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艳
本文分析了卫生检验规范化的必要性,我们提出了要完善质量监督体系,要制定质量保证程序,树立“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等卫生检验加强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
作者:李玉京;王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对小儿烧伤患儿家属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该院收治的64例小儿烧伤患儿家属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家属的自身意愿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32例.常规组给予基础护理干预,护理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心理情绪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前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护理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常规组,有满足P <0.05时,才可认为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结论:对小儿烧伤患儿家属行心理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同时,还能够改善患儿家属的负性心理情绪.
作者:黄小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药益气养血方治疗儿童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喉源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克肟干混悬剂、氯雷他定糖浆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益气养血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咳嗽、咽痒评分,并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咳嗽、咽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养血方可有效改善咳嗽、咽瘁症状,治疗儿童喉源性咳嗽疗效显著.
作者:徐伟;张振中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管再闭塞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各项指标均能快速稳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季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运用品管圈用于预防化疗外渗风险管理.方法:运用品管工具查找并干预易引起化疗外渗环节.结果:有形成果:患者化疗外渗发生率由对策实施前0.35%降至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达到有效预防化疗外渗的发生.无形成果:圈员在品管手法应用、责任感、沟通能力、团队精神、护理品质改善、积极性6个方面得到显著提高.结论:开展品管活动降低了化疗外渗发生率,提高了圈员团队协用和质量安全管理意识.
作者:陈红梅;何燕;韩燕;梁艳;罗锐;吴国华;李建英;李艳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Ⅲ期压疮患者护理中中药辨证换药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医院收治的Ⅲ期压疮患者24例,护理均给予中药辨证换药法,观察所有患者压疮创面愈合情况.结果:24例患者,12例住院14 d创面完全愈合,8例患者住院28 d创面完全愈合,2例患者住院36 d创面完全愈合,另外2例住院36 d,仍有小面积创口,因经济压力自行出院.结论:Ⅲ期压疮患者护理中中药辨证换药法应用下,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徐小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使用有创机械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150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资料,其中男69人,女81人,两组患者年龄均在50以上,因心脏或者肺部功能损伤引起的呼吸系统衰竭.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成功出院患者为96人(占总人数的64%),其中8人在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时需要经过两次以上的插管和机械通气,给治疗救助过程带来了难度.因患者本身年龄比较大且身体机能衰退,有42(28%)名患者因抢救无效未脱机死亡;有12(8%)名患者在脱机后2~8d内死亡.结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虽然对老年呼吸衰竭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衰退、患者耐受能力差发生了一些抢救无效的现象.具体治疗办法还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和改进.
作者:赵宏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了解浦江县8~ 10岁儿童乳恒磨牙患龋情况,为降低学龄儿童乳恒磨牙发病率,以及制定龋病防治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随机整体抽样的方法,在浦江县市区和农村随机抽样选取调查点,共调查1 575名8 ~10岁儿童,对其乳牙、第一恒磨牙的患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浦江县8岁儿童患龋率为79.45%,龋均为1.64;9岁儿童惠龋率为82.69%,龋均为1.16;10岁儿童患龋率为87.72%,龋均为1.07.;乳恒牙患龋率和龋均在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浦江县8~10岁儿童乳牙患病率较高,今后儿童龋病的预防保健工作应进一步加强,口腔卫生宣传教育也要更好的落实,同时提高家长对乳牙重要性的认识,促进乳牙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江晓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胰激肽原酶治疗暂时性视网膜缺血的效果.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在上海市杨浦区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眼科门诊暂时性视网膜缺血患者58例,分成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口服治疗,对照组未进行相关治疗,半年内每月复诊一次,评价两组患者暂时性视网膜缺血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9.31%,对照组为37.9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胰激肽原酶可治疗暂时性视网膜缺血.
作者:路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阐述提高心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管理水平的方法,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心内科老年患者作为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3.3%、满意度96.7%、投诉率为0,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应从病房环境的改善、查对落实的落实、无菌操作的执行等方面,加强对心内科老年患者的护理,以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几率,提高护理的安全性.
