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导可视无痛人流术的临床应用

夏梦瑗

关键词:超导可视, 无痛人流术, 常规盲视
摘要:目的:探讨超导可视无痛人流术的应用及优点.方法:该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门诊自愿要求人工流产术的患者622例,按自愿原则分为超导可视无痛人流组(观察组)311例与常规盲视无痛人流术组(对照组)311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宫腔内组织残留情况、子宫穿孔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宫腔内组织残留、子宫穿孔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导可视无痛人流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高血压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社区高血压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该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00例设置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共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分别占据100例.对常规组与实验组患者分别采取传统护理与个性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实验组患者血压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此外,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0%与82.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而言,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护理效果,患者血压改善程度较为显著,值得推荐采纳.

    作者:林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探究糖尿病足发病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解析

    糖尿病足发病是糖尿病人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对于这种并发症,全面详细的了解其危险因素,然后在护理过程中采取恰当的措施进行控制和解决也就显得极为必要.本文就重点针对糖尿病足发病的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进行了简要的探究和论述.

    作者:崔志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宫外孕保守治疗的临床观察及分析

    目的:探讨宫外孕保守治疗的临床观察及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的宫外孕患者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采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保守治疗,对比两组宫外孕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45%,与对照组的87.5%相比,观察组的疗效明显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宫外孕患者采用联合保守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卜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上报的240例关于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的报告,行回顾性分析,分别纳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0例,对比两组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对原患疾病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共发生567例次,对照组共发生212例次,两组前3位不良反应类型所占比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治愈率及对原患疾病无明显影响所占比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阿莫西林相比,临床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疗效显著.

    作者:蒋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心理护理对胸外科住院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胸外科住院患者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具体影响.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168例胸外科住院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常规组和心理护理组,常规组为83例,护理组为85例,常规护理组在护理的过程中接受的是胸外科住院患者的常规护理服务,而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还要接受心理护理.结果:在经过心理护理和干预之后心理护理组的SDS和SAS量表评分要比常规护理组的评分低,QOL评分要比常规护理组更高.结论:心理护理可以十分有效缓解外壳住院患者的紧张焦虑的情绪,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

    作者:孙晓光;王福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分层管理模式在剖宫产手术术中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层管理模式在剖宫产手术术中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该院60位剖宫产手术术中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观察组采取分层管理模式对剖宫产术中护理进行管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医生、患者以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层管理模式在剖宫产手术术中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尤淑恩;刘启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对压疮临床护理的探讨

    压疮的护理长期以来都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其发生率和治疗效果是评价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随着医学的发展,在压疮的成因、分期及护理重点等问题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本文对压疮的成因、分期和主要临床护理手段进行了论述,认为在减压护理和分期护理等针对性护理的基础上,应重视心理和营养等因素,才能使压疮护理收到好的成效.

    作者:游丽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窦性心率震荡在心力衰竭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窦性心率震荡在心力衰竭伴抑郁症中的评估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该院内科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心力衰竭住院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SDS标准评分分为心衰抑郁症组25例和心衰非抑郁症组55例,并选择同期收治的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健康体检者共50例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美高仪动态心电分析系统(TOP版),经固定的心电图医师去除伪差及干扰后,通过HRT分析软件检测并计算三组受检者的窦性心率震荡初始值(TO)和震荡斜率值(TS),并比较三组受检者的HRT异常情况.结果:心衰非抑郁症组与对照组相比,心衰非抑郁症组的TO值明显大于对照组,而TS值则明显小于对照组;而心衰抑郁症组与心衰非抑郁症组相比,心衰抑郁症组的TO值也明显大于心衰非抑郁症组,而TS值也明显小于心衰非抑郁症组.并且,心衰抑郁症组的HRT异常率为96.00%(24/25),明显高于心衰非抑郁症组和对照组的83.64%(46/55)、10.00%(5/50),两组间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伴抑郁症患者的HRT现象较其他两组患者明显减弱,可见窦性心率震荡在心力衰竭伴抑郁症中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作者:何元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双管齐下解决留置胃管难题

    目的:分析在气管导管引导下留置胃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急性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方式置入胃管洗胃,观察组在气管导管引导下置入胃管洗胃,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留置胃管成功率及插管时间.结果:观察组、对照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分别为100%、57.1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对照组平均插管时间分别为(94.57±20.64)s、(241.28±30.14)s,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气管导管引导下留置胃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彭文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价值及诊断技巧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价值及诊断方法.方法:对40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诊断,并观察这些部位的超声表现以及血液动力学变化情况,并和DSA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这40例患者都是动脉粥样硬化原因引起的病症.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来诊断40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其中33例患者锁骨下动脉起始部位狭窄,2名患者无名动脉狭窄,而Ⅰ级盗血患者一共有13例,Ⅱ级盗血患者有17例,Ⅲ级盗血患者10例.和DSA结果相比,准确率达到了98%左右.结论:临床上在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时,可以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诊断,该诊断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能够有效的分析、评价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情况.

