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预防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感染之围手术期管理

于小丽;王倩

关键词:感染,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 围手术期, 预防
摘要: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新型起搏器不断问世,使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已从治疗单纯缓慢性心律失常扩展到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肥厚性心肌病、扩张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领域,随着接受起搏治疗的人数不断增加,起搏器术后感染亦呈上升趋势,而加强起搏器植入术围手术期的管理对预防起搏器感染非常重要.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并制定其解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接收的600例生化检验资料.结果:通过对临床生化试验复检可得出,影响其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有血液采集方式不当、实验室因素导致标本被污染、机械性损伤或者放置样品过久出现溶血现象.P<0.05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分析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发现影响其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有血液标本被污染、抽取患者测血液检测等现象.

    作者:陈东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集束化管理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到该院接受诊治的7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2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采取集束化护理方案.观察并比较2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85.71% (30/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2.86%(22/35)],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管理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干预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亚楠;刘后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重视细节管理提高肝胆外科护理质量

    目的:研究探讨在肝胆外科护理中应用细节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研究对象是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患者58例.随机的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实施重视细节管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10.34%)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的(0%),其差异明显,P <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55%)则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68.96%),差异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肝胆外科的护理工作中,重视并应用细节管理,能够有效的提升肝胆外科患者的护理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应该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程克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1例PICC置管时发生心律失常晕厥的抢救护理

    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人,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1].但置管时也可发生一系列的并发症,如导管推进困难、局部渗血、导管移位、误穿动脉、损伤神经、少见晕厥、心律失常.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本科室共置PICC 793例.于2017年6月28日在为一位左乳腺癌术后12+年伴骨、脑、肺转移1月患者置入PICC时首例发生了短暂意识丧失、心律失常.经过积极抢救护理,成功为患者安置PICC,病人病情稳定,现将该病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许颖;蔡生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渭南市2012~2016年学生肺结核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渭南市学生结核病疫情状况,为开展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2~2016年“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数据,对渭南市学生结核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2012~2016年渭南市结核病防治机构共报告学生肺结核360例,其中涂阳肺结核41例;发病以高中生为主,占学生发病数的47.22%.结论:渭南市学生结核病发病率有升高趋势.

    作者:刘龙珠;程琳;赵险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6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为综合组(n=34)与常规组(n=34).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综合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临床疗效.结果:综合组,19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1.1%(31/34),常规组,11例显效,16例有效,7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9.4%(27/34),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秀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分析中药师对肿瘤患者应用中药药学服务的效果

    目的:文章旨在观察分析中药师对肿瘤患者应用中药药学服务的效果.方法:择取该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均分为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中药药学服务),将两组患者的医疗费用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并评估中药药学服务的应用效果.结果: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较,观察组的96.00%显著比对照组的82.67%要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将两组患者的医疗费用相较,对照组的(3643.9±275.4)元显著高于观察组的(2851.6±223.7)元,两组数据差异极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常规护理+中药药学服务)能够较好的增强治疗依从性,确保用药品质,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鲁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低温等离子刀辅助内镜下儿童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临床效果探究

    目的:研究分析扁桃体肥大伴腺样体肥大患儿分别采用常规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以及低温等离子刀辅助内镜下儿童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48例扁桃体肥大伴腺样体肥大患儿按照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采用低温等离子刀辅助内镜下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和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剥离法以及刮匙法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咽鼓管圆枕损伤、咽干异物感、术后出血、鼻腔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4.2%)显著低于对照组(29.2%),组间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扁桃体肥大伴腺样体肥大患儿采用低温等离子刀辅助内镜下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剥离法以及刮匙法治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帮助患儿尽早出院,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张连火;吴涛;鲍永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早期中央型肺癌MSCT诊断及漏误诊的分析

    目的:探究利用MSCT诊断早期中央型肺癌的效果并分析出现漏误诊的原因与解决办法.方法:研究样本为病理诊断确诊的早期中央型肺癌患者35例,总结患者MSCT图像特点、诊断准确性及漏误诊发生原因与解决办法.结果:患者MSCT扫描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发现,采用CT诊断的检出率与准确率为91.12%,与病例诊断结果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结中央型肺癌的主要CT影像特点发现患者出现支气管内腔可检测结节,管壁变厚,管腔狭窄以及肺不张等特点.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技术对患者早期中央型肺癌进行诊断,对患者形成的创伤较小,疾病检出准确率高,对于中央型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刘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有创一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之后,观察分析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选自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该院接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治疗的46例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者,为对照组患者采取有创机械通气(持续性)的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取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的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机械通气与住院时间都比观察组长,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观察组高(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之后,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具有推广的价值.

