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超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自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94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宫颈癌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健康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晨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该院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62例手术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为参照组(n=31例)与实验组(n=31例),将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舒适护理患者作为实验组,分析对比两组手术室患者经不同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室患者护理满意度100%、心率(86.54±6.37)次/分、平均动脉压(67.54±5.24) mmHg等指标与参照组各项数据进行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统计学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将舒适护理干预用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具有确切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旭芝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使用有创机械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150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资料,其中男69人,女81人,两组患者年龄均在50以上,因心脏或者肺部功能损伤引起的呼吸系统衰竭.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成功出院患者为96人(占总人数的64%),其中8人在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时需要经过两次以上的插管和机械通气,给治疗救助过程带来了难度.因患者本身年龄比较大且身体机能衰退,有42(28%)名患者因抢救无效未脱机死亡;有12(8%)名患者在脱机后2~8d内死亡.结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虽然对老年呼吸衰竭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衰退、患者耐受能力差发生了一些抢救无效的现象.具体治疗办法还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和改进.
作者:赵宏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醋酸甲羟基孕酮联合抗生素治疗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子宫内膜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用醋酸甲羟基孕酮治疗,并比较不同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0% vs.80.0%)方面,研究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IL-4、IL-10和MMP-9等炎症指标间比较相近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IL-4、IL-10和MMP-9等炎症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生素联合醋酸甲羟基孕酮不仅能明显提高子宫内膜炎患者临床疗效,同时还能改善其IL-4、IL-10以及MMP-9等炎症指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宋栋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临床合理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药学干预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临床应用喹喏酮类药物的处方3000张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采取药物干预分为两组,其中干预前组有处方1 460张、干预后组有处方1 540张.对两组期间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进行记录,并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后组在联合用药不合理率、超适应症用药率、用法用量不合理率、不合理处方率上均显著低于干预前组(P<0.05),但两组禁忌症用药率上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临床合理应用喹喏酮类药物加强药学干预可以提高用药合理率,减少联合用药不合理率、超适应症用药率、用法用量不合理率、不合理处方率,值得借鉴.
作者:刘亚琼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中非甲状腺病态综合征(NTIS)的发生率以及FT3水平与远期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关系.方法:选取102例心力衰竭的患者,按FT3水平三分位数分为T1、T2、T3组,随访两年,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比较FT3水平和心力衰竭患者远期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关系.结果:102例患者中23例存在NTIS,远期随访结果显示,随着FT3水平降低,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死亡率均逐渐增加.结论:NTIS存在于心力衰竭患者中,FT3降低为影响心力衰竭患者远期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朱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额叶癫痫和颞叶癫痫进行探讨,对比分析二者的临床和电生理特征.方法:回首选择2013年4月至2017年4月在该市某医院进行治疗的患有额叶癫痫病人以及颞叶癫癎病人各40例来作为观察分析对象,对两组病人的临床和电生理特征展开分析.结果:调查分析数据显示,患不同叶癫痫的两组并在年纪、发病表现症状及频率、发作时放电情况(多脑叶放电、双侧放电、同步化放电、睡眠间放电)进行比较得出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别.结论:额叶癫痫和颞叶癫痫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症状及电生理症状,可以根据其差异进行准确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
作者:张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关节镜下微骨折术修复膝关节软骨缺损的临床有效性评定.方法:选取100例膝关节软骨缺损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工作,依据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次序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分别给予关节镜下微骨折术修复或者传统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00%)明显优于对照组(62.00%)研究组膝关节HSS评分结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修复膝关节软骨缺损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术后愈合康复以及有效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加强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军;吴凯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等工作是在消毒供应中心完成的,此科室的工作质量关系着手术器械的安全,影响着手术效果,间接反映医院的整体水平.彻底清洗是灭菌的前提,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在对手术器械进行清洗后有多种异常情况,如有机物、二氧化铬残留在金属器械表面,金属器械存在蚀损斑、钙物质点状物等,由多种物理或化学因素造成.在此种状况下为顺利进行手术,将术后感染率减少,并为患者的生命安全负责,需采用积极的措施应对手术器械清洗后存在的问题.
