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元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治疗结果对产妇与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探究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诊治并且进行生产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病人作为高血糖组,在同期选取正常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将两组的生产情况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组出现妊高症、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以及早产等情况大于对照组,且高血糖组的剖宫产率较之于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糖尿病对孕妇和胎儿影响十分巨大,需及时诊断治疗,控制母婴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王秀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和开胸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本次的研究对象为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其中一组采用开胸手术治疗,该组为对照组,另一组行全胸腔镜治疗,该组为观察组,随后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和二次手术病例,但是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以及淋巴结清扫数目的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可以取得传统开腹术的相同效果,并且该方法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因此该方法值得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风湿免疫科无痛病房中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风湿免疫科患者160例,平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以及患者疼痛感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满意度与疼痛感比较数据得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于风湿免疫科无痛病房中的患者康复情况具有显著效果,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陈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我院院前死亡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大限度降低院前死亡率.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收集的方法,对该院2012-2014年度所有院前死亡患者的年龄、性别、呼救时间、死因等要素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本组院前死亡病例219例,男女比为1.67:1,平均年龄(69.71±17.28)岁,院前死亡11月、2月较高,4、7、8、9月较低;日时间段高峰为8:00~10:00;死因前3位依次为猝死(32.4%),神经系统疾病(20.55%)恶性肿瘤(20.09%).结论:①15~79岁,随年龄增长院前死亡逐渐增加,应改变亚健康状态,积极正确治疗基础疾病,.②猝死是首要死因,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把宣传常见心脑血管疾病急症表现的科普知识常规化,对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范淑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在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8例与同期实施健康体检的健康人员39例作为研究对象.糖尿病患者中共有39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者,39例为常见的糖尿病.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神经电生理进行检测,比较三组研究对象NCV的变化及MCV、SCV异常和上肢、下肢NCV异常情况.结果:比较结果发现,DPN组患者的MCV低于DM组患者与健康人群(P<0.05),且常见糖尿病患者的MCV低于健康人群(P<0.05);与此同时,DPN组患者MCV、SCV异常和上肢、下肢NCV异常现象显著于另外两组研究对象,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测,在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伊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无痛性急性心梗的特点及急诊策略.方法:随机等分该院接收的90例无痛性急性心梗者:实验与对照.实验组结合患者病情特点,为其提供急诊护理服务,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统计死亡患者例数.结果:实验组好转率为95.56%,对照组为95.56%.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其死亡率4.44%,也明显低于对照组20.0%(P<0.05).结论:于无痛性急性心梗的治疗与护理工作中,结合患者的临床特点,为其制定针对性较高的急诊护理方案,可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死亡.
作者:田红霞;闫玉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多种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该院门诊就诊的细菌性角膜炎患者120例,加替沙星组、左氧氟沙星组、氧氟沙星组和环丙沙星组各30例,评价4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加替沙星组痊愈26例,优于其他3组(P<0.05);左氧氟沙星组、氧氟沙星组和环丙沙星组在临床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在用药过程中,4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和毒性反应,未见结膜改变,瞳孔反射正常.结论:加替沙星针对细菌性角膜炎可收获更好的疗效,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在扩大了抗菌谱的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用药安全,可广泛应用于细菌性角膜炎的预防和治疗中.
作者:包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该院呼吸内科住院病案书写进行改进,观察改进后病案书写质量.方法:按照2010年山东省卫生厅颁布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及枣庄市病案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制定的《住院病案(终末)质量控制标准》对终末病案进行考评,并根据考评情况提出改进措施,再次对病案进行考评,对比前后病案质量变化.结果:2014年3月~5月和2014年9月~11月该院呼吸科住院病案分别为298份和307份,甲级病案率分别为89.2%和97.8%.结论:我科根据病历检查情况进行有针对性改进后,住院病案质量有明显提高.
作者:陈文峰;彭斌;朱文洋;李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及满意度.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84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整体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新生儿的总有效率(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80.95%)(P<0.05),且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可以有效提高HIE新生儿的临床疗效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蔡萍;吴春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社区孕妇行产前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产检、分娩的孕妇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行产前健康教育,对照组行常规围产期保健,分析和对比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较高、产程时间短、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窒息率都比较低,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社区产前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孕妇的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我们进一步推广.
