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朴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随访常见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某县抗病毒治疗门诊2011年9月至2015年12月接受治疗的249例艾滋病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常见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艾滋病患者随访时常见的护理问题主要包括心理问题、担心药物不良反应、服药依从性、治疗费用和失访或停药等。结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需要长期规律服药,在随访中应根据患者出现的护理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熊翠红;刘冬雪;韦海月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与评价 PDCA 循环法在供应室消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 YYNW 院消毒供应室2014年1~12月间 PDCA 循环管理样本资料150份作为 PDCA 组,2013年1~12月间未实行 PDCA 循环管理常规资料150份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资料清洗灭菌合格率;分析与比较两阶段院内各科室对供应室消毒供应满意度。结果:PDCA 组各项清洗消毒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PDCA 阶段供应室消毒灭菌总满意度为98.2%高于常规管理阶段的(88.02%,P <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采取 PDCA 循环法的进行管理,可提高供应品的清洗消毒合格率,从而进一步提高科室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玥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姑息护理对晚期肺癌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近年来收治的56例晚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姑息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在躯体化、焦虑、抑郁、敌对、偏执、恐怖、强迫、精神病、人际关系等因子分数以及 SCL -90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姑息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生命晚期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葛英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于静脉注射阿奇霉素导致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探究,为了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通过本研究来寻找不良反应的表现和发生规律。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5月的86例采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的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阿奇霉素采用标准速度,治疗组患者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时低于标准速度进行滴注。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93%,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 <0.05)。年龄越大的患者,行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越大。结论: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行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时应适度掌握患者的用药量和滴注速度,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陈睿;钟兴继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抑郁症的病因与病症,减少抑郁症的误诊,漏诊情况的发生。方法:针对近年来抑郁症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与整理,对后结果进行分析统计。结果:经研究发现,女性患抑郁症的概率高于男性,受教育程度高的患者多于受教育程度低的患者,职业以学生和教师多。
作者:冯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同心县布鲁氏菌病发病情况,为同心县布鲁氏菌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10~2014年735例布鲁氏菌病患者,依据 WS269-2007《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结果:布鲁氏菌病患者中农民高,占89.12%;男性多于女性,占77.14%;患者多集中在25~55岁年龄段;全县各个乡镇均有发病。结论:同心县布鲁氏菌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作者:黑耀月;吴学玲;马丽琼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通过了解大同地区流动人口麻疹的流行现状,提出预防措施,降低发病率。方法:对2010~2014年间大同地区流动人口麻疹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0~2014年间大同地区流动人口的麻疹发病率远远大于本地人口的发病率,且无麻疹免疫史或未按规定时间加强接种占92%。结论:流动人口麻疹患者占大同地区近年来麻疹发病人数超过60%,无麻疹疫苗接种史人群是导致麻疹发病率增高的重要因素。对流动人口做好常规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工作是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关键。
作者:周向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无痛胃肠镜检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该院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3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60例)和对照组(1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按舒适护理的三个阶段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检查前的心理状况与配合程度,检查所需时间与血压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检查前的心理状况与配合程度,检查所需时间与麻醉药用量以及呼吸抑制发生例数血压、心跳等指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结论:无痛胃肠镜检查术中采用舒适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极有利于检查的顺利进行。
