单位环境内切实可行的营养健康教育方法及健康行为干预措施,旨在为促进职业女性身心健康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陈星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产后阴道松弛应用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产后阴道松弛患者应用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产后阴道松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及电刺激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盆底肌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Ⅰ类肌和Ⅱ类肌中Ⅳ~V级患者各18例,22.50%;15例,18.75%;治疗后Ⅰ类肌和Ⅱ类肌中Ⅳ~V级患者均31例,38.75%,统计学分析的结果显示,治疗后Ⅰ类肌和Ⅱ类肌中Ⅳ~V级构成比明显提高,且差异明显(P<0.05).结论:盆底功能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产后阴道松弛患者的盆底肌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巧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急性胰腺炎CT与超声对比研究

    目的:将急性胰腺炎(AP)超声和CT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患有急性胰腺炎的60例病人的超声和CT的检查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结果:轻型的急性胰腺炎对于超声的敏感性是85%(39/45),CT的敏感性为86.3% (41/45),两者的结果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重症的急性胰腺炎对超声的敏感性是35%(4/15),CT的敏感性是85% (13/15),两者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的水肿型胰腺炎两者的敏感性相似,重症的急性胰腺炎对于超声的敏感性明显低于CT,这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补充,提升胰腺炎的诊断水平.

    作者:韦红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优化护理用于降低内科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中的临床有效性

    目的:总结优化护理干预在降低内科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方面的影响价值,确保内科高危疾病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方法:选择该院150例内科高危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75例内科高危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75例内科高危患者接受优化护理.对比两组内科高危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内科高危患者实施优化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压疮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实施价值.

    作者:陈冬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痛风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康复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分析痛风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风湿科收治的45例痛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干预前45例痛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接受健康教育及康复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对痛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率91.11%,饮食知识掌握率88.89%,药物知识掌握率95.56%,运动知识掌握率95.56%;对照组则依次为71.11%,60.00%,64.44%,75.56%,x2检验显示观察组患者对痛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更优,且差异明显(P<0.05).结论:健康教育及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痛风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积极性,效果显著.

    作者:焦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品管圈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方法:科室成立11人的QCC小组,通过主题选定、制定活动计划、现状把握、原因分析、目标设定、对策拟定与实施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总结等九大步骤,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我科2013年4~5月32例髋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疼痛可控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对策,对2013年6月至7月35例髋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疼痛进行对策实施.结果:髋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12 h重度疼痛发生率由活动前的84.4%下降到应用后的28.6%,我们制作了《骨科疼痛护理记录单》并制定了《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护理流程》,此外,圈员综合能力明显提升.

    作者:宋振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不同剂量黄体酮治疗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对于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行以不同剂量的黄体酮进行治疗,探究合适的剂量.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141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三组,都采用黄体酮进行治疗,Ⅰ组47例用药剂量为100 mg/d,Ⅱ组47例用药剂量为200 mg/d,Ⅲ组47例用药剂量为300 mg/d.连续用药10天,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流血持续时间、流血量、子宫内膜厚度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流血持续时间、流血量对比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对比差异显著(P<0.05),Ⅰ组、Ⅲ组对比差异没有意义(P>0.05);Ⅰ组、Ⅱ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Ⅲ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应用黄体酮治疗的效果显著,剂量定为200 mg/d,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效果更显著,建议临床应用.

    作者:郑莉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一例淡水淹溺后心跳骤停患者的护理体会

    报告一例淡水淹溺后心跳骤停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心肺复苏(CPR)后护理;淹溺后护理:预防并发症;重视患者家属的心理支持等.经过11天的ICU治疗护理,患者病情稳定,应家属要求转上海后期治疗.

    作者:黄侠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小儿肺吸虫病伴多浆膜腔积液的护理4例

    目的:对小儿肺吸虫病伴发多浆膜腔积液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以该院收治的4例肺吸虫病伴发多浆膜腔积液患儿为例,给予其口服吡喹酮与心包穿刺引流治疗,并展开一般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及心包穿刺引流护理等护理操作.结果:本组4例惠儿经B超与心超复查,显示多浆膜腔积液均完全消失,病情好转后出院,住院时间8 ~17 d,平均12.5 d.患儿家属满意度为100%.结论:在给予肺吸虫病伴多浆膜腔积液患儿治疗的同时,对其展开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加快其身体的康复,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常丽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门诊输液室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评价儿科门诊输液室实施优质护理对提升患者满意度的作用.方法: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儿科门诊输液室收治的12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进行满意度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优质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6.67%(58/60),对照组患儿及家属对常规护理的满意度为71.67%(43/6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门诊输液室有必要实施优质护理以提高患儿和家属的满意度,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陆淼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究肱骨近端骨折应用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3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根据钢板固定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3.29±3.77)w,骨折愈合优良率为86.67%,骨折愈合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有钢板断裂、螺钉松动、肱骨头坏死各为1例,共有3例发生,发生率为20.0%;观察组患者仅一例患者存在肩关节活动受限,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在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疗效确切,有效帮助患者构建肩关节部位稳定的生物力学结构,更符合人体生理学特征,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束晖;王树金;王遥伟;吴树华;周立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浦江县1575名8~10岁儿童患龋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浦江县8~ 10岁儿童乳恒磨牙患龋情况,为降低学龄儿童乳恒磨牙发病率,以及制定龋病防治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随机整体抽样的方法,在浦江县市区和农村随机抽样选取调查点,共调查1 575名8 ~10岁儿童,对其乳牙、第一恒磨牙的患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浦江县8岁儿童患龋率为79.45%,龋均为1.64;9岁儿童惠龋率为82.69%,龋均为1.16;10岁儿童患龋率为87.72%,龋均为1.07.;乳恒牙患龋率和龋均在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浦江县8~10岁儿童乳牙患病率较高,今后儿童龋病的预防保健工作应进一步加强,口腔卫生宣传教育也要更好的落实,同时提高家长对乳牙重要性的认识,促进乳牙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江晓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儿童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应原因分析及处理

    目的:研究儿童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应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36例接种后发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儿童进行研究,对出现的异常反应进行分析比较,并进行相应的处理.结果:36例患者主要为接种麻疹疫苗13.3%、无细胞百白破疫苗27.1%、乙脑减毒疫苗10%,其中异常多以过敏性皮疹为主要表现,过敏性皮疹出现的概率显著高于热性惊厥、无菌性脓肿和晕厥所占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的预防接种对于家庭和社会都存在着重大的意义,接种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接种的规范流程,采取积极有效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预防措施,尽可能的避免其的发生.

    作者:殷炳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究应用舒适护理对于进行胰十二指肠术切除后的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时段内60例在我院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的围术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在舒适度,满意度,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较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显示出显著良好的效果,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舒适护理的方式对采取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同时显著降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朱红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