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静
目的:观察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该院收治的74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排便间隔时间较干预前明显缩短,腹胀、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减小,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排便间隔时间、腹胀、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9%、70.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便秘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凤英;覃兰妹;覃兰凤;蔡锦芬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要随着慢性肾脏疾病发病率的提高,肾病综合征在临床中越来越多见.肾病综合征表现高脂血症、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与不同程度水肿.在肾病综合征中,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占据一半左右.临床采取药物治疗难以取得明显效果.但部分患者即便接受规范治疗,病情仍未见显著改善,导致出现终末期肾衰竭.本文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阐述.
作者:黄冠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药益气养血方治疗儿童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喉源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克肟干混悬剂、氯雷他定糖浆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益气养血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咳嗽、咽痒评分,并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咳嗽、咽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养血方可有效改善咳嗽、咽瘁症状,治疗儿童喉源性咳嗽疗效显著.
作者:徐伟;张振中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基因与单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单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348例,选择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小儿350人作为对照组,经传递不均衡检验以及检验对患者开展基因型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注意缺陷患者在不同基因中存在过度传递或过度下降.结论: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基因与单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之间存在一定的易感关系.
作者:张郦君;古彦铮;陆海萍;巫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母婴床旁的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当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该院在2014年8~ 10月接收的140对母婴作为研究的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产妇在新生儿护理技能的得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产妇,并且在沐浴、抚触、脐部和臀部的护理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母婴床旁的护理模式能够提升产妇对于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加深对新生儿护理的理解和印象,大限度内避免由于护理不当对婴儿造成的负面影响,应该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作者:魏丽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该院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62例手术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为参照组(n=31例)与实验组(n=31例),将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舒适护理患者作为实验组,分析对比两组手术室患者经不同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室患者护理满意度100%、心率(86.54±6.37)次/分、平均动脉压(67.54±5.24) mmHg等指标与参照组各项数据进行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统计学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将舒适护理干预用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具有确切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旭芝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索分析单纯性、复杂性、马蹄形肛瘘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随机的选取该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之间接受治疗的120例肛瘘患者,随机地将其分为单纯组,复杂组,马蹄形组三组,平均每组为40例.单纯组采取单纯性的肛瘘手术治疗方法,复杂组采取复杂性的肛瘘手术治疗方法,马蹄形组采取马蹄形肛瘘手术治疗方法.并且将三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马蹄形组的肛瘘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单纯组和复杂组(P<0.05),表示三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单纯性、复杂性、马蹄形肛瘘不同手术治疗方法之中,马蹄形的手术方法治疗效果比较好.只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才能获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家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管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医院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恶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纳入3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为(4.82±0.45) mmol/L,早餐后血糖水平为(6.58±0.22)mmol/L,午餐后血糖水平为(6.37±0.34)mmol/L,晚餐后血糖水平为(6.28±0.44) mmol/L,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管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海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输液室儿童输液中个体化服务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输液室收治的8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40例采用个体化护理服务.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97.5% VS 82.5%,P<0.05);且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高于常规组(95.00% VS 80.00%,P<0.05).结论:为输液患儿提供个体化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提升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这对于减少医疗纠纷,融洽护患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夏云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应用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方法:将该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6例,48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48例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先进行常规心电图观察,再使用动态心电图观察.结果:经过动态心电图检查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出现414阵次ST段缺血性变化.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T段降低幅度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ST段降低幅度对比,差异不显著无意义(P>0.05);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持续时间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持续时间对比,差异显著有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应用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诊断中,能有效的检测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的情况,为临床工作提供了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孙林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增加了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普遍下降明显,生活质量,自我感觉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恰当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增加药物治疗效果,提高身体素质,减少并发症及不良后果的发生.
作者:李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在胸腔镜辅助下进行小切口纵膈肿瘤切除术对于纵膈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该院确诊的50例纵膈肿瘤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利用传统的开胸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纵膈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切口长度、患者切口疼痛评分、引流管放置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6%)也要显著低于对照组(18%),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价值(P<0.05).结论: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对于纵膈肿瘤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能够减小术中的创伤,降低患者的痛楚,促进术后的恢复,在纵膈肿瘤的治疗中的价值比较高.
