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幼儿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分析

李博娟

关键词:营养状况, 幼儿, 影响因素, 应对策略
摘要:营养不良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其发生原因较为复杂,早期积极预防和干预治疗是确保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幼儿营养状况的相关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策略。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识别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呈自限性过程,多数病例在一周内痊愈,然而重症病例并发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损害,起病急,进展快,直接危及患儿生命。重症病例多由肠道病毒71引起,侵犯神经系统后致使颅内压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周围循环障碍、神经源性肺水肿或肺出血。目前尚无针对该病的特效治疗方法,重症患儿的早期识别是其成功救治的关键。

    作者:陈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六项 EB 病毒指标联合检测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1摘要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六项 EB 病毒指标联合检测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该实验室收集了366份已确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患者资料,其同时做了 EB 病毒六项指标检测,其分别为 EB 病毒衣壳抗原 IgG 抗体、EB 病毒衣壳抗原 IgM抗体、EB病毒早期抗原 IgG 抗体、EB 病毒早期抗原 IgM抗体、EB 病毒核抗原 IgG 抗体、EB 病毒衣壳抗原 IgG 抗体亲合力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进行检测,综合分析以确定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意义。结果:366份标本中 EB 病毒衣壳抗原 IgG 抗体阳性率为89.6%,EB 病毒衣壳抗原 IgM抗体阳性率为45.2%,EB 病毒早期抗原 IgG 抗体阳性率为48.5%,EB 病毒早期抗原 IgM抗体阳性率为32.2%,EB 病毒核抗原 IgG 抗体阳性率为56.2%,EB 病毒衣壳抗原 IgG 抗体高亲合力阳性率为39.2%,EB 病毒衣壳抗原 IgG 抗体低亲合力阳性率为58.2%。结论:六项 EB 病毒指标联合检测,并动态监测指标的变化,在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监测疗效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钟华;朱瑞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心理护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自2015年2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住院精神病患者58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结果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进一步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夏晓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系统性整体护理在老年癫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系统性整体护理在老年癫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评价。方法:抽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60例老年癫痫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则接受系统性整体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观察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护理治疗,两组患者均取得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老年癫痫患者的康复治疗中,采取系统性整体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李璐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在前置胎盘期待疗法中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究护理在前置胎盘期待疗法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住院部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前置胎盘孕妇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96例前置胎盘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给予对照组前置胎盘孕妇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前置胎盘孕妇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干预护理。结果:观察组48例产妇产前出血和对照组相比(P >0.05),观察组的产后出血和产褥感染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对护理的服务态度,责任心,业务熟练程度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护理过程中进行干预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妊娠结局以及提高对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闫树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胃炎合剂联合莫沙比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胃炎合剂联合莫沙比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在统计学原理的指导下将该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8例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对象。并将其分为例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胃炎合剂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莫沙比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3%高于对照组(74.4%,P <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上腹部疼痛、暖气以及腹胀等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显著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时候,相对于单纯的莫沙比利治疗措施,联合胃炎合剂展开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且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赵筠竹;郭启婷;张冬皎;于今惠;刘云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针灸推拿联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在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针灸和推拿的联合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1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94例颈型颈椎病病人作为研究的案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探究组和比较组,每组各47例,比较组病人给予针灸治疗,探究组病人采用针灸和推拿的联合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疗效。结果:探究组病人采用针灸和推拿的联合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后,其疾病治疗的有效率及治愈率方面,相较于比较组病人都明显要高,存在显著差异(P <0.05)。结论:在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针灸和推拿的联合疗法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显著的提升疾病治疗有效率及治愈率,改善病人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刘正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白血病化疗所致便秘的护理研究现状

    目的:研究白血病化疗所致便秘的护理现状。方法:对白血病患者化疗所致便秘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护理,例如饮食护理、活动指导、药物治疗以及健康指导等护理,研究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对白血病患者化疗所致便秘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一系列的护理之后,使得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改善。结论:饮食、运动以及药物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白血病化疗后产生便秘,经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后,使得这一现状的到有效改善。

    作者:张琳琳;余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DR应用于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 DR 应用于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文研究所有对象是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接诊的62例隐匿性肋骨骨折患者,均给予 X 线检查和 DR 检查,观察并对比2种方法的确诊率。结果:经 X 线检查的确诊率为37.10%,经 DR 检查的确诊率为95.16%,DR 检查的确诊率显著高于 X 线检查(P <0.05)。结论:在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中,应用 DR 检查,确诊率比较高,并具有较高安全性,大大降低误诊率或漏诊率,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

