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0例慢性附件炎的中医治疗及预防

钟娜

关键词:慢性附件炎, 中医治疗, 临床疗效, 预防措施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50例慢性附件炎的中医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就诊的慢性附件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5例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设为对照组;25例患者给予中医治疗,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8.0%,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医治疗慢性附件炎,操作简便,医疗费用相对较少,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复发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两个不同部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长的比较

    目的:探讨比较上肢静脉留置静脉输液和颈外静脉留置静脉输液的留置时间的长短。方法:将使用留置静脉输液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均采用颈外静脉留置输液,对照组均采用上肢静脉留置输液,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实验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颈静脉留置针,不仅留置时间较长,而且可以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危权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50例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和危险程度分析

    目的:该文分析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以及危险程度,并提出有效的治疗手段,有效降低小儿重症肺炎的死亡率,提升儿科重症肺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50例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临床资料。结果:50例治疗重症肺炎的患儿中44例成功治愈出院,4例病情微重需要继续留院观察治疗,2例由于引起多种并发症不治身亡。结论:由于重症肺炎的病情发展快速,对器官的危害极大,尽管我们抗感冒治疗的水平已经提升,但是重症肺炎仍然是患儿的第一隐形杀手。因此,早期发现重症肺炎患儿能够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至2015年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2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方法进行日常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3.17%的有效率,干预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上,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开展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可以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质量,增强患者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康复率。

    作者:周玮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急诊内科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老年重症心理衰竭临床护理中的体会。方法:将300例重症心力衰竭老人依护理不同分为 A 组(行使急诊内科干预护理模式)和 B 组(行使普通护理模式),每组各有150例。结果:A 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 B 组(P <0.05)。结论:急诊内科干预护理模式在心力衰竭老人临床护理中进行应用,有着相对较高的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作者:公维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评价分析在小儿高热惊厥的治疗中复方小儿退热栓的临床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38例患有高热惊厥的患儿,以临床用药不同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行基础治疗的患儿设为对照组,同时使用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的患儿设为观察组,比对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的控制情况和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用药后惊厥发生次数明显减少,观察组患儿惊厥发生次数、高热退去时间和惊厥好转时间与对照组患儿的相比明显较少,差异在统计学有意义(P <0.05)。两组患儿在不良反应发生上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小儿退热栓可以有效地改善小儿高热和惊厥症状,加快患儿的康复速度,同时不会带小儿的机体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上价值显著。

    作者:廖真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强直性脊柱炎采用中医针灸综合疗法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采用中医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方法:用于该次临床研究的2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是由该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这段期间内收治的,将其随机分成两个临床小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患者,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同时对观察组患者加以中医针灸综合疗法,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症状积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66.7%),两组的临床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症状积分[(19.62±13.5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症状积分[(30.47±15.62)分],两组的临床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中医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田茂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腰大肌病变的影像诊断及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腰大肌病变的影像诊断方法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和病理证实的腰大肌病变47例,对腰大肌病变的 CT 及 MRI 征象进行分析。结果:18例腰大肌结核病变中均可见相邻胸、腰椎椎体骨质及椎间盘破坏并受累腰大肌肿胀;6例腰大肌脓肿内见多房影、分隔影或气体影;腰大肌良性肿瘤1例,转移瘤11例,其他恶性肿瘤3例,恶性肿瘤表现为腰大肌不规则肿胀、隆起,内见大片状坏死区,增强后不均匀强化;血肿6例,密度混杂,可见团块状高密度影;腰大肌萎缩2例,腰大肌体积均匀缩小。结论:多层螺旋 CT 和 MRI 检查对腰大肌病变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对查找原发病灶、临床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朱景龙;毛一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从“瘀血”谈便秘

    目的:探讨便秘从瘀血论治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总结瘀血病因病机、瘀血病症特点与便秘关系的论述及如何从瘀血来论治便秘。结果:多数学者认为便秘基本病机为邪滞大肠,腑气不通或肠道失养,推动乏力,但在临床治疗中发现便秘日久正气亏虚,不能行血,致脉络瘀血阻滞,与瘀血关系甚为密切。结论:对便秘的治疗,并非单纯通下润肠所能完全解决,若从瘀血论治便秘疾患,可收到满意疗效。

    作者:周春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 C、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针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讨论临床实施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 C、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价值,为日后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2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无疾病人员115例为对照组。两组人员,均于临床实施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 C、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对比两组人员的具体指标。结果:经过临床检测与数据搜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 C、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分别为(2.01±0.93)mg/L,(3.40±2.33)mg/L,(38.07±21.61)mg/L;对照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 C、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分别为(0.97±0.69)mg/L,(1.43±0.72)mg/L,(14.05±3.49)mg/L,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于临床实施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 C、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搜集更多的资料与数据,为后续的治疗及护理提供参考,对患者的积极意义较大。建议在今后的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联合检测。

    作者:张玲玲;宁尚攀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观察组2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对照组同期普通型前置胎盘孕产妇2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点,总结其防治措施及对母婴造成的危害。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其产时、产次、产后出血、子宫动脉结扎与切除以及胎盘植入、数学情况均具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结局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对母婴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进行计划分娩并全面掌握剖宫产指征,对减少凶险型前置胎盘发生和降低剖宫产率至关重要。加强孕期保健,落实产时预防及产后出血抢救措施,确保孕产妇无性命危机。

