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亚利
目的:探究脑循环治疗仪对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择该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5月接收的脑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但观察组再加用脑循环治疗仪.分析并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基本治愈、显著治愈与有效治愈者41例(95.35%);对照组共34例(79.0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脑梗死常规治疗中,加用脑循环治疗仪,疗效肯定,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辛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风险初产妇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来该院进行产前检查的高风险初产妇65例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回顾分析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并依照患者的血糖水平将其分为治疗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等;同时采用Apgar对新生儿情况进行评分,比较围产儿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比较,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都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组的Apgar评分与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风险初产妇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与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围产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延辉;张丽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效果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利拉鲁肽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并对其临床疗效加以探究.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所接收的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8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就诊单双数顺序法分为甲组与乙组,前者予以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后者予以甘精胰岛素+利拉鲁肽.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乙组患者治疗后的各血糖值(FPG、2hPG、HbA1 c)对于本组治疗前及甲组治疗后,差异明显(P<0.05);乙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次数少于甲组(P<0.05).结论:对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者实施甘精胰岛素与利拉鲁肽联合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且降低低血糖的发生次数,值得推行.
作者:王育林;黄书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氟康唑注射液治疗耳真菌病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耳真菌病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就诊的顺序划分为例数相同的参照组、实验组,前者给予常规治疗,后者给予氟康唑注射液,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5.59%(65/68),参照组为86.76%(59/68),对比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氟康唑注射液应用于耳真菌病治疗过程中,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耳痛、耳鸣等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唐德予;谢马先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真菌性阴道炎治疗中护理干预的施行价值进行评析.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真菌性阴道炎患者140例,随机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及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加强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护理质量.
作者:郑静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恢复后期患者接受抗抑郁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方法:根据2006~2008年该院接收的160例脑卒中恢复后期合并抑郁症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0例,对照组我们使用了安慰剂维生素B6治疗,治疗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和抗抑郁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接受半年治疗后,对两组神经缺损情况进行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恢复后期患者合并抑郁症时,对患者使用抗抑郁治疗能够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了显著改善效果,我们应该要对患者脑卒中恢复后期的抑郁症引起重视,及时治疗.
作者:王玉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比分析患有脑梗死处于恢复期的病人使用康复护理的方案对其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到该院接受治疗处于脑梗死恢复期的病人60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30名处于恢复期的脑梗病人实施康复护理,对剩余病人使用普通护理进行对比,治疗完成后总结分析两组处于恢复期脑梗病人康复情况.结果:康复护理组病人的康复效果明显好于普通护理组病人的康复效果.结论:对患有脑梗死且处于恢复的病人,应实施适当合理的康复训练,来提高今后生活的能力,改善病人和病人家属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秀芝;杨忠坤;汪学波;于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医院的档案收集和管理工作是通过运用先进、科学的收集和管理办法,有效对医院的档案进行管理来完成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医院的正常运行和发展提供有价值的资料信息.本文主要阐述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医院档案的收集和管理工作内容,二是医院档案收集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三是解决当前医院档案收集和管理问题的措施,希望给相关工作人员一点建议.
作者:吴建国;刘亚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儿童甲状腺肿瘤虽然发病率比较低,但恶性率高,以分化型乳头癌为主.此文就本院发现的一例儿童甲状腺乳头癌为例,对甲状腺癌在CT的表现上进行讨论,对甲状腺癌的鉴别进行分析阐述.
作者:郭俊换;贾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分析纳洛酮治疗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住院单双号将随机抽取的88例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添加纳洛酮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pH值、动脉氧分压、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且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纳洛酮治疗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效果,快速优化血气指标,缓解二氧化碳潴留,逆转肺性脑病进程,用药安全.
作者:赵国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脑卒中是当前我国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尤其是在老年人中,这种脑卒中的发病率还是比较高的,因此,针对这种脑卒中康复护理进行充分的研究,切实保障相应的脑卒中患者得到较好的护理效果也就显得极为关键.本文就重点针对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的康复护理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作者:简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理念在胸痹中医临床治疗中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0例胸痹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和患者意愿,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中医治疗,给予实验组在常规中医治疗基础上采用益气活血理念进行辅助治疗.结果:实验组显效例数为55例,占比91.66%.总有效例数为59例,占比98.33%.对照组显效例数为31例,占比51.66%.总有效例数为34例,占比56.66%.两组在总有效例数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痹中医临床治疗中采用益气活血理念,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胸部疼痛,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作者:蒋边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在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状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呼吸科治疗的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分别55例,其中对照组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一般护理,护理组患者则在常规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状况和效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哮喘治疗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患者的哮喘治疗总有效率为70.9%,护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护理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护理组患者的住院总时长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结合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同时提升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度,促进患者的疾病恢复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树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分期护理与系统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饮食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分期护理与系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期护理与系统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李群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麻风及畸残患者防治的依从性.方法:以该地区2004~2014年发现的14例麻风病新发病例作为调查对象,分析防治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进一步提高麻风及畸残患者防治的依从性.结果:影响患者防治依从性的因素较多,针对具体情况实施干预措施,矫治患者畸残情况,恢复受损器官功能,其心理状况及社会适应能力明显改善.结论:提高麻风及畸残患者防治的依从性,加强综合干预措施,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效益的提高具有明显效果.
作者:代兴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应用活血化瘀方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将该院的6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给予对照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活血化瘀方治疗,评估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实施活血化瘀方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吕勇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浅析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40例,针对护理难点以及护理重点等给予患者全面护理,同时对临床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经过护理之后,40例脑出血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结论:采用科学的方式护理脑出血患者,可以大大提高其治愈率.
作者:纪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奥深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方法:将该院皮肤科收治的75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常规组(35例),观察组采用口服左西替利嗪和外涂奥深治疗,常规组采用口服左西替利嗪和外涂皮炎平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52.5%)和总有效率(85.5%)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的治愈率(28.5%)和总有效率(54.2%),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奥深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湿疹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美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在产科护理中实施有效的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分析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70例就诊于该院的产科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相对于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身体状况好转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产科护理中实施优质化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的促进患者的康复,强化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和护理能力,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张淑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该单位合作医院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行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VAS评分、术后3个月ODI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能够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黄振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