作者:徐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作用,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孕周在24~28周的初产妇糖筛查试验异常,进一步行OGTT试验,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58例.观察组30人,由营养师指导饮食控制,专科护士指导运动疗法.对照组28人,通过健康教育自行控制饮食.观察两组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孕妇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并且对妊娠结局影响小.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分娩方式上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早期就进行合理的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并发症、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李俊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从该院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中选取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对照组3 SEL2PaZ/9EL2Pa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进行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89%;观察组患者出现恶心、静脉炎、低血钙等不良反应3例,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8例,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应用卷曲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且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较少.
作者:马明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扁桃体肥大伴腺样体肥大患儿分别采用常规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以及低温等离子刀辅助内镜下儿童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48例扁桃体肥大伴腺样体肥大患儿按照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采用低温等离子刀辅助内镜下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和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剥离法以及刮匙法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咽鼓管圆枕损伤、咽干异物感、术后出血、鼻腔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4.2%)显著低于对照组(29.2%),组间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扁桃体肥大伴腺样体肥大患儿采用低温等离子刀辅助内镜下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剥离法以及刮匙法治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帮助患儿尽早出院,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张连火;吴涛;鲍永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支气管扩张长期采用低剂量罗红霉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并根据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予以罗红霉素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与痰量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高于对照组的80% (P <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与痰量明显比对照组的少(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长期采用低剂量罗红霉素的治疗效果较好,可使治疗时间明显缩短,使痰量明显减少.
作者:冯绍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在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症中使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于2014年9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2例,将选取的对象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51例.常规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以常规组为基础实施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方法,观察常规组及治疗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心绞痛持续时间在治疗后显著减少,较之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症中使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方法,能够取得较高的治疗成效,显著的减少了患者的心绞痛持续时间,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刘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采取心脏彩超及心电图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经临床综合检查诊断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临床资料完整,愿意配合本研究,均接受心电图与心脏彩超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式下影像学结果情况.结果:心脏彩超诊断左心房增大、左心室肥厚、左心室扩大、升主动脉扩张等方面的百分比要明显高于心电图诊断,两种诊断方式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采取心脏彩超诊断与心电图诊断比较后证实心脏彩超诊断准确率更高,能更好地显示病变影像学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值得借鉴.
作者:李春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麻疹疫苗高覆盖背景下的麻疹控制策略.方法:将该市2010~2016年的人口数据统计治疗,以及痰病防控中心提供的这5年的疫情汇编资料纳入研究,统计麻疹病例及其基本资料,记录麻疹发病人数、抗体阳性人数及麻疹病例中的免疫患者人数,计算百分比,计算不同年龄段的麻疹发病率.结果:从2010年至2016年,平均疫苗接种率为97.84%,接种麻疹疫苗后抗体阳性率为95.18%,小于8个月的患儿占比18.18%,15岁以上的患者占比33.72%.结论:在麻疹疫苗高覆盖背景下,为了有效控制麻疹,应充分贯彻落实儿童基础免疫和强化免疫工作,研发新型麻疹疫苗和接种方式.
作者:杨冬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探讨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诊预防性护理对并发症降低作用,为临床护理总结经验.方法:选取近几年来该院收治的86例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并根据对患者的救治措施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组各43例患者,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急诊护理联合并发症预防干预护理,分别记录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前后休克程度恢复差异,并统计急诊抢救情况、相关并发症发生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休克程度都有所好转,观察组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更好.观察组在急诊救治方法中的救治成功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救活时间缩短,并且降低了并发症,观察组对护理结果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结论: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诊预防性护理对并发症降低作用明显,治疗效果明显,该护理方法在提升治疗的成功率的同时还减少了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孙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晚期血吸虫患者病情复发的影响.方法:对晚期血吸虫患者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观察75例患者病情复发情况,与上年进行比较,分析病情复发率下降比例.结果: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后,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病情复发次数明显减少,病情复发率下降超过50%.结论:针对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不同病情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能有效的降低其病情复发率.
作者:谢军;廖国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对比两种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0.00%,两组进行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肾病综合症患者,在其治疗期间给予包含心理护理、基础护理、运动指导的护理措施的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跟骨骨折患者围术期疼痛、疼痛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该院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间的60例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分组,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疼痛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康复训练的依从性.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与疼痛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合格率为82.5%,远高于对照组的51.9%,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跟骨骨折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情况,提高患者术后的依从性,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牛鑫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