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建医院211例1.5T 肝脏磁共振增强检查的护理体会

傅萍萍

关键词:新建医院, 1.5T 磁共振, 肝脏动态增强扫描检查
摘要:总结我院211例1.5T 肝脏磁共振增强检查的护理,介绍我院1.5T 肝脏磁共振增强检查的护理配合方法。211例检查均成功,检查前的护理准备及宣教使患者及家属快速掌握配合方法,检查中、检查后细致的护理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检查,提高检查成功率。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75岁以上房颤患者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75岁以上房颤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组给予低强度华法林抗凝,对照组给予标准强度华法林抗凝。对两组75岁以上房颤患者给予24个月有效随访,记录各组抗凝效果及华法林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75岁以上房颤患者经不同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后均顺利完成24个月有效随访(随访成功率100.00%),其中研究组栓塞发生率(17.86%)与对照组(栓塞发生率10.71%)对比结果 P >0.05,提示两组抗凝效果均较为理想;研究组华法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21.43%)显著低于对照组(53.57%,P <0.05),提示研究组用药安全性较优。结论:对75岁以上房颤患者给予低强度华法林抗凝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武建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施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施行护理干预对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效果。方法:将8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采取标准治疗的同时施行相应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遵医嘱用药的患者显著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压下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对可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作者:刘天舒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内湿化不同护理方法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护理方法用于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内湿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气管切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利用传统湿化法对患者进行气道内湿化护理,观察组利用气管内持续湿化法对患者进行护理,比较分析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出现重度粘痰、气道黏膜出血、痰栓形成、刺激性咳嗽的患者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气管内持续湿化法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痰液粘稠度,降低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赵敏好;易翠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腹部手术后肠外瘘采用介入下置管引流联合臭氧治疗的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腹部手术后肠外瘘采用介入下置管引流联合臭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间接诊的70例腹部手术后肠外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信封法作为此次研究原则,共分为2组各35例,其中1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另1组为观察组,采取介入下置管引流联合臭氧治疗。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显示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未见明显差异(P >0.05)。结论:对腹部手术后肠外瘘患者采取介入下置管引流联合臭氧进行临床治疗疗效较为理想,且可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焦秀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脑微出血(CMB)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为 CMB 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取该医院自2011年以来因 ACI 入院的患者84例,对患者进行 MRI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根据患者有无 CMB 将患者分为 CMB 组52例和无 CMB 组32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相关临床指标进行分析,得出 ACI 合并 CMB 的危险因素。结果:CMB 组患者年龄显著大于无 CMB 组,CMB 组患者有高血压史、脑卒中史和吸烟史比例显著大于无 CMB 组;CMB 组血 HDL 水平显著高于无 CMB 组,血 LDL 水平显著低于无 CMB 组(P <0.05)。结论:在 ACI 患者中,CMB 的发生与否与患者年龄、高血压史、脑卒中史和吸烟史以及血 HDL、LDL 水平直接关联,这对往后临床预测 ACI 患者发生 CMB 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易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护患沟通技巧有效提高门诊注射室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护患沟通技巧对门诊注射室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该院门诊120例注射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沟通技巧,观察组优化沟通技巧,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投诉率。结果:两组患者满意度和投诉率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门诊注射室护士提高护患沟通技巧,以良好的沟通方式建立护患关系,可促使注射室工作满意度的提高和投诉率的降低,应值得进一步推广和运用。

    作者:陈雪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一例肺部感染致重度 ARDS 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的护理

    总结一例肺部感染致 ARDS 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肺复张的护理,俯卧位通气的护理,营养支持及渐进式功能锻炼。经过38 d 的精心护理,患者病情好转,成功撤机后转普通病房继续监护治疗。

    作者:刘仁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盆腔脓肿采用腹腔镜手术和后穹隆切开引流术治疗的临床对比

    目的:观察并对比盆腔脓肿采用腹腔镜手术和后穹隆切开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8例盆腔脓肿患者为此次研究的目标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2组,将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4例患者设定为观察A组,将采取后穹窿切口引流术进行治疗的44例患者设定为观察B组。结果: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观察A组较之观察B组所达效果更为理想(P<0.05)。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B组更具优异性(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脓肿的临床疗效理想,康复速度较快,后穹窿切开引流术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且费用低廉,故临床具体选择治疗方法时应依据患者的切实情况考虑。

    作者:张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西药房开展药学服务的实践意义探究

    目的:本文探讨药学服务在西药房实践的意义。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12月接收的西药房服务对象200例,并且选择该院2014年1~12月接收的西药房服务对象200例,把西药房工作按照不同的时间段进行分组,第一阶段为2013年1~12月,该段时间采取传统药房服务;第二阶段为2014年1~12月,该段时间基于传统药房服务,观察两阶段西药房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与第一阶段对比,第二阶段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更低,满意度明显更高,(P <0.05)。结论:西药房开展药学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王建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腹部创伤并伴有高血压患者急诊手术的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并伴有高血压患者急诊手术的护理效果。方法:分析该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50例腹部创伤并伴有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实施全面急诊手术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腹部创伤伴有高血压患者应用急诊手术护理,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罗海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性肺炎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性肺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90例支原体性肺炎患者,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各为45例。对照组采用红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症状效果更为显著。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的16例,治疗有效的20例,治疗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的20例,治疗有效的23例,治疗无效的2例,总有效率为9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咳嗽缓解、肺部音消失、体温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性肺炎临床效果,改善了患者的肺部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林向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糖耐量异常中年部队干部体脂分布特点分析

