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温射频消融治疗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临床疗效研究

张良春;蹇华;苏东

关键词: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低温射频消融,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低温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在该院接收治疗的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5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采用低温射频消融手术治疗,观察分析临床效果.结果:经过低温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后,52例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4.23%;治疗前患儿的Calgary生活质量评分为(3.5±0.7)分,Epworth嗜睡评分结果为(9.4±3.1)分,术后6个月患儿的Calgary生活质量评分和Epworth嗜睡评分结果分别为(5.1±1.5)分以及(4.3±1.3)分,与治疗前相比,术后患儿的Calgary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增高,Epworth嗜睡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温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效果良好,能够改善患儿的嗜睡情况,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后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8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康复组,各44例.常规组行一般护理干预,康复组行早期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的Barthel评分和FMA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康复组的Barthel评分和FMA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康复组的护理满意度42例(95.45%)显著高于常规组34例(77.27%),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黎雯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开腹取石保胆术与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效果

    目的:剖析开腹取石保胆术与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中的应用价值.选择该专业门诊在2013年9月至2017年6月间接诊的急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病患100例,并将之按照电脑随机双盲法的分组原则进行分组:研究组(n=50)采用开腹取石保胆术治疗方案,对照组(n=50)采用胆囊切除术治疗方案.观察并比较两组的肛门排气时间与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明显比对照组的18.0%低,P<0.05.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为(50.71±6.83)ml,明显比对照组的(93.62±24.15)ml少,P<0.05.研究组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手术时间和下床时间都明显比对照组短,P <0.05.结论:对急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病患施以开腹取石保胆术治疗,并发症少,疗效显著,术后恢复快.

    作者:张国保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该院在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对其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0例.将采取静脉滴注炎琥宁治疗的患儿作为实验组,将采取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治疗的患儿作为参照组.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儿用药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实验组明显短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采取炎琥宁进行治疗,明显改善了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作者:赵孟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急诊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急诊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该院在2016年2月至5月出诊接回的79例患者和5月至9月出诊接回的98例患者为对照组(共177例),以10月至12月出诊接回的122例患者为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发生护理缺陷、护理投诉事件和急救不完善事件的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科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明显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降低发生护理缺陷、护理投诉事件和急救不完善事件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陈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跟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疼痛护理满意度及患者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跟骨骨折患者围术期疼痛、疼痛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该院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间的60例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分组,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疼痛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康复训练的依从性.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与疼痛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合格率为82.5%,远高于对照组的51.9%,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跟骨骨折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情况,提高患者术后的依从性,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牛鑫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的新研究及进展

    目的:探究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PCS)的新研究及进展.方法:以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60例因单纯胆囊切除术后发生PC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研究对象予以常规西医诊断和治疗方式,观察组研究对象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医疏肝健脾法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比较可知,观察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中医疏肝健脾法对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动态心电图应用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应用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方法:将该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6例,48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48例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先进行常规心电图观察,再使用动态心电图观察.结果:经过动态心电图检查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出现414阵次ST段缺血性变化.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T段降低幅度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ST段降低幅度对比,差异不显著无意义(P>0.05);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持续时间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持续时间对比,差异显著有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应用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诊断中,能有效的检测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的情况,为临床工作提供了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孙林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及出院健康指导探讨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及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院后健康指导.方法:抽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8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4例,观察组病人给予强化临床护理及加强出院健康指导,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病人治疗有效率为90.90%,对照组病人治疗有效率为77.27%,观察组的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干预护理后病人治疗效果显著提高,规范合理的出院康复指导能让病人快速恢复,规范合理的出院康复指导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路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整体护理措施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事故时,整体护理措施发挥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7年1月初~7月底46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并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分析,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整体护理,终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整体护理后总有效率(95.65%)较对照组(82.61%)更高(P<0.05),同时实验组满意度(91.30%)较对照组(69.57%)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4.35%)和并发症发生率(8.70%)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为17.39%,并发症发生率为26.09%),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周全的整体护理措施有效地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救治成功率,同时改善患者临床病况,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金健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剖宫产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施剖宫产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后的成效.方法:选择该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44例剖宫产的患者为例.然后把患者根据随机分组的形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结果:进行护理实施以后,观察组的患者状况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P<0.05).结论:剖宫产的孕妇进行舒适护理后满意度提高了.