    作者:文兴跃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湿疹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湿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该院的86例慢性湿疹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有4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和咪唑斯汀治疗,实验组使用付氟米松软膏、咪唑斯叮和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两组的一疗程后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是76.74%,实验组的临床有效率是93.02%,实验组的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是25.58%,实验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是6.98%,两组不良反应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湿疹患者接受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效果比较好,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孙祎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神经电生理检测在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在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8例与同期实施健康体检的健康人员39例作为研究对象.糖尿病患者中共有39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者,39例为常见的糖尿病.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神经电生理进行检测,比较三组研究对象NCV的变化及MCV、SCV异常和上肢、下肢NCV异常情况.结果:比较结果发现,DPN组患者的MCV低于DM组患者与健康人群(P<0.05),且常见糖尿病患者的MCV低于健康人群(P<0.05);与此同时,DPN组患者MCV、SCV异常和上肢、下肢NCV异常现象显著于另外两组研究对象,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测,在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伊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微创保胆治疗对于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并分析微创伤保胆取石,对于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期间该院手术的50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是运用常规的腹腔镜胆囊切除,而观察组患者是运用微创伤保胆取石手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成功并均治愈,但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及手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切口感染、胆瘘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而观察组仅为4.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伤保胆治疗胆结石效果明显,并具有恢复快、伤口小、并发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记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16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与患病年龄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对1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病因与患病年龄的关系,总结提高患者痊愈率及增进健康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16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历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采用Excel表格软件及统计软件包SPSS19.0进行分析统计.结果:160例患者中青年20例,中年45例,老年95例,主要病因是消化道溃疡、长期服用解热镇痛类药物、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对上消化道出血有效的治疗和认真细致的观察和护理,可以降低死亡率,促进康复,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结论:病因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大患病概率越大;护理措施的有效落实对促进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康复有较大的影响.

    作者:马登容;朱艳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早期终止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病例资料回顾

    目的:研究和分析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和终止方法.方法:收集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共43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探讨有效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式.结果:43例患者的治疗方式包括米非司酮联合刮宫术、清宫术和开腹手术.其中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好,而且患者的住院时间短,对于病情危重患者适用.结论:剖宫产瘢痕妊娠一旦确诊患者应立即终止妊娠,患者在流产时可能过会出现大出血,在治疗时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袁成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血脂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为实验组,并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血脂检验,观察其血脂指标.结果:实验组血脂检验中的TC、TG、LDL-C、HDL-C检测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糖尿病患者中采用血脂检验,可以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该病的诊断与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甘凤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对剖宫产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后低血压的预防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对剖宫产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后低血压的预防效果.方法:择取86例实施剖宫产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全部患者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同时予以液体同步负荷,观察组在液体同步负荷中加用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低血压发生情况和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血糖、乳酸以及pH.结果: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少,pH值、1 min Apgar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且乳酸、血糖均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剖宫产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后应用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可有效预防和减少低血压的发生,同时对于胎儿血气影响也比较小,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曹剑哲;孙艳伟;刘伟璇;刘君红;吕丽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手术室强化护理模式对预防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手术室强化护理模式对预防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350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强化手术室护理模式,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及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明显差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中患者切口感染率为2.3%,对照组为9.2%,两组切口感染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强化护理模式与常规手术护理相比,能够有效的促进切口愈合,降低术后切口感染,有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

    作者:闫海波;张梅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亚麻籽油——蒙古人的游牧文化

    目的:亚麻籽油,千年文化的沉淀,一种游牧文化,成为草原主体的一部分、成为当今文化的承载者.今天我们品尝这种文化,是因为亚麻籽油已经逐步进入内地人的饮食生活,成为内地人开始追求健康的新元素,而它绝对不只是亚麻籽油自然元素,而是应该品尝蒙古人的生活.仔细的品味,才能体会到亚麻籽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健康与快乐!体会到里面的文化沉淀、体会到生活一样的味道.

    作者:刘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手指外伤患者行带皮瓣转移术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分析手指外伤患者行带皮瓣转移术护理干预.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手指外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比较分析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感染率为10%,对照组为32.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68.88%.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用于手指外伤患者行带皮瓣转移术的护理中,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保障手术效果,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