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DCA循环法用于体检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价值观察

涂锡兰

关键词:PDCA循环法, 体检中心, 护理质量管理
摘要:目的:探究将PDCA循环法用于体检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于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期间来该院体检中心进行常规化体检的患者184例,将其随机分成甲、乙两组,每组患者均为92例,甲组受检者接受常规法实施管理,乙组受检者接受PDCA循环法管理,对比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乙组受检者的满意度为96.7%,明显优于甲组的87.0%,P<0.05,且乙组管理模式的服务水平评分较高,P<0.05.结论:将PDCA循环法用于体检中心护理质量管理有较高的价值,不仅使质量管理效果获得提升,而且受检者较为认可,因此,该方法值得广泛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秋季腹泻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小儿秋季腹泻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小儿秋季腹泻患儿104例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将所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52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喜炎平注射液对其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采取喜炎平注射液对其进行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的比对照组的要好,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也相对比较少,两组间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秋季腹泻,使用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可以在今后小儿秋季腹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作者:江建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微创外科治疗乳腺良性疾病的应用价值与并发症情况研究

    目的:探讨微创外科治疗乳腺良性疾病的应用价值与并发症情况.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9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作为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分组,各有45例.传统外科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进行治疗,微创外科组采用微创外科治疗.比较两组乳腺良性疾病治疗效果;瘢痕长度、手术完成时间、收集血量和愈合时间;乳房变形、局部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微创外科组乳腺良性疾病治疗效果高于传统外科组(P<0.05);微创外科组瘢痕长度、手术完成时间、收集血量和愈合时间低于传统外科组(P<0.05);微创外科组乳房变形、局部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外科组(P<0.05).结论:微创外科治疗乳腺良性疾病的应用价值高,可缩短操作时间,减少出血,减少并发症发生,加速切口愈合,缩小瘢痕,值得推广.

    作者:白浪蛟;汪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结核病患者依从性的作用分析

    目的:对结核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及作用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诊治的85例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均在常规对症治疗同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干预前后病情控制情况和患者依从性.结果:通过干预后,患者的涂片转阴率达到90.2%,高于干预前的67.1%,且干预后患者治疗依从性大幅提升,优于干预前,均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结核病患者治疗中进行系统、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依从性.

    作者:于芳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肺结核患者施行全程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体会

    目的:研讨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在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体会.方法:对该院近两年收治且符合标准的90例肺结核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接受常规基础护理者归入Ⅰ组,接受全程优质护理服务者归入Ⅱ组,对比评估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服药依从性及疾病转归情况.结果:Ⅱ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78%,服药依从性为93.33%,疾病转归(好转+病灶吸收)率为93.33%,与Ⅰ组相应数据(82.22%、73.33%和77.78%)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施行全程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明显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及服药依从性,并促进疾病良好转归,值得推荐.

    作者:吴迎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舒适护理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该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所收治的86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治疗,给予观察组舒适护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焦虑情绪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况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舒适护理,可使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到明显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大幅度提升,提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普及应用.

    作者:杨王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优化护理用于降低内科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中的临床有效性

    目的:总结优化护理干预在降低内科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方面的影响价值,确保内科高危疾病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方法:选择该院150例内科高危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75例内科高危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75例内科高危患者接受优化护理.对比两组内科高危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内科高危患者实施优化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压疮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实施价值.

    作者:陈冬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如何加强心内科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

    目的:阐述提高心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管理水平的方法,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心内科老年患者作为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3.3%、满意度96.7%、投诉率为0,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应从病房环境的改善、查对落实的落实、无菌操作的执行等方面,加强对心内科老年患者的护理,以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几率,提高护理的安全性.

    作者:吴静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老年大面积烧伤病人的心理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在治疗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过程中国,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干预对患者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所具有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60例大面积烧伤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有40例,对照组有20例.对观察组采取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心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并分析和评估两组患者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价干预前、后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的差异.结果:经过心理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的评分,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心理干预效果与患者有、无配偶存在紧密的联系.结论: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心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大面积烧伤老年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相对来说,对于无配偶患者,具有更加显著的效果,在临床中可以大面积推广.

