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景梅
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骨折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方法:该院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间诊治的84例老年糖尿病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操作治疗,对术前及术后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通过所选的84例患者进行分析,患者血糖均得到良好控制,手术成功,未见酮症酸中毒及感染等并发症出现。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骨折手术前后通过护理人员的密切配合能够提升围术期并发症出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李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并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瘢痕子宫早孕流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0年3月至2013年9月共20例疗瘢痕子宫要求终止妊娠的产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引产,对照组采用通用的人工流产术进行引产,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不良反应率为20%,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瘢痕子宫早孕流产的方法,优于医院通用的人工流产术,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朱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该研究选择的对象为2012年6月至2015年4月医院收治的120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儿,根据患儿在治疗消化道出血中所采用的药物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所有患儿入院之后均禁食禁水,纠正电解质的紊乱,必要的患儿采用输血治疗,同时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奥美拉唑;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行奥曲肽治疗,观察的指标为两组患儿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儿显效30例,有效24例,无效6例,治疗有效率为90.0%,显著性的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两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的治疗方案与单纯应用奥美拉唑相比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止血,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对该治疗方案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于该院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08例腹股沟疝患者,运用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使用传统修补术,观察组选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但是两组在出血量、手术时间与患者住院时间上存在差异,观察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0.05)。结论:借助无张力疝修补术来治疗腹股沟疝,在临床上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复发率低,并发症发生率低,是医学的一项进步,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使用。
作者:叶爱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替硝唑栓直肠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6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替硝唑栓直肠给药治疗。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1%)高于对照组(79.4%)(P <0.05)。随访3~16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17.6%)明显低于对照组(29.4%)(P <0.05)。结论:左氧氟沙星和替硝唑栓直肠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近远期疗效均较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冬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近年来糖尿病(DM)的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作为糖尿病的重要检查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lc)检测越来越受到临床的关注和重视。相关学者也研究表明,DM慢性并发症以及冠心病等疾病患者和 HbA1 c 也有重要的关系,但是 HbA1 c 检测结果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 HbA1 c 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对 HbA1 c 检测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进行如下综述。
作者:易万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整体护理在小儿猩红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行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行整体护理,观察对比两组病情控制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全身症状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4.5±2.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6±2.8)分(P <0.05)。结论:对小儿猩红热患儿开展整体护理,有助于缩短患儿病情控制时间,并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赵晋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高血压患者中展开社区高血压细节管理方案的价值。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该社区医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接收的高血压患者共100例,作治疗组,本组入选患者选择社区高血压细节管理方案;同期选择高血压患者100例,作对照组,本组入选患者选择常规管理方案,对2组入选患者血压值、脑卒中症状发生几率等指标进行客观评定。结果:所有入选患者都已经完成救护工作,治疗组入选患者收缩压值(119.65±8.77)mmHg,舒张压值(79.88±4.66)mmHg,对照组分别是(137.23±10.97)mmHg 和(94.11±6.56)mmHg。且治疗组中有4例患者并发脑卒中,对照组中有38例,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中推行社区高血压细节管理方案效果突出,除了可以改善患者临床指征以外,还能够避免脑卒中症状的发生,建议推广。
作者:潘于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于膝关节骨关节病加强临床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经临床确诊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3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15例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15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和对照组相同,但增加了临床护理干预,并对两种护理方式配合治疗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为100%,对照组对护理质量满意度为80%(P <0.05)。结论:对于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加强临床护理干预,在促进患者康复同时,使得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增加。
作者:杨璨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住院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头皮静脉留置针输液。结果:100例患者中,10例进行耳后静脉穿刺,30例进行额浅静脉穿刺,30例进行颞浅静脉穿刺,30例进行正中静脉穿刺。穿刺成功98例,穿刺成功率为98%。结论: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护理人员掌握了一定的穿刺技巧,穿刺的成功率会大大提高。
作者:周雪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护士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掌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神经内科专科护士的护理水平的改进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三级综合医院在职的335名神经内科护士进行有关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的问卷调查,问卷自拟。结果:以60分为及格标准,335名在职护士的平均成绩为(51.93±17.9),未及格人数占总人数的62%;影响神经内科护士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掌握程度的因素有个人工作年限和自身专科学习状况等。结论:神经内科护士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应该加强其自身专科知识培养和学习,改进以往的管理制度以不断提高神经内科护士的护理质量及自身的认知水平。
