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丽丽;赵春娜;张丽丽;周玉静;乔慧
目的:观察采用甲氨蝶呤单剂量肌内注射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7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甲氨蝶呤单剂量肌内注射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血β-HCG 下降至正常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临床总有效率等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甲氨蝶呤单剂量肌内注射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采取有限肘关节外侧切口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期间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96例,均采取有限肘关节外侧切口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患者的疾病治疗优良率为97.92%,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6.53±0.38)周,疗效明显。结论: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时采取有限肘关节外侧切口交叉克氏针固定,疗效显著。
作者:赵邦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药学服务的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期间该院收治的接受药物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式。对于实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药学服务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基于不同方式作用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躯体功能、情感功能,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对比两组患者身体疼痛和社会功能,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药学服务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毛英姿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应对策略。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9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40例经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对患者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性措施。结果:140例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神经精神系统毒性、胃肠道反应、二重感染、过敏反应、血液及造血系统毒性和肝肾毒性。其中,62例患者不良反应症状严重,61例患者通过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后得以治愈,因抢救无效1例死亡。结论: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时,在明确适应症的基础上,积极预防不良反应,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达到安全用药效果,为患者生命健康提供保障。
作者:丁保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析比较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89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甲组(n =45)、乙组(n =44)。甲组给予快速血清学检验,乙组给予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两组患儿检测结果予以观察比较。结果:甲组、乙组患儿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2.2%、88.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然而,为了有效提高诊断准确性,可以联用两种检测方式。
作者:刘恩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讨论上消道出血部位对大便隐血检测的影响。方法:二例患者均为胃底静脉破裂出血,送检大便均为柏油样,分别用免疫试纸法和化学法对其进行检验。结果:免疫法为阴性,化学法为阳性。结论:在上消化道出血的大便检测中,不能用单一的免疫法。
作者:李坪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多排 CT 螺旋和横断扫描技术在新生儿颅脑检查中的参数设置效果。方法:使用螺旋和横断两种不同扫描方式对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采取这种治疗的新生儿颅脑疾病患者160例,采取逐渐降低扫描参数的方式来进行检测,在得出新生儿颅脑情况后,做出佳的判别方法。并针对两种方法的检测效果进行对比,判断检测结果的具体效果,扫描过程中,采取分组扫描的形式进行,对每组扫描的结果进行专家判断,对图像的清晰度以及脑组织的层次进行划分,分析每组图像中所显示出来的情况,并做对比。结果:多排 CT 螺旋扫描的低使用扫描70 mAs,横断扫描低40 mAs,两组的低扫描参数均符合常规扫描要求,且效果符合判断标准。结论:多排螺旋 CT 扫描中合适的扫描方式是横断扫描,其低扫描参数为120 KV,40 mAs,在临床的诊断扫描中,可进行普及使用。
作者:黄思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关节炎采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疼痛及大屈曲度改善情况。结果:术后膝关节功能:本组患者术后4 w、6个月 HHS 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 <0.05),优良率达到85.00%。术后膝关节疼痛改善:本组患者术后4 w、6个月 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 <0.05)。术后关节屈曲度改善:术后6个月,患者膝关节大屈曲度显著大于术前(P <0.05),本组患者均恢复正常步态、坐立、上下楼等。结论:膝关节骨关节炎采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疗效可靠,改善关节功能及疼痛效果理想,应注意强化术后康复训练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严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总结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层级管理的必要性以及所得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依据。方法:从该院工作中的护理人员抽取100名,按照临床管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层级管理组和常规管理组,每组40名。对比两组护理人员实施不同护理管理方案前后所得效果,例如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工作状态、患者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等等。结果:经过对比,层级管理组护理人员护理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操作技术等均优于常规管理组(P <0.05);对比患者对于两组护理人员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层级管理组明显高于常规管理组(P <0.05)。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之中开展层级管理,对于护理人员总体素质以及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可以改善临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洪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综合 ICU 医院感染进行监测,了解 ICU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特点及侵袭性操作感染情况,以控制感染发生。方法:对2015年1~12月入住医院综合 ICU 的358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目标性监测358例患者,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日感染率为6.97‰,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日感染率为1.99‰,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日感染率为1.16‰。医院感染发生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总数的50.00%。结论:综合 ICU 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侵入性操作是高危险因素,要针对相关因素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娆;陈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脐血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9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45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取静脉输注的途径移植脐血干细胞,观察比较移植前后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清蛋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移植后患者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清蛋白(59.45±5.03 U /L、35.46±1.03μmol /L、18.26±1.62 s、20.36±4.51 g/L)都明显的低于移植前(78.56±12.03 U /L、45.13±4.12μmol /L、20.13±5.16 s、29.15±2.16 g/L),患者移植前后指标变化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脐血干细胞移植是临床上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起到肝脏支持的作用。
