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并发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张艳

关键词:糖尿病, 发消化性溃疡,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并发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糖尿病并发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组30例与试验组4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与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传统组73.3%(P<0.01);出院后随访3个月,试验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干预融合至糖尿病并发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中,能优化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医学食疗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心血管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心血管护理中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开展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筛选2017年4月份-2018年4月份收治的心血管疾病的患者118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全程健康教育.两组开展健康教育前后知识评分比较,并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统计18.64%,VS全程组3.39%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开展后,两组较之前各项评分均不同程度提高,全程组评分较比对照组各项均不同程度提高,组间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护理中在基础护理护理上开展全程健康模式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认知,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满琳;王菲;任浩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黄连茯苓汤联合低成本运动康复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探讨

    目的:探讨黄连茯苓汤联合低成本运动康复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将我院收治的5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对照组,低成本运动康复治疗,治疗组联合黄连茯苓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第一,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80%(P<0.05).第二,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与心率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第三,比较生活质量,治疗组各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黄连茯苓汤联合低成本运动康复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建议推广.

    作者:潘燕;李杰;董文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辅治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辅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收治的46例手足口病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注射液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91%(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奥司他韦颗粒辅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患儿发烧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痊愈时间,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童晓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品管圈活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6月四川省中医院内分泌科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完全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通过品管圈活动护理,2组护理观察周期为2周.治疗组通过成立品管圈小组,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产生的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两组糖尿病患者观察前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均高于常规标准;通过品管圈活动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和观察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健康检查量表高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地减轻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执行力及管理能力.

    作者:王宇;王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护士分层管理对妇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管理对妇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3月-2018年6月90例妇科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基本护理,干预组予护士分层管理.比较两组满意率;护士态度、护士责任心;护理前后文书记录质量、安全管理质量、感染管理质量;护理缺陷.结果:干预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士态度、护士责任心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文书记录质量、安全管理质量、感染管理质量相似,P>0.05;护理后干预组文书记录质量、安全管理质量、感染管理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缺陷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者实施护士分层管理效果好,可改善文书记录质量、安全管理质量、感染管理质量,减少护理缺陷.

    作者:张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基于试验对比下的骨科护理临床带教对比分析及研究

    目的:探讨结合PBL、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在内的现代教学法对骨科护理临床学生的效果,并总结其中的带教效果.方法:采用试验对比的方法,将临床实习的18名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现代教学方法进行带教,对比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结果:通过为期8个月的实习对比,通过对骨科患者满意度的调查,发现实验组的学生在护理满意度上要明显高于对比组,同时实验组学生在护理考核中也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在骨科护理学生的带教中发现,采用PBL、情景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同时结合现代带教管理方法,对提高学生的护理知识,以及提升护理满意度方面,都有着明显的效果.由此可以看出,在现代骨科护理带教中,要充分结合现代带教管理方法和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显著的提升骨科护理学生实习的效果.

    作者:张俊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胃癌晚期转化治疗的护理与观察

    目的:观察胃癌晚期患者转化治疗、手术治疗中的护理对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科进行胃癌晚期转化治疗及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转化治疗及手术治疗中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转化治疗前心理干预,转化治疗中用药指导,转化治疗后术前准备,术后护理、术后化疗护理、疼痛护理.观察护理后患者对胃癌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患者护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与护理前相比,患者护理后对胃癌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相比,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胃癌晚期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孙雯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针对性护理措施在留置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患者中应用价值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措施在留置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32例泌尿疾病留置尿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66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干预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尿管留置时间和尿路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27;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升高,且干预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措施应用于尿管留置患者可缩短尿管留置时间,降低感染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任健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电动起立床早期应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动起立床初期运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能力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及康复科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下肢运动能力、ADL得分以及Bmnnstrom量表评级都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常规康复训练配合电动起立床训练对偏瘫患者平衡能力、步行能力皆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能更好地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品质.

    作者:迪力努尔·托乎提;艾合麦提?色依提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药物咨询对提高用药安全与患者依从性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药物咨询对提高用药安全与患者依从性的价值.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5年1月到2018年5月78例药物治疗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指导,药物咨询组则给予药物咨询.比较两组药物治疗转归效果;药物知识认知程度、患者依从性、达到显效时间;用药安全特点.结果:药物咨询组药物治疗转归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药物咨询组药物知识认知程度、患者依从性、达到显效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药物咨询组用药安全特点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咨询对提高用药安全与患者依从性的价值非常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庄萍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探究早产极低体重新生儿的护理

    目的:探讨早产极低体重新生儿的有效护理模式.方法:选取2016年1月 ~2018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2例早产极低体重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早产极低体重新生儿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精细化护理,观察两组患儿体重增长情况,并比对两组出院前每日奶量、睡眠时间及住院总时间.结果:观察组恢复至出生体重所用时间(13.62±2.06d)显著短于对照组(18.52±4.17d),而恢复出生体重后至出院前体重增长重量(672.56±113.24g)显著高于对照组(504.91±95.67g),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观察组每日奶量(94.23±12.69ml)、每日睡眠时间(16.26±2.03h)显著多于对照组(80.46±10.27ml、13.01±1.75h),而观察组总住院时间(38.02±8.47d)显著少于对照组(49.68±7.06d),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早产极低体重新生儿给予精细化护理,可有效提升患儿体重增长速度,并有助于改善患儿生长发育情况,促进其尽快出院.