    作者:赵霞;王淑霞;杜英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100例胸壁结核外科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就100例胸壁结核外科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 10月所收治的100例胸壁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外科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加以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胸壁结核外科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较为重要,对患者的身体康复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早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探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6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行常规护理,实验组(30例)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躯体功能(53.61±3.40)分等更高;实验组术后7d、1 mI-PSS评分(3.08±1.02)分与(2.81±0.89)分更低(P<0.05).结论:于患者围手术期行护理干预可取得满意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杨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在术后的早期下床活动之中行护理干预所取得的护理成效,了解早期下床活动护理对临床疗效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08月16日至2017年08月19日间于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4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42例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病患纳入第一组,其他的42例接受早期下床活动护理干预的病人纳入第二组,对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展开分析.结果:第二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第一组,第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第一组,组间数据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在治疗时行早期下床活动护理,护理效果佳,能够缩短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李念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锁定钢板在四肢骨折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和探究在四肢骨折中应用锁定钢板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了该院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20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钢板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了锁定钢板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愈合情况(95.0%)明显好于对照组(71.67%),而钢板断裂情况(3.33%)、感染情况(1.67%)及并发症发生情况(3.33%)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21.67%)、(11.67%)、(15.0%),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四肢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锁定钢板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还能降低钢板断裂、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郑兆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预见性护理与应用意义探析

    目的:探析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预见性护理与应用意义.方法:以该院急诊科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76例危重患者为观察对象,按护理方案不同对其进行分组,Ⅰ组在院内转运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Ⅱ组接受预见性护理,对比评估两组的院内转运情况.结果:与Ⅰ组相比,Ⅱ纽患者的院内转运时间显著缩短,意外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家属满意度显著提高,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急诊危重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缩短患者的院内转运时间,减少转运过程中意外事件的发生,提升家属满意度,值得推荐.

    作者:张林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的分阶段式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的分阶段式健康教育.方法:选择该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7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则实施分阶段式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健康教育效果.结果:经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组对先天性心脏病的了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分阶段式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患儿及其家属对该病的认知,消除其恐惧心理,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江文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107例小儿烧伤的临床护理及体会

    目的:探讨对小儿烧伤患者有效护理措施达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小儿烧伤患者107例,依据不同年龄、烧伤面积和特点的分析,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儿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治愈率100%.结论:文章中护理措施对预防并发症和减轻患者痛苦等方面能起到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实践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仙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诊预防性护理对并发症降低作用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诊预防性护理对并发症降低作用,为临床护理总结经验.方法:选取近几年来该院收治的86例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并根据对患者的救治措施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组各43例患者,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急诊护理联合并发症预防干预护理,分别记录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前后休克程度恢复差异,并统计急诊抢救情况、相关并发症发生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休克程度都有所好转,观察组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更好.观察组在急诊救治方法中的救治成功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救活时间缩短,并且降低了并发症,观察组对护理结果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结论: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诊预防性护理对并发症降低作用明显,治疗效果明显,该护理方法在提升治疗的成功率的同时还减少了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孙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精细化管理对手术室手术效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手术室手术效率受到精细化管理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某院在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治疗的110例手术普外科患者作为本次主要研究的对象,将本次研究的110例手术普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对常规手术室管理方法进行使用,观察组在常规手术室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对精细化管理的方法进行使用.结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间要明显高于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满意度是80%,观察组满意度是94.5%,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要低于观察组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在手术室中使用精细化管理的方式,可以将手术的效率、患者的满意程度和护理质量大大提升,所以应该将其推广力度不断加大.

    作者:舒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作用效果.方法:挑选60例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入院的脑出血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给予两组脑出血患者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30 mg/次,2次/日),持续治疗14日.结果:研究结束后,对照组患者中基本痊愈有9例,显著进步有6例,进步有8例,无效有7例;研究组患者中基本痊愈有20例,显著进步有5例,进步有4例,无效有1例;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改善,而且研究组改善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依这拉奉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作用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韩建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股骨颈骨折护理中舒适化服务的应用及可行性研究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股骨颈骨折患者使用舒适化服务的效果.方法:收集股骨颈骨折患者共108例,按照完全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舒适化服务,,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 <0.05.结论:在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舒适化服务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雯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开腹取石保胆术与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效果

    目的:剖析开腹取石保胆术与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中的应用价值.选择该专业门诊在2013年9月至2017年6月间接诊的急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病患100例,并将之按照电脑随机双盲法的分组原则进行分组:研究组(n=50)采用开腹取石保胆术治疗方案,对照组(n=50)采用胆囊切除术治疗方案.观察并比较两组的肛门排气时间与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明显比对照组的18.0%低,P<0.05.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为(50.71±6.83)ml,明显比对照组的(93.62±24.15)ml少,P<0.05.研究组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手术时间和下床时间都明显比对照组短,P <0.05.结论:对急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病患施以开腹取石保胆术治疗,并发症少,疗效显著,术后恢复快.

    作者:张国保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