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闭合性颅脑外伤并颅内血肿手术时机与预后的关系(附2187例临床分析)

陈大鹏;张波;张建斌;王琦;张书仁

关键词:颅脑外伤, 颅内血肿, 手术时机, 预后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闭合性颅脑外伤并颅内血肿的手术时机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该科自2005年2月至2015年10月经 CT 和手术证实的2187例急性闭合性颅脑外伤并颅内血肿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手术时机的选择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恢复良好1805例(82.5%),轻度残疾258例(11.8%),重度残疾39例(1.8%),植物生存或死亡243例(11.1%)。结论:对急性闭合性颅脑外伤并颅内血肿的病例,在昏迷前或脑疝形成前把握手术时机为理想,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酒精中毒的抢救治疗中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酒精中毒的抢救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近年来收治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抢救,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意识清醒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安全隐患总发生率为5.7%,显著低于对照组(28.6%,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7.1%,显著高于对照组(80.0%,P <0.05);观察组意识清醒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给予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潘银芝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经鼻气管插管和经口气管插管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经鼻气管插管和经口气管插管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该院急诊危重症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经口气管插管治疗,观察组经鼻气管插管治疗,观察两组插管抢救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28.33%,P <0.05)。结论:经鼻气管插管和经口气管插管各有优势,应根据急诊患者的病情状况合理选择插管方式。

    作者:吉丹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某部官兵海训致日光性皮炎158例

    目的:通过观察比较参训官兵日光性皮炎的发生率,总结经验教训,增强基层军医海训中的卫生防病能力。方法:选择参加海训的官兵,统计官兵游泳情况,分为会游泳组和不会游泳组。结果:在同等训练强度下,日光性皮炎的发生率与参训官兵是否会游泳相关,不会游泳组日光性皮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会游泳组。结论:在海训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参训官兵的日照时间;已发生日光性皮炎的,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和外涂“湿润烧伤膏”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陈建设;李庆亮;许军委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探讨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对女性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的检验,可以对女性的外生殖道感染及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相关的依据。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5年11月在该院妇科门诊进行诊断的532例患者进行阴道分泌物的常规检查。结果:在这532例患者中,清洁度Ⅰ和Ⅱ的有165例,清洁度Ⅲ和Ⅳ的有180例,在不同的清洁度中,病原体的发生率也不相同,表现为清洁度Ⅲ和Ⅳ中病原体的检出率远远高于清洁度Ⅰ和Ⅱ的。结论:清洁度与病原菌的发生率并不是成直接的比例关系。线索细胞和念珠菌这两种菌出现的概率较大,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抑制这些菌的生长,防止疾病的发生。

    作者:闫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措施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并研究该院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共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4例,将所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32例,对照组老年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老年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手段,对比两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生理功能、活力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手段具有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水平,改善患者的病症情况,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于慧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价值

    目的:对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5年10月该院所收治的120例呼吸内科疾病患者,对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对于治疗组的患者采取肾上腺皮质激素配合常规治疗的方式,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方式,对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相对于对照组更高(P <0.05)。结论:相对于常规方式来说,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方法具有较强的有效性,在呼吸内科临床应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赵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致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对于静脉注射阿奇霉素导致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探究,为了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通过本研究来寻找不良反应的表现和发生规律。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5月的86例采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的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阿奇霉素采用标准速度,治疗组患者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时低于标准速度进行滴注。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93%,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 <0.05)。年龄越大的患者,行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越大。结论: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行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时应适度掌握患者的用药量和滴注速度,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陈睿;钟兴继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真空高温高压蒸汽对手术包的灭菌效果观察

    目的:验证真空高温高压蒸汽对手术包的灭菌效果。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蜡样芽胞杆菌作为指示菌,将细菌包裹于手术包内进行真空高温高压蒸汽灭菌处理,通过此种方法来验证真空高温高压蒸汽灭菌的灭菌效果。结果:真空高温高压蒸汽灭菌对手术包中3种试验菌株灭菌都有较好的效果,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灭菌率为100.0%,对蜡样芽胞杆菌灭菌率为88%。结论:真空高温高压蒸汽灭菌法能满足大部分手术包中的的灭菌要求。

    作者:刘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盆腔脓肿采用腹腔镜手术和后穹隆切开引流术治疗的临床对比

    目的:观察并对比盆腔脓肿采用腹腔镜手术和后穹隆切开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8例盆腔脓肿患者为此次研究的目标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2组,将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4例患者设定为观察A组,将采取后穹窿切口引流术进行治疗的44例患者设定为观察B组。结果: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观察A组较之观察B组所达效果更为理想(P<0.05)。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B组更具优异性(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脓肿的临床疗效理想,康复速度较快,后穹窿切开引流术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且费用低廉,故临床具体选择治疗方法时应依据患者的切实情况考虑。