    作者:黄敏;李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肠内营养治疗在ICU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肠内营养治疗在ICU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16年9月至2018年4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ICU重症胰腺炎患者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肠外营养支持,研究组予以肠内营养支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LB、Hb及CRP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②数据显示,研究组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③统计发现,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治疗ICU重症胰腺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陈有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谈儿科教学中病例讨论法的应用

    目的:如今医学行业发展迅速,探讨儿科教学中病例讨论法的应用,以期推动儿科教学的整体效果,为医院儿科输送更多的专业性人才.方法:分析儿科教学中病例讨论法的必要性,重点探讨儿科教学中病例讨论法的应用对策.结果:通过分析某班级儿科教学效果,总结儿科教学中病例讨论法的应用价值,在一个学期结束后,对医学生儿科知识及技能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性测试,同时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进行全面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检验,经过调查发现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技能掌握情况、对儿科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对老师教学满意度等诸多方面均获得了明显提升.结论:儿科教学中应用病例讨论法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积累临床经验,值得在教学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代玉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改良太极拳对脑卒中运动功能康复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改良太极拳在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康复科治疗的92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改良太极拳,对比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前,观察组的运动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太极拳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增强康复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陆晓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腹腔镜手术诊疗上消化道穿孔修补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诊疗消化道穿孔的优势及中转开腹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135例消化道穿孔患者进行观察,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消化道穿孔的优势及中转开腹因素.结果:124例完成腹腔镜消化道穿孔修补,8例中转开腹,3例在腔镜辅助下行腹壁小切口消化道穿孔修补.结论:对消化道穿孔患者给予腹腔镜探查能准确判定穿孔原因、部位、范围与周围组织关系,能精准的提供治疗方案:穿孔直径小于2cm,腹腔粘连轻者行腹腔镜消化道穿孔修补;对于穿孔直径大于2cm,腹腔积液易清除时行腹腔镜辅助消化道穿孔修补;胃或十二指肠后壁穿孔,腹腔粘连、肠道麻痹胀气严重,腹腔镜不易进行时及时中转开腹.腹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对机体创伤小、疼痛轻、切口美观,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谭林旺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浅谈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技术的创新

    食品中的微生物检测主要就是通过检测食品中的致病菌和指示菌来反映食品污染程度,其中的主要检测方法有免疫学技术,生理生化技术,分子生物技术,质谱技术.本文主要概述了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标准,方法以及各种新技术在食品中微生物检验的应用.

    作者:崔丽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膳食纤维生理特效的研究进展

    膳食纤维已经被人们称为第七大营养素,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特效,以前人们并不重视膳食纤维的生理特效,人们通常认为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所吸收消化,所以没有什么营养价值.近些年才被人们逐渐认识其重要的生理功能,摄入一定含量的膳食纤维能够影响人体的健康,所以本文主要简述一些膳食纤维生理特效的研究进展,膳食纤维从哪些方面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作者:蔡兴航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抗病毒与护肝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抗病毒和护肝治疗对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66例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作为本次治疗研究实验对象,根据患者前来诊疗时间分组,双日诊治者为对照组(例数为33例,采用抗病毒和抗结核方法治疗),单日诊治者为联合治疗组(例数为33例,对照组对抗治疗基础上继续接受护肝治疗),治疗结束后,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97%高于对照组的69.7%,差异显著(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肝功能各指标情况和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为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感染患者基础对抗性治疗的前提下,继续为患者给予甘草酸二胺进行护肝治疗,临床治疗的效果更确切,可以有效减少抗结核类药物对患者肝脏功能产生的损害.

    作者:吴维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干预方式与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四肢创伤骨折术后患者的疼痛护理干预方式与护理效果.方法:对70例四肢创伤骨折术后患者展开分组研究,其中35例采用常规方法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另外35例采用针对性的疼痛护理干预措施护理的患者为干预组,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中,轻度疼痛患者例数多于对照组,中度以及中度极度疼痛的患者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四肢创伤骨折术后患者给予疼痛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疼痛,提高患者的治疗舒适度.

    作者:洪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现状及进展

    目的:初步探讨将髋关节置换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所产生的的药效.方法: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共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共有25例患者.对照组的25例患者进行人工骨头置换治疗,实验组的患者进行髋关节置换治疗.结果:手术之后2年,25例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的患者中有2例,出现髋臼磨损、 髋关节剧烈疼痛的现象,然后对其进行髋臼的翻修;有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半年,存在髋臼松动的现象,然后对其进行髋臼的翻修,剩余患者均不存在此现象,恢复正常生活.讨论:终实验发现,无论是人工股骨头置换与还是全髋关节置换,对该病症均能获得可观的医疗效果.此手术治疗方法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探讨在医学上的研究与发展.

    作者:明建川;杨明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医学食疗与健康杂志

医学食疗与健康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 中国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