作者:么丽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护患沟通技巧对门诊注射室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该院门诊120例注射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沟通技巧,观察组优化沟通技巧,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投诉率。结果:两组患者满意度和投诉率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门诊注射室护士提高护患沟通技巧,以良好的沟通方式建立护患关系,可促使注射室工作满意度的提高和投诉率的降低,应值得进一步推广和运用。
作者:陈雪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索临床集中供应中对相关手术器械进行灭菌时发生包湿包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以确保临床灭菌操作质量。方法:将敷料及手术器械采用无纺布或棉布进行包装,然后逐个贴上标签,再将其分别称重,后放入灭菌器中;按脉动真空灭菌器对应的标准操作流程灭菌一个周期。待灭菌结束,仔细观察灭菌包是否出现水渍、水印及水珠现象,然后立即将灭菌包放置10 min、20 min,分别称重,从不同的灭菌批次中各取1个,再重复操作3次。结果:灭菌后立即对灭菌包进行称重,采用无纺布的包装材质在灭菌后当其重量大于2799.4 g 时就发生湿包现象,但是采用纺织棉布的包装材质的在灭菌后当其质量重达到4501.1 g 时,继续增重其仍为发生湿包现象。在灭菌结束后10 min 时称重发现,采用无纺布的包装材质在灭菌后当其重量为4493.7 g 时,开始发生湿包现象,而采用纺织棉布的包装材质的在灭菌后当其质量重达到5003.2 g 时,继续增重其仍为发生湿包现象。尽管金属器械包的重量比敷料包的重量低,但前者却极易发生湿包现象。结论:将灭菌包重量减轻,采用棉布包装材质取代无纺布的包装材质能够有效缓解湿包的发生;灭菌包中金属器械含量过多时极易导致湿包现象。
作者:马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该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妇产科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选取本次研究样本,样本容量为53例,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后者采用单纯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种方法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29%vs76.92%,P <0.05),并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论:结果表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还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这种方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向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呼吸系统疾病反复发作的因素及家庭护理指导方法。方法:本文通过对呼吸系统疾病反复发作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影响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家庭护理方案。结果:呼吸系统疾病反复发作存在一定的外部影响因素,可以通过患者自我调节来加以避免,家庭护理指导能有效地预防与控制呼吸系统疾病的反复发作,减少并发症,延长寿命,为患者减少不必要的负担。结论:在平时生活中远离呼吸系统疾病反复发作的因素,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减少疾病反复发作的有效途径。
作者:王婷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继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提高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水平。方法:对数量大致相等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各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对其家族史,初诊血压水平,病程及特点等进行调查,分析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继发性患者的病程小于原发性患者,就诊年龄有高血压家族史所占比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继发性高血压病程比较短,大多没有血脂代谢异常的状况,会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情况,发病年级较轻者高度被怀疑继发性高血压。对于继发性高血压可疑者常规电解质以及 CT 检查,可以促进继发性高血压的检出。
作者:王冲浩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通过慢阻肺患者气道排痰护理分析,更好的完善护理技能。方法:将该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肺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气道排痰护理)各50例患者,观察其护理的质量。结果:100例患者中,观察组患者排痰成功患者50人,100%;对照组排痰成功患者21例,占42%;两组成功率比较 P <0.05。结论:对于气道排痰的护理,更有利于患者痰液的排出。
作者:陆凌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我院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将2014年呼吸内科收治行常规护理的5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此阶段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总结出加强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与管理的措施。将总结的安全防范与管理的措施运用到2015年呼吸内科收治的50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护理隐患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加强护理安全隐患防范管理的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只行常规内科护理的对照组,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高,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问题,临床需提高重视,根据护理安全隐患不同给予针对性管理对策,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防范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
作者:胡恩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早期高容量血液滤过疗法对于重症脓毒血症临床疗效。方法:选该院重症脓毒血症患者5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比分析治疗后的相应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实验组患者生命体征、炎症水平及 SOFA 评分、APACHEⅡ评分和脏器功能明显较对照组好。结论:采用早期高容量血液滤过疗法对重症脓毒血症患者进行治疗,可以使患者的生命体征、炎症水平和脏器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降低死亡率。
作者:张雯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结直肠活检病理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复阅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结直肠活检病理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病例共84例,内镜活检病理和术后大标本病理作比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大标本60例(71.4%)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腺癌,24例(28.6%)术后大标本诊断仍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误诊率71.4%。结论:结直肠癌活检病理误诊率高,活检组织中异型腺体位于纤维组织中和坏死出现高度提示为癌变,病理诊断需结合内镜所见,当内镜描述为肠壁溃疡,僵硬,狭窄时,高度提示癌变。
作者:黄爱红;张敏;孙凯 刊期: 2016年第07期