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凤
目的:分析术中腹腔内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治疗胃肠道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2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且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66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为例,根据术中是否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将其分为两组,即植入组、常规组,均33例,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情况,以及随访12个月的生存率、局部复发率.结果:治疗后,植入组和常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植入组局部复发率(3.03%)低于常规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利于胃肠道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以及局部复发率的降低,且不良反应少,进而保障患者的临床治疗安全.
作者:蒲劲松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妊娠11--13+6周超声结构筛查在胎儿结构畸形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于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孕早期孕妇600例,观察其在妊娠11-13+6周胎儿结构畸形诊断中的效果.结果:600例胎儿中共有11例筛查异常,结果与分娩后或标本检查结果一致,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妊娠11--13+6周孕妇实施超声结构筛查可早期检出胎儿结构畸形,检出率较高,临床可以考虑对孕早期孕妇实施该检查,以降低胎儿畸形率.
作者:杜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磁场作为一种神奇的能量,宏观上驱动着整个宇宙稳定运转,微观上对细胞中的分子原子运转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无机物的形态性质到有机物的生命维持,都离不开神奇的磁场.在当今注重保健的新时代,利用磁疗方式帮助相关患者改善体质、帮助健康人员增强自己机能都有着较大的应用前景.因此,本文以磁场生物效应为基础,对磁疗与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作者:葛怡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讨论根除幽门螺杆菌对胃溃疡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门诊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经过确诊的112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并观察两组患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胃Hp根除率及口腔Hp阳性率分别为91.07%、19.64%,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9.64%、66.07%;观察组患者中复发11例,复发率为19.64%;对照组患者中复发34例,复发率为60.71%.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胃溃疡治疗时,根除幽门螺杆菌在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减少患者胃溃疡复发等方面有显著优越性,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李正芬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单侧唇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日间病房2016年8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87例3月~1岁单侧唇裂作为日间病房组(以下称观察组),普通病房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180例3月~1岁单侧唇裂作为普通病房组(以下称对照组),比较两组住院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患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单侧唇裂手术中的应用能更快的促进患儿康复、减少治疗费用、减少术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提高护患满意度.
作者:张新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在冠脉支架手术治疗中预防性应用小剂量替罗非班对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时间范围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研究对象的纳入范畴为在此期间来我院行冠脉支架治疗的78例患者,根据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选择预防性应用标准剂量替罗非班,观察组选择预防性应用小剂量替罗非班,对比不同剂量下患者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在患者血栓形成率、慢血流发生率、无复流发生率、血小板减少率以及出血率的对比分析中,观察组较对照组均具有显著的优势(P<0.05).结论:在冠脉支架手术治疗中预防性应用小剂量替罗非班,能够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保证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值得广泛实施.
作者:普永红;张鑫;黄新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7年2月-2017年12月接收创伤骨折患者74例纳入至本次研究中,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37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采取疼痛护理管理,对两组护理前后疼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在疼痛评分方面,对照组与研究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创伤骨科病房护理期间,应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不仅可以使患者疼痛显著改善,同时也有助于创伤骨折愈合速度,在临床中值得不断推广和使用.
作者:郑继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经鼻内镜手术结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入住我院的14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单纯行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70例给予鼻内镜手术结合药物治疗.分析组件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4.3%,4例患者治疗无效,相比对照组,其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组间差异经检验得出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在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药物治疗有助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可作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案.
作者:李开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双能量CT(DECT)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本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接收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纳入至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接受双能量CT检查,分析双能量CT检查结果.结果:60例患者中,有54例患者被明确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无尿酸盐结晶患者6例,痛风性关节炎检出率为90%;60例患者中,急性期关节炎患者14例,占比为23.33%;间歇期急性发作患者25例,占比为41.67%;慢性关节炎期患者21例,占比为35%.14例急性期痛风关节炎患者中,关节尿酸盐阳性检出患者11例,检出率为78.57%.结论: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期间,应用双能量CT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为良好的诊断和治疗奠定基础.
作者:何仁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对计划分娩中人工破膜联合缩宫素综合引产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80例计划分娩且宫颈成熟良好孕妇依照其意愿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0例,观察组采用人工破膜联合缩宫素引产,参考组单纯采用缩宫素引产,观察两组产妇总产程时间、引产成功率、羊水性状、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以及总产程、产后出血量与参考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两组羊水性状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宫颈成熟度欠佳的孕妇,计划分娩时采用人工破膜联合缩宫素引产可以提高阴道分娩成功率、减少产程,降低产后并发症.
作者:王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1月--2018年4月期间,回顾性选择我院收诊的60例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①60例患者,48例胃溃疡穿孔,12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穿孔直径平均(0.51±0.13)cm.②60例患者,51例行单纯缝合修补术,占85%(51/60),9例行胃大部切除术,占15%(9/60).③本组60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51.3±5.84)min,术中出血量平均(78.3±9.87)ml,下床活动时间平均(14.3±2.17)h,住院时间平均(6.1±0.24)d.④经半年随访,2例复发,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一旦确诊,需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术式,尽早治疗,减少并发症,确保临床疗效.