作者:俞晶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该院接受的治疗的80例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伤口感染或延迟愈合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并糖尿病患者给予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通过观察比较参训官兵日光性皮炎的发生率,总结经验教训,增强基层军医海训中的卫生防病能力。方法:选择参加海训的官兵,统计官兵游泳情况,分为会游泳组和不会游泳组。结果:在同等训练强度下,日光性皮炎的发生率与参训官兵是否会游泳相关,不会游泳组日光性皮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会游泳组。结论:在海训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参训官兵的日照时间;已发生日光性皮炎的,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和外涂“湿润烧伤膏”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陈建设;李庆亮;许军委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止痛药与抗生素类药一样,都是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一种药品。基于止痛药的使用现状,探讨医院药学的发展及对策,不仅有利于医院药品的管理,而且还有利于医院药学的发展。因此,基于止痛药的现状,研究医院药学的发展及对策,还有利于医院管理模式的改进,促进合理用药的实现。
作者:徐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总结我院211例1.5T 肝脏磁共振增强检查的护理,介绍我院1.5T 肝脏磁共振增强检查的护理配合方法。211例检查均成功,检查前的护理准备及宣教使患者及家属快速掌握配合方法,检查中、检查后细致的护理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检查,提高检查成功率。
作者:傅萍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措施以及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在该院就诊的3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患者入院治疗之前实施院前急救措施)和对照组(在患者家属陪同的情况下入院治疗),对比分析入院抢救时间、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患者急救现场抢救时间大概5~20 min,对照组患者急救现场抢救时间大概25~50 min,实验组患者急救现场抢救时间平均(15.1±4.9)min 明显短于对照组(31.1±5.9)min,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良好7例,残疾8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例;对照组治疗良好2例,残疾6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4例,实验组患者死亡率(5.6%)明显低于对照组(22.2%)。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效果良好,不仅可有效缩短患者急救时间,同时也有利于降低患者死亡率,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万雄;林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调查南京市江浦街道老年人群用药行为,了解老年人的生活习惯、患病情况、用药行为、药品保管情况。结果发现江浦街道老年人群用药存在安全认知度低、用药行为依从性差的问题,建议加大对老年人用药安全的宣传教育,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减少自主用药行为,提倡按时就医。
作者:季青玲;杨乔媛;吕广梅;冯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盐酸右美托咪啶对中老年食管癌患者麻醉苏醒期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84例中老年食管癌患者将其分为 A 组(麻醉后给予适当盐酸右美托咪啶)及 B 组(对照组),比较其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 MAP、SpO2及 HR 水平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 >0.05),拔管前、后及拔管后5 min,B 组患者 MAP、HR 水平均明显高于 A 组,至拔管后10 min,两组患者 MAP、SpO2及 HR 水平均有所下降,但相关指标 B 组仍高于 A 组(P <0.05)。结论:术后给予中老年食管癌患者盐酸右美托咪啶,可预防或减弱该患者麻醉后苏醒期的心血管反应,对中老年患者平稳度过麻醉后苏醒期具有一定益处。
作者:王榆富;陈阳;樊伟;李斌;张新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尿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沉渣分析仪联合使用在尿液红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分别进行尿干化学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联合检验及显微镜镜检,分析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联合检验的阳性率为30.00%,阴性率为61.00%,待镜检率为9.00%;联合检验的镜检率(9.00%)与尿干化学分析仪检验(35.00%)、尿沉渣分析仪检验(43.00%)相比差异明显(P <0.05),联合检验的漏检率(0%)与尿干化学分析仪检验(6.00%)相比差异明显(P <0.05),与尿沉渣分析仪检验(1.00%)相比差异不明显(P >0.05)。结论:尿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沉渣分析仪联合检验的效果较好。
作者:朱江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 DR 应用于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文研究所有对象是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接诊的62例隐匿性肋骨骨折患者,均给予 X 线检查和 DR 检查,观察并对比2种方法的确诊率。结果:经 X 线检查的确诊率为37.10%,经 DR 检查的确诊率为95.16%,DR 检查的确诊率显著高于 X 线检查(P <0.05)。结论:在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中,应用 DR 检查,确诊率比较高,并具有较高安全性,大大降低误诊率或漏诊率,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
作者:韩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不同穿刺针在睾丸取精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无精子症患者共120例,依据取精时穿刺针的不同分为 A 组、B组、C 组。分别采用1.6侧孔注射针、0.7蝶形针、1.2侧孔注射针进行睾丸穿刺取精术。观察穿刺次数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B 组穿刺针数,高于 C 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 <0.05);B 组与 C 组的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穿刺针数,高于梗阻性无精子症,组间比较有差异(P <0.05)。结论:1.6侧孔针与1.2侧孔针,不会增加穿刺针数,能够降低对睾丸组织产生的损伤。
作者:张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通过我院收治的一例以脾肿大为临床表现的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的患者的报道。学习关于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的诊断及其治疗方案,进一步掌握该病的诊断,减少临床误诊、漏诊。
作者:严桥路;尹雪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对氩激光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40例(60眼)采用氩激光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来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60只眼中治疗有效的为59只眼,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98.3%;患者对于护理的总满意度达到了96.7%。结论:对采用氩激光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的病情更好地痊愈,具有较高的医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