    作者:赵彩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纳入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该院57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组,传统组患者行开颅术,干预组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比术后并发症、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和生活质量(Barthel)明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少于传统组,NIHSS 评分明显低于传统组,Barthel 指数明显高于传统组,组间数据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促进术后神经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孙鑫;刘静文;张志敏;张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妊娠晚期前置胎盘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探究我院妊娠晚期前置胎盘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以进一步提高我院的整体治疗水平。方法:2013年8月至2015年2月,该院共计接收妊娠晚期前置胎盘出血患者167例。现将从中随机抽取76例,并利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均38例。研究组行“常规止血+米索前列醇+垂体后叶素”治疗,对照组仅行常规止血治疗。准确记录并比较两组于术中及术后的出血量。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为(209.82±19.77)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7.46±24.81)ml;且其术后2 h 以及1 d 的出血量,也都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为0例;对照组为4例。研究组的子宫切除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10.53%。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止血治疗中,辅以“米索前列醇+垂体后叶素”疗法,可显著降低妊娠晚期前置胎盘患者术中及术后的出血量,临床应用意义与价值都较高。

    作者:臧红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鼻内镜下射频止血联合康复治疗急性鼻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射频止血联合康复治疗急性鼻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急性鼻出血患者51例,给予鼻内镜下射频止血联合康复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疼痛程度、鼻腔通气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经过治疗后,51例患者中,显效36例,有效13例,无效2例,临床治疗总有效49例,有效率为96.1%;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患者疼痛程度(2.2±0.7)分,鼻腔通气时间(3.2±1.4)d,住院天数(5.1±1.1)d。结论:采用鼻内镜下射频止血联合康复治疗法治疗急性鼻出血时,能够降低患者疼痛程度,缩短鼻腔通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贺海英;万改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新技术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新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该院选取100例中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急救新技术对中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术对组内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治疗,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解毒时间、治疗效果以及副作用控制情况的各项数据普遍高于比对照组,另外从两组患者死亡人数看,观察组的死亡人数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救新技术可以使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大幅度提升,病情能够迅速得到控制,帮助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田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胸科手术麻醉中不同靶浓度瑞芬太尼的应用意义探究

    目的:探究老年胸科手术麻醉中不同靶浓度瑞芬太尼的应用意义。方法:择取90例实施胸科手术的老年患者,时间为2012年4月至2015年3月,采取随机法把90例分成三组,即 A 组、B 组、C 组,每组例数均为30例,A 组麻醉中使用的瑞芬太尼靶浓度为4μg/L,B 组为6μg/L,C 组为8μg/L,对比分析三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结果:经统计分析,T1时三组患者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明显低于 T0,C 组下降显著;A 组于 T2时各指标和 T0时比较明显要高,差异显著(P <0.05);A 组患者在 T3、T4时舒张压和收缩压明显比 T0时高,三组患者 T5时各指标明显比 T0时高。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在老年胸科手术麻醉中联合6μg/L 瑞芬太尼和3μg/L 异丙酚,对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作者:孙景强;胡云峰;周学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补佳乐配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用于治疗药物死胎引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补佳乐配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对药物死胎引产后阴道出血的影响。方法:将76例早孕妇女分成两组,对照组服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补佳乐。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92.1%,对照组为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阴道出血显性为78.9%,对照组为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月经恢复时间为(23±3.89)d,对照组为(36±4.7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子宫修复成功率为55.3%,对照组为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药物流产后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的基础上加服补佳乐配合可减少阴道流血量,缩短阴道流血时间和月经恢复时间,提高子宫修复成功率和完全流产率。

    作者:晏丽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玻璃体切割术术中护理配合要点的探讨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术中护理配合要点。方法:根据手术流程将术中配合的重点注意事项进行梳理。结果:根据术中配合要点进行手术配合,取得满意效果。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是复杂的内眼手术,按照术中配合要点进行手术配合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刘晓艳;李志慧;任秀丽;刘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药处方调配中的风险控制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在中药处方有效性和用药安全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该院药房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结果:监管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仅0.05%与常规组0.31%相比,显而易见监管组的效果更为理想,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合理强化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能够有效的降低药房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同时也为患者的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

    作者:冉会敏;罗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46例护理分析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一般为手术治疗,当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时,就增加了治疗及护理的难度,稍有不慎就会影响胎儿和孕妇的安全,但炎症发展易致流产和早产,威胁母子生命安全,所以治疗以早期手术为主[1,2]。为提高对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我院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46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总结,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军访;王云娥;付淑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规范化护理模式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规范化护理模式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随机抽选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100例神经外科患者,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采用规范化护理干预,对比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肺部感染率差异。结果:常规组患者满意度76.0%,肺部感染率12.0%;实验组患者满意度98.0%,肺部感染率2.0%,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规范化护理模式在神经外科护理中起到积极作用,护理质量显著提升。

    作者:冷思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