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少平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及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院后健康指导.方法:抽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8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4例,观察组病人给予强化临床护理及加强出院健康指导,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病人治疗有效率为90.90%,对照组病人治疗有效率为77.27%,观察组的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干预护理后病人治疗效果显著提高,规范合理的出院康复指导能让病人快速恢复,规范合理的出院康复指导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路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在急诊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该院在2016年2月至5月出诊接回的79例患者和5月至9月出诊接回的98例患者为对照组(共177例),以10月至12月出诊接回的122例患者为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发生护理缺陷、护理投诉事件和急救不完善事件的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科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明显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降低发生护理缺陷、护理投诉事件和急救不完善事件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陈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在作业于长江航道整治工程的农民工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评价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整群抽取3个工地的农民工作为干预对象.通过现场发放干预材料及同伴教育等形式进行集中宣传教育,教育前后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农民工经过健康教育干预后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得到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农民工中可采取集中教育、同伴教育等多种健康教育宣传形式,以提高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
作者:胡晶;胡悦君;吴春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葛根素关节内注射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为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取随机抽签的方法,将2014年11月至2016年9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是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各60名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葛根素治疗,对实验组患者采用葛根素关节内注射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数据,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据观察结果显示,①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为95.0%,相比于对照组的81.7%显著升高(P<0.05),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②在治疗满意度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6.7%与71.7%,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膝骨关节炎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葛根素关节内注射配合中药熏洗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能有效的提高治疗疗效,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恢复,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孙晓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行吞咽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康复组和常规组,各48例.常规组行常规康复护理干预,康复组行吞咽康复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吞咽功能恢复优良率以及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分.结果:康复组吞咽功能恢复优良率42例(87.50%)显著高于常规组32例(66.67%),两组护理前的VFSS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康复组的VFSS评分(5.62±2.88)分显著高于常规组(3.47±2.18)分,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行吞咽康复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同时,还能够促进患者的病情康复.
作者:赵正维;杨光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职业女性工作及家庭负荷量大,长期不合理膳食及不健康生活方式会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影响身心健康.本文主要从职业女性工作角度出发,分析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介绍了单位环境内切实可行的营养健康教育方法及健康行为干预措施,旨在为促进职业女性身心健康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陈星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针对接受健康体检的人员进行丙肝抗体筛查的结果予以分析.方法:随机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该地区接受健康体检的人员12152人,进行抗HCV检查,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在12 152名受检人员当中,抗HCV呈现阳性结果的患者当中有男性135名(概率2.29%),女性79名(概率1.26%).结论:本地区一般人群当中抗-HCV检测出阳性结果的概率和全国基本情况较为一致.
作者:黄利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要随着慢性肾脏疾病发病率的提高,肾病综合征在临床中越来越多见.肾病综合征表现高脂血症、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与不同程度水肿.在肾病综合征中,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占据一半左右.临床采取药物治疗难以取得明显效果.但部分患者即便接受规范治疗,病情仍未见显著改善,导致出现终末期肾衰竭.本文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阐述.
作者:黄冠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就100例胸壁结核外科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 10月所收治的100例胸壁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外科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加以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胸壁结核外科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较为重要,对患者的身体康复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早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心律失常展开治疗时应用胺碘酮的有效性进行探讨.方法:依据用药方式,分200例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为两组,均以胺碘酮展开治疗,100例经静脉推注给药为静推组,100例经口服给药为口服组,对比两组治疗有效性.结果:静推组总有效率为97.00%,与口服组的78.00%对比较高,P<0.05;治疗后,静推组HR是(68±6)次/min,LVEF是(62.3±4.5)%,分别与口服组的HR(74±5)次/min、LVEF(53.6±5.1)%对比较优越,P<0.05;静推组、口服组分别有4.00%、3.00%发生不良反应,组间对比P>0.05.结论:对于心律失常,经静脉推注予以胺碘酮治疗效果优越、安全性理想.
