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钼靶X线影像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孙洪侠

关键词:钼靶X线, 乳腺疾病, 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总结性探讨分析钼靶X线影像在乳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100例在该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疾病患者,分析患者的钼靶X线资料,观察患者病灶大小、位置、乳腺腺体类型分型、BI-RADS分类,将患者的手术病理结果和患者的钼靶X线影像资料进行对比.结果:钼靶X线影像对50例患者的病灶大小评估不准确;对37例患者的病灶位置评估不准确;钼靶X线诊断中间混合型和致密型乳腺的准确率为52%,诊断退化型乳腺的准确率为80%;钼靶X线影像对Ⅰ、Ⅱ、Ⅲ类、Ⅳ类、Ⅴ类的诊断符合率分别是27%,32%,74%,62%,100%.结论:钼靶X线影像在乳腺疾病中有一定的价值,然而其对病灶大小的评估不准确,病灶位置评估准确率偏低,对中间混合型和致密性的乳腺腺体类型分类不准,在临床工作中应该引起注意.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研究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该院2011年2月至2013年7月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Ⅰ组患者以常规西药治疗;Ⅱ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同时增加中药汤剂内服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尿酸(BUA)、疼痛评分(VAS)、血沉(ESR)进行对比,对用药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Ⅱ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Ⅰ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UA、VAS和ESR均显著改善,但第Ⅱ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用药副反应轻微(P>0.05).结论: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尿酸和血沉水平,减轻患者疼痛,安全性高,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靳秀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探讨耳鼻喉手术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其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

    目的:评价耳鼻喉手术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后的疼痛程度.方法:将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接收治疗的35例耳鼻喉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给予其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护理后的效果.结果:经综合护理干预后,35例患者0级19例(54.29%)、1级11例(31.43%)、2级5例(14.29%).结论:耳鼻喉手术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素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168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与原因探讨

    目的:对168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探讨原因.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某院使用中药注射剂输液后发生不良反应病例共计168例,对其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差异,药物在使用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情况,不良反应所累积的系统以及预后情况,统计发生不良原因的原因.结果:<30岁共计发生不良反应38例;30~60岁患者发生94例.>60岁患者发生36例.<10 min出现症状的患者36例,10~60 min出现症状患者109例.1~24 h出现症状患者18例,24 h以后出现症状患者5例.常累及的是皮肤,占48.81%,其次是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分别占13.10%、10.71%.其中123例患者症状轻微,不需治疗,停药后自愈,占73.21%,42例患者给予药物对症治疗后痊愈,占25.00%,3例患者转入上级医院治疗,占1.79%.在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中,医源性因素150例,占89.29%,居于首位的是药证不符73例,占43.45%.个体因素18例,占10.71%.结论:只有临床医生在药物使用过程中辨证施治,提高用药水平,注意输液反应,才能降低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中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丘远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甲磺酸罗哌卡因在产妇无痛分娩腰-硬联合自控镇痛中应用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甲磺酸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产妇无痛分娩腰-硬联合自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120例进行腰-硬联合自控镇痛,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产妇采用甲磺酸罗哌卡因,对照组产妇采用布比卡因.记录两组神经阻滞情况、镇痛强度(VAS)评分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产妇(P<0.05).镇痛后各时间段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在分娩行腰-硬联合自控镇痛中应用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

    作者:吴晓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开展现状

    目的:分析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开展现状,介绍相关问题,并提出完善解决建议.方法:结合定量调查与定性访谈.结果: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开展现状良好,其中,医务人员数量和综合能力是制约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发展的关键因素所在.结论:近几年,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情况有所发展,但由于工作繁重、医务人员缺乏以及综合能力低等原因,导致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整体效率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谢海嵘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思密达和金双歧在腹泻患儿中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腹泻患儿通过思密达与金双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来自该院在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接诊的80例小儿腹泻案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着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金双歧与思密达治疗,而后分析两组患儿在治疗效果指标上的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75%;在症状消除时间上,观察组要快于对照组.结论:腹泻患儿通过思密达与金双歧治疗可以达到更快的缓释效果,同时治疗有效率高,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朱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治疗效果

    目的:为有效改善胆结石患者呕吐、嗳气等症状,临床观察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90例经诊断为胆结石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按入院时间进行分配,每组45例.开腹组行手术刀开腹切除胆囊,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对胆囊进行切除,观查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统计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病患恢复状况.结果:腹腔镜组较开腹组手术耗时、术后排气、出血量、住院用时少(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腹腔镜组仅有8.9%,常规组高达22.2%,腹腔镜组较常规组并发症少(P<0.05).结论:临床对胆结石患者行胆囊切除术时采用腹腔镜,不仅术后并发症少同时手术耗时少、出血量少、患者恢复用时短,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美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社区孕妇行产前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孕妇行产前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产检、分娩的孕妇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行产前健康教育,对照组行常规围产期保健,分析和对比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较高、产程时间短、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窒息率都比较低,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社区产前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孕妇的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我们进一步推广.