作者:杨国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究社区治疗高血压与预防并发症的对策.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2016年2月到2018年2月曾于我院治疗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配合治疗程度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为配合治疗组,有74例患者,对照组为不配合组,有46例患者;观察并且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系统的治疗和并发症预防干预后,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对照组由于不配合治疗,有1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状,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的预防治疗中,采取系统化针对性的治疗干预能够显著预防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麻醉恢复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研究组应用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纠纷以及护理风险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麻醉恢复室管理过程中,风险管理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降低护理纠纷以及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应当临床上多推广使用.
作者:江雪;周颖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23G玻切手术治疗黄斑前膜术后黄斑区结构及功能的改变.方法:收集我院眼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眼科收治的33例黄斑前膜并行23G玻切手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共35只眼.观察术后24h、7天以及术后3月、6个月的矫正视力变化、视物变形程度及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结果:术后24h、7天以及术后3月、6个月的矫正视力及视物变形程度变化较手术前明显改善,术后24h、7天以及术后3月、6个月的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明显下降.结论:23G玻切手术治疗黄斑前膜术后黄斑区结构明显改善,可以有效提高视力,减轻视物变形程度,是治疗黄斑前膜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樊芳;赵智华;马清敏;赵晓彬;李科军;贾志旸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经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例异位妊娠患者利用标准的动脉造影技术,找到异位妊娠的供血血管,经导管予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术后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命体征、盆腔包块情况以及患者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变化情况.结果:35例患者均一次性插管,成功35例,成功率为100%.β-HCG呈进行性下降,均在1个月左右下降至正常值(<2.9 IU/L),月经在术后1~2个月恢复正常.结论:经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异位妊娠对患者创伤小、成功率高,能预防大出血,增加保守治疗的适应证.
作者:董娜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开放性骨折患者伤口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耐药性.方法:以近一年我院接受诊治的186例开放性骨折患者为本次分析研究对象,分别取患者伤口清创前与清创后8小时的分泌物,并对分泌物进行培养,统计及比较两组检出细菌对9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通过对各病原菌清创前与清创后8h检出率的比较发现,清创前明显的高于清创后,且革兰阴性菌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所培养出的细菌对头孢哌酮的耐药率要明显的低于其他几种抗菌药.讨论:骨科开放性伤口的感染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对此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伤口进行及时的清创,防止出现感染.
作者:张洪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导乐陪伴的分娩护理模式对于顺产产妇产程的影响作用.方法:以我院产科于2018年5月-2018年9月接收的102例顺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导乐陪伴分娩护理组(51例)和常规分娩护理对照组(51例),比较两组顺产产妇的第一、二、三产程以及总产程耗时长,产后24h内的出血量情况以及新生儿的阿氏评分.结果:两组不同护理模式下的产妇在第三产程耗时无显著差异,导乐护理组产妇的第一、二产程以及总产程耗时明显比对照组产妇缩短,差异有统计意义.导乐护理组产妇产后24h平均出血量(214.73±22.96)ml显著比对照组(304.86±29.07)ml低,且该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比对照组新生儿佳,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于顺产产妇而言,给予导乐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可以明显缩短第一、二产程以及总产程的时间,缓解了顺产分娩疼痛,产后出血情况得到有效控制,新生儿指标也较常规护理下的新生儿好,该护理模式对顺产产妇和新生儿都是较佳的选择.
作者:邱建琼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年轻恒牙根尖周病变的疗效.方法:选笔者所在科室于2016.7~2017.11期间收治的50例年轻恒牙患者,分为A、B两组,分别给予根尖诱导成形术与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较高于A组72.0%(P<0.05);治疗后,B组患者患牙管根比、患牙牙根管壁厚度改善效果均优于A组(P<0.05).结论:出现根尖周病变的年轻恒牙患者接受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胡姝娥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现代化节奏的不断加快致使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体中循环系统疾病发生概率明显提高,其中以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表现得尤为突出.如何利用心电图对此类疾病进行初期检查,以早发现患者病情并为治疗和护理工作奠定基础,成为我们需要讨论的方向之一.本文以呼吸系统中的肺栓患者心电图及脑血管障碍心电图患者为例展开探讨,希望能为专业人员提供一些启发和建议.
作者:毛晨旭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胸部结节病的CT特征,以提高对本病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17例确诊为结节病患者的CT影像资料,总结其影像特点.结果:17例患者中16例见纵膈及肺门淋巴结肿大,14例见肺内改变,9例见胸膜病变.结论:胸部结节病影像表现多样,纵膈淋巴肿大及双肺门淋巴结对称性肿大为典型影像学表现,部分病例影像表现不典型时需与多种胸部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作者:柴桂平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