    作者:韩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脑梗塞运用银杏达莫并用奥扎格雷静滴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脑梗塞运用银杏达莫并用奥扎格雷静滴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间于该院接受治疗的84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银杏达莫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家有那个奥扎格雷静滴进行临床治疗,两组各纳入病患42例。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均具有明显优异性(P <0.05)。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结果未见明显差异(P >0.05)。结论:采用银杏达莫联合奥扎格雷静滴治疗脑梗塞临床疗效较为理想,且不会导致患者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更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促进患者康复,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在妊娠剧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妊娠剧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82例妊娠剧吐孕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妇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是97.6%,护理满意度是95.1%;对照组护理有效率是78.0%,护理满意度是80.5%,观察组孕妇的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于妊娠剧吐患者的常规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可以提高孕妇的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具有理想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张洁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盐酸右美托咪啶对中老年食管癌患者麻醉苏醒期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评价

    目的:探究盐酸右美托咪啶对中老年食管癌患者麻醉苏醒期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84例中老年食管癌患者将其分为 A 组(麻醉后给予适当盐酸右美托咪啶)及 B 组(对照组),比较其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 MAP、SpO2及 HR 水平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 >0.05),拔管前、后及拔管后5 min,B 组患者 MAP、HR 水平均明显高于 A 组,至拔管后10 min,两组患者 MAP、SpO2及 HR 水平均有所下降,但相关指标 B 组仍高于 A 组(P <0.05)。结论:术后给予中老年食管癌患者盐酸右美托咪啶,可预防或减弱该患者麻醉后苏醒期的心血管反应,对中老年患者平稳度过麻醉后苏醒期具有一定益处。

    作者:王榆富;陈阳;樊伟;李斌;张新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品管圈在病区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病区药房高危药品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选定提高病区药房高危药品管理质量为主题,对高危药品管理情况进行现状把握,圈员进行对策的拟定及实施。结果:进行品管圈活动后,药房药师们对高危药品的掌握程度有了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药师对高危药品的管理意识增强,病区药房高危药品管理质量有很大提高。

    作者:李春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接受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7%;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活动能力以及日常生活影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具有较高临床应用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率。

    作者:王娟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果胶铋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果胶铋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并加以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来该院治疗的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阿莫西林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果胶铋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各自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对比。结果:经比较得知,采用果胶铋联合阿莫西林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果胶铋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明确,患者病症普遍有所改善,服药期间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肖丽丽;赵春娜;张丽丽;周玉静;乔慧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不停麻醉药拔管对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复苏期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停麻醉药拔管对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复苏期的影响。方法:将该院120例行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平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停用麻醉药物后拔除气管导管,研究组在血药浓度在1.3μg/ml 的基础上,拔除气管插管后再停药。结果:研究组拔管后5 min 呼吸频率、心率与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同期更为稳定(P <0.05)。结论:不停麻醉药拔管可以有效保证全麻气管插管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为术后恢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金资源;陈宏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

    目的:分析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该院住院部在时间段2015年8月至2016年1月区间手足口病患儿共6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编号奇偶性方法进行分组,分别将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观察组中。对照组确诊后用药利巴韦林,观察组确诊后用药更昔洛韦。以临床有效性以及用药期间安全性为评价指标,对比两组患儿经不同方法干预后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P <0.05)。观察组用药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1/3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P <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综合价值突出,有效性高且用药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文书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免疫球蛋白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早期的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免疫球蛋白(Ig)水平和超敏 C 反应蛋白(hs -CRP)水平在小儿早期手足口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接诊的患手足口病的200例患儿进行临床研究,并将其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0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分别对两组儿童的 Ig 水平与 hs -CRP 水平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的 IgA 水平为(0.59±0.33)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6±0.69)g/L;研究组患儿的 IgG 水平为(7.84±2.56)g/L,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的(9.21±2.60)g/L;研究组患儿的 IgM水平为(2.18±0.35)g/L,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的(1.25±0.30)g/L;研究组患儿的 hs -CRP 水平为(5.81±2.13)mg/L,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的 hs -CRP 水平[(25.0142)mg/L,P <0.05]。结论:Ig 与 hs -CRP 水平检测在早期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何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例麻醉

    强直性脊柱炎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疾病[1],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后引起脊柱强直,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此类患者因关节融合,常造成腰椎穿刺困难,而颈部活动度降低和张口受限,造成气管内插管困难,现就我院2011年3~6月为3例重度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别行6次髋关节置换术(麻醉6次)。

    作者:孙卫峰;刘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异位妊娠中选择甲氨蝶呤以及米非司酮的有效性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中选择甲氨蝶呤以及米非司酮的有效性。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152例异位妊娠患者,数字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米非司酮,观察组经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包块大小、血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值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72.37%(P <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包块大小、血β-HCG 值均少于对照组(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异位妊娠中选择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具有明显效果,减小包块,改善β-HCG,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孙双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