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秋勉
目的:分析脑中风患者后遗症偏瘫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脑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26例,分别给予早期康复治疗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康复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ADL 评分高于对照组,Fugl -Meyer 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脑中风偏瘫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治疗,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缓解患肢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徐敉;蒋瑞冲;王琦伟;许春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发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其危害性大,具有一定的传播性,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传染性疾病之一。为此,做好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关键词:结核病;传播途径;症状;预防;控制。
作者:萧兵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宫颈炎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可行性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选择在该院确诊为高危型 HPV 感染宫颈炎患者120例,随机分成3组。在三组分别接受治疗后,检查患者的宫颈愈合情况和 HPV 转阴情况。结果:ABC 三组治疗效果都很明显,其中 C组的总有效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种治疗方法对于治疗宫颈高危型 HPV 感染的宫颈炎都有明显的效果,可以进行推广。
作者:陈琳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并对此进行有效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消化内科患者共120例,并随机对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给予优质护理,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并对两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进行有效的判定。结果: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的护理方法,共有患者60例,对护理满意的30例,一般的20例,不满意的10例,总满意度为83.33%;观察组采用的使优质护理方法,共有患者60例,对优质护理满意的40例,一般的15例,不满意的5例,总满意度为91.67%。结论:对消化内科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在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且对患者的恢复状况有着比较积极的作用,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袁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儿童造口袋在葛西术后引流管周围渗液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21例葛西手术后引流管周围渗液患儿应用儿童造口造口袋收集渗液,同时加强护理。结果:引流管口周围渗液均引流入造口袋内,周围皮肤无发红、破溃,引流物观察清晰,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患儿的舒适度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提高了。结论:儿童造口袋应用在葛西术后引流周围渗液的管理中,可保护引流管口周围皮肤,准确记录渗液量,提高患儿的舒适度。
作者:王秋月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就个性化护理对于提升风湿骨病患者满意度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该院所接收风湿骨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就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干预4 w 后,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风湿骨病患者对于护理满意程度,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朱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在胆结石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经手术或腹腔镜检查确诊为胆结石的患者中筛选出200例,对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超声检查在胆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200例胆结石患者中根据超声检查结果诊断为胆结石的184例,漏诊16例,诊断准确率及漏诊率分别为92.0%、8.0%;超声检查对典型胆囊结石、胆囊颈结石的诊断准确率为100%,明显高于充满型胆囊结石及多发性胆囊结石的诊断准确率,P <0.05。结论:将超声检查应用于胆结石的临床诊断可取得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但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作为胆结石的常规筛查方法。
作者:缪光现;杨正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手术致感染的因素,总结相关防控措施,为以后临床防治感染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该收治的120例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手术致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引起口腔颌面部损伤手术感染的相关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伤口异物状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的类型及糖尿病史等,与患者的性别无关。结论:影响口腔颌面部损伤手术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因素较多,医护人员在手术中一定要注意规避风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手术流程,减少患者的感染概率。
作者:赵文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配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沙格列汀配合胰岛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空腹血糖和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差异显著(P <0.05);两组糖化血红蛋白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空腹血糖为(6.94±0.62)mmol /L,餐后2h 血糖为(8.13±0.72)mmol /L,明显低于对照组空腹血糖(7.92±1.02)mmol /L,餐后2 h 血糖(9.531.32)mmol /L,差异显著(P <0.05)。结论: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沙格列汀配合胰岛素治疗,不仅治疗总有效率高,而且改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海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高频 B 超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于该院就诊的乳腺疾病患者共7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高频 B 超检查,并经过病理证实,对比高频 B 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高频 B 超在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诊断中准确率分别为91.7%、88%。且对于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的检测图像特点能清楚区分。结论:综上所述,高频 B 超对乳腺疾病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大量推广使用。