作者:兰文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析应用三联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8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均采取药物三联治疗,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96%明显优于对照组75.0%;治疗组 HP 根除率84.78%明显优于对照组5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52%明显低于对照组1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消化性溃疡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疗效理想,根除 HP 概率高,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作者:张月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针对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进行 Meta 分析。方法:以“葛根注射液”、“突发性耳聋”为检索词,在 EMBASE、pubmed、中国知网、维普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等中外中数据上,搜索采用葛根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文献资料,评价纳入文献资料的研究治疗,采用 Rev-Man5.0软件处理相关文献数据资料。结果:本次共检索出符合条件的文献共18篇,文献中均分为葛根素组和常规治疗组,经过 Meta 分析,葛根素组患者对突发性耳聋引起的耳聋、耳鸣、目眩等的疗效均优于常规治疗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过 Meta 分析可以看出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耳聋、耳鸣、目眩等症状,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广泛推广。
作者:刘顺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比较上肢静脉留置静脉输液和颈外静脉留置静脉输液的留置时间的长短。方法:将使用留置静脉输液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均采用颈外静脉留置输液,对照组均采用上肢静脉留置输液,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实验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颈静脉留置针,不仅留置时间较长,而且可以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危权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烧伤手术麻醉应用七氟醚和丙泊酚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的102例小儿烧伤手术患者进行麻醉处理的研究,根据麻醉的药物的不同分为七氟醚组(采用七氟醚麻醉维持)和丙泊酚组(采用丙泊酚麻醉维持)各51例,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前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及心率明显低于麻醉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且七氟醚组麻醉诱导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及心率明显低于丙泊酚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七氟醚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11.9±1.2)min 明显短于丙泊酚组(23.9±3.2)min,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烧伤手术麻醉时采用七氟醚麻醉能满足麻醉的要求,更适合小儿烧伤手术麻醉中使用。
作者:赵云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该社区高血压的慢病管理现状,为在本社区中有效地开展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社区中200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基本情况及随访12个月的血压控制率、药物使用及调整情况、生活方式与接受管理程度等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结果:经过系统管理患者依从性从管理前的78.5%提高到97.5%,知晓率也从原来的70%提高到97%,体重有所减轻的患者达到164人,能坚持以各种方式进行适当运动人数达到125人,大部分患者均能按时预约进行健康体检及随访,92.32%的患者能完全配合医生的管理。结论:本社区中高血压的整体治疗率和控制率均较高,以社区为中心的慢病管理模式在高血压防治工作中可以起到良好作用。
作者:唐玲丽;周方勇;黄家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调查临床老师对男护生带教的意愿并分析原因,为男护生临床带教安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79名临床老师对男护生的带教意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4.8%的临床老师因为男护生的自身优势愿意接受男护生带教。8.9%的临床老师因为男护生消极的职业态度拒绝接受男护生带教。6.3%的临床老师对男护生带教持无所谓态度。结论:临床老师对男护生的带教意愿受男护生自身优势及职业态度的影响;临床老师对男护生优势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高年资老师更适合男护生带教工作。在今后的教学培训中,应加强男护生带教的针对性培训,以期更好的完成男护生临床教学工作。
作者:黄海霞;陶宝明;曹癸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所造成的影响。方法: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该院接收的创伤性骨折患者当中,随机择取68例来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理,将68例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组均34例。实验组行疼痛控制护理,对照组行常规骨科护理。观察并分析两组骨折创口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关节恢复情况以及术后疼痛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骨折的愈合时间(13.25±2.48)w,明显短于对照组(18.17±3.79)w。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疼痛控制护理合理用于创伤性骨折中,能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促使其关节功能的恢复以及骨折创口的愈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丽静;边亚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肺炎的临床中医治疗方式。方法:根据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的96例小儿肺炎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儿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有48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使用西医治疗和中医辅助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之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9.6%,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5.8%。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结论:小儿肺炎患者接受中医治疗的效果比较优秀,采取西医和中医结合的治疗方式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治疗有效率高,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高丹;王佳;黄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急诊溶栓在急性心肌梗塞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收集该院从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心肌梗塞患者160例,然后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80例,采用急诊溶栓治疗。对照组80例,采用入院后溶栓治疗。两组患者均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观察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胸痛缓解时间、心电 S -T 回降时间、CK -MB 峰值时间、发病到溶栓时间,观察组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12 h 内血管再通率7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5%(P ﹤0.05),观察组死亡率为2.5%,对照组死亡率为28.75%(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溶栓治疗有助于挽救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梗死的心肌、保护心脏的整体功能,降低死亡率,临床效果明显,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曾志祥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