作者:陆庆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儿童白塞病致口腔、生殖器黏膜溃疡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5例儿童白塞病致口腔、生殖器黏膜溃疡的患儿进行心理护理、口腔护理、生殖器黏膜溃疡的护理、饮食护理、用药观察、预防感染及健康宣教,增强患儿治疗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共同治疗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结果:15例患儿均积极配合治疗,溃疡症状好转.结论:通过对儿童白塞病致口腔、生殖器黏膜溃疡的患儿,在治疗期间,实施心理护理、口腔护理、生殖器黏膜溃疡的护理、饮食护理、用药观察、预防感染及健康宣教等护理措施,缓解了溃疡症状,提高了治疗儿童白塞病的疗效.
作者:张克;陈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在小儿重症肺炎中应用经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56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参照组(n =28例)与实验组(n=28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予以经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分析对比两组重症肺炎患儿经不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重症肺炎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42%、气促消失时间(1.21±0.21)、发绀消失时间(0.82±0.11)、肺部哆音消失时间(5.32±0.36)与参照组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经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应用于小儿重症肺炎中效果显著,可以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具有广泛应用的价值.
作者:陈菊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儿童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应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36例接种后发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儿童进行研究,对出现的异常反应进行分析比较,并进行相应的处理.结果:36例患者主要为接种麻疹疫苗13.3%、无细胞百白破疫苗27.1%、乙脑减毒疫苗10%,其中异常多以过敏性皮疹为主要表现,过敏性皮疹出现的概率显著高于热性惊厥、无菌性脓肿和晕厥所占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的预防接种对于家庭和社会都存在着重大的意义,接种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接种的规范流程,采取积极有效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预防措施,尽可能的避免其的发生.
作者:殷炳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使用有创机械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150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资料,其中男69人,女81人,两组患者年龄均在50以上,因心脏或者肺部功能损伤引起的呼吸系统衰竭.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成功出院患者为96人(占总人数的64%),其中8人在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时需要经过两次以上的插管和机械通气,给治疗救助过程带来了难度.因患者本身年龄比较大且身体机能衰退,有42(28%)名患者因抢救无效未脱机死亡;有12(8%)名患者在脱机后2~8d内死亡.结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虽然对老年呼吸衰竭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衰退、患者耐受能力差发生了一些抢救无效的现象.具体治疗办法还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和改进.
作者:赵宏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乳腺良性肿瘤手术病人施行整体护理服务的优势分析.方法:将该院收治的50例(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护理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干预组(整体护理服务),每组25例.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且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对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有更好的护理作用,不仅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韦敏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析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复杂型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研究对象:74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各37例,均给予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TEVAR),参照组为非复杂型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治疗组则为复杂型,对比其临床转归及动脉重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动脉扩张率、病死率、Ⅰ型内漏、支架远端再发夹层以及逆行性A型夹层发生率等相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应用T1EVAR治疗复杂型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显著,与非复杂型比较在并发症及病死率等方面无差异,安全性及可行性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君;王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APACHEⅡ评分在急诊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以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80例急诊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ICU检测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则根据A-PACHEⅡ评分结果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护理服务,观察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满意度和急诊重症监护时间与花费.结果:经观察比较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急诊重症监护花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急诊重症监护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APACHEⅡ评分对急诊重症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降低急诊重症监护时间与花费,并且对于患者死亡率的降低也有重要的意义,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来小凯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该院2016年1月至9月有9例患者施行诊断性刮宫手术(对照组),2016年加月至2017年6月有25例患者施行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手术(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6.7%和96.0%;观察组月经量正常、异常出血分别占96.0%和4.0%,对照组分别占55.6%和3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出血量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优于诊断性刮宫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秀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措施,通过对易感人群的免疫接种,可迅速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降低人群对相应疾病的易感性,同时具有减少和消除传染源的作用[1].但是在实际的接种过程中存在着监督管理方面的漏洞、任务也相对比较繁重,所以开始使用免疫规划信息管理软件对预防接种工作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以下是在工作中体会和经验.
作者:彭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取该院在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脑栓塞患者,对其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30例.将采取血塞通治疗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依达拉奉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组间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栓塞患者予以依达拉奉治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了治疗总有效率,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作者:罗育川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