作者:吴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小儿腹泻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在该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小儿腹泻88例,患儿在治疗的同时给予护理干预,将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结果:观察组在护理干预后症状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79.55%)高于对照组(54.55%,P <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对腹泻患儿的临床疗效较显著,能有效的缓解患儿的腹泻症状,有效的使患儿的住院时间缩短,在临床上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代群;罗冰梅;文亮;梦灵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两种漱口方法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4年1月该院风湿科系统性红斑狼疮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用碳酸氢钠漱口,对照组则运用碳酸氢钠和醋酸氯已定交替漱口治疗,观察患者口腔溃疡的好转程度和口腔溃疡的痊愈率。结果:用碳酸氢钠和醋酸氯已定交替漱口治疗效果比用碳酸氢钠漱口好转快、痊愈率高(P <0.01)。结论:用碳酸氢钠醋酸氯已定交替漱口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口腔溃疡效果好。
作者:王旭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深入探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急诊治疗方法及其有效性。方法:以2013年10月至2015年7月到该院接收治疗的60例重症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参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将60例患者分别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强心剂和利尿剂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美托洛尔、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结果:治疗结果比较现实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结论:急诊内科治疗方法作用于重症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治疗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王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中选择甲氨蝶呤以及米非司酮的有效性。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152例异位妊娠患者,数字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米非司酮,观察组经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包块大小、血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值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72.37%(P <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包块大小、血β-HCG 值均少于对照组(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异位妊娠中选择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具有明显效果,减小包块,改善β-HCG,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孙双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呼吸衰竭患者时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效果。方法:收集呼吸衰竭患者共130例,根据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则联合使用无创呼吸机,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死亡率、血气分析指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无创呼吸机的使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气指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丁锐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护理安全文化在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应用效果。方法:对该院从2009~2013年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优质护理服务治疗资料进行统计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显示,对患者采取护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护理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较护理前有很大的改善(P <0.05)。对护理工作人员心理情况分析显示,护理人员护理后对工作内容不敢上报和怕丢面子等情况的发生率较护理后有明显降低(P <0.05)。结论:由此可以看出,护理安全文化在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有较大的应用效果。对于一些不良事件的发生通过护理安全文化管理制度能够得到有效降低,从而提高患者身体安全,并且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作者:连利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验证核磁共振在扫描颞颌关节各种疾病中具有较高价值。方法:临床上将患病者置于特殊的核磁共振仪中,利用仪器的无线电射频脉冲激发患者颞颌关节内氢原子核,并引起这些原子核共振,同时会吸收能量处于激发状态。当停止射频脉冲以后。由于氢原子能量较高时不稳定,需要通过释放能量达到基态。所以氢原子核会在释放能量过程中会发射一定频率的电信号。同时仪器内的接受器会接收信号,然后经过电子计算机程序处理后得到模拟图像。结果:通过对多例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同时进行 X 光等多设备检查。核磁共振加权图像可清楚显示颞颌关节的解剖结构,而且准确率较高。结论:核磁共振在颞颌关节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较大价值。
作者:郭春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腹腔神经节的 MSCT 表现,以期为临床更准确有效的进行 CT 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及胰周神经结构影像解剖提供必要参考信息。方法:观察150例正常成人的腹部 MSCT 图像,记录和测量双侧腹腔神经节的显示率、位置、形态、大小及各期 CT 值,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150例正常成人中左侧腹腔神经节141例显示(94%),右侧腹腔神经节中124例显示(82.7%),左侧显示率高于右侧(P <0.05)。双侧腹腔神经节均位于腹腔干至肠系膜上动脉层面,平 T12~L1水平;右侧腹腔神经节位于下腔静脉后内侧与右侧膈肌脚之间,左侧腹腔神经节位于左侧肾上腺前内侧与左侧膈肌脚之间。MSCT 轴位图像中腹腔神经节形态分为长条形和多结节形两种。左、右侧腹腔神经节长径分别为(22.8±4.1)mm、(27.6±4.2)mm,左、右侧短径分别为(3.5±0.8)mm,(2.4±0.6)mm。结论:MSCT 多数情况下能够显示双侧腹腔神经节的位置、形态、大小等特征。
作者:张王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总结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经验和影响因素,以提高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探讨200例患儿临床资料,分析留置针留置失败的原因。结果:200例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的有186例,有2例患儿发生脱管,有1例患儿堵管,有1例患儿渗液,有3例患儿皮肤过敏,有2例患儿发生静脉炎,血管的选择、留置针的操作方法、固定方法、封管方法以及患儿、家长的配合度对于留置针是否能穿刺成功和留置时间的长短都有直接的关系。结论:静脉留置针可以有效减少穿刺对患儿的影响,降低患儿的痛苦,方便用药,提高了治疗效率。
作者:李爱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胃脘痛的效果体会。方法:选取60例胃脘痛患者给予口服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定为中医组;另选取同期患者60例给予口服维酶素及果胶铋治疗,定为西医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情况。结果:中医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西医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 <0.05)。结论:采用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胃脘痛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可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叶正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