    作者:周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输尿管结石经腹部超声诊断的效果及价值评价

    目的:研究输尿管结石经腹部超声诊断的效果及价值评价.方法:选取镇卫生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已确诊的30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对经过临床病理学诊断确诊的300例患者再次进行腹部超声诊断.结果:经腹部超声诊断患有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40例,中段结石为105例,下段结石为151例,共计结石296例,诊断率为98.67%.结论:对输尿管结石患者经腹部超声进行临床诊断,其诊断的准确率较高,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刘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138例艾滋病患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护理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138例在该院门诊接受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治疗患者,以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69例,常规组进行基础的病情护理,研究组在常规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情况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3.8%,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炎症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艾滋病患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进行针对性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元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核医学诊疗中的给药方法及防护护理探讨

    目的:对核医学诊疗中的给药方法及防护护理干预效果予以探究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自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核医学诊疗的患者共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均采用同样的给药方法,之后按照诊疗者挂号的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自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核医学诊疗中的给药方法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核医学诊疗者采用合理的给药方法和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保证诊疗的质量,避免和预防放射性污染的出现.

    作者:杨春岚;何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新时期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档案管理研究

    新时期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档案管理工作要求充分体现出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历程,管理队伍的创新和进步,计划生育服务工作的准则等方面,因此,要求管理部门认真分析当前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措施,从而促进新时期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朱鸿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双氯芬酸钠栓和维生素E治疗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比较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栓和维生素E治疗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前来就诊的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62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31例患者,分别命名为A组和B组,A组患者给予双氯芬酸钠栓治疗,B组患者给予维生素E治疗.结果:A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高达93.6%,显著高于B组患者,且A组患者在5个月的治疗期间,疼痛感在逐渐降低,且降低幅度大于B组患者.结论:双氯芬酸钠栓治疗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症状改善明显,显著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种治疗方法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张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价值及诊断技巧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价值及诊断方法.方法:对40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诊断,并观察这些部位的超声表现以及血液动力学变化情况,并和DSA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这40例患者都是动脉粥样硬化原因引起的病症.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来诊断40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其中33例患者锁骨下动脉起始部位狭窄,2名患者无名动脉狭窄,而Ⅰ级盗血患者一共有13例,Ⅱ级盗血患者有17例,Ⅲ级盗血患者10例.和DSA结果相比,准确率达到了98%左右.结论:临床上在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时,可以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诊断,该诊断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能够有效的分析、评价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情况.

    作者:文兴跃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益气活血理念在胸痹中医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理念在胸痹中医临床治疗中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0例胸痹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和患者意愿,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中医治疗,给予实验组在常规中医治疗基础上采用益气活血理念进行辅助治疗.结果:实验组显效例数为55例,占比91.66%.总有效例数为59例,占比98.33%.对照组显效例数为31例,占比51.66%.总有效例数为34例,占比56.66%.两组在总有效例数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痹中医临床治疗中采用益气活血理念,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胸部疼痛,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作者:蒋边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护理学课程改革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护理学课程改革情况.方法:选取该院2015级护理班66名学生为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3名.对研究组学生予以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护理学教学方法,对参照组学生予以常规的基础护理学教学方法,观察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结果:对两组学生予以不同的教学方法,研究组学生的理论和实践两项成绩考核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学生进行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预期的教学成果,应用于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姜典卓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16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与患病年龄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对1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病因与患病年龄的关系,总结提高患者痊愈率及增进健康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16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历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采用Excel表格软件及统计软件包SPSS19.0进行分析统计.结果:160例患者中青年20例,中年45例,老年95例,主要病因是消化道溃疡、长期服用解热镇痛类药物、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对上消化道出血有效的治疗和认真细致的观察和护理,可以降低死亡率,促进康复,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结论:病因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大患病概率越大;护理措施的有效落实对促进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康复有较大的影响.

    作者:马登容;朱艳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非诺贝特对难治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难治性痛风性关节炎(RGA)应用非诺贝特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64例RG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2例加用非诺贝特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有显著性提高,治疗后UA、TC、TG、AKP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非诺贝特辅助治疗RGA能够调节UA及血脂指标,改善临床预后.

    作者:王厚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品管圈管理模式在降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方面

    目的:探寻品管圈管理模式在降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作用.方法:要求十名护士组成品管圈小组,对2014年1月前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进行总结,并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的住院患者实施严格护理.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患者跌倒率和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间跌倒率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前,跌倒发生率为0.670‰.实施活动后,跌倒发生率为0.118‰.两组数据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跌倒率.

    作者:左玉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观察并分析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该院自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7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胃肠道通气时间、住院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次数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其临床疗效显著,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胰腺功能,安全性能高,应广泛推广.

    作者:胡采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