作者:陈春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微量吸允在早产儿早期喂养中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该院出生的6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方式对早产儿进行喂养,干预组30例,采用早期微量吸允方式对早产儿进行喂养.观察两种喂养方式在早产儿早期喂养中的作用.结果:干预组早产儿的住院时间、达到肠内全营养时间、恢复出生体重的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干预组早产儿中,喂养耐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NEC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产儿出生后24 h内给予微量吸允的方式喂养,能够较好的控制奶量和加奶速度,减轻早产儿的胃肠道负担,提高喂养耐受性,防止NEC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顾言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葛根素关节内注射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为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取随机抽签的方法,将2014年11月至2016年9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是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各60名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葛根素治疗,对实验组患者采用葛根素关节内注射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数据,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据观察结果显示,①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为95.0%,相比于对照组的81.7%显著升高(P<0.05),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②在治疗满意度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6.7%与71.7%,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膝骨关节炎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葛根素关节内注射配合中药熏洗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能有效的提高治疗疗效,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恢复,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孙晓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细化教育后对认知状况的影响.采取细化健康教育后可明显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改善患者疾病状况和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作者:王阿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单纯内固定与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参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单纯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行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脊柱后凸角度和脊柱前后缘高度.结果:对比两组良好率,研究组明显优于参照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脊柱后凸角度和脊柱前后缘高度,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纯内固定术,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孙楠;李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儿童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应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36例接种后发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儿童进行研究,对出现的异常反应进行分析比较,并进行相应的处理.结果:36例患者主要为接种麻疹疫苗13.3%、无细胞百白破疫苗27.1%、乙脑减毒疫苗10%,其中异常多以过敏性皮疹为主要表现,过敏性皮疹出现的概率显著高于热性惊厥、无菌性脓肿和晕厥所占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的预防接种对于家庭和社会都存在着重大的意义,接种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接种的规范流程,采取积极有效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预防措施,尽可能的避免其的发生.
作者:殷炳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采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价值.方法:选取该院80例观察对象(收取时间在2016年1月20日至2017年1月20日之间),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产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各40例,将两组观察对象血糖基本情况实施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而1h血糖、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对照组存在高度的差异性,P值<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采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具有重要价值,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研究.
作者:王鸿雁;杨燕;刘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滑膜骨软骨瘤病X线和CT影像诊断.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医院收治的滑膜骨软骨瘤病患者72例,分别采用X线和CT影像进行诊断.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X线诊断和CT诊断结果.结果:X线诊断结果为:患侧关节周围增白环浓密,中心区域相对较浅.骨化或钙化影像呈不同形状存在且大小不一,形状主要包括鸡蛋状、斑点状、石榴子状、卵圆状,部分为堆积聚集状态,部分为分散状态.CT诊断结果为:存在结节性骨化或钙化情况,位置在关节周围及关节内侧,大小、数量均存在差异.在关节面,未发生显著的骨质破坏,在膝关节中,游离体通常在髌上囊中,在肘关节中,则主要在肘关节屈曲中.结论:在滑膜骨软骨瘤病的诊断中,采用X线和CT影像诊断,对于骨化及钙化的有立体、悬垂体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在临床上应将其与其它检查方法相结合,从而得到更为准确的诊断结果.
作者:姜津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析宫颈癌选择HPV分型联合TCT诊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5日至2017年5月31日该院宫颈癌患者245例,根据患者接受诊断的方法分成对照组接受HPV分型诊断,观察组接受HPV分型联合TCT诊断,比较两组诊断情况.结果:观察组诊断宫颈癌的阳性率为65.57%,对照组诊断宫颈癌的阳性率为89.43%;病变程度越高,HPV阳性感染率越高,同时HPV感染者高危型比重越高.结论:选择HPV分型联合TCT诊断宫颈癌,具有无创性,能够提升诊断准确率,漏诊率低,适用于宫颈癌前病变的常规筛查.
作者:刘贵义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