作者:周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管理中运用细节思维管理方法的效果及价值.方法:择取我院2015年1~10月,接收的门诊输液患者,共计11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理,将110例患者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细节思维管理,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36%,对照组为72.73%.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细节思维管理法,并将其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可提升护理水平,使患者得到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李桂侠;王亚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讨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具体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来本院进行老年高血压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对比组患者运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运用健康教育方法对患者进行系统综合的护理,详细的对比两组患者具体的临床应用疗效.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优良率方面存在明显差距,研究组护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控患者临床病情,可以在临床实践中大力推广.
作者:苑九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根据我国当前医院的门诊访问率来看,感染科是访问率高的一门门诊科.感染科患者大多都患有不同类型及严重程度的感染性疾病,与普通疾病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该科室中,其护理人员所承担的感染风险要远远高于其它门诊科室,极易给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具有较高的工作风险,对此,为了降低这一风险机率的发生,本文针对感染科护理工作的风险展开分析,并根据风险内容提出有效对策.
作者:李淑利;齐晓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对相关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小鼠40只进行心衰模型复制,心衰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芪多糖组、肼苯哒嗪+硝酸异山梨醇脂组及黄芪多糖+肼苯哒嗪联合硝酸异山梨醇脂组,每组10只,未经干预的10只小鼠作为对照组.对比4组的治疗干预对相关指标水平的影响差异.结果:与对照组进行对比,模型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较高(P<0.05);与模型组进行对比,黄芪多糖组的核因子-κB水平明显降低,补体片段C3 c水平明显较高(P<0.05);肼苯哒嗪+硝酸异山梨醇脂组的核因子-κB、疫分子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较低(P<0.05);黄芪多糖+肼苯哒嗪联合硝酸异山梨醇脂组的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较低(P<0.05),而补体片段C3 c水平则明显较高(P<0.05).结论:中药黄芪多糖联合西药肼苯哒嗪、硝酸异山梨醇酯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小鼠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降低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但提高补体片段C3 c水平.
作者:柴连海;郑全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胃肠减压护理过程中,评价应用舒适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将该院自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治疗.结果: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发现,应用舒适护理的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0%,38/40),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75.0%,30/40),差异显著(P<0.01).且应用舒适护理的试验组的自我感觉舒适度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胃肠减压治疗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各方面的临床指标,提升护理质量,应广泛推广.
作者:邓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评析异丙酚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将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前来该院实行人工流产术的72例患者作为此次观察分析对象,其中36例患者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36例对照组则不实行麻醉,并对两组的镇痛效果和术中情况实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的镇痛总有效率为100.00%优于对照组(33.33%,P<0.05);研究组的人流综合征、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所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异丙酚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具备较高应用价值,不仅能有效减轻患者术中的疼痛负担,还能帮助患者减少手术伤害,值得推广.
作者:邵巧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成人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性败血症继发化脓性脑膜炎在临床上少见,国内报道较少,容易误诊.确诊主要依靠病原菌的培养.现作者报道一例血液及脑脊液均培养出肺炎克雷伯菌并经神经内科积极治疗治愈出院的案例.
作者:付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脑循环治疗仪对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择该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5月接收的脑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但观察组再加用脑循环治疗仪.分析并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基本治愈、显著治愈与有效治愈者41例(95.35%);对照组共34例(79.0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脑梗死常规治疗中,加用脑循环治疗仪,疗效肯定,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辛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该单位合作医院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行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VAS评分、术后3个月ODI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能够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黄振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在气管导管引导下留置胃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急性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方式置入胃管洗胃,观察组在气管导管引导下置入胃管洗胃,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留置胃管成功率及插管时间.结果:观察组、对照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分别为100%、57.1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对照组平均插管时间分别为(94.57±20.64)s、(241.28±30.14)s,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气管导管引导下留置胃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彭文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