    作者:阴炳侠;张艳平;薄淑萍;卢芸;苑淑辉;赵睿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居家肺结核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结核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居家服药管理的肺结核病人50例,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结核病防治健康知识了解率以及满意度调查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使用提高了患者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了解,确保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提高了满意度.

    作者:万玉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服药装置在老年患者口服自备药护理中的应用

    老年人常患多种疾病,需长期反复用药,针对老年住院患者自备口服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科设计了口服药物盒及标示牌一体装置,通过应用在临床工作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作者:祁生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心血管护理中使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

    目的:研究心血管护理中使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方法:随机选择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时间范围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心血管病患者(50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进行舒适护理干预.以此对比两组护理前后,患者情绪心理状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通过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不良心理情绪与护理前明显好转,且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血管病患者通过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情绪,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其价值在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茆生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应用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112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舒适度为93.6%,对照组为83.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8%,对照组为51.2%.观察组的舒适度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良好.

    作者:张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股骨颈骨折护理中舒适化服务的应用及可行性研究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股骨颈骨折患者使用舒适化服务的效果.方法:收集股骨颈骨折患者共108例,按照完全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舒适化服务,,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 <0.05.结论:在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舒适化服务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雯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显性误吸致呼吸衰竭的临床特征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显性误吸导致呼吸衰竭的临床特点,并以此为基础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将该院收治的4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各项心功能以及呼吸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本组接受研究的4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其显性误吸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衰竭症状,其中,31例并发急性心功能衰竭,3例死亡,另外9例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5例死亡.结论: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生显性误吸时极其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呼吸衰竭症状,而心功能衰竭以及ARDS是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通过清除吸入物以及提供呼吸支持的方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呼吸衰竭症状,同时,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

    作者:高珊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枸橼酸局部抗凝在高危出血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枸橼酸局部抗凝在高危出血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高危出血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中抽取40例,数表法分成两组:枸橼酸局部抗凝观察组20例,无肝素对照组20例,统计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平均治疗时间为(22.65±8.96)h,对照组平均治疗时间为(9.85±3.78)h,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BE、Na+、iCa2+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30.0%,差异明显(P<0.05).结论:高危出血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中给予枸橼酸局部抗凝,能改善血气指标,预防并发症,值得借鉴.

    作者:龙大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麻疹疫苗高覆盖背景下麻疹控制策略探究

    目的:探究麻疹疫苗高覆盖背景下的麻疹控制策略.方法:将该市2010~2016年的人口数据统计治疗,以及痰病防控中心提供的这5年的疫情汇编资料纳入研究,统计麻疹病例及其基本资料,记录麻疹发病人数、抗体阳性人数及麻疹病例中的免疫患者人数,计算百分比,计算不同年龄段的麻疹发病率.结果:从2010年至2016年,平均疫苗接种率为97.84%,接种麻疹疫苗后抗体阳性率为95.18%,小于8个月的患儿占比18.18%,15岁以上的患者占比33.72%.结论:在麻疹疫苗高覆盖背景下,为了有效控制麻疹,应充分贯彻落实儿童基础免疫和强化免疫工作,研发新型麻疹疫苗和接种方式.

    作者:杨冬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水疗及抚触对儿童福利机构儿童生长发育的临床观察

    目的:水疗配合抚触在机构婴幼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 ~2015年收治到机构2~3月龄婴幼儿4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水疗配合抚触,观察两组婴幼儿体重、身高、头围、神经行为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疗配合抚触能够有效促进婴幼儿的身体发育,方法简单在福利机构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肖向红;保丽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APACHEⅡ评分在急诊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究APACHEⅡ评分在急诊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以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80例急诊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ICU检测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则根据A-PACHEⅡ评分结果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护理服务,观察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满意度和急诊重症监护时间与花费.结果:经观察比较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急诊重症监护花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急诊重症监护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APACHEⅡ评分对急诊重症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降低急诊重症监护时间与花费,并且对于患者死亡率的降低也有重要的意义,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来小凯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