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ICU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应用效果观察

袁静

关键词:护理干预, ICU气管切开, 并发症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ICU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并发症应用的效果.方法:选该院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ICU气管切开手术患者112例,依据手术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对照不同护理操作对患者并发症产生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76.8%,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4.6%,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发生例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ICU患者实行气管切开手术后,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并发症产生具有显著的效果,有助于缓解患者病情,可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及其临床用药研究

    目的:分析当前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及其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择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该院840份抗感冒药物处方为研究样本.对用药合理性加以分析,探究药物成分和药理特点,探究各类药物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840例药方内,不合理用药196例,占23.33%;其中,不对症76例、重复处方120例.上述两者相比,P<0.05.使用率高为双扑伪麻分散片,为426例;复方锌布颗粒244例;愈酚甲麻那敏分散片108例,酚麻美敏32例,复方氨酚烷胺28例,酚氨咖敏2例.有效成分药理作用为:收缩血管、解热镇痛、抗病毒、抗组胺、镇咳以及其他.结论:医务人员在对病患选择使用抗感冒药物过程中,必须全面掌握以及了解相关制剂药理特点,结合具体临床症状对症下药,以全面降低临床不合理用药发生率.

    作者:裴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维生素D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接受检查治疗,并于导管室接受冠脉造影检查明确冠心病70例,分为CHD合并T2DM(A1组)38例;CHD不合并T2DM(A2组)32例;正常对照者32例(A3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构成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及其他指标,比较各组间所测指标的差异性.结果:A1组和A2组血清25-OH-D显著低于A3组(P<0.05);A1组和A2组总胆固醇(TC)、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显著高于A3组(P<0.05);血清25-OH-D与TC、TG、LDL-C、UA、HCY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25-OH-D水平降低是冠心病合并T2DM的危险因素.

    作者:吴娇;李敬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应用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112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舒适度为93.6%,对照组为83.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8%,对照组为51.2%.观察组的舒适度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良好.

    作者:张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普米克令舒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普米克令舒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7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06例毛细支气管炎恶儿作为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为研究组(n=53)与对照组(n=53).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联合普米克令舒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27例显效,22例有效,4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2.4%(49/53),对照组,19例显效,24例有效,10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1.1% (43/53),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关金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儿童保健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干预

    目的:观察儿童保健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和相关干预措施.方法:随机将该院体检健康的180例婴儿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儿童保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儿童保健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身长、体重、营养性疾病发病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保健干预措施有利于婴儿体格、智力等方面的快速发育,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丽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枸橼酸钠抗凝在重症患者CRRT治疗的护理观察

    目的:研究枸橼酸钠抗凝治疗在有出血或有出血倾向中应用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方法:20例低分子肝素钠抗凝与20例枸橼酸钠抗凝的应用对比,治疗前后出血风险的评价.结果:在CRRT治疗时,已知及未知出血的相关因素大大减少.结论:枸橼酸钠抗凝剂,目前理想的抗凝选择患者的出血和凝血是导致CRRT暂停及剂量不能完成的主要原因(74%),传统的抗凝剂限制了血流动力学稳定及透析的效率,新抗凝药物枸橼酸钠抗凝不受凝血时间窗的限制,可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延长透析器使用的寿命,大程度减少出血的风险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服药装置在老年患者口服自备药护理中的应用

    老年人常患多种疾病,需长期反复用药,针对老年住院患者自备口服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科设计了口服药物盒及标示牌一体装置,通过应用在临床工作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作者:祁生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的新研究及进展

    目的:探究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PCS)的新研究及进展.方法:以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60例因单纯胆囊切除术后发生PC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研究对象予以常规西医诊断和治疗方式,观察组研究对象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医疏肝健脾法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比较可知,观察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中医疏肝健脾法对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盐酸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研究盐酸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5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50例研究对象均不采取分组治疗,全部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药物治疗.比较50例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的头痛评分、血压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通过治疗,50例研究对象的头痛频率、头痛程度、头痛持续时间评分均有所降低,且治疗前后的对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症状,不影响治疗;本次实验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8%,其中23例患者完全治愈.结论:盐酸氟桂利嗪能够有效防治偏头痛,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

    目的:探讨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作用,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孕周在24~28周的初产妇糖筛查试验异常,进一步行OGTT试验,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58例.观察组30人,由营养师指导饮食控制,专科护士指导运动疗法.对照组28人,通过健康教育自行控制饮食.观察两组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孕妇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并且对妊娠结局影响小.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分娩方式上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早期就进行合理的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并发症、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李俊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对梅毒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分析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对梅毒诊断以及分期判断价值.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传染病防治中心确诊的梅毒对象入组,诊断梅毒患者167例,一期50例、二期65例、三期25例、隐性27例,另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50例,参照《梅毒诊断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273-2007》中推荐的标准操作,进行ELISA与TRUST试验.进行.结果:两种方法特异度均为100.0%,ELISA梅毒病、一期梅毒、三期梅毒敏感性高于TRU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都可用于梅毒的筛查、分期,ELISA法对一期梅毒、三期梅毒敏感性相对更高.