    目的:了解合并糖耐量异常的中年部队干部体脂含量及分布特点,探讨成人体脂分布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中年部队干部共203例,采集人体学参数,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IRT),根据 OGTT 结果将体检干部分为糖耐量异常(IGT)组和正常(NGT)组,利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测量体脂分布。结果:BMI、腰围、腰臀比、体脂率、内脏脂肪面积、腹部肥胖程度与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IGT 组体质指数、体脂率、肥胖程度、腹部肥胖阶段、腰围、腰臀比、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糖后1 h 血糖、糖后2 h 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后1 h 胰岛素、糖后2 h 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OMA -IR 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腰臀比、内脏脂肪面积。结论:内脏脂肪面积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因素。

    作者:王光辉;马建新;霍文静;崔莲;张蓉;孙宇;刘丽丽;郝淑芳;沙杭;高岱峰;张金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甲状腺术后恶心呕吐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甲状腺术后恶心呕吐原因,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该院普外科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需行甲状腺手术患者94例选为研究对象,分析恶心呕吐具体原因,并制定护理干预方案。结果:52.2%因应用麻醉药物及术后镇痛泵,17.4%术前未充分补液,8.7%术前未充分训练颈仰卧位,17.4%合并胃病等疾病,4.3%遭受手术刺激。结论:甲状腺手术后受到各因素影响易出现恶心呕吐现象,为此需积极护理,以促进康复。

    作者:任甜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对妊高症产妇分娩的临床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妊高症产妇分娩的临床影响。方法:将该院96例妊高症产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是93.75%,护理满意度是97.92%;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是70.83%,护理满意度是83.33%,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与护理满意度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妊高症产妇围生期实施舒适护理能够获得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常芝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宿迁市城区社区医务人员骨质疏松症防治知识培训效果评价

    目的:了解宿迁市城区社区医务人员骨质疏松症防治知识水平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全市推广骨质疏松症防治知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城区范围内所有社区医务人员,对其进行骨质疏松症防治知识培训,采用培训前后问卷调查的方法评价其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后社区医务人员对骨质疏松症防治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培训前42人合格,合格率为27.6%,培训后101人合格,合格率为67.3%,培训前后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此次骨质疏松症防治知识培训能够有效提高我市城区社区医务人员的骨质疏松症防治水平,可以进一步在全市范围内以该培训方式推广骨质疏松症防治知识。

    作者:于蕾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二次断脐护理应用于新生儿脐炎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二次断脐护理应用于新生儿脐炎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沭阳中山医院出生的新生儿20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用常规断脐法,实验组采用二次断脐法。结果:实验组脐后脓性分泌物、脐部出血以及安全愈合时间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和对照组脓性分泌物、脐部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二次断脐后脐孔恢复良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吴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的提升,这就使得人们对社区服务的需求不再是以前的治疗疾病,而是朝更高的方向发展-医疗保健、疾病的预防等等,本文就老年高血压的社区护理为主旨,主要从社区护理干预的方式方法入手进行数据分析之后分析其优势。

    作者:黄惠琼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二甲双胍联合复方罗布麻片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复方罗布麻片对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及调脂作用。方法:140例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6例给予厄贝沙坦分散片150 mg/d,辛伐他汀胶囊20 mg/d,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治疗组104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缓释片500~1000/d,复方罗布麻片2片、3次/d。对两组患者血压进行检测,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2周后取空腹静脉血进行血脂化验。结果:治疗组在治疗2 w 后收缩压及舒张压显著下降,6 w 后血压降为正常,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极显著差异(P <0.01);治疗6~12 w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1)。治疗组治疗12周后 TG、TC 和 LDL -C 显著下降,HDL -C 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二甲双胍合并复方罗布麻片对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在降糖的同时具有较稳定的降压和调脂效果,同时又可减少心脑血管危险因素。

    作者:黄绍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幼儿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分析

    营养不良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其发生原因较为复杂,早期积极预防和干预治疗是确保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幼儿营养状况的相关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策略。

    作者:李博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宫颈癌结肠造瘘术后护理体会

    宫颈癌晚期患者,由于阴道内肿瘤的不断扩散,部分患者会出现直肠-阴道瘘的现象。结肠造瘘术的实施,能够减轻患者身体上的痛苦,但同时会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创伤。本文从医护人员和家属两个方面就如何对宫颈癌晚期患者结肠造瘘术后进行人性化护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作者:刘小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