    作者:张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胃溃疡胃镜下诊断与治疗效果的探讨

    目的:探讨对胃溃疡患者进行胃镜下诊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96例胃溃疡患者,其中观察组中有48例患者,对照组中有48例患者。对观察组中的胃溃疡患者采用胃镜下清创术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中患者则采用单纯常规的药物治疗。通过不同的治疗手段,比较两组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患者预后的复发率,从而讨论对胃溃疡患者进行胃镜下诊断及治疗的优异性。结果:通过诊断及治疗后,观察组中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的患者。对照组中的患者预后复发率高于观察组中的患者。结论:通过实验发现,对胃溃疡患者进行胃镜下的诊断及治疗,可以降低患者胃溃疡的复发,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减少患者的痛苦,可以进行推广。

    作者:陈才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识别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呈自限性过程,多数病例在一周内痊愈,然而重症病例并发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损害,起病急,进展快,直接危及患儿生命。重症病例多由肠道病毒71引起,侵犯神经系统后致使颅内压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周围循环障碍、神经源性肺水肿或肺出血。目前尚无针对该病的特效治疗方法,重症患儿的早期识别是其成功救治的关键。

    作者:陈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DR 在急腹症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分析直接数字化 X 射线摄影系统(DR)在急腹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22例急腹症患者临床资料,以手术结果作为参照标准,分析 DR 在急腹症临床诊断中的价值。结果:经手术证实,22例急腹症患者中急性阑尾炎6例、急性胆囊炎5例、急性胰腺炎5例、肠梗阻4例、间位结肠2例,DR 诊断结果准确率为9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DR 具有图像对比度和清晰度较高、细小结构显示清晰、空间分辨率高等特点,可以作为急腹症临床诊断的优选方法而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张文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健康宣教和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和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近年来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健康宣教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和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健康宣教和护理干预对提高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姜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浅析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分析对患者实施中药药学服务对其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于该院进行治疗的200例患者视作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给予中药药学服务,对照组给予传统药学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用药依从率为观察组为97%,对照组为79%;影响患者用药依从度的主要原因包括剂量错误、用药指导不足、擅自服药、随意停药、漏服忘服、自行换药。结论:中药药学服务应用在患者用药过程中,效果明显,能够减少患者用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安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门诊护士在分诊中与病人沟通的技巧及重要性分析

    本文从门诊、分诊、护患沟通的具体内容出发,围绕沟通技巧,分析如何加强护患之间友好关系的具体策略,从语言、目的、患者的差异性等角度,探究沟通的重要性,展开一系列讨论。

    作者:何莲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紧急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心源性休克的护理体会

    目的:护理人员必须加强理论和技术培训,充分掌握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的工作原理,正确识别报警原因,了解 IABP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确保 IABP 的有效实施。IABP 是心源性休克的基本治疗,IABP 技术作为急性循环衰竭的过渡治疗临床应用逐渐增多, IABP 支持是稳定病人危重情况,以帮助过渡到稳定时进行冠状动脉成型术和其它再灌注治疗,正确使用这一技术,可明显降低心源性休克死亡率,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存活率。尽早 IABP 应用是患者获益的关键,IABP 的管理和护理是重要的环节,严肃认真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加强术前术后监护、护理,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淡永霞;乌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臭氧大自血疗法治疗痛风10例护理体会

    痛风是嘌呤类物质代谢紊乱,血尿酸浓度持续增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软组织所致的一组代谢性疾病。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典型发作表现为受累关节突发剧痛,伴红肿拒按,持续数天可缓解,间歇期可无不适,但病史长反复发作者,会出现痛风石沉积,关节破坏,功能丧失。目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主要以抗炎镇痛为主,但药物副作用大,停药后易复发。臭氧大自血治疗痛风既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又无药物的副作用,我院自2015年9月开展臭氧大自血疗法治疗痛风这项新技术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何兴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穿孔性阑尾炎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穿孔性阑尾炎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98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第Ⅰ组和第Ⅱ组,每组各49例,第Ⅰ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第Ⅱ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个组别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出院后随访半年了解两个组别患者术后肠梗阻发生率。结果:第Ⅱ组患者手术后的排气时间、止痛药使用率、伤口感染率和住院时间等均优于第Ⅰ组(P <0.05)。第Ⅱ组患者术后肠梗阻发生率明显低于第Ⅰ组(P <0.05)。结论:穿孔性阑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疼痛和感染的发生,且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王永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血压控制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血压控制的护理体会。方法:以我科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主动脉夹层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围手术期给予血压控制,并实施系统化护理,对比系统化护理前后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观察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实施系统化护理之后,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变化幅度均低于系统化护理前(P <0.05);53例患者中,对护理总满意49例,满意率92.4%。结论:在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通过系统化护理干预的实施,可提升血压控制的效果、减轻疼痛、延缓疾病进展,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作者:罗金婵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尿毒症患者高通量血液透析前后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水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研究分析尿毒症患者高通量血液透析前后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水平指标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43例尿毒症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比分析不同时间(治疗前、2个月、半年、一年)段患者血液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接受高通量透血液透析之后两个月、半年和一年与接受透析之前相比较,患者血液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水平明显降低,数据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尿毒症患者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方法能够达到预期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贫血的情况,抑制病情发展,在临床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东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