    作者:彭永亮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脂肪乳在急性中毒中的临床运用分析

    目的:分析在急性中毒中应用脂肪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间所收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共40例作为分析对象,选取计算机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之上运用脂肪乳进行治疗,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达到阿托品化的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阿托品应用剂量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少,予以统计学检验,P<0.05差异明显,统计学分析意义形成.结论:将脂肪乳应用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抢救治疗之中,能够令患者快速达至阿托品化的目标,将阿托品的应用剂量减少,对病情转归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胡小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该院进行分娩的9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产妇.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的产科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实施产房助产士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的平均总出血量为(623.74±154.45)ml,新生儿的窒息等不良情况的发生率为6.52% (3/46),产妇们的护理满意度为95.65% (44/46),以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显著,能够明显减少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出血量,提高新生儿的出生质量和产妇们的护理满意度,保障了母亲和婴儿的健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罗向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面神经麻痹对预后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针刺治疗联合中药治疗面部神经麻痹对预后效果的影响,仅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收治的60例患有面部神经麻痹的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针刺治疗,而观察组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配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预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给予面部神经麻痹患者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应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临床合理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药学干预与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合理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药学干预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临床应用喹喏酮类药物的处方3000张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采取药物干预分为两组,其中干预前组有处方1 460张、干预后组有处方1 540张.对两组期间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进行记录,并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后组在联合用药不合理率、超适应症用药率、用法用量不合理率、不合理处方率上均显著低于干预前组(P<0.05),但两组禁忌症用药率上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临床合理应用喹喏酮类药物加强药学干预可以提高用药合理率,减少联合用药不合理率、超适应症用药率、用法用量不合理率、不合理处方率,值得借鉴.

    作者:刘亚琼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留置胃管患者的置管情况调查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留置胃管患者的置管情况与护理效果.方法:抽取至该院就诊的安置留置胃管的患者96例(2015年8月17日至2016年9月17日),其中一组采用一般护理,另外一组采用舒适护理,对比两组安置胃管情况、自行拔管率.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自行拔管率分别为2.08%与18.75%,P<0.05;实验组舒适无痛苦、误入气管、恶心呕吐、一次插管成功发生率分别为89.58%、0.00%、10.42%、91.67%,相比常规组均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留置胃管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便于一次插管成功率的提高,减轻身心痛苦,值得采纳.

    作者:李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小儿秋季腹泻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小儿秋季腹泻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小儿秋季腹泻患儿104例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将所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52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喜炎平注射液对其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采取喜炎平注射液对其进行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的比对照组的要好,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也相对比较少,两组间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秋季腹泻,使用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可以在今后小儿秋季腹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作者:江建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急诊留观室危重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留观室危重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疗效.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110例急诊留观室危重患者作为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分组,各有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预见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病情救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急诊留观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分值;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预见组病情救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预见组护理满意度高于时照组,急诊留观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分值相近(P>0.05);干预后预见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预见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留观室危重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疗效确切,可减轻患者不良心理,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缩短留观时间,提升满意度.

    作者:郑红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并发症致因及护理价值体会

    目的:探究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中并发症致因与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4例行无痛胃病联合肠镜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资料观察可知,内镜操作的刺激与麻药的不良反应是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过程中的操作刺激与麻药的不良反应常使患者发生检查并发症,通过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预后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颖;赵佳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吞咽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行吞咽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康复组和常规组,各48例.常规组行常规康复护理干预,康复组行吞咽康复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吞咽功能恢复优良率以及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分.结果:康复组吞咽功能恢复优良率42例(87.50%)显著高于常规组32例(66.67%),两组护理前的VFSS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康复组的VFSS评分(5.62±2.88)分显著高于常规组(3.47±2.18)分,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行吞咽康复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同时,还能够促进患者的病情康复.

    作者:赵正维;杨光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