    作者:胡义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对于我国的医药事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在一方面推动了我国的医药产业持续发展,也从另一方面提高了医药卫生的标准,为广大患者带来一定的保障.

    作者:蒲英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及出院健康指导探讨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及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院后健康指导.方法:抽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8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4例,观察组病人给予强化临床护理及加强出院健康指导,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病人治疗有效率为90.90%,对照组病人治疗有效率为77.27%,观察组的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干预护理后病人治疗效果显著提高,规范合理的出院康复指导能让病人快速恢复,规范合理的出院康复指导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路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免疫规划信息管理软件应用体会

    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措施,通过对易感人群的免疫接种,可迅速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降低人群对相应疾病的易感性,同时具有减少和消除传染源的作用[1].但是在实际的接种过程中存在着监督管理方面的漏洞、任务也相对比较繁重,所以开始使用免疫规划信息管理软件对预防接种工作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以下是在工作中体会和经验.

    作者:彭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舌形皮瓣修复

    目的:探讨舌形皮瓣修复治疗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37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对33例患者实施舌形皮瓣修复治疗,术后对37例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评价本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7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移植皮瓣均成活,无血供障碍,色泽红润、质地与正常皮肤相似.本组患者对舌形皮瓣修复治疗效果的满意度为91.89%.结论:舌形皮瓣修复治疗烧伤,皮瓣成活率高,外观自然,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作者:赵旭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100例胸壁结核外科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就100例胸壁结核外科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 10月所收治的100例胸壁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外科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加以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胸壁结核外科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较为重要,对患者的身体康复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早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15例儿童白塞病致口腔、生殖器黏膜溃疡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儿童白塞病致口腔、生殖器黏膜溃疡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5例儿童白塞病致口腔、生殖器黏膜溃疡的患儿进行心理护理、口腔护理、生殖器黏膜溃疡的护理、饮食护理、用药观察、预防感染及健康宣教,增强患儿治疗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共同治疗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结果:15例患儿均积极配合治疗,溃疡症状好转.结论:通过对儿童白塞病致口腔、生殖器黏膜溃疡的患儿,在治疗期间,实施心理护理、口腔护理、生殖器黏膜溃疡的护理、饮食护理、用药观察、预防感染及健康宣教等护理措施,缓解了溃疡症状,提高了治疗儿童白塞病的疗效.

    作者:张克;陈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B超检查在放环术后进行随访服务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B超检查在放环术后进行随访服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该站2014年8月至2016年9月120例自愿要求采取宫内避孕器避孕的哺乳期妇女,分为对照组(n=60)与观察组(n=60),对照组在放环术后采取常规的检测方式,观察组在放环术后及时利用B超进行检查,并在术后4、8、12个月后进行B超随访复查.观察两组哺乳期妇女的术后失败率与不良反应,同时观察B超诊断与随访证实结果.结果:观察组妇女的术后失败率为11.67%,明显低于对照组妇女的38.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妇女并无不良反应出现.同时B超诊断与随访正是结果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检查对放环术后的随访服务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可有效降低失败率的发生,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妇女副作用的发生率.

    作者:施桂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该院在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对其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0例.将采取静脉滴注炎琥宁治疗的患儿作为实验组,将采取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治疗的患儿作为参照组.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儿用药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实验组明显短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采取炎琥宁进行治疗,明显改善了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作者:赵孟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MOOCs背景下脑科学系列课程在护理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文章首先论述了脑科学的基本概念以及脑科学系列课程在医疗教育领域的重要意义.随着脑科学的快速发展,一些新的理念与技术进入了医学教育领域,为高等医学的教育课程内容设置提供了依据.然后从脑科学系列课程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医学教育中通过MOOCs方式传播医学知识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其中着重阐释了MOOCs背景下,脑科学领域通过视听教育、多元智能理论、社会情绪能力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同时在教学设计方面存在密切联系,后提出有关脑科学指导并促进教育技术与交流互动的建议.医学教育应充分考虑培养医学生脑的多元智力理论,关注社会情绪对护理学习、记忆的影响,发挥脑功能作用,在快速发展的脑科学指导下促进实践改进和教学创新[1]为适应快速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求,教学实践也将注重并加强应用脑科学研究成果,使其成为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作者:吉继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心血管护理中使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

    目的:研究心血管护理中使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方法:随机选择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时间范围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心血管病患者(50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进行舒适护理干预.以此对比两组护理前后,患者情绪心理状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通过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不良心理情绪与护理前明显好转,且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血管病患者通过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情绪,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其价值在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茆生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