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锡兰
目的:对比不同放射诊断方法对乳腺增生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取该院150例乳腺增生疾病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2月11日直至2017年1月25日,并将乳腺增生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钼靶X线进行检查,观察组患者实施MRI进行诊断.结果:经过检查后,观察组乳腺增生疾病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乳腺囊性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囊肿)93.33%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RI在乳腺增生疾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其与钼靶X线检查方式相比,具有对人体无放射伤害、检出率高等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作者:樊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心律失常展开治疗时应用胺碘酮的有效性进行探讨.方法:依据用药方式,分200例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为两组,均以胺碘酮展开治疗,100例经静脉推注给药为静推组,100例经口服给药为口服组,对比两组治疗有效性.结果:静推组总有效率为97.00%,与口服组的78.00%对比较高,P<0.05;治疗后,静推组HR是(68±6)次/min,LVEF是(62.3±4.5)%,分别与口服组的HR(74±5)次/min、LVEF(53.6±5.1)%对比较优越,P<0.05;静推组、口服组分别有4.00%、3.00%发生不良反应,组间对比P>0.05.结论:对于心律失常,经静脉推注予以胺碘酮治疗效果优越、安全性理想.
作者:陆庆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本次买验课题主要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系统护理对其心理状况、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该院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6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焦虑心理、抑郁心理)、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焦虑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抑郁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系统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徐梦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经中医诊断为脾胃气虚证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纽予以四君子汤治疗,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复发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复发率较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洪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观察吞咽功能训练对患者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96例,入选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以随机抽样法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训练,观察组48例给予吞咽功能训练,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护理疗效.结果:在康复护理疗效指标上,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3.75%,明显要比对照组的72.92%高(P<0.05).结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取吞咽功能训练具备显著效果,值得采取及使用.
作者:利少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与病原菌耐药性.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该院检验科进行微生物检测的48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将480份标本不同菌株的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标本采集和保存、实验室人员素质、检测方法等是影响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的主要因素;检验报告准确率为81.67%,与误差率存在差异(P<0.05);分离出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所占比例高(52.08%);大肠埃希菌对头孢类药物耐药率及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红霉素类及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较高.结论:根据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对应的干预措施能够使检验质量提高,促进临床治疗药物的合理选择.
作者:杨燕;刘慧;王鸿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如何加强对医院消毒供应室进行细节管理.方法:从环境管理、物品管理、人员管理及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的细节管理策略.结果:总结归纳消毒供应室细节管理的具体措施.结论:细节管理有利于提升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管理质量,有利于减少工作错误的发生以及工作效率的降低.
作者:胡文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心血管护理中使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方法:随机选择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时间范围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心血管病患者(50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进行舒适护理干预.以此对比两组护理前后,患者情绪心理状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通过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不良心理情绪与护理前明显好转,且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血管病患者通过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情绪,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其价值在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茆生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在胸腔镜辅助下进行小切口纵膈肿瘤切除术对于纵膈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该院确诊的50例纵膈肿瘤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利用传统的开胸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纵膈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切口长度、患者切口疼痛评分、引流管放置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6%)也要显著低于对照组(18%),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价值(P<0.05).结论: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对于纵膈肿瘤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能够减小术中的创伤,降低患者的痛楚,促进术后的恢复,在纵膈肿瘤的治疗中的价值比较高.
作者:陈春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方法.方法:将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孕妇作为实验组,将我院同期收治的100例首次剖宫产非瘢痕子宫孕妇作为对照组,对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在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时,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几率较高,临床中应加强护理干预,进而来对并发症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
作者:王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增加了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普遍下降明显,生活质量,自我感觉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恰当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增加药物治疗效果,提高身体素质,减少并发症及不良后果的发生.
作者:李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应用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方法:将该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6例,48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48例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先进行常规心电图观察,再使用动态心电图观察.结果:经过动态心电图检查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出现414阵次ST段缺血性变化.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T段降低幅度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ST段降低幅度对比,差异不显著无意义(P>0.05);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持续时间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持续时间对比,差异显著有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应用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诊断中,能有效的检测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的情况,为临床工作提供了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孙林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CT和MRI检查对食管癌术前TN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8月该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为食管癌,回顾相关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CT和MRI检查,并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比分析本组术前TN分期检查准确率、有无区域性淋巴结转移评判,并与金标准进行对照.结果:30例患者于术前行CT检查食管癌术前TN分期诊断准确率93.3%(28/30),30例患者于术前行磁共振成像检查食管癌术前TN分期诊断准确率90%(27/30),两种检查准确率与金标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在有无区域性淋巴结转移诊断中,CT检查准确率70%(21/30)、磁共振成像检查准确率66.7%(20/30),两组检查与金标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在食管癌术前TN分期患者的临床检查中,应针对患者病情给予相应的检查诊断,CT和MRI检查都具有显著的诊断效果,均可为临床提供有利的治疗依据,但CT检查价格较低,操作简单,应用性较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建设;濮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21例作为样本,均采用高频彩超诊断.将高频彩超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评估高频彩超的诊断价值.结果:采用高频彩超诊断乳腺癌,检出率较高,为85.71%,但与病理诊断相比,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频彩超在诊断乳腺癌方面,价值显著.临床应提高对诊断操作规范性的重视程度,反复检查,明确鉴别乳腺癌与乳腺纤维瘤等疾病,进一步提高检出率,避免误诊或漏诊的问题发生.
作者:赵永晶;朱向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阐述提高心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管理水平的方法,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心内科老年患者作为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3.3%、满意度96.7%、投诉率为0,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应从病房环境的改善、查对落实的落实、无菌操作的执行等方面,加强对心内科老年患者的护理,以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几率,提高护理的安全性.
作者:吴静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该院在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对其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0例.将采取静脉滴注炎琥宁治疗的患儿作为实验组,将采取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治疗的患儿作为参照组.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儿用药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实验组明显短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采取炎琥宁进行治疗,明显改善了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作者:赵孟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APACHEⅡ评分在急诊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以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80例急诊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ICU检测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则根据A-PACHEⅡ评分结果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护理服务,观察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满意度和急诊重症监护时间与花费.结果:经观察比较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急诊重症监护花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急诊重症监护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APACHEⅡ评分对急诊重症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降低急诊重症监护时间与花费,并且对于患者死亡率的降低也有重要的意义,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来小凯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Ling分型对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手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的影响.方法:分析47例行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AC)患者的临床资料,讨论Ling分型对AC患者POEM术后疗效的影响.结果:Ling Ⅰ型患者的治疗效果佳,其次为Ⅱ型及Ⅲ型结论不同的Ling分型POEM的手术疗效存在差异.其中,Ling Ⅰ型疗效好.LingⅢ差,另外LingⅡc型患者可能更适宜采用短隧道POEM术.
作者:周宇;邱凤娇;刘飞燕;王婧雅;张红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公共场所作为城市、社会、国家的代言人.象征着文明,但由于各地的文化环境的不同,导致各地对于公共场所卫生的重视程度的差别.基本卫生的监督情况影响了人们对于当地的认可度,所以应针对现有的文明行为,采取必要的措施改善现有的不文明现象.
作者:张向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关节镜下微骨折术修复膝关节软骨缺损的临床有效性评定.方法:选取100例膝关节软骨缺损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工作,依据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次序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分别给予关节镜下微骨折术修复或者传统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00%)明显优于对照组(62.00%)研究组膝关节HSS评分结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修复膝关节软骨缺损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术后愈合康复以及有效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加强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军;吴凯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