作者:吴静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总结硝普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72例高血压急症患者,分为接受硝普钠治疗的对照组以及联合硝酸甘油治疗的实验组,每组36例.对比两组高血压急症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期间血压、呼吸、心率指标变化情况以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高血压急症患者的血压、呼吸、心率指标水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计算P <0.05.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成年高血压急症患者来说,相对于硝普钠单一治疗,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整体效果更具优势,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吉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药补脾益肾方治疗慢性肾脏病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予盐酸赖诺普利、阿魏酸钠等西药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药补脾益肾方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脾益肾方治疗慢性肾脏病降低尿蛋白,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速度.
作者:陶红琴;史志勇;安伟华;刘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中医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将从2015年至2017年的7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采用随机数分配的原则分为两组,各35例,第一组采用中医疗法中中药柔肝整肠法进行治疗.第二组采用开塞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是否排便间隔时间降低,粪便便质有所改善以及是否有不良反应等等.结果:第一组治愈29例,治愈率82.86%,好转4例,好转率11.43%,总有效率94.29%;第二组治愈8例,治愈率22.86%,好转18例,好转率51.43%,总有效率74.29%.结果显示第一组高于第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朋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方式将入选的5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清除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肌酐、β2-微球蛋白、血磷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β2-微球蛋白、血磷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尿毒症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能够更好降低患者体内的血肌酐、β2-微球蛋白、血磷水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段松堂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析左侧膈疝误诊的原因,并进行案例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07年10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4例左侧膈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其误诊原因.结果:由于患者只出现腹部疼痛、胃肠道症状,缺乏明显的左侧膈疝症状,在临床检查及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忽略掉体格、X线等对症检查,将四例患者误诊为肠梗阻,但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均有加重现象.再次行胸部CT检查及胸外科医生会诊后,考虑为左侧膈疝,经手术探查后证明为此病症,并行相应的修补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结论:左侧膈疝大多数均由创伤所致,发生膈肌破裂后,容易被胸腹部的穿透性器质性损伤所掩盖,从而极易发生误诊情况.在临床诊治中应结合患者病史,采用有效的检查方法进行鉴别诊断,提供有效的治疗依据.
作者:江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整体服务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该科接诊的54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患进行随机分组:甲组和乙组各27例.予以甲组整体护理,予以乙组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后血压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甲组的血糖水平明显比乙组降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利用整体服务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施护,可显著提高其血糖控制的效果.
作者:鲍洁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研究低温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在该院接收治疗的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5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采用低温射频消融手术治疗,观察分析临床效果.结果:经过低温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后,52例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4.23%;治疗前患儿的Calgary生活质量评分为(3.5±0.7)分,Epworth嗜睡评分结果为(9.4±3.1)分,术后6个月患儿的Calgary生活质量评分和Epworth嗜睡评分结果分别为(5.1±1.5)分以及(4.3±1.3)分,与治疗前相比,术后患儿的Calgary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增高,Epworth嗜睡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温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效果良好,能够改善患儿的嗜睡情况,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良春;蹇华;苏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析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预见性护理与应用意义.方法:以该院急诊科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76例危重患者为观察对象,按护理方案不同对其进行分组,Ⅰ组在院内转运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Ⅱ组接受预见性护理,对比评估两组的院内转运情况.结果:与Ⅰ组相比,Ⅱ纽患者的院内转运时间显著缩短,意外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家属满意度显著提高,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急诊危重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缩短患者的院内转运时间,减少转运过程中意外事件的发生,提升家属满意度,值得推荐.
作者:张林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经中医诊断为脾胃气虚证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纽予以四君子汤治疗,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复发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复发率较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洪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特应性皮炎患儿的致病原因与治疗方案.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4月至2017年8月在院治疗的特应性皮炎患儿56例与健康儿童56例,分别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分析其过敏原、疗效、血清总IgE含量和血清特异性IgE阳性比例.结果:试验组特应性皮炎患儿血清总IgE含量和血清特异性IgE阳性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其过敏原主要是尘螨、动物毛屑、花粉、牛奶、霉菌、海鲜、衣物等,总有效率为96.43%.结论:应及时测定特应性皮炎患儿血清总IgE含量和血清特异性IgE阳性比例,查出其致病因素与过敏原,积极开展局部治疗和系统性治疗,促进患